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20—2022年苏州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1
作者
陈丽
钱琪钰
+3 位作者
蒲丽
张旭
殷炜
于红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2-535,共4页
目的 分析2020—2022年苏州市七家医院出生缺陷发生的特点,为出生缺陷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出生缺陷监测收集参与研究的医院所分娩的74515例围产儿的信息,分析出生缺陷发生的特点和发生顺位的变化。结果 2020—2022年围产...
目的 分析2020—2022年苏州市七家医院出生缺陷发生的特点,为出生缺陷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出生缺陷监测收集参与研究的医院所分娩的74515例围产儿的信息,分析出生缺陷发生的特点和发生顺位的变化。结果 2020—2022年围产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73.12/万,其中男性缺陷儿的发生率为197.22/万,女性缺陷儿发生率为147.17/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7.383,P<0.05);而且男性缺陷儿较女性缺陷儿的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20年、2021年<20岁产妇的缺陷患儿发生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20—2022年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为49.49/万~75.35/万,每年顺位排名均为第一。结论 加强对高危人群尤其是低龄孕产妇的管理,依托产前诊断中心及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的多学科诊治,做好出生缺陷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缺陷
围产儿
死亡率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子宫肌电图对先兆早产孕妇使用宫缩抑制剂后发生早产的预测
2
作者
黄强
姜飞洲
+6 位作者
侯文杰
何磊磊
于坤
陈丽
顾益惠
张靖童
张跃明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6-350,共5页
目的:探讨经腹子宫肌电图对先兆早产孕妇使用宫缩抑制剂后发生早产的预测。方法: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23年1月至9月收治的孕28~34周先兆早产孕妇4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宫缩抑制剂后的反应,是否延长妊娠至少48 h,分为48 h未...
目的:探讨经腹子宫肌电图对先兆早产孕妇使用宫缩抑制剂后发生早产的预测。方法: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23年1月至9月收治的孕28~34周先兆早产孕妇4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宫缩抑制剂后的反应,是否延长妊娠至少48 h,分为48 h未早产组(35例)和48 h早产组(13例)。对两组宫缩抑制剂治疗前后肌电图数值的水平及差异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肌电图预测先兆早产孕妇使用宫缩抑制剂后48 h内发生早产的相关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预测效能。结果:与使用宫缩抑制剂治疗前比较,治疗后48 h未早产组宫缩频率、宫缩面积、宫缩时间及宫缩幅度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48 h早产组仅宫缩频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宫缩频率、宫缩时间、宫缩面积均是预测先兆早产孕妇使用宫缩抑制剂后48 h内发生早产的相关因素(P<0.05)。当宫缩时间超过104.55 s,其预测48 h内发生早产的敏感度为92.3%,特异度为68.6%。结论:子宫肌电图对先兆早产孕妇使用宫缩抑制剂后48 h内发生早产的预测有一定价值,可能为后续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或高危孕妇的转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电图
先兆早产
早产
宫缩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20—2022年苏州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1
作者
陈丽
钱琪钰
蒲丽
张旭
殷炜
于红
机构
东南
大学
医学院
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妇产科
苏州
市姑苏区妇幼保健所妇保科
苏州大学
附属
儿童
医院
整形科
东南
大学
附属
中大
医院
妇产科
出处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2-535,共4页
基金
苏州市基础研究计划(医学应用基础研究)项目(SKYD2023080)。
文摘
目的 分析2020—2022年苏州市七家医院出生缺陷发生的特点,为出生缺陷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出生缺陷监测收集参与研究的医院所分娩的74515例围产儿的信息,分析出生缺陷发生的特点和发生顺位的变化。结果 2020—2022年围产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73.12/万,其中男性缺陷儿的发生率为197.22/万,女性缺陷儿发生率为147.17/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7.383,P<0.05);而且男性缺陷儿较女性缺陷儿的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20年、2021年<20岁产妇的缺陷患儿发生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20—2022年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为49.49/万~75.35/万,每年顺位排名均为第一。结论 加强对高危人群尤其是低龄孕产妇的管理,依托产前诊断中心及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的多学科诊治,做好出生缺陷的防治。
关键词
出生缺陷
围产儿
死亡率
监测
Keywords
Birth defects
Perinatal infants
Mortality
Monitoring
分类号
R715.5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子宫肌电图对先兆早产孕妇使用宫缩抑制剂后发生早产的预测
2
作者
黄强
姜飞洲
侯文杰
何磊磊
于坤
陈丽
顾益惠
张靖童
张跃明
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妇产科
出处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6-350,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经腹子宫肌电图对先兆早产孕妇使用宫缩抑制剂后发生早产的预测。方法: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23年1月至9月收治的孕28~34周先兆早产孕妇4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宫缩抑制剂后的反应,是否延长妊娠至少48 h,分为48 h未早产组(35例)和48 h早产组(13例)。对两组宫缩抑制剂治疗前后肌电图数值的水平及差异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肌电图预测先兆早产孕妇使用宫缩抑制剂后48 h内发生早产的相关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预测效能。结果:与使用宫缩抑制剂治疗前比较,治疗后48 h未早产组宫缩频率、宫缩面积、宫缩时间及宫缩幅度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48 h早产组仅宫缩频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宫缩频率、宫缩时间、宫缩面积均是预测先兆早产孕妇使用宫缩抑制剂后48 h内发生早产的相关因素(P<0.05)。当宫缩时间超过104.55 s,其预测48 h内发生早产的敏感度为92.3%,特异度为68.6%。结论:子宫肌电图对先兆早产孕妇使用宫缩抑制剂后48 h内发生早产的预测有一定价值,可能为后续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或高危孕妇的转运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子宫肌电图
先兆早产
早产
宫缩抑制剂
Keywords
Utersrine electromyography
Threatened preterm labor
Premature labor
Tocolysis
分类号
R714.21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20—2022年苏州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陈丽
钱琪钰
蒲丽
张旭
殷炜
于红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子宫肌电图对先兆早产孕妇使用宫缩抑制剂后发生早产的预测
黄强
姜飞洲
侯文杰
何磊磊
于坤
陈丽
顾益惠
张靖童
张跃明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