1
|
美育与音乐美学的双重建构和关系嬗变 |
刘雨矽
曹恬宁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2
|
论高校女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偏差及其矫正——基于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视角 |
胡晓玲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3
|
数字技术赋能学校美育高质量发展的三重路径 |
吴磊
孟园园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4
|
天籁:少数民族音乐的生态美学意蕴 |
张平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5
|
音响型电子音乐作品LIAISON的主题性及其整体结构特征 |
唐荣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6
|
拉赫玛尼诺夫钢琴音乐的悲剧性特征——以“~﹟c小调前奏曲”为例 |
冒小瑛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7
|
叔本华的音乐美学与尼采的另辟蹊径 |
孙月
刘雨矽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8
|
扬州清曲的音乐特征及表演风格 |
王一媛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2014 |
3
|
|
9
|
歌剧《图兰朵》的中国音乐元素解读 |
张红霞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10
|
“音乐效果”与“音乐建筑”--19世纪“丰碑性”美学的源起 |
刘彦玲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1
|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阶段性反思与展望——基于质性文本分析的研究 |
黄建平
刘雨佳
史根林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8
|
|
12
|
河阳山歌文化论析 |
刘跃华
尹伊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3
|
中美高校职业生涯教育比较研究——基于学生发展理论视角 |
胡晓玲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2
|
|
14
|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服饰的宗教意蕴研究 |
戴岗
吴磊
郑天琪
|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5
|
Co-op教育驱动创新人才培养 |
洪晔
|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AS
|
2015 |
5
|
|
16
|
勋伯格交响诗《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Op.5)中的主导动机探析 |
唐荣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7
|
威尔第的“超自然”合唱音响——论歌剧《麦克白》中的女巫合唱 |
李长松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8
|
知行统一 以美育人——钱仁康早期音乐教育实践探微 |
王晓平
秦川尧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2025 |
|
|
19
|
扬州清曲的传承与创新 |
王一媛
冯芸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6
|
|
20
|
当前基层民众的戏曲文化底蕴研究 |
张平
谭娟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