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孔腔镜手术治疗单侧自发性气胸伴双肺大疱55例报告 被引量:24
1
作者 沈明敬 徐中华 +2 位作者 徐忠恒 陈勇兵 徐卫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16-1018,共3页
目的探讨双侧胸腔单孔腔镜下手术治疗单侧气胸伴双肺大疱的效果。方法 2011年10月~2013年3月对55例中青年自发性气胸(包含复发性气胸)伴双肺大疱施行单孔胸腔镜手术(single port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SP-VATS)双... 目的探讨双侧胸腔单孔腔镜下手术治疗单侧气胸伴双肺大疱的效果。方法 2011年10月~2013年3月对55例中青年自发性气胸(包含复发性气胸)伴双肺大疱施行单孔胸腔镜手术(single port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SP-VATS)双侧肺大疱切除。全身麻醉后取双肘屈曲双肩外展旋后半卧位,手术床健侧倾斜,患侧腋前线第4肋间单孔切口进胸置入腔镜器械,全肺表面探查肺大疱,定位后完整切除,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后膨肺关闭切口。同法切除对侧肺大疱。结果 55例未发生大出血、胸膜漏、死亡等重大手术并发症,仅1例因粘连严重出血150 ml。手术时间(80±11)min,住院总费用(32 126±3150)元,术后(4.6±1.5)d拔除胸管,术后住院(5.7±1.7)d。51例随访12~30个月,平均22个月:49例恢复良好,无气胸发作;2例气胸复发,经胸腔闭式引流治愈。结论双侧胸腔单孔腔镜手术治疗单侧气胸伴双肺大疱免除对侧肺大疱破裂二次手术的痛苦,明显减少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 双肺大疱 单孔 电视胸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胸腔引流方式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许芳兰 管顺芳 +1 位作者 王英 马翠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胸腔引流方式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某院胸心外科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猪尾巴导管于切口... 目的探讨改良胸腔引流方式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某院胸心外科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猪尾巴导管于切口下2肋间置管后3M弹力胶布高举平台法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24 FR胸腔引流管于单孔切口处置管并予缝线结扎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引流效果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肺不张及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采用改良胸腔引流方式,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疼痛,而且引流效果充分,降低了切口愈合不良、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尾巴导管 胸腔引流 单孔胸腔镜 肺癌根治术 疼痛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手术治疗消失肺综合征 被引量:5
3
作者 沈明敬 徐中华 +2 位作者 陈勇兵 徐卫华 徐忠恒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11-414,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消失肺综合征(vanishing lung syndrome,VLS)的效果。方法 2008年9月~2015年3月我们对16例VLS根据手术难度行胸腔镜单孔、两孔、三孔手术。有粘连者首先松解粘连,探明肺大疱位置,设计切割方向、顺序,切割肺大疱,...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消失肺综合征(vanishing lung syndrome,VLS)的效果。方法 2008年9月~2015年3月我们对16例VLS根据手术难度行胸腔镜单孔、两孔、三孔手术。有粘连者首先松解粘连,探明肺大疱位置,设计切割方向、顺序,切割肺大疱,反复膨肺观察完成切割并修补漏气点,置引流管,关闭创口,术毕。对术前与术后3个月第1秒用力呼吸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残气量(residual volume,RV)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7例分期行双侧胸腔镜下手术,间隔时间6~15个月,中位时间10个月;2例双侧VLS拒绝双侧手术仅行单侧手术;7例行单侧手术。共手术23次,其中21次完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单孔法11次,两孔法9次,三孔法1次),2次因胸膜腔粘连在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手术时间(50.6±12.3)min,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12.4±4.8)d,术后住院(13.8±5.6)d,住院总费用(5.50±1.63)万元。FEV1术前(0.75±0.32)L,明显低于术后(1.17±0.45)L(t=-7.654,P=0.000);RV术前(3.76±0.52)L,明显高于术后(2.85±0.33)L(t=12.284,P=0.000);TLC术前(5.70±0.56)L,明显高于术后(4.88±0.47)L(t=5.187,P=0.000);Pa O2术前(60.2±9.0)mm Hg,明显低于术后(71.5±10.3)mm Hg(t=-9.892,P=0.000);Pa CO2术前(49.7±11.6)mm Hg,明显高于术后(42.6±8.8)mm Hg(t=3.908,P=0.000)。术后发生房颤2例,给予西地兰、胺碘酮纠正;肺部感染4例,经验性或痰培养结果升级抗生素等级治愈;肺漏气>1周17例,时间8~20 d,中位漏气时间12 d;颈胸腹壁大范围皮下气肿9例;围手术期未发生死亡、呼吸功能衰竭等手术并发症。结论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或肺减容术治疗VLS安全性高,微创,能显著提高患者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失肺综合征 巨型肺大疱 胸腔镜手术 肺减容术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的快速康复护理体会 被引量:5
4
作者 朱雪娟 李雯 +1 位作者 朱洪雨 杨文红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3期120-121,共2页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康复中的效果。方法对86例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胸腔闭式引流护理、镇痛护理等。结果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并出院...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康复中的效果。方法对86例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胸腔闭式引流护理、镇痛护理等。结果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并出院。多数患者肺功能在术后4~6个月内完全恢复。结论术后快速康复护理有助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患者肺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快速康复外科 肺功能 呼吸道 胸腔闭式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胸壁振荡排痰时机对肺癌患者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及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朱雪娟 王一飞 +3 位作者 段善州 杨文涛 桑永华 陈勇兵 《抗感染药学》 2020年第9期1346-1351,共6页
