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敬霞 李刚 +4 位作者 陈素明 蔡珍 杜鸿 黄彬 张鞠玲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14-1120,共7页
目的分析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及临床特征,找到影响预后的因素,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电子病例系统查询北京、宁夏、苏州和广州等地区5家医院2011—2023年间临床分离的无菌... 目的分析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及临床特征,找到影响预后的因素,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电子病例系统查询北京、宁夏、苏州和广州等地区5家医院2011—2023年间临床分离的无菌体液和组织以及宫颈分泌物和耳道分泌物鉴定为LM患者的病例信息,并收集其菌株,回顾性分析LM病原学特点及感染者临床特征,探讨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68例患者病例,LM的感染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居多(51.47%);感染部位以血流感染为主(51.85%),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其次是颅内感染(24.0%),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晕、头痛、意识模糊和感染性休克等,整体死亡率达到23.53%。存活组C反应蛋白(CRP)[58.77(5.1~183)mg/L vs 89.08(12.4~272.7)mg/L,P=0.027]和降钙素原(PCT)[2.88(0.04~55.50)ng/L vs 12.35(0.19~38.56)ng/L,P=0.020]均明显低于死亡组。早期抗生素的选择对患者的生存率具有显著影响(P=0.008)。结论LM感染死亡率较高,年龄分布以中老年患者为主,感染部位以血流感染和颅内感染为主,不同的感染部位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以发热最为常见。CRP和PCT的升高程度与患者的生存率呈负相关。青霉素、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恶唑、红霉素、美罗培南对LM都具有很高的体外抑菌,但复方磺胺甲恶唑不适用于孕妇和新生儿,尽早使用有效灭活LM的抗生素,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极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病原学特点 临床特征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gG及IgG4检测在ANCA相关性血管炎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秦陈浩 顾爱萍 +4 位作者 展富琴 冯萍 顾昊宇 何春燕 杨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497-1500,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血清IgG及IgG4在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患者中的表达,探讨IgG4在AAV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就诊的AAV患者血清48例为患者组,同期健康人血清25例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IgG4浓度,免疫比浊法检测IgG浓度,船式ELISA法检... 目的研究分析血清IgG及IgG4在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患者中的表达,探讨IgG4在AAV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就诊的AAV患者血清48例为患者组,同期健康人血清25例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IgG4浓度,免疫比浊法检测IgG浓度,船式ELISA法检测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MPO)和抗蛋白酶3抗体(anti-PR3)浓度,两组数据间比较用t检验,多组数据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间比较用LSD-t检验,两组间指标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AV患者组血清IgG4浓度为(1.17±0.58)g/L,IgG4/IgG为(10.12±6.64)%,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PO-ANCA相关性AAV和PR3-ANCA相关性AAV患者组的血清IgG4浓度及IgG4/IgG较健康对照组均有明显升高(P<0.01),但两个亚型之间的IgG4表达没有差异(P>0.05),ANCA浓度与IgG4浓度也没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AAV或其亚型患者的IgG4浓度及IgG4/IgG均有明显升高,但与ANCA的类型及其浓度没有明显相关性,IgG4联合ANCA检查有助于AAV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4 IgG4相关疾病 ANCA相关性血管炎 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 抗蛋白酶3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性利奈唑胺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虞培娟 潘扬 +5 位作者 孙兰云 周惠琴 冯萍 杜鸿 朱雪明 王敬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0-234,238,共6页
