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优化管理方案的制订与实施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素萍 张娜 田凤美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3-45,51,共4页
目的探讨与优化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血糖管理方案,稳定患者血糖控制水平,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方法将153例神经外科重症并发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分为对照组73例和观察组80例,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持续静脉胰岛素泵入控制血糖。对... 目的探讨与优化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血糖管理方案,稳定患者血糖控制水平,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方法将153例神经外科重症并发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分为对照组73例和观察组80例,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持续静脉胰岛素泵入控制血糖。对照组参照Portland草案实施应激性高血糖管理;观察组构建和实施高血糖优化管理方案。结果观察组胰岛素应用时间、空腹血糖值、血糖波动幅度、低血糖发生次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本优化管理方案可有效控制和稳定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状况,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神经外科 应激性高血糖 优化管理方案 Portland草案 血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程优化在神经外科护理单元的应用 被引量:21
2
作者 谭丽萍 赵建琴 +1 位作者 陈素平 张国霞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95-696,共2页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护理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胃肠动力变化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娜 谭丽萍 +2 位作者 王静 窦蓓 田凤美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23-27,共5页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胃肠动力变化及预测因素。方法 选取151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每天从肠内营养开始时采用超声监测患者胃肠动力指数,每6小时动态监测1次,连续5 d。应用潜类别增长模型分析拟合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胃肠动力变化轨迹,...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胃肠动力变化及预测因素。方法 选取151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每天从肠内营养开始时采用超声监测患者胃肠动力指数,每6小时动态监测1次,连续5 d。应用潜类别增长模型分析拟合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胃肠动力变化轨迹,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轨迹间的预测因素。结果 共拟合出低胃肠动力组86例(57.0%)和高胃肠动力组65例(43.0%)2种胃肠动力变化轨迹。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是否补充钾剂、是否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是否使用冰毯及肠内营养输注速度是2种轨迹的预测因素(均P<0.05)。结论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胃肠动力有高动力和低动力2种变化轨迹,补充钾剂、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使用冰毯以及肠内营养速度>50 mL/h患者更易导致胃肠功能障碍,临床需据此有效实施肠内营养,以改善胃肠动力,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重症患者 胃肠动力 胃窦动力指数 胃肠功能障碍 变化轨迹 预测因素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负性心理、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4
作者 王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8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负性心理、神经功能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1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与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负性心理、神经功能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1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与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不良情绪、生活质量等改善情况。结果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评分为(5.97±2.98)分,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8.35±2.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独立生活能力量表指数评分为(69.90±3.47)分,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66.77±2.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为(41.8±7.2)分,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49.3±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39.7±9.5)分,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49.0±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患者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与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干预 脑梗死 情绪障碍 生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9
5
作者 朱卿 王中勇 +5 位作者 张檀 戴纯刚 许亮 孙超 陈爱林 兰青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2-57,共6页
目的探讨硬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与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5年12月采用血肿抽吸冲洗术治疗的161例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4例采用硬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内镜组),同期的另87例采用常... 目的探讨硬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与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5年12月采用血肿抽吸冲洗术治疗的161例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4例采用硬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内镜组),同期的另87例采用常规钻颅抽吸冲洗术治疗(常规组)。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布、头部创伤后病程、双侧血肿比率和血肿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操作相关并发症、术后即刻血肿完全清除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血肿复发率的情况。结果虽然内镜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常规组,但操作相关并发症、术后即刻血肿完全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及血肿复发率均低于常规组。