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液蛋白激酶Y基因启动子位点甲基化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1
作者 刘伟峰 戴政 +5 位作者 周毅彬 封凯文 魏恺 孙古乐 阳东荣 朱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8-694,共7页
目的 探讨尿液蛋白激酶(PRKY)基因启动子位点甲基化在前列腺癌(PCa)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50例疑似PCa患者的尿液,提取DNA后,通过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qMSP)法检测PRKY基因启动子位点cg05163709、cg08045599及cg05618150甲基... 目的 探讨尿液蛋白激酶(PRKY)基因启动子位点甲基化在前列腺癌(PCa)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50例疑似PCa患者的尿液,提取DNA后,通过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qMSP)法检测PRKY基因启动子位点cg05163709、cg08045599及cg05618150甲基化水平,同时将患者分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和PCa组,并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差异以及两组患者尿液中的PRKY基因启动子位点甲基化状态。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其在PCa中的诊断价值,并联合临床指标进行联合诊断。结果 PCa患者尿液标本中cg05163709和cg05618150甲基化率明显高于BPH患者,其中cg05163709甲基化诊断PCa的AUC为0.762,敏感度为86.70%。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等临床指标相比,PRKY甲基化在PCa早期筛查中表现更好。cg05618150甲基化与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联合诊断的AUC为0.787,敏感度为86.70%;cg05163709甲基化与PSAD联合诊断PCa的AUC为0.855,特异度为95.00%。结论 尿液PRKY基因启动子cg05163709和cg05618150位点甲基化在诊断PCa上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有望成为PCa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尿液蛋白激酶Y 早期诊断 甲基化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80 nm红激光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0
2
作者 陶伟 徐明 +5 位作者 朱进 刘晓龙 臧亚晨 孙传洋 阳东荣 薛波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86-1090,共5页
目的比较980 nm红激光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e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 目的比较980 nm红激光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e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9年9月我院144例NMIBC的临床资料,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行980 nm红激光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980 nm红激光组,n=68),其余行TUR-Bt(TUR-Bt组,n=76),术后均接受规范性膀胱灌注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保留导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等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980 nm红激光组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TUR-Bt组2例中转开放手术。980 nm红激光组手术时间(21.6±3.8)min,与TUR-Bt组(22.3±3.2)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00,P=0.195)。980 nm红激光组膀胱冲洗例数及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短于TUR-Bt组(P<0.05)。TUR-Bt组分别有8、5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及膀胱穿孔,980 nm红激光组无一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及膀胱穿孔,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38)。术后病理证实均为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2组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980 nm红激光组复发2例,TUR-Bt组复发4例,2组肿瘤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078,P=0.081)。结论980 nm红激光整块切除法治疗NMIBC安全、有效。与TUR-Bt相比,980 nm红激光围手术期并发症少,可获得精确病理分期,肿瘤复发率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80 nm红激光 整块切除 膀胱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局部晚期前列腺癌25例 被引量:13
3