目的筛选异质性利奈唑胺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heterogeneous linezolid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hLRSA)并对其耐药机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菌谱分析法筛选hLRSA,琼脂稀释法和E-test法检测MIC值,PCR方法扩增介导利奈唑胺耐药葡萄... 目的筛选异质性利奈唑胺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heterogeneous linezolid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hLRSA)并对其耐药机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菌谱分析法筛选hLRSA,琼脂稀释法和E-test法检测MIC值,PCR方法扩增介导利奈唑胺耐药葡萄球菌耐药的cfr基因,同时扩增hLRSA 23S RNA基因并测序,并登陆GenBank,与基因库中金葡菌ATCC29213 23S RNA基因比对。结果 hLRSA检出率为1.26%(2/158);琼脂稀释法和E-test法检测异质性耐药菌株MIC结果基本一致;PCR方法没有检出cfr基因,2株hLRSA 23S RNA基因扩增后测序,与金黄色葡萄球菌23S RNA基因一致性大于99%,其中1株hLRSA 23S RNA基因序列在2474位点出现"G"→"T"点突变,可能与介导hLRSA耐药性有关。结论利奈唑胺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抗菌活性,没有检出利奈唑胺中介或耐药葡萄球菌,hLRSA检出率为1.26%,耐药性可能与其23S RNA发生的点突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性 利奈唑胺 耐药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_0001955靶向miR-1243调控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凋亡及EMT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曹颖 曹伟 +1 位作者 贾延伟 王冰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95-800,共6页
目的:探讨circ_0001955调控miR-1243对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凋亡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机制研究。方法:肝癌BEL-7402细胞分为si-NC组、si-circ_0001955组、miR-NC组、miR-1243组、si-circ_0001955+anti-miR-NC组、si-circ_0001955+ant... 目的:探讨circ_0001955调控miR-1243对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凋亡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机制研究。方法:肝癌BEL-7402细胞分为si-NC组、si-circ_0001955组、miR-NC组、miR-1243组、si-circ_0001955+anti-miR-NC组、si-circ_0001955+anti-miR-1243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circ_0001955和miR-1243的表达水平;MTT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circ_0001955和miR-1243的靶向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肝癌组织中circ_0001955表达水平升高,miR-1243表达水平降低(P<0.05)。抑制circ_0001955表达后,肝癌细胞BEL-7402活性降低,凋亡率升高,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circ_0001955靶向调控miR-1243;miR-1243过表达后,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Vimentin表达水平降低,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P<0.05)。干扰miR-1243表达逆转了抑制circ_0001955表达对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凋亡和EMT的作用。结论:抑制circ_0001955表达可能通过调控miR-1243抑制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及EMT,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_0001955 miR-1243 肝癌 增殖 凋亡 E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B7-H3-Fc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严茹红 张光波 +2 位作者 孙静 傅丰庆 张学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67-1069,1074,共4页
目的:制备B7-H3-Fc融合蛋白,研究其对T细胞的共刺激作用。方法:首先采用PCR技术分别从pMD19-T/小鼠B7-H3和pMD19-T/hIgG1(Fc)重组载体中扩增出小鼠B7-H3胞外段基因和人IgG1重链Fc恒定区基因。通过重叠PCR技术将2段基因连接成B7-H3-Fc,经... 目的:制备B7-H3-Fc融合蛋白,研究其对T细胞的共刺激作用。方法:首先采用PCR技术分别从pMD19-T/小鼠B7-H3和pMD19-T/hIgG1(Fc)重组载体中扩增出小鼠B7-H3胞外段基因和人IgG1重链Fc恒定区基因。通过重叠PCR技术将2段基因连接成B7-H3-Fc,经EcoR I和BglII双酶切后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构建成pIRES2-EG-FP/B7-H3-Fc重组载体。脂质体法转染CHO细胞,经G418加压筛选能稳定分泌表达小鼠B7-H3-Fc融合蛋白的基因转染细胞,并经Western blot鉴定。该转基因细胞无血清培养后,收集细胞上清、超滤浓缩后行经Protein G柱纯化,获得纯品B7-H3-Fc融合蛋白。通过CCK-8以及ELISA方法检测小鼠B7-H3-Fc融合蛋白对T细胞体外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成功地构建了能稳定表达B7-H3-Fc融合蛋白基因的CHO转基因细胞株,该融合蛋白能够剂量依赖性地促进T细胞体外增殖及IL-2和IFN-γ等细胞因子分泌。结论:本研究提示B7-H3作为重要的共刺激分子,在调节T细胞免疫应答中发挥了正性共刺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H3 融合蛋白 小鼠 T细胞 协同刺激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S100B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杜文秀 李艳艳 +6 位作者 史路遥 端光鑫 尤寿江 张霞 冯萍 曹勇军 刘春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938-942,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浆S100B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298例,根据服用阿托伐他汀钙剂量分为他汀高剂量(40mg/...