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介导的自噬对七氟烷后处理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机制 被引量:12
1
作者 覃琴 谢红 +4 位作者 殷明 乔世刚 曹建方 高稚淇 王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859-863,共5页
目的研究七氟烷后处理(SP)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转导通路介导的自噬在其中的机制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90只,建立急性大鼠心肌I/R损伤模型。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Sham组)、I/R组... 目的研究七氟烷后处理(SP)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转导通路介导的自噬在其中的机制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90只,建立急性大鼠心肌I/R损伤模型。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Sham组)、I/R组、SP组、七氟烷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ERK1/2抑制剂PD98059组(PD组)、PD98059溶剂DMSO组(DMSO组),各15只。后5组缺血30min,再灌注4h。再灌注4h末提取心脏,用TTC法测定心肌梗死范围,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eclin-1、LC3Ⅱ/Ⅰ及P6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I/R组比较,SP组心肌梗死范围减小[(35.7±10.1)%vs(56.4±12.3)%,P<0.05],LC3Ⅱ/Ⅰ、Beclin-1和P62蛋白表达下调(P<0.05);与SP组比较,PD组心肌梗死范围增加[(50.7±8.3)%vs(35.7±10.1)%,P<0.05],LC3Ⅱ/Ⅰ、Beclin-1和P62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 SP减轻了大鼠心肌I/R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ERK1/2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再灌注期间自噬体清除的破坏,进而抑制再灌注期间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 自噬 心肌再灌注损伤 麻醉药 吸入 细胞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介导的胀亡和凋亡对七氟醚后处理保护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作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殷明 乔世刚 +2 位作者 曹建方 谢红 王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介导的胀亡和凋亡在七氟醚后处理保护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和七氟醚后处理心肌保护的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10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21只: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七氟醚后处理组、苍术苷+七氟... 目的探讨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介导的胀亡和凋亡在七氟醚后处理保护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和七氟醚后处理心肌保护的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10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21只: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七氟醚后处理组、苍术苷+七氟醚后处理组(联合组)和苍术苷组。连续监测并记录大鼠血流动力学变化;于再灌注2h末取心肌组织,测定心肌梗死范围;电镜观察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前胀亡受体、细胞色素C和活化的Caspase-3表达水平;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4组大鼠再灌注1h和2h时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收缩压乘积明显降低,心肌梗死范围扩大,心肌细胞损伤增加,前胀亡受体、细胞色素C和Caspase-3表达上调,NAD+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七氟醚后处理组心肌梗死范围缩小,心肌细胞损伤减少,前胀亡受体、细胞色素C和Caspase-3表达下调,NAD+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心肌再灌注损伤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肌细胞 心脏 麻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注射泵简便量化的配药公式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华 谢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34期166-,共1页
关键词 配药公式 微量注射泵 剂量 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Oct 4在人胃肠道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4
作者 温会燕 杨欢 +3 位作者 周迅 周惠琴 谢小芳 朱雪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69-371,共3页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Oct4在胃肠道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取35例胃肠道肿瘤患者肿瘤组织和瘤旁组织标本,用RT-PCR和real-time PCR检测Oct4在各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Oct4的表达阳性率在35例胃肠...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Oct4在胃肠道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取35例胃肠道肿瘤患者肿瘤组织和瘤旁组织标本,用RT-PCR和real-time PCR检测Oct4在各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Oct4的表达阳性率在35例胃肠道肿瘤组织中为77.1%(27/35),明显高于瘤旁组织8.6%(3/35),P<0.01;Oct4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低分化肿瘤较中、高分化肿瘤高,P<0.01;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是否浸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结论 Oct4表达水平与胃肠道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可成为胃肠道肿瘤诊治和预后的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T 4 胃肠道肿瘤 分化程度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胃镜检查术不同给药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程东群 李华 李栋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5年第5期367-371,共5页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胃镜检查术的最佳给药速度和给药时点,以提供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择期拟行胃镜检查术、美国麻醉师协会(ASA) Ⅰ-Ⅲ级、年龄70-86岁的老年患者90例,根据给药速度(V)和给药时点随机分为3组...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胃镜检查术的最佳给药速度和给药时点,以提供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择期拟行胃镜检查术、美国麻醉师协会(ASA) Ⅰ-Ⅲ级、年龄70-86岁的老年患者90例,根据给药速度(V)和给药时点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V1组、V2组和V3组.舒芬太尼和丙泊酚的浓度分别为1mg/L和10g/L.V1、V2组分别以1ml/10s、1ml/8s的速度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 μg/kg 2min后,注射丙泊酚1mg/kg,睫毛反射消失后30s,再以各自速度注射丙泊酚10-20mg;V3组以1ml/5s的速度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后立即注射丙泊酚1mg/kg,待睫毛反射消失即行胃镜检查术,术中若患者出现体动反应,予丙泊酚10-20mg/次静注.观察3组患者给药前(T1)、给药后2min(T2)、胃镜检查结束时(T3)、胃镜检查结束后10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诱导时间、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体动反应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ASA分级、年龄、性别、体质量、手术时间、离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2时点的MAP、HR、SpO2,V1、V2组患者高于V3组患者;各组患者T2时点MAP、HR、SpO2低于T1、T3、T4时点的值;与V3组相比,V1、V2组麻醉诱导时间长(P<0.05),丙泊酚用量少,苏醒时间短(P<0.05),呼吸抑制和体动反应发生率低(P<0.05).V1和V2组患者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以1ml/8-10s的速度静脉推注舒芬太尼后等待2min,再以同速注射丙泊酚,睫毛反射消失后30s追加丙泊酚10-20mg可为老年患者胃镜检查术提供安全、有效的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舒芬太尼 胃镜检查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二氮卓受体对放射性脑损伤大鼠氧自由基的影响
6
作者 刘岗 谢红 +2 位作者 王琛 徐府奇 田野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34期54-55,共2页
目的观察苯二氮卓受体对放射性脑损伤大鼠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210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30只,D-R组:照射前30min腹腔注射地西泮5mg/kg;F-R组:照射前30min腹腔注射氟马西尼0.025mg/kg;DF-R组:照射前30min腹腔注射地西泮5mg/kg,照射前... 目的观察苯二氮卓受体对放射性脑损伤大鼠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210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30只,D-R组:照射前30min腹腔注射地西泮5mg/kg;F-R组:照射前30min腹腔注射氟马西尼0.025mg/kg;DF-R组:照射前30min腹腔注射地西泮5mg/kg,照射前15min腹腔注射氟马西尼0.025mg/kg;N-R组:照射前未用药;D-SR组:假照射前30min腹腔注射地西泮5mg/kg;F-SR组:假照射前30min腹腔注射氟马西尼0.025mg/kg;N-SR组:假照射前未用药。所有照射组建立清醒状态下大鼠放射性脑损伤模型。各组分别于照射(或假照射)前即刻、照射后6h、1d、1周和1个月时测定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N-R、F-R、DF-R组照射后脑组织SOD活力较D-R组减弱,MDA含量较D-R组增加(P<0.05)。结论在照射前使用地西泮可增强脑组织SOD活力,降低脑组织中MDA含量,氟马西尼在用药后可以拮抗地西泮的作用,苯二氮卓受体对放射性脑损伤大鼠的自由基损伤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泮 氟马西尼 苯二氮卓受体 辐射损伤 脑损伤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