作者 周毅彬 单玉喜 +2 位作者 范秋虹 薛波新 阳东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3971-3973,共3页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联合内分泌治疗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采用3D-CRT联合内分泌治疗的25例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患者放射治疗前应用手术去势,17例应用药物去势(诺雷德)。抗雄激...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联合内分泌治疗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采用3D-CRT联合内分泌治疗的25例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患者放射治疗前应用手术去势,17例应用药物去势(诺雷德)。抗雄激素治疗药物应用比卡鲁胺(康士德)。放疗采用3D-CRT技术,2.0Gy/次,5次/周,肿瘤量(DT)66~72Gy,平均70Gy。放疗后继续雄激素全阻断疗法,当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降至0.2ng/mL以下,并稳定3个月后,停止药物内分泌治疗。当PSA连续3次超过4.0ng/mL,则重新开始药物内分泌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治疗。治疗结束后25例患者下尿路梗阻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SA下降明显,由35.83ng/mL降至1.94ng/mL。18例患者治疗6个月后血清PSA降至正常。平均随访36个月(12~72个月),完全缓解6例(24.0%),部分缓解8例(32.0%),稳定6例(24.0%),1年局部控制率为88.0%,3年生存率为96.0%。结论:3D-CRT联合内分泌治疗局部晚期前列腺癌近期疗效满意,是一种有效、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内分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前列腺癌智能辅助诊断系统
4
作者 王刚 孟宁 +1 位作者 朱进 李春杰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26,99,共7页
前列腺癌已经成为全球男性发病率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癌症,其死亡率位居第五。设计前列腺癌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在仅有图像级标注数据集的情况下,存在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只对图像分类,但没有给出癌化区域。针对这种情况,采... 前列腺癌已经成为全球男性发病率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癌症,其死亡率位居第五。设计前列腺癌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在仅有图像级标注数据集的情况下,存在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只对图像分类,但没有给出癌化区域。针对这种情况,采用以EfficientNet-B0为架构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分类模型,对图像分块并得到每块的类别,再通过聚类算法得到癌化区域。在Web前端上传病理图像,等处理完成后可以查看辅助诊断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癌化区域的精确率为76.61%,召回率为72.52%,能有效地得到大致区域,获得满意的辅助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病理切片图像 卷积神经网络 图像分块 Web前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10
5
作者 单玉喜 薛波新 颜纯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509-510,共2页
目的 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 (T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998年 6月~ 2 0 0 2年 9月应用TVP治疗BPH 6 93例。 结果 手术时间 2 5min~ 1 30min ,平均 5 4min。术中 4例出现经尿道... 目的 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 (T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998年 6月~ 2 0 0 2年 9月应用TVP治疗BPH 6 93例。 结果 手术时间 2 5min~ 1 30min ,平均 5 4min。术中 4例出现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的早期症状 ,均予以及时纠正 ,无手术死亡。 4 2 2例术后随访 3月~ 9月 ,IPSS由术前 (2 4 8± 3 2 )分下降至3月后的 (1 1 4± 1 9)分 (t=5 4 8,P <0 0 0 1 ) ,最大尿流率由术前 (8 2± 2 0 )ml/s上升至 3月后的 (1 6 1± 4 7)ml/s(t=3 92 ,P<0 0 0 1 )。 结论 BPH围手术期处理的关键力求个体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 手术治疗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性前列腺癌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1例 被引量:5
6
作者 杨金辉 代光成 +1 位作者 许立军 薛波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91-491,共1页
患者男性,62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于2010年10月收入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测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为114 ng/mL。经直肠超声(TRUS)检测显示前列腺体积为47.6 mL,前列腺MRI显示累及多处邻近器官、伴多发骨转移、右侧盆腔淋巴... 患者男性,62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于2010年10月收入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测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为114 ng/mL。经直肠超声(TRUS)检测显示前列腺体积为47.6 mL,前列腺MRI显示累及多处邻近器官、伴多发骨转移、右侧盆腔淋巴结转移,均考虑前列腺癌。胸部CT提示两肺多发结节灶,结合病史,考虑肺部转移(图1A)。穿刺活检病理为前列腺腺癌,Gleason评分为3+3,临床分期为T4N1M1c。内分泌治疗予以醋酸亮丙瑞林+比卡鲁胺,唑来磷酸盐改善骨质结构,28 d/周期,共9个周期;同时予以紫杉醇135 mg/m2联合卡铂100 mg/m2化疗方案,每个疗程为21 d ,共6个疗程。上述治疗后患者PSA进行性下降,5个月后PSA下降至0.004 ng/L ,TRUS检测前列腺体积为24.9 mL,前列腺MRI复查提示癌病灶较之前明显缩小,胸部CT提示肺部转移病灶较之前明显减少(图1B)。停药后3年,复查PSA为1.34 n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内分泌治疗 化疗 紫杉醇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输尿管镜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45