内镜组的手术时间为(112.68±34.86)min,常规组为(74.11±28.2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5,P=0.000)。内镜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为(8.23±2.01)d,常规组为(10.79±5.0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P=0.000)。内镜组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常规组有1例出现脑内血肿及运动性失语。内镜组的术后即刻血肿清除率为98.65%(73/74),常规组为86.21%(75/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4,P=0.004)。内镜组的术后血肿复发率为1.35%(1/74),常规组为18.39%(16/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9,P=0.000)。两组患者出院后均进行门诊随访,随访时间6~38个月,平均30.06个月;17例在随访期间诊断为血肿复发,其中15例再次接受手术治疗后治愈,2例口服阿托伐他汀后治愈。结论硬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CSDH简单、安全、有效,优于传统的钻孔抽吸冲洗术。自制的头端可弯曲软头吸引器是进行此类手术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硬质神经内镜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积水和蛛网膜囊肿的神经内镜治疗 被引量:2
6
作者 董军 兰青 黄强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2年第10期1-3,共3页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治疗梗阻性脑积水和蛛网膜囊肿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微创性 ,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经内镜神经外科手术和 /或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 4例和颅内蛛网膜囊肿 3例。结果 :患者术...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治疗梗阻性脑积水和蛛网膜囊肿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微创性 ,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经内镜神经外科手术和 /或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 4例和颅内蛛网膜囊肿 3例。结果 :患者术后随访 3~ 6个月。第三脑室底脚间池造瘘治疗 4例 ,梗阻性脑积水 3例显效 ,1例症状缓解 ,含内镜引导分流管置入 1例 ,分流管脑室端通畅。蛛网膜囊肿脑池 /脑室造瘘 +囊壁切除术 3例全部有效 ,所有病例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神经内镜治疗梗阻性脑积水和蛛网膜囊肿手术创伤小 ,疗效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脑积水 蛛网膜囊肿 微创外科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高仿真严重创伤救治演练与传统教学方式在急诊创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陈卫鑫 孙超 +1 位作者 李江 牛陆杰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0期192-194,共3页
目的探讨在实施急诊创伤临床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以及高仿真严重创伤救治演练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1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0名急诊创伤临床教学实习生为研究对象进行教学研究。以教学模式不同分为两组。参照组(30名)采... 目的探讨在实施急诊创伤临床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以及高仿真严重创伤救治演练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1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0名急诊创伤临床教学实习生为研究对象进行教学研究。以教学模式不同分为两组。参照组(30名)采用传统教学;研究组(30名)采用高仿真严重创伤救治演练。对比两组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急救技能操作成绩(80.25±13.26)分、临床理论知识成绩(80.14±13.14)分、沟通合作能力评分(80.22±13.44)分、综合判断以及处理能力评分(80.45±14.28)分高于参照组(70.14±12.25)分、(81.66±14.22)分、(71.77±12.25)分、(71.66±14.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7、18.954、2.545、2.397,P均<0.05)。研究组教学满意度评分较参照组有所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开展急诊创伤临床教学中,高仿真严重创伤救治演练方法的有效应用,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仿真严重创伤救治演练 传统教学方式 急诊创伤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CAG术中并发急性颅内出血的护理
8
作者 杨晓洋 陈素萍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9期97-100,共4页
总结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并发急性颅内出血的护理。护理要点:组织全院多学科联合会诊,制订最佳治疗护理方案;给予精细化液体管理、凝血功能监测、预防再出血的观察与护理、纤支镜吸痰等肺部管理。经过精心的治疗与... 总结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并发急性颅内出血的护理。护理要点:组织全院多学科联合会诊,制订最佳治疗护理方案;给予精细化液体管理、凝血功能监测、预防再出血的观察与护理、纤支镜吸痰等肺部管理。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术后22 d患者转至普通病房继续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术 并发症 颅内出血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脑胶质瘤细胞对诱导分化药物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孙立军 黄强 +2 位作者 王爱东 兰青 杜子威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19-423,共5页
目的 优选人脑胶质瘤细胞诱导分化剂。方法 应用MTT法、形态学、GFAP免疫荧光等方法鉴定环已亚甲基二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丁酸钠、二丁酰杯AMP、苯乙酸钠、苯丁酸钠、亚砷酸钠等7种诱导剂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SHG-44的诱导分化效果。结... 目的 优选人脑胶质瘤细胞诱导分化剂。方法 应用MTT法、形态学、GFAP免疫荧光等方法鉴定环已亚甲基二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丁酸钠、二丁酰杯AMP、苯乙酸钠、苯丁酸钠、亚砷酸钠等7种诱导剂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SHG-44的诱导分化效果。结果 亚砷酸钠、苯乙酸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效果较差,苯丁酸钠、二丁酰环AMP、丁酸钠在1-2mM即可明显诱导人脑胶质瘤细胞多分化,表现为增殖抑制,胞突增长,GFAP表达升高现象。结论 人脑胶质瘤细胞对诱导分化剂苯丁酸钠、二丁酰环AMP和丁酸钠较为敏感,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敏感性 胶质瘤 诱导 细胞分化 苯丁酸钠 二丁酰环A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门下吸引预防气管切开最小意识状态患者吞咽误吸的作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娜 陈香凤 陈素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声门下吸引用于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最小意识状态患者吞咽功能评估的效果,预防评估中误吸的发生,保证吞咽功能评估的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最小意识状态患者进行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吞咽功能时给予持续声门下负压吸引... 目的探讨声门下吸引用于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最小意识状态患者吞咽功能评估的效果,预防评估中误吸的发生,保证吞咽功能评估的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最小意识状态患者进行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吞咽功能时给予持续声门下负压吸引。结果声门下吸引对误吸的检出率高于洼田饮水试验(P<0.05)。结论声门下吸引技术应用于气管切开最小意识状态患者吞咽功能评估,能及时吸出误入气道的液体,保证吞咽功能评估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气管切开 最小意识状态 吞咽功能 声门下吸引 洼田饮水试验 误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11