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浆S100B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298例,根据服用阿托伐他汀钙剂量分为他汀高剂量(40mg/晚)组106例,他汀标准剂量(20mg/晚)组134例,他汀空白组58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67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各组入院时、7d血浆S100B、HMGB1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他汀高剂量组、他汀标准剂量组、他汀空白组入院时S100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38.19±30.10)pg/L,(38.41±23.75)pg/L,(32.47±25.04)pg/L vs(24.57±12.15)pg/L,P<0.05,P<0.01]。与他汀空白组比较,他汀高剂量组、他汀标准剂量组7d时S100B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他汀标准剂量组比较,他汀高剂量组7d时S100B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入院时比较,他汀空白组7d时S100B水平明显升高,他汀高剂量组7d时S100B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入院时S100B水平与HDL-C(r=-0.224,P=0.010)、脑梗死体积(r=0.272,P=0.004)相关。结论阿托伐他汀钙不仅能调节血脂水平,还能降低炎性因子S100B水平,可能是其发挥抗炎及神经保护功能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降血脂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过氧化物酶-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患者血清IgG4及Th1/Th2细胞因子检测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秦陈浩 顾爱萍 +3 位作者 展富琴 冯萍 顾昊宇 杜鸿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1-345,共5页
目的了解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患者血清中IgG4及辅助性T细胞(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50例AAV患者及4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样本,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IgG水平,采... 目的了解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患者血清中IgG4及辅助性T细胞(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50例AAV患者及4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样本,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IgG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IgG4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微球阵列(CBA)技术检测血清中Th1/Th2细胞因子的水平,比较两组样本上述指标的差异,分析不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收集到50例AAV患者血清样本,其中MPO-AAV患者40例(80.0%)。MPO-AAV组血清IgG4水平为(1.13±0.33)g/L,IgG4/IgG比值为0.094±0.032,IL-4水平为(2.54±0.68)pg/mL,IL-6水平为15.22(8.83,59.52)pg/mL,均高于健康体检者[IgG4水平为(0.80±0.27)g/L,IgG4/IgG比值为0.070±0.028,IL-4水平为(1.96±0.60)pg/mL,IL-6水平为4.95(2.82,13.25)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且MPOAAV患者血清IgG4水平与IL-6水平呈正相关(r_(s)=0.508,P<0.05)。结论我院AAV患者中MPO-AAV比例较高。MPO-AAV患者血清中IgG4水平及IL-4、IL-6水平均升高,且IgG4升高与IL-6升高呈正相关,提示IgG4的升高与MPO-AAV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失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G4 免疫球蛋白G TH1/TH2细胞因子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髓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9a下调共刺激分子B7-H3的表达及其对脑胶质瘤细胞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高兵 陈翰卿 +4 位作者 时正鹏 孙静 严茹红 傅丰庆 张学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33,共6页
目的:探讨miR-29a调控共刺激分子B7-H3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对脑胶质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Real-time PCR检测miR-29a和B7-H3在正常脑组织、脑胶质瘤组织及人胶质瘤细胞株U87中的表达,并利用脂质体将miR-29a的模拟物(mimics... 目的:探讨miR-29a调控共刺激分子B7-H3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对脑胶质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Real-time PCR检测miR-29a和B7-H3在正常脑组织、脑胶质瘤组织及人胶质瘤细胞株U87中的表达,并利用脂质体将miR-29a的模拟物(mimics)和抑制剂(inhibitors)转入U87细胞,流式术验证miR-29a对B7-H3表达的调节效果;采用CCK-8和Transwell实验观察miR-29a对U87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通过流式术分析miR-29a干预前后U87细胞上与细胞侵袭相关的化学趋化因子的表达变化,以miRtarbase等软件预测miR-29a与CXCR4的结合能力。结果:胶质瘤组织及细胞株中miR-29a低表达而B7-H3 mRNA高表达,且均与瘤组织病理分级相关。转染miR-29a mimics可以有效下调U87细胞中B7-H3 mRNA的表达。转染miR-29a mimics可以显著抑制U87细胞的侵袭能力(P<0.05),但对细胞增殖并无显著影响。miR-29a过表达可同时下调U87细胞中CXCR4的表达,但软件分析CXCR4基因上并不存在miR-29a的结合位点。结论:miR-29a可有效下调B7-H3分子的表达,进而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XCR4途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H3 miR-29a 胶质瘤 U87细胞 侵袭 增殖 CXCR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古霉素敏感性减低葡萄球菌筛选及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检测 被引量:2
