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口服骨靶向微/纳水凝胶微球制备及对雌性去势小鼠骨质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俊杰 贾鹏 +4 位作者 刘功稳 张睿智 刘宝山 王爱飞 徐又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81-1586,1597,共7页
目的制备新型口服骨靶向微/纳水凝胶微球,并了解其对雌性去势小鼠骨质量的影响。方法以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作为纳米平台,通过点击化学合成具有骨靶向性能的纳米颗粒,然后基于气体微流控和离子交联技术制备新型口服骨靶向微/纳水凝胶... 目的制备新型口服骨靶向微/纳水凝胶微球,并了解其对雌性去势小鼠骨质量的影响。方法以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作为纳米平台,通过点击化学合成具有骨靶向性能的纳米颗粒,然后基于气体微流控和离子交联技术制备新型口服骨靶向微/纳水凝胶微球。采用活/死细胞染色评估微/纳水凝胶微球的生物相容性。选用18只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去卵巢组(A组)、空白水凝胶微球组(B组)和微/纳水凝胶微球组(C组),每组6只。各组连续干预8周后收集小鼠股骨标本,采用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分析骨小梁参数,利用三点弯曲测试评估股骨生物力学性能。结果骨靶向纳米颗粒具有均匀的球形形貌,平均粒径为40.6 nm;微/纳水凝胶微球呈球形形貌,表面粗糙,平均粒径为250.8μm;活/死细胞染色结果提示微/纳水凝胶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Micro-CT显示,C组小鼠的骨密度、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目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小鼠的骨小梁间隙显著低于A组和B组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点弯曲测试显示,C组小鼠的最大载荷和断裂能显著高于A组和B组小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口服骨靶向微/纳水凝胶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负载的骨靶向纳米颗粒显著提高雌性去势小鼠骨质量,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代谢 骨靶向 口服递送 水凝胶微球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