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神经介素B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调节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应娇茜
张园
+2 位作者
孙玉芳
张国强
常志刚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年第3期241-245,共5页
目的研究神经介素B(Neuro B)对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的调节及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研究Neuro B受体mRNA及蛋白在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中的表达。应用ELISA方法检测Neuro B对心室肌细胞中c AMP含量...
目的研究神经介素B(Neuro B)对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的调节及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研究Neuro B受体mRNA及蛋白在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中的表达。应用ELISA方法检测Neuro B对心室肌细胞中c AMP含量的影响。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Neuro B对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电流(I_L)的作用,并应用药理学方法阐明其信号转导机制。结果 Neuro B受体在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中呈高表达。Neuro B对大鼠心室肌细胞IL具有量效依赖性的增加作用。蛋白激酶A(PKA)阻断剂KT-5720能够抑制Neuro B对该IL的增强作用,但蛋白激酶C(PKC)阻断剂GF109203X却无任何效应。Neuro B可浓度依赖性增加心室肌细胞中c AMP含量水平。结论 Neuro B对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IL具有剂量依赖性的增强作用,该作用是通过Neuro B受体激活及下游PKA激酶途径起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介素B
L型钙通道电流
心室肌细胞
蛋白激酶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年龄髋部、腰部肌肉含量与对应骨密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刘功稳
陈斌
+5 位作者
高焱
王啸
张璐
张东
李涧
徐又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45-1051,共7页
目的了解50岁以上体检人群局部肌肉含量(髋部、腰部)与相应骨密度变化趋势,分析不同年龄段局部肌肉含量与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8年6月至2013年12月50岁以上体检人群8305例资料,整理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
目的了解50岁以上体检人群局部肌肉含量(髋部、腰部)与相应骨密度变化趋势,分析不同年龄段局部肌肉含量与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8年6月至2013年12月50岁以上体检人群8305例资料,整理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检测的骨密度数据(腰椎和髋部),同时整理每人“骨密度局部模式”所检测的“腰椎周围”“髋部周围”肌肉比值数据;按性别分男女两组,两组再按年龄分为50~59、60~69、70~79、≥80岁四个亚组,用折线图显示局部肌肉含量及相应骨密度随年龄变化趋势,用偏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局部肌肉含量与相应骨密度的关系。结果①髋部肌肉含量与股骨颈骨密度关系:50~59、60~69岁两个年龄段中,男性及女性具有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70~79、≥80岁两个年龄段中,男性及女性无相关性;②腰部肌肉含量与腰椎骨密度关系:仅在男性70~79岁年龄段中具有负相关关系(P<0.05),其余各组无相关性。结论50岁以上人群中,在70岁之前,髋部肌肉含量对股骨颈骨密度影响显著,70岁之后,髋部肌肉含量对股骨颈骨密度影响不显著;所以,在肌少症与骨质疏松症相关范畴,建议50~70岁人群应关注下肢肌肉含量提高,以利骨量提高;70岁以上老年人群,应更关注下肢肌肉含量之外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肌肉含量
骨质疏松症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偏头痛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3
作者
陶禹
孙玉芳
+1 位作者
张园
陶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66-773,共8页
偏头痛是一种原发性头痛,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单侧或双侧搏动样疼痛,已成为第七大致残疾病。近年来偏头痛病人数量急剧上升,但尚未有特异性靶向药物或者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全球约有15%的人受偏头痛的困扰。理想的动物模型可以在很大程...