7
作者 马翠英 钱玮 吴林梅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0年第12期733-734,共2页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经尿道输尿管镜术 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与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岽 单玉喜 戴玉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1期1214-1218,共5页
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MED)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到神经、血管、代谢、内分泌、神经递质等多方面因素。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体内不断积聚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在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 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MED)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到神经、血管、代谢、内分泌、神经递质等多方面因素。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体内不断积聚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在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作者针对AGE在DME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糖尿病 勃起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腹腔镜刀在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葛劲超 单玉喜 +3 位作者 薛波新 缪惠东 沈锋 刘海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1期1043-1044,共2页
关键词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患者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前列腺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经直肠超声实时弹性成像 被引量:27
10
作者 马麒 方军初 +1 位作者 单玉喜 阳东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43-545,共3页
目的观察正常前列腺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经直肠超声实时弹性成像(TRTE)的特征。方法对77例BPH患者及17名男性正常志愿者行TRTE检查,获得弹性图像后,采用弹性评分5分法进行分析,同时测量前列腺两侧移行区应变率比值、两侧周围区应变率... 目的观察正常前列腺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经直肠超声实时弹性成像(TRTE)的特征。方法对77例BPH患者及17名男性正常志愿者行TRTE检查,获得弹性图像后,采用弹性评分5分法进行分析,同时测量前列腺两侧移行区应变率比值、两侧周围区应变率比值及移行区与周围区的应变率比值,比较各个区域的硬度比。结果BPH组和正常前列腺组的前列腺弹性评分均为1~2分,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52)。前列腺移行区应变率比值差异(P=0.9793)、周围区应变率比值差异(P=0.8986)、移行区与周围区的应变率比值差异(P=0.5233)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RTE能够提供正常前列腺和增生前列腺组织的硬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弹性成像 应变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多普勒超声定量参数与前列腺结节血管生成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11
作者 马麒 单玉喜 +2 位作者 方军初 阳东荣 谢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直肠能量多普勒超声(PDUS)定量参数与前列腺结节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DUS和彩色血流分析软件,记录73例患者共94个前列腺结节的峰值血流指数(PVI)。前列腺结节穿刺标本行CD34抗体染色,记录微血管密度(MVD),分析其与PVI... 目的探讨经直肠能量多普勒超声(PDUS)定量参数与前列腺结节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DUS和彩色血流分析软件,记录73例患者共94个前列腺结节的峰值血流指数(PVI)。前列腺结节穿刺标本行CD34抗体染色,记录微血管密度(MVD),分析其与PVI的相关性。结果移行区和周围区恶性结节组PVI、MVD均高于良性组(P<0.05);PVI和MVD在恶性结节组呈正相关(r移行区=0.76;r周围区=0.79),移行区良性结节组无相关性(r=0.18),周围区良性结节组有相关性(r=0.44)。PVI鉴别移行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57%和80.77%,鉴别周围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2.07%和91.00%。结论PDUS定量参数PVI能间接反映前列腺结节内血管生成的特征,为前列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疾病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葫芦素E通过诱导自噬抑制人膀胱癌细胞T24的增殖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毅彬 王永昌 +5 位作者 高鹏 朱进 臧亚晨 许立军 金露 马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62-566,共5页
