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老年体检人群血清铁蛋白增加与骨量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高焱
刘功稳
+6 位作者
李光飞
陈斌
顾颀
俞晨
张鹏
徐又佳
钱志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59-1066,共8页
目的通过分析50 岁以上体检人群的各项指标与骨密度指标关系,了解血清铁蛋白增加与骨量改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1 月至2017 年12 月年龄大于50 岁来本院进行“全指标”健康体检数据,共2 602 例,“全指标”包括:①年龄、身高、体重...
目的通过分析50 岁以上体检人群的各项指标与骨密度指标关系,了解血清铁蛋白增加与骨量改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1 月至2017 年12 月年龄大于50 岁来本院进行“全指标”健康体检数据,共2 602 例,“全指标”包括:①年龄、身高、体重、腰围、血压;②血清生化指标、血清肿瘤指标;③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分析各项指标与骨密度关系,分析血清铁蛋白对骨量改变的影响。结果多重线性回归和多元Logistics 回归分析显示:①年龄、腰围和ALP 是引起男女性骨量(腰椎或股骨颈)下降的危险因素,身高、体质量指数( bone mass index,BMI)和收缩压是骨量保护因素;②血清铁蛋白是50 岁以上女性骨密度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浓度的上升会进一步导致50 岁以上女性骨量减低或骨质疏松风险增加。结论50 岁以上女性体内铁蛋白上升会进一步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风险;高龄、高ALP 是50 岁以上男女性骨量下降的危险因素,增加BMI、身高高度对骨量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骨密度
铁蛋白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年龄髋部、腰部肌肉含量与对应骨密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刘功稳
陈斌
+5 位作者
高焱
王啸
张璐
张东
李涧
徐又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45-1051,共7页
目的了解50岁以上体检人群局部肌肉含量(髋部、腰部)与相应骨密度变化趋势,分析不同年龄段局部肌肉含量与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8年6月至2013年12月50岁以上体检人群8305例资料,整理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
目的了解50岁以上体检人群局部肌肉含量(髋部、腰部)与相应骨密度变化趋势,分析不同年龄段局部肌肉含量与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8年6月至2013年12月50岁以上体检人群8305例资料,整理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检测的骨密度数据(腰椎和髋部),同时整理每人“骨密度局部模式”所检测的“腰椎周围”“髋部周围”肌肉比值数据;按性别分男女两组,两组再按年龄分为50~59、60~69、70~79、≥80岁四个亚组,用折线图显示局部肌肉含量及相应骨密度随年龄变化趋势,用偏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局部肌肉含量与相应骨密度的关系。结果①髋部肌肉含量与股骨颈骨密度关系:50~59、60~69岁两个年龄段中,男性及女性具有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70~79、≥80岁两个年龄段中,男性及女性无相关性;②腰部肌肉含量与腰椎骨密度关系:仅在男性70~79岁年龄段中具有负相关关系(P<0.05),其余各组无相关性。结论50岁以上人群中,在70岁之前,髋部肌肉含量对股骨颈骨密度影响显著,70岁之后,髋部肌肉含量对股骨颈骨密度影响不显著;所以,在肌少症与骨质疏松症相关范畴,建议50~70岁人群应关注下肢肌肉含量提高,以利骨量提高;70岁以上老年人群,应更关注下肢肌肉含量之外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肌肉含量
骨质疏松症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老年体检人群血清铁蛋白增加与骨量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高焱
刘功稳
李光飞
陈斌
顾颀
俞晨
张鹏
徐又佳
钱志远
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苏州大学骨质疏松诊疗技术研究所
苏州大学
附属
第二
医院
体检中心
出处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59-106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2179)
苏州市民生科技项目(SS201814)
+1 种基金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优势学科群项目(XKQ2015001)
国家自然基金预研基金(SDFEGJ1601)
文摘
目的通过分析50 岁以上体检人群的各项指标与骨密度指标关系,了解血清铁蛋白增加与骨量改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1 月至2017 年12 月年龄大于50 岁来本院进行“全指标”健康体检数据,共2 602 例,“全指标”包括:①年龄、身高、体重、腰围、血压;②血清生化指标、血清肿瘤指标;③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分析各项指标与骨密度关系,分析血清铁蛋白对骨量改变的影响。结果多重线性回归和多元Logistics 回归分析显示:①年龄、腰围和ALP 是引起男女性骨量(腰椎或股骨颈)下降的危险因素,身高、体质量指数( bone mass index,BMI)和收缩压是骨量保护因素;②血清铁蛋白是50 岁以上女性骨密度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浓度的上升会进一步导致50 岁以上女性骨量减低或骨质疏松风险增加。结论50 岁以上女性体内铁蛋白上升会进一步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风险;高龄、高ALP 是50 岁以上男女性骨量下降的危险因素,增加BMI、身高高度对骨量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关键词
女性
骨密度
铁蛋白
相关性
Keywords
females
bone mineral density
ferritin
correlation
分类号
R44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年龄髋部、腰部肌肉含量与对应骨密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刘功稳
陈斌
高焱
王啸
张璐
张东
李涧
徐又佳
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苏州大学骨质疏松诊疗技术研究所
苏州大学
附属
第二
医院
体检中心
苏州大学
附属
第二
医院
老年医学科
出处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45-105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2179)
苏州市民生科技项目(SS201814)
+1 种基金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优势学科群项目(XKQ2015001)
国家自然基金预研基金(SDFEGJ1601)
文摘
目的了解50岁以上体检人群局部肌肉含量(髋部、腰部)与相应骨密度变化趋势,分析不同年龄段局部肌肉含量与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8年6月至2013年12月50岁以上体检人群8305例资料,整理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检测的骨密度数据(腰椎和髋部),同时整理每人“骨密度局部模式”所检测的“腰椎周围”“髋部周围”肌肉比值数据;按性别分男女两组,两组再按年龄分为50~59、60~69、70~79、≥80岁四个亚组,用折线图显示局部肌肉含量及相应骨密度随年龄变化趋势,用偏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局部肌肉含量与相应骨密度的关系。结果①髋部肌肉含量与股骨颈骨密度关系:50~59、60~69岁两个年龄段中,男性及女性具有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70~79、≥80岁两个年龄段中,男性及女性无相关性;②腰部肌肉含量与腰椎骨密度关系:仅在男性70~79岁年龄段中具有负相关关系(P<0.05),其余各组无相关性。结论50岁以上人群中,在70岁之前,髋部肌肉含量对股骨颈骨密度影响显著,70岁之后,髋部肌肉含量对股骨颈骨密度影响不显著;所以,在肌少症与骨质疏松症相关范畴,建议50~70岁人群应关注下肢肌肉含量提高,以利骨量提高;70岁以上老年人群,应更关注下肢肌肉含量之外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预防。
关键词
骨密度
肌肉含量
骨质疏松症
相关性
Keywords
bone mineral density
muscle content
osteoporosis
correlation
分类号
R44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老年体检人群血清铁蛋白增加与骨量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高焱
刘功稳
李光飞
陈斌
顾颀
俞晨
张鹏
徐又佳
钱志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年龄髋部、腰部肌肉含量与对应骨密度相关性分析
刘功稳
陈斌
高焱
王啸
张璐
张东
李涧
徐又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