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卡波西水痘样疹10例并文献分析
1
作者 张静 魏梅 +4 位作者 赵军 薛峤 丁浩 范文葛 施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0-93,共4页
卡波西水痘样疹(Kaposi varicelliform eruption,KVE)是一种在原有皮肤病基础上感染单纯疱疹病毒(HSV)、牛痘病毒或柯萨奇A16病毒而发生的一种感染性皮肤病,好发于婴幼儿,成人相对少见。现将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诊治的10例成人KVE... 卡波西水痘样疹(Kaposi varicelliform eruption,KVE)是一种在原有皮肤病基础上感染单纯疱疹病毒(HSV)、牛痘病毒或柯萨奇A16病毒而发生的一种感染性皮肤病,好发于婴幼儿,成人相对少见。现将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诊治的10例成人KVE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波西水痘样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神经梅毒一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化广 陈坚 +2 位作者 施辛 刘晖 兰青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39-140,共2页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神经梅毒 附属第二医院 剧烈头痛 头部CT 苏州大学 SAH 首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尖锐湿疣中hTERC基因扩增和CD105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冯雨苗 孙澜 +6 位作者 刘标 杨如 孙文洁 华纲 陈朝潮 赵斌斌 施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79-982,共4页
目的:探讨h TERC基因扩增和CD105在宫颈尖锐湿疣(candyloma acuminatum,CA)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宫颈CA组织中h TERC基因扩增和CD105的表达。67例宫颈CA中单纯性CA 31例,CA-CI... 目的:探讨h TERC基因扩增和CD105在宫颈尖锐湿疣(candyloma acuminatum,CA)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宫颈CA组织中h TERC基因扩增和CD105的表达。67例宫颈CA中单纯性CA 31例,CA-CINⅠ级19例,CA-CINⅡ级11例,CA-CINⅢ级6例;宫颈癌35例;正常宫颈黏膜24例作为对照。结果:宫颈正常黏膜、宫颈CA和宫颈癌中h TERC基因扩增率分别为0.0%、25.4%和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亦存在明显差异(P<0.01)。宫颈CA中,h TERC基因扩增率和MVD呈显著正相关(P<0.05),均随CIN级别的升高而增加,其中CA-CINⅠ级与CA-CINⅡ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表达在复发组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P<0.05)。结论:h TERC基因扩增和CD105表达在宫颈CA复发并向高级别CIN转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宫颈CA患者检测h TERC基因扩增和CD105表达有助于临床筛查高危CA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尖锐湿疣 宫颈上皮内瘤变 H TERC基因 CD10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孪生姐妹同患银屑病 被引量:1
4
作者 季江 曹元华 +1 位作者 尹兴平 崔盘根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6-236,共1页
关键词 银屑病 姐妹 孪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和CD105在宫颈湿疣和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澜 刘标 +1 位作者 杨如 施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02-1806,共5页
目的:探讨TGF-β1和CD105表达在宫颈尖锐湿疣(candyloma acuminatum,CA)和宫颈癌(cervical carcinoma,CC)发生以及演进过程中的作用,评估CD105作为抗血管生成靶分子在治疗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 目的:探讨TGF-β1和CD105表达在宫颈尖锐湿疣(candyloma acuminatum,CA)和宫颈癌(cervical carcinoma,CC)发生以及演进过程中的作用,评估CD105作为抗血管生成靶分子在治疗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42例CA、50例CC、和20例正常宫颈黏膜中TGF-β1和CD105的表达,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法)技术检测宫颈分泌物中人乳头瘤病毒(HPV)DNA。结果:宫颈正常黏膜、CA和CC中HPV DNA检出率分别为20%、100%和92%;TGF-β1表达率分别为30.0%、52.4%和62.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颈CA和CC中,TGF-β1表达仅与CC分期有显著相关性(P<0.01)。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在宫颈正常黏膜、CA和CC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MVD在不同CA病变大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同CC分级和分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P<0.01,P<0.05)。在CA和CC中,TGF-β1表达与MVD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TGF-β1/CD105通路调控的微血管生成在CA和CC发生以及演进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D105可以作为较好的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候选靶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尖锐湿疣 宫颈癌 TGF-Β1 CD105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典型梅毒性脑树胶肿2例并影像学分析