偏头痛是一种原发性头痛,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单侧或双侧搏动样疼痛,已成为第七大致残疾病。近年来偏头痛病人数量急剧上升,但尚未有特异性靶向药物或者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全球约有15%的人受偏头痛的困扰。理想的动物模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模拟偏头痛的生理病理学发病机制,极大地推动了对偏头痛的研究进展。本文将从理论依据、造模方法、观测指标、模型特点以及研究应用等方面对常用的偏头痛动物模型进行总结与讨论,以期为偏头痛的发病机制相关研究的动物模型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动物模型
造模方法
模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神经介素B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调节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应娇茜
张园
孙玉芳
张国强
常志刚
机构
中日友好
医院
急诊科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医学科
苏州大学
基础
医学
与生物科学学院
北京
医院
外科ICU
出处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年第3期241-245,共5页
文摘
目的研究神经介素B(Neuro B)对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的调节及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研究Neuro B受体mRNA及蛋白在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中的表达。应用ELISA方法检测Neuro B对心室肌细胞中c AMP含量的影响。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Neuro B对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电流(I_L)的作用,并应用药理学方法阐明其信号转导机制。结果 Neuro B受体在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中呈高表达。Neuro B对大鼠心室肌细胞IL具有量效依赖性的增加作用。蛋白激酶A(PKA)阻断剂KT-5720能够抑制Neuro B对该IL的增强作用,但蛋白激酶C(PKC)阻断剂GF109203X却无任何效应。Neuro B可浓度依赖性增加心室肌细胞中c AMP含量水平。结论 Neuro B对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IL具有剂量依赖性的增强作用,该作用是通过Neuro B受体激活及下游PKA激酶途径起效。
关键词
神经介素B
L型钙通道电流
心室肌细胞
蛋白激酶A
Keywords
Neuromedin B
L-type Ca2+ channel currents
ventricular myocyte
phosphokinase A
分类号
R5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年龄髋部、腰部肌肉含量与对应骨密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刘功稳
陈斌
高焱
王啸
张璐
张东
李涧
徐又佳
机构
苏州大学
附属
第二
医院
骨科/
苏州大学
骨质疏松诊疗技术研究所
苏州大学
附属
第二
医院
体检中心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医学科
出处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45-105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2179)
苏州市民生科技项目(SS201814)
+1 种基金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优势学科群项目(XKQ2015001)
国家自然基金预研基金(SDFEGJ1601)
文摘
目的了解50岁以上体检人群局部肌肉含量(髋部、腰部)与相应骨密度变化趋势,分析不同年龄段局部肌肉含量与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8年6月至2013年12月50岁以上体检人群8305例资料,整理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检测的骨密度数据(腰椎和髋部),同时整理每人“骨密度局部模式”所检测的“腰椎周围”“髋部周围”肌肉比值数据;按性别分男女两组,两组再按年龄分为50~59、60~69、70~79、≥80岁四个亚组,用折线图显示局部肌肉含量及相应骨密度随年龄变化趋势,用偏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局部肌肉含量与相应骨密度的关系。结果①髋部肌肉含量与股骨颈骨密度关系:50~59、60~69岁两个年龄段中,男性及女性具有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70~79、≥80岁两个年龄段中,男性及女性无相关性;②腰部肌肉含量与腰椎骨密度关系:仅在男性70~79岁年龄段中具有负相关关系(P<0.05),其余各组无相关性。结论50岁以上人群中,在70岁之前,髋部肌肉含量对股骨颈骨密度影响显著,70岁之后,髋部肌肉含量对股骨颈骨密度影响不显著;所以,在肌少症与骨质疏松症相关范畴,建议50~70岁人群应关注下肢肌肉含量提高,以利骨量提高;70岁以上老年人群,应更关注下肢肌肉含量之外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预防。
关键词
骨密度
肌肉含量
骨质疏松症
相关性
Keywords
bone mineral density
muscle content
osteoporosis
correlation
分类号
R44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偏头痛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3
作者
陶禹
孙玉芳
张园
陶金
机构
苏州大学
基础
医学
与生物科学学院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系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医学科
出处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66-773,共8页
文摘
偏头痛是一种原发性头痛,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单侧或双侧搏动样疼痛,已成为第七大致残疾病。近年来偏头痛病人数量急剧上升,但尚未有特异性靶向药物或者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全球约有15%的人受偏头痛的困扰。理想的动物模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模拟偏头痛的生理病理学发病机制,极大地推动了对偏头痛的研究进展。本文将从理论依据、造模方法、观测指标、模型特点以及研究应用等方面对常用的偏头痛动物模型进行总结与讨论,以期为偏头痛的发病机制相关研究的动物模型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
偏头痛
动物模型
造模方法
模型评价
分类号
R747.2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332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神经介素B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调节及机制研究
应娇茜
张园
孙玉芳
张国强
常志刚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年龄髋部、腰部肌肉含量与对应骨密度相关性分析
刘功稳
陈斌
高焱
王啸
张璐
张东
李涧
徐又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偏头痛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陶禹
孙玉芳
张园
陶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