9
作者 茅挺 王敬华 邬静雯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2-296,共5页
目的了解万古霉素敏感性减低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以及万古霉素耐药相关基因存在状况。方法采用含6μg/mL万古霉素脑心浸液琼脂从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中筛选万古霉素中介葡萄球菌和万古霉素耐药葡萄球菌... 目的了解万古霉素敏感性减低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以及万古霉素耐药相关基因存在状况。方法采用含6μg/mL万古霉素脑心浸液琼脂从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中筛选万古霉素中介葡萄球菌和万古霉素耐药葡萄球菌;采用菌谱分析法筛选异质性万古霉素耐药葡萄球菌;E-test法和琼脂稀释法检测其MIC值;PCR技术扩增mecA、aac(6')/aph(2'')、aph(3')-Ⅲ、tetM、vanA、vanB和vanC基因,并对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从100株临床分离葡萄球菌中检出7株异质性万古霉素耐药葡萄球菌,并从部分菌株中检出耐药基因,mecA、aac(6')/aph(2'')、aph(3')-Ⅲ基因检出率分别为85.7%,57.1%和85.7%,没有检出tetM、vanA、vanB和vanC。对PCR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BLASTn比对分析,与已登录基因库的相同基因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结论同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相似,万古霉素敏感性减低葡萄球菌携带多种耐药基因,耐药表型与基因分析支持该菌株多药耐药,该类菌株的检测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 耐药基因 万古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性分子B7-H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虞培娟 朱旬 +4 位作者 严茹红 洪荫 朱雪明 傅丰庆 张学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0-523,共4页
目的 :探讨负性分子B7-H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68例乳腺癌组织和30例良性纤维瘤中B7-H4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统计分析B7-H4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 目的 :探讨负性分子B7-H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68例乳腺癌组织和30例良性纤维瘤中B7-H4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统计分析B7-H4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中B7-H4的阳性率为75%,明显高于纤维瘤组织(17%)(P<0.05),并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表达呈负相关、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呈正相关,而在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等其他变量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乳腺癌组织中B7-H4异常表达,与乳腺组织良性病变存在差异(P<0.05),并与ER、HER-2的表达相关,提示B7-H4分子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H4 乳腺癌 ER HER-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刘婷婷 杜鸿 +2 位作者 周惠琴 谢小芳 郑毅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1436-1442,共7页
目的分析近5年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特性及其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等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6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用最低抑菌... 目的分析近5年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特性及其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等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6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用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法、KB法分析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检测产碳青霉烯酶表型,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筛选blaKPC、blaNDM、blaIMP、blaVIM和blaOXA48碳青霉烯酶基因,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ple 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检测细菌的同源性和相关遗传性。