6
作者 季孙平 刘润秋 +3 位作者 施辛 凌昕 闫志华 孙晓东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17-718,共2页
梅毒性脑树胶肿的实质是梅毒性肉芽肿,是梅毒不同阶段的表现之一。梅毒性肉芽肿是在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血管周同炎的基础上,局部组织发生缺血坏死和纤维化.因同时存在免疫反应,致坏死明显,病灶扩大。梅毒性脑树胶肿临床卜少见,随... 梅毒性脑树胶肿的实质是梅毒性肉芽肿,是梅毒不同阶段的表现之一。梅毒性肉芽肿是在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血管周同炎的基础上,局部组织发生缺血坏死和纤维化.因同时存在免疫反应,致坏死明显,病灶扩大。梅毒性脑树胶肿临床卜少见,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传播,使其出现一些不典型的表现,临床上容易漏诊、误诊。闰志华等报告本病误诊率达68%。现报告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树胶肿 梅毒性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声带黏膜病变的二期梅毒
7
作者 季江 宋琳毅 +2 位作者 朱政文 冷红 施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31-532,共2页
报告1例以声带黏膜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二期梅毒。患者男,73岁。以声音嘶哑1个月为首发症状,至耳鼻咽喉科就诊,电子喉镜示咽喉声带部新生物,经组织病理活检和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检查确诊为梅毒。提示应注意二期梅毒患者的咽喉声带... 报告1例以声带黏膜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二期梅毒。患者男,73岁。以声音嘶哑1个月为首发症状,至耳鼻咽喉科就诊,电子喉镜示咽喉声带部新生物,经组织病理活检和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检查确诊为梅毒。提示应注意二期梅毒患者的咽喉声带部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期梅毒 黏膜 声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维A与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硬皮病近期疗效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季江 李晶冰 +4 位作者 张彩萍 王淼淼 崔盘根 曹元华 林麟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14-615,共2页
系统性硬皮病(SSc)为不明原因的结缔组织病,以细胞外基质成分(主要是Ⅰ、Ⅲ型胶原纤维)过量沉积于皮肤或内脏器官为特征。常规治疗一般选用糖皮质激素、D-青霉胺、秋水仙碱和其他免疫抑制剂等。近年来笔者口使用阿维A治疗SSc取得... 系统性硬皮病(SSc)为不明原因的结缔组织病,以细胞外基质成分(主要是Ⅰ、Ⅲ型胶原纤维)过量沉积于皮肤或内脏器官为特征。常规治疗一般选用糖皮质激素、D-青霉胺、秋水仙碱和其他免疫抑制剂等。近年来笔者口使用阿维A治疗SSc取得明显疗效,并与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SSc的近期疗效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 系统性 阿维A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出血性带状疱疹1例
9
作者 万聪翀 徐春兴 施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40-741,共2页
1病历摘要 患者女,53岁。右侧腰部、背部、臀部及右下肢皮损伴疼痛3d,于2016年4月22日来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住院治疗。患者3d前右侧腰部、背部、臀部及右下肢出现群集性粟粒至黄豆大丘疹,继之迅速变为水疱,部分疱液为血性... 1病历摘要 患者女,53岁。右侧腰部、背部、臀部及右下肢皮损伴疼痛3d,于2016年4月22日来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住院治疗。患者3d前右侧腰部、背部、臀部及右下肢出现群集性粟粒至黄豆大丘疹,继之迅速变为水疱,部分疱液为血性,伴针刺样触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出血性 红斑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蜱叮咬1例
10
作者 李秉宁 苏玉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68-668,共1页
患者男,54岁。因左下腹黑色肿块进行性增大4d于2015年10月9日来我科就诊。患者6d前去安徽某地爬山,4d前洗澡时发现左下腹一米粒大褐色丘疹,质地硬,不活动,不痛不痒。第二天湖中游泳约半小时后,发现皮疹变大如绿豆,色趋黑。
关键词 蜱叮咬 进行性增大 患者 下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鱼分枝杆菌感染1例
11
作者 冯奕菲 冯健清 +2 位作者 施辛 谢一航 包建荣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45-746,共2页
患者女,67岁。右上肢结节疼痛3个月。患者于4个月前右手指不慎被海鱼刺伤,自感疼痛,未经特殊处理伤口自愈。3个月前右拇指伸侧出现结节,伴疼痛,自行口服罗红霉素0.15 g,每日2次,共3 d,无好转,后自服头孢拉定0.5 g,每日3次,4 d后结节好... 患者女,67岁。右上肢结节疼痛3个月。患者于4个月前右手指不慎被海鱼刺伤,自感疼痛,未经特殊处理伤口自愈。3个月前右拇指伸侧出现结节,伴疼痛,自行口服罗红霉素0.15 g,每日2次,共3 d,无好转,后自服头孢拉定0.5 g,每日3次,4 d后结节好转但未完全消退。1个月前右前臂出现5个结节,伴疼痛,再次自服头孢拉定0.5 g,每日3次,共1周,症状未见缓解。为明确诊断于2020年1月3日来太仓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否认糖尿病、结缔组织病及艾滋病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鱼分枝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