目的探讨葫芦素E(CuE)对人膀胱癌细胞T24自噬的影响,并初步研究所诱导的自噬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MTT试验检测CuE对T24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经CuE处理后,通过western-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A/B和p62的表达。通过LC3翻转试验和GF... 目的探讨葫芦素E(CuE)对人膀胱癌细胞T24自噬的影响,并初步研究所诱导的自噬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MTT试验检测CuE对T24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经CuE处理后,通过western-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A/B和p62的表达。通过LC3翻转试验和GFP-RFP-LC3双荧光试验检测自噬流的发生。Western-blot检测自噬抑制剂3-MA对CuE所诱导自噬的抑制作用,MTT试验和细胞计数试验研究3-MA抑制自噬后CuE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CuE抑制T24的增殖,24 h的IC50约为0.75μmol/L。T24细胞经CuE处理后,LC3A/B II表达及LC3A/B II/I比值增高(P <0.05)、自噬经典底物蛋白p62表达减少(P <0.05)、LC3翻转试验阳性(P <0.05)以及LC3双荧光试验黄色和红色荧光颗粒的数目明显增多(P <0.05),提示CuE诱导了自噬的发生。3-MA能够抑制CuE所诱导自噬的发生(P <0.05),3-MA抑制自噬后,CuE对T24的增殖抑制效应减弱(P <0.05)。结论 CuE在人膀胱癌细胞T24中诱导了自噬的发生,且诱导的自噬对细胞的增殖起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素E 膀胱癌 细胞增殖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直肠超声诊断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马麒 单玉喜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6期579-581,共3页
经直肠超声是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方法之一。本文复习近年来相关文献,对传统的经直肠灰阶超声结合各项新技术,如超声造影、弹性成像、融合成像等诊断前列腺癌的进展做一概述。
关键词 腔内超声检查 造影剂 弹性成像 融合成像 前列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泽兰与小茴香提取物抑制大鼠前列腺增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唐维 代光成 +2 位作者 薛波新 单玉喜 张文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66-1268,共3页
目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新药研发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文中研究泽兰与小茴香提取物(中药复方)对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的影响及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48只雄性大鼠按随机列表法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 目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新药研发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文中研究泽兰与小茴香提取物(中药复方)对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的影响及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48只雄性大鼠按随机列表法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度他雄胺组,中药复方组高、中、低剂量组(312、234、156 mg/kg),每组8只,正常组乙醚麻醉后无菌游离双侧睾丸及附睾,但不切除睾丸。其余组麻醉后切开阴囊皮肤,切除双侧睾丸及附睾,开始造模,皮下注射丙酸睾酮0.5 mg/0.02m L,1次/d,连续14 d。中药复方剂量组按上述剂量灌胃给药,正常组及模型组灌胃给予等体积蒸馏水,1次/d,连续45 d。观察每组给药45 d后大鼠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前列腺组织形态学变化及性激素水平。结果中药复方高、中、低剂量组前列腺湿重[(1.766±0.245)、(1.812±0.228)和(1.872±0.328)g]和前列腺指数[(0.441±0.069)%、(0.465±0.078)%和(0.481±0.085)%]较模型组[(2.284±0.241)、(0.586±0.100)%]降低(P<0.01);中药复方高、中、低剂量组血清睾酮含量[(0.18±0.01)、(0.20±0.01)、(0.23±0.02)ng/m L]较模型组[(0.24±0.03)ng/m L]明显降低,双氢睾酮含量[(5.46±10.92)、(66.21±9.12)、(67.39±8.88)nmol/L]较模型组[(80.48±11.55)nmol/L]明显降低,睾酮/雌二醇值(137.25±19.64、152.34±17.47、166.67±15.42)较模型组(175.24±27.32)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复方大剂量组与度他雄胺组大鼠前列腺腺体少量增生,腺上皮乳头减少或消失,腺体上皮细胞呈低立方或扁平状,大小较为一致,排列整齐,接近正常腺体。结论泽兰与小茴香提取物能显著抑制大鼠前列腺增生,其作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与降低大鼠血清睾酮、双氢睾酮含量及睾酮/雌二醇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泽兰 小茴香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电汽化术患者的健康教育 被引量:10
15
作者 马翠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3期91-92,共2页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及整体护理的开展,对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已成为一项常规工作[1].作者通过对386例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VP)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分阶段的健康指导,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前列腺电汽化术 健康教育 前列腺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ZBED3-AS1通过吸附miR-512-5p调控DACH1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9
16