统计分析相关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共分离到82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43株(52.44%),中段尿12株(14.63%),血液10株(12.20%),无菌体液8株(9.76%),分泌物8株(9.76%),导管1株(1.22%),对头孢菌素类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表现为高度耐药(85.4%~100%),碳青霉烯灭活试验阳性率为84.1%。PCR检测到71株细菌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包括KPC阳性56株(78.87%)、NDM阳性10株(14.08%)、IMP阳性4株(5.64%)、VIM阳性1株(1.41%)。感染患者主要集中在重症监护室(ICU)病区(41株,50.00%)和神经外科(14株,17.07%)。2016年检出的32株中有23株(71.9%)PFGE呈高度同源性,且MLST分型均为ST11,其余7株为ST64型(21.9%),2株为ST23型(6.2%)。结论本院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分布于ICU,以呼吸道标本检出率最高,对碳青霉烯类耐受主要由于产KPC酶,需进一步加强临床耐药细菌的监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聚合酶链反应 脉冲场凝胶电泳 多位点序列分型 分子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方法提取弓形虫速殖子DNA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沈海英 王廷安 +3 位作者 周永华 李冬娜 申云侠 诸葛洪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3-336,共4页
目的用5种方法提取弓形虫速殖子基因组DNA,比较其效果。方法分别以试剂盒法、直接裂解法、煮沸法、酚-氯仿法和盐析法提取10倍系列稀释的弓形虫速殖子DNA,通过分光光度计、琼脂糖凝胶电泳和PCR比较其效果。结果酚-氯仿法提取的DNA纯度最... 目的用5种方法提取弓形虫速殖子基因组DNA,比较其效果。方法分别以试剂盒法、直接裂解法、煮沸法、酚-氯仿法和盐析法提取10倍系列稀释的弓形虫速殖子DNA,通过分光光度计、琼脂糖凝胶电泳和PCR比较其效果。结果酚-氯仿法提取的DNA纯度最高,煮沸法、盐析法、直接裂解法和试剂盒法依次降低;琼脂糖凝胶电泳可检测出由直接裂解法、酚-氯仿法、盐析法提取1×106个速殖子的基因组DNA;试剂盒法、直接裂解法、煮沸法、酚-氯仿法、盐析法提取的DNA经PCR扩增可检测最少速殖子的数量依次为1×104,无目的条带,1×102,1×101,1×103个。结论酚-氯仿提取的DNA纯度高,用于PCR扩增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操作相对繁琐;煮沸法操作简单,与除酚-氯仿法外其他3种方法相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其它3种方法提取的DNA纯度不高,用于PCR扩增的效果不如前面2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速殖子 DNA提取 PCR 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凋亡相关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樊红光 洪小苏 +2 位作者 江建良 单卫民 冯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72-274,共3页
目的 :探讨作为凋亡抑制因子Fas (sFas)和凋亡诱导因子Fas配体 (sFasL)在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6 7例心力衰竭患者 (心力衰竭组 )和 2 0例健康人 (正常对照组 )血浆中的sFas、sFasL、肿... 目的 :探讨作为凋亡抑制因子Fas (sFas)和凋亡诱导因子Fas配体 (sFasL)在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6 7例心力衰竭患者 (心力衰竭组 )和 2 0例健康人 (正常对照组 )血浆中的sFas、sFasL、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 6水平。结果 :心力衰竭不同心功能状态患者血浆sFas、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心功能Ⅲ级、Ⅳ级患者中sFas水平 ,心功能Ⅲ级患者白细胞介素 6水平亦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0 0 1) ,并随心功能下降而上升 ,与心功能状态呈负相关 ,其水平与原发病无关。sFas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在心功能Ⅱ级和Ⅳ级患者间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的sFas和sFasL的水平显著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浆 凋亡相关因子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活化增强乳腺癌细胞株MCF-7侵袭力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涛 王波 +4 位作者 温会燕 颜洁 何春燕 朱雪明 杨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3-538,共6页
目的 :研究Toll样受体4(TLR4)在人类乳腺癌MCF-7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在肿瘤增殖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脂多糖(LPS)刺激MCF-7细胞株,RT-PCR、Real-time PCR、FCS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TLR4在m 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变化;MTT检测细胞增殖;RT-... 目的 :研究Toll样受体4(TLR4)在人类乳腺癌MCF-7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在肿瘤增殖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脂多糖(LPS)刺激MCF-7细胞株,RT-PCR、Real-time PCR、FCS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TLR4在m 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变化;MTT检测细胞增殖;RT-PCR和real-time PCR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m RNA表达并用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其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TLR4信号传导通路下游蛋白My D88的表达;CB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的炎性细胞因子;划痕实验检测癌细胞的生物学侵袭力。