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雌二醇下调铁对成骨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啸 刘禄林 +3 位作者 陈斌 费蓓蓓 柏林 徐又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4年第2期149-154,共6页
目的:了解雌二醇与铁对小鼠原代成骨细胞活性的影响及活性氧( ROS)的作用。方法提取新生小鼠颅骨原代成骨细胞,经差速贴壁法纯化后传代,选取3~4代进行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枸橼酸铁铵( FAC)组和FAC+17β-雌二醇( FAC +E2... 目的:了解雌二醇与铁对小鼠原代成骨细胞活性的影响及活性氧( ROS)的作用。方法提取新生小鼠颅骨原代成骨细胞,经差速贴壁法纯化后传代,选取3~4代进行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枸橼酸铁铵( FAC)组和FAC+17β-雌二醇( FAC +E2)组,分别用2.5μmol/L FAC和10 nmol/L E2干预7 d后收集细胞,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用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荧光定量PCR ( Q-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 Runx2、 osterix、 Bglap、 IBSP)表达;荧光酶标仪检测各组ROS水平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细胞活性氧水平检测结果显示, FAC组活性氧水平明显高于其余各组, FAC+E2组与FAC组相比ROS水平降低( P<0.05); FAC干预后细胞增殖能力及ALP活性明显下降( P<0.05), FAC+E2组细胞增殖能力较FAC 组上升( P<0.05), ALP活性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Q-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 FAC组Runx2、 osteorix表达水平明显下降( P<0.05), FAC+E2组与FAC组相比,各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 FAC可能通过升高ROS水平抑制成骨细胞生物活性;雌二醇可能通过清除FAC诱导生成的ROS下调该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蓄积 雌二醇 活性氧 原代成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对机体铁稳态的影响及与心肌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桑永华 徐忠恒 +2 位作者 徐中华 柏林 朱锦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28-732,共5页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ardio pulmonary bypass,CPB)对机体铁稳态的影响及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取6例因心脏手术进行CPB的患者,对其CPB前(T0)、CPB 30 min(T1)、CPB结束时(T2)和结束后1 h(T3)的红细胞数(red blood cell,RBC)、血...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ardio pulmonary bypass,CPB)对机体铁稳态的影响及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取6例因心脏手术进行CPB的患者,对其CPB前(T0)、CPB 30 min(T1)、CPB结束时(T2)和结束后1 h(T3)的红细胞数(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铁蛋白(ferritin,Fer)等指标进行检测;构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取假手术组以及缺血30 min分别再灌注2 h、3 h、4 h后各组大鼠的心肌组织,real-time 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铁稳态调节激素(Hepcidin)、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1,Fpn1)和转铁蛋白受体1(transferrin receptor 1,TfR1)的mRNA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上述3种基因的蛋白水平变化。HE染色方法检测心肌组织的炎症状态。结果:随着CPB进行,RBC、Hb逐渐下降,Fer逐步升高。在模拟体外循环过程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中,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30 min再灌注2 h、3 h、4 h组心肌中Hepcidin的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降低,但Fpn1和TfR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并且随着再灌注时间的推移,增加幅度逐渐减小。并且,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对大鼠的心肌组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炎症损伤。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通过影响心肌组织中铁代谢相关基因Hepcidin、Fpn1和TfR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从而影响血清铁状态,对心肌造成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肌损伤 铁蛋白 铁稳态调节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代谢标志物在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和骨折风险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雷 刘志纯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28-1832,共5页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与HLA-B27相关的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免疫疾病,该病易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以及外周关节,严重者可有骨质疏松及骨折的风险。对于普通AS患者,如何预估患者罹患骨质疏松、甚至发生骨折...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与HLA-B27相关的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免疫疾病,该病易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以及外周关节,严重者可有骨质疏松及骨折的风险。对于普通AS患者,如何预估患者罹患骨质疏松、甚至发生骨折的风险,以确定哪些患者能从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中获得最佳益处,是预防骨折发生、降低患者致残率的必然要求。骨代谢标志物可以反映骨的整体转换率,在AS患者的评估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及其分型、预测骨折发生的危险性、观察药物治疗疗效等均有重要意义。因此,笔者对骨代谢标志物与AS患者疾病活动性及其与骨质疏松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骨代谢标志物 骨质疏松 骨折风险 疾病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干扰素在白塞综合征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严冬 郑文洁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66-1170,共5页
白塞综合征(Behcet syndrome,BS)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基础为血管炎,可累及多脏器,如皮肤、黏膜、关节、眼,还可累及心脏大血管、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等。目前对于BS的治疗,仍以激素、免疫抑制剂为主[1],越来越多的生物... 白塞综合征(Behcet syndrome,BS)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基础为血管炎,可累及多脏器,如皮肤、黏膜、关节、眼,还可累及心脏大血管、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等。目前对于BS的治疗,仍以激素、免疫抑制剂为主[1],越来越多的生物制剂成功应用于重症、难治性BS患者[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塞综合征 生物制剂 Α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