作者 向涵 刘铮 +3 位作者 周毅彬 姚裘 金露 薛波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1-406,共6页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ong-chain non-coding RNA,lncRNA)ZBED3-AS1通过调节miR-512-5p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qRT-PCR技术检测67例前列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ZBED3-AS1的表达并分析前列腺癌细胞株及永生化前列腺...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ong-chain non-coding RNA,lncRNA)ZBED3-AS1通过调节miR-512-5p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qRT-PCR技术检测67例前列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ZBED3-AS1的表达并分析前列腺癌细胞株及永生化前列腺上皮细胞中ZBED3-AS1的表达。将表达最低的细胞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阴性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质粒)和ZBED3-AS1组(转染表达ZBED3-AS1的质粒)。WST-1法和Transwell法分析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生物信息学预测ZBED3-AS1的靶基因。qRT-PCR技术分析两组细胞中ZBED3-AS1和靶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靶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前列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ZBED3-AS1的表达量分别为0.85±0.26和4.33±0.88(t=18.79,P<0.01)。前列腺癌细胞中ZBED3-AS1的表达低于永生化前列腺上皮细胞(P<0.05),在DU-145中的表达最低(P<0.01)。ZBED3-AS1组中ZBED3-AS1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第3天,ZBED3-AS1组细胞OD值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阴性对照组和ZBED3-AS1组DU-145细胞的迁移数分别为189.80±23.07和93.28±13.16(t=3.63,P<0.01)。生物信息学显示,ZBED3-AS1可互补结合miR-512-5p,miR-512-5p可互补结合细胞命运决定因子(DACH1)mRNA。ZBED3-AS1组miR-512-5p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DACH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前列腺癌组织和细胞中lncRNA ZBED3-AS1的表达水平降低,ZBED3-AS1可能通过吸附miR-512-5p调控DACH1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lncRNA ZBED3-AS1 miR-512-5p 细胞命运决定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扭转19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田闯 单玉喜 阳东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1545-1546,共2页
目的:总结睾丸扭转的诊治经验,提高救治睾丸扭转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睾丸扭转患者的诊治资料。结果:本组19例患者,平均年龄17岁,<20岁者15例(79%),左侧13例(68%)。发病至确诊时间3h~12d,10h以上者16例(84%)。19例患者术前... 目的:总结睾丸扭转的诊治经验,提高救治睾丸扭转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睾丸扭转患者的诊治资料。结果:本组19例患者,平均年龄17岁,<20岁者15例(79%),左侧13例(68%)。发病至确诊时间3h~12d,10h以上者16例(84%)。19例患者术前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睾丸扭转。1例经手法复位治愈,3例经手术复位治愈,15例行睾丸切除和对侧睾丸固定。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睾丸扭转的重要检查方法。高度重视间歇性和持续性睾丸疼痛患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扭转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MRS在不同(Cho+Cre)/Cit比值区间对前列腺癌诊断准确性的比较 被引量:5
18
作者 顾鹏 何晓亮 阳东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3109-3111,共3页
目的:综合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波谱(MRS)检查,分析MRS对前列腺癌(PCa)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有完整影像及病理资料的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MRI前列腺形态、信号改变及MRS波谱变化,将前列腺代谢产... 目的:综合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波谱(MRS)检查,分析MRS对前列腺癌(PCa)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有完整影像及病理资料的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MRI前列腺形态、信号改变及MRS波谱变化,将前列腺代谢产物胆碱+肌酸与枸橼酸盐的比值[(Cho+Cre)/Cit]分3个区间分析.计算并比较每个区间MRI+MRS诊断PCa的准确性,并加以比较。结果:MRI+MRS诊断PCa的总准确率为86.4%。当(Cho+Cre)/Cit比值〈0.99时,MRI+MRs诊断PCa的准确率为96.4%;当比值为0.99~2.0时。准确率为67.9%;当比值〉2.0时,准确率为93.8%。区间0.99~2.0分别与区间〈0.99和〉2.0比较。准确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79、8.40,P〈0.05)。结论:MRI+MRS检查诊断PCa时.当(Cho+Cre)/Cit比值〈0.99及〉2.0时,其准确性较高。而当比值在0.99—2.0时,MRI+MRS检查尚需联合其他检查以提高PCa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