结果:实验表明,LPS刺激MCF-7细胞株能明显上调TLR4 m RNA和蛋白表达(P<0.05)。MTT结果显示,LPS对癌细胞增殖没有影响。LPS激活TLR4后,MMP-2、MMP-9和VEGF在m 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划痕实验表明,LPS能显著增强MCF-7细胞株的划痕愈合能力。此外,LPS能诱导TLR4信号通路下游My D88蛋白表达的显著上调(P<0.05),IL-6的分泌增多(P<0.05)。结论:LPS能明显增强MCF-7细胞株TLR4的表达,增强癌细胞的侵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MCF-7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飞虎 徐谦 +1 位作者 张海方 徐丽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8-62,共5页
燃料电池是能直接将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并输出的装置。近年来,燃料电池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中介绍了燃料电池在体外医疗设备(如血糖测量仪,酒精测试仪,伤口治疗仪等)上的多种直接应用,并总结了分别以微生物... 燃料电池是能直接将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并输出的装置。近年来,燃料电池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中介绍了燃料电池在体外医疗设备(如血糖测量仪,酒精测试仪,伤口治疗仪等)上的多种直接应用,并总结了分别以微生物、生物酶和贵金属作为催化剂的三类应用于体内植入式医疗设备的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尽管这些燃料电池装置大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一旦在人类体内应用成功,人类将迎来新的医学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医疗设备 IMD BFC 前景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沙门菌线性质粒pBSSB1的p17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分析
16
作者 朱云霞 吴佳 +4 位作者 龚明玉 侯书宁 张绮思 陈敏洁 张海方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8-173,共6页
H:z66阳性伤寒沙门菌含有一特有的介导鞭毛单向相变换的线性质粒pBSSB1,其上第17号基因(p17)编码一未知功能蛋白(P17)。利用λ-Red系统制备p17基因缺陷变异株,测定变异株和野生株的生长曲线,比较其生长差异,同时通过半固体LB培养基进行... H:z66阳性伤寒沙门菌含有一特有的介导鞭毛单向相变换的线性质粒pBSSB1,其上第17号基因(p17)编码一未知功能蛋白(P17)。利用λ-Red系统制备p17基因缺陷变异株,测定变异株和野生株的生长曲线,比较其生长差异,同时通过半固体LB培养基进行动力试验比较其动力差异。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得p17基因,构建其重组表达载体pET28a(+)-p17,通过镍柱纯化目的蛋白P17-His6,纯化后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兔子以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显示,制备了p17基因缺陷变异株,变异株的生长明显迟缓于野生株(P<0.05),变异株的动力明显减弱。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ET28a(+)-p17,纯化获得了高纯度的目的蛋白P17-His6并制得相应的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沙门菌 线性质粒 pBSSB1 p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sC与宫颈癌早期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祁琳 王冰莹 +2 位作者 杨勇 张弘 张海方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2-643,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f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早期宫颈癌的相关性,并评价其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可能的价值。方法:以本院100例CIN患者和103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收集...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f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早期宫颈癌的相关性,并评价其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可能的价值。方法:以本院100例CIN患者和103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收集本院15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作为对照组;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实验组及对照组血清CysC的浓度,并对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结果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CIN组以及早期宫颈癌组中血清CysC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CIN组血清CysC的浓度与早期宫颈癌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18);CysC的浓度在CIN不同阶段无显著性差异(P=0.12)。结论:CysC在CIN与早期宫颈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与CIN病变程度无关,提示血清中CysC的检测在CIN患者和宫颈癌早期筛查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宫颈上皮内瘤变 早期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