作者 张国霞 谭丽萍 徐苏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40-1041,共2页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院内转运 预见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评估及提高途径 被引量:45
12
作者 谭丽萍 蒋银芬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561-1562,共2页
目的探讨低年资护士应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提高应急能力的途径。方法对60名工作5年以内的注册护士进行应急能力的评估,针对不足,采取应急流程管理、加强专科理论知识学习、开展情景模拟训练及分期分批进入急诊室、ICU轮转等途径进行培... 目的探讨低年资护士应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提高应急能力的途径。方法对60名工作5年以内的注册护士进行应急能力的评估,针对不足,采取应急流程管理、加强专科理论知识学习、开展情景模拟训练及分期分批进入急诊室、ICU轮转等途径进行培训。结果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调查逐年递增。结论注重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评估与培训,可提高抢救成功率,为患者提供安全和高质量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能力 低年资护士 评估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不佳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31
13
作者 李育苏 谭丽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981-1982,共2页
关键词 颅脑外伤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娜 谭丽萍 陈素萍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22期2035-2038,共4页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占脑卒中的7%[1],动脉瘤破裂为最常见病因[2],而前交通动脉瘤(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AcoAA)约占颅内动脉瘤的30%[1],故前动脉瘤是SAH...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占脑卒中的7%[1],动脉瘤破裂为最常见病因[2],而前交通动脉瘤(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AcoAA)约占颅内动脉瘤的30%[1],故前动脉瘤是SAH的首要病因。开颅手术夹闭为主要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瘤 血管夹闭 认知功能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调式标尺在腰大池持续引流流量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国霞 谭丽萍 +1 位作者 陈香凤 张丽娜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15期1435-1436,共2页
置腰大池引流管引流脑脊液是神经外科常见诊疗技术,匀速引流脑脊液和准确控制引流液总量,可使颅内压保持稳定状态。临床通过调整穿刺平面与引流瓶高度来控制引流液流速,但多使用传统标尺(软尺)进行测量,存在标准不统一、误差较大... 置腰大池引流管引流脑脊液是神经外科常见诊疗技术,匀速引流脑脊液和准确控制引流液总量,可使颅内压保持稳定状态。临床通过调整穿刺平面与引流瓶高度来控制引流液流速,但多使用传统标尺(软尺)进行测量,存在标准不统一、误差较大、耗时多等缺点。为精准控制脑脊液引流量及流速,方便护士观察记录,我科设计并制作了便于测量操作的便调式标尺。现将使用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调式标尺 腰大池引流 流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锻炼仪对预防股静脉置管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育苏 谭丽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292-2293,共2页
关键词 功能锻炼仪 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脑出血并发腹内高压患者的营养支持护理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月琴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9-71,共3页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丧失和吞咽功能障碍[1],因此需要通过鼻饲饮食、气管切开等措施维持生命。以往研究[2]显...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丧失和吞咽功能障碍[1],因此需要通过鼻饲饮食、气管切开等措施维持生命。以往研究[2]显示,神经外科患者在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期间腹胀的发生率高达10%~30%,持续腹胀会引起患者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慢性进行性升高,导致黏膜酸中毒、细胞水肿,进一步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加重腹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患者 营养支持护理 脑出血 腹内高压 HEMORRHAGE cerebral 胃肠道功能紊乱 并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颅咽管瘤术后电解质及糖代谢紊乱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月琴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13期1244-1246,共3页
颅咽管瘤是由外胚叶形成的颅咽管残余的上皮细胞发展起来的一种常见的胚胎残余组织肿瘤,占颅内原发性肿瘤的2%-5%,其组织学表现一般呈良性,但术后并发症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电解质、糖和脂肪代谢异常等内环境紊乱。
关键词 颅咽管瘤术后 电解质紊乱 糖代谢紊乱 低钠血症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英 谭丽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颅内蛛网膜囊肿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孔入路显微手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恒柱 兰青 +4 位作者 武永康 张伟中 申林海 张宪 许存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525-527,共3页
目的 探讨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方法 采用相应锁孔入路对鞍区占位 13例 ,脑膜瘤 6例 ,高血压性脑出血 5例 ,胼胝体区胶质瘤 2例 ,听神经瘤 2例 ,脑转移瘤、硬膜外血肿和C2 椎管内占位各 1例实施手术。 结果  2 5例... 目的 探讨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方法 采用相应锁孔入路对鞍区占位 13例 ,脑膜瘤 6例 ,高血压性脑出血 5例 ,胼胝体区胶质瘤 2例 ,听神经瘤 2例 ,脑转移瘤、硬膜外血肿和C2 椎管内占位各 1例实施手术。 结果  2 5例肿瘤全切 19例 ,次全切除 6例 ;脑出血 5例和硬膜外血肿 1例均彻底清除。 1例听神经瘤术后第 3天因瘤腔再次出血死亡 ,切口下皮下积液 2例 ,一过性尿崩 3例。 结论 锁孔手术具有脑暴露少 ,损伤小 ,并发症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孔 开颅手术 显微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