目的:探究高频胸壁振荡排痰仪(HFCWO)排痰时机对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ATS)高龄肺癌患者肺部并发症及肺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拟行VATS手术的高龄肺癌患者,将其分为HFCWO排痰组(HFCWO组)与常规胸部叩背排痰组(CCT组),每组40例;... 目的:探究高频胸壁振荡排痰仪(HFCWO)排痰时机对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ATS)高龄肺癌患者肺部并发症及肺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拟行VATS手术的高龄肺癌患者,将其分为HFCWO排痰组(HFCWO组)与常规胸部叩背排痰组(CCT组),每组40例;HFCWO组患者根据使用时机进一步分为早期HFCWO组和滞后HFCWO组;比较各组患者排痰的效果、舒适度、耐受度及护士操作的强度以及循环指数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HFCWO组的24 h平均排痰量多于CCT组,且早期HFCWO组多于滞后组(P<0.05);胸管置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早期HFCWO组与滞后HFCWO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之间心率(HR)、呼吸频率(R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值经比较其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FCWO组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高于CCT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低于CCT组(P<0.05);早期与滞后HFCWO组经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14 d,HFCWO组的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均高于CCT组,且早期HFCWO组高于滞后HFCWO组(P<0.05);HFCWO组患者舒适度、耐受性及护理人员操作强度均优于CCT组(P<0.05),但早期与滞后HFCWO组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CWO用于高龄患者VATS术后的体疗对生命体征干扰小,可有效降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并促进了肺功能康复,且早期HFCWO的改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ATS) 肺癌患者 高频胸壁振荡排痰仪(HFCWO) 排痰时机 并发症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和保守治疗在自发性食管破裂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何平海 臧国辉 陈勇兵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8期7-10,15,共5页
目的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和保守治疗在自发性食管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4月池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VATS组34例,保守治疗组28例,比较VATS组与... 目的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和保守治疗在自发性食管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4月池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VATS组34例,保守治疗组28例,比较VATS组与保守治疗组在感染性休克、输血量、抗生素使用时间、胸管保留时间、经口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方面的效果。比较VATS组一期缝合与非一期缝合在切口感染、感染性休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胸管保留时间、经口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方面的效果。比较不同手术时机下VATS一期缝合在白细胞、CRP指标、胸管保留时间、经口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方面的效果。结果VATS组感染性休克、输血量、抗生素使用时间、胸管保留时间、经口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TS一期缝合组切口感染、感染性休克、抗生素使用时间、胸管保留时间、经口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非一期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h的VATS一期缝合组白细胞、CRP指标、胸管保留时间、经口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低于>24 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手术方式VATS综合治疗自发性食管破裂微创安全,效果显著,可提高治愈率并降低病死率从而使患者获益,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食管破裂 胸腔镜 手术方式 手术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大黄鼻饲与新斯的明肌肉注射对食管癌患者改善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马翠英 许芳兰 管顺芳 《抗感染药学》 2018年第6期1016-1018,共3页
目的:探究和评价生大黄鼻饲与新斯的明肌肉注射对食管癌患者改善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行食管癌术后患者8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 目的:探究和评价生大黄鼻饲与新斯的明肌肉注射对食管癌患者改善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行食管癌术后患者8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如胃肠减压、肠内外营养支持、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及抗菌药物等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开始经鼻肠管鼻饲大黄液和新斯的明注射液0.5 mg肌肉注射(q24h),连续用药3 d;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肠鸣音和腹胀复常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肠鸣音和腹胀复常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生大黄鼻饲与新斯的明肌肉注射治疗食管癌患者术后改善腹胀的疗效较为确切,且避免了胃瘫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大黄 新斯的明 食管癌 改善术后腹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一飞 朱雪娟 +3 位作者 段善州 杨文涛 桑永华 陈勇兵 《抗感染药学》 2019年第6期994-996,共3页
目的:比较胸腔镜与传统开胸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5月间医院收治的实施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28例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VATS组53例和OPEN组75例;VATS组患者实施胸腔镜食管癌根治... 目的:比较胸腔镜与传统开胸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5月间医院收治的实施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28例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VATS组53例和OPEN组75例;VATS组患者实施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OPEN组患者实施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包含左后外侧切口、胸腹两切口和颈胸腹三切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差异,以及不同手术方式相关变量值的差异。结果:VATS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病率(1.89%)低于OPEN组(12.00%)(χ^2=3.120,P<0.05),手术中各变量值均低于OPEN组(P<0.05)。结论:采用胸腔镜技术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风险低于传统开胸术,显著降低了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根治术 传统开胸术 食管癌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