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腔镜下乳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娜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8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腔镜下乳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2例乳癌患者术前做好心理疏导和术前准备,术后做好常规护理、引流管护理、皮下气肿的护理、预防感染,并进行功能训练,给予出院指导。结果2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外形和功能恢复满... 目的探讨乳腔镜下乳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2例乳癌患者术前做好心理疏导和术前准备,术后做好常规护理、引流管护理、皮下气肿的护理、预防感染,并进行功能训练,给予出院指导。结果2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外形和功能恢复满意。结论乳腔镜下乳癌改良根治术创伤小、术后外形恢复好,恰当的护理可促进患者心理和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癌 乳腔镜 乳癌根治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的异质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范孟杰 田凤美 +4 位作者 王赟 王芸 陈斯霞 周梅芳 陈瑞云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40,共6页
目的探索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的群体异质性,并分析其人群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实施精准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以便利抽样法招募266例腹膜透析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目的探索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的群体异质性,并分析其人群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实施精准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以便利抽样法招募266例腹膜透析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进行调查。运用潜在剖面分析进行异质性检验,探索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的潜在分类,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探讨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存在3种潜在类别,即容量管理消极型(15.8%)、容量管理普通型(46.6%)、容量管理积极型(37.6%)。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偏低、透析频率>3袋/d的患者归属于容量管理普通型的概率更高;居住在城市、无焦虑抑郁症状、家庭功能良好的患者更倾向于发展为容量管理积极型(均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存在明显的群体异质性,医护人员可根据人口学和疾病特征识别不同群体患者,并针对各群体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精准护理干预,改善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容量超负荷,提高透析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容量负荷 容量管理行为 焦虑 抑郁 家庭功能 潜在剖面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胸腔引流方式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许芳兰 管顺芳 +1 位作者 王英 马翠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胸腔引流方式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某院胸心外科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猪尾巴导管于切口... 目的探讨改良胸腔引流方式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某院胸心外科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猪尾巴导管于切口下2肋间置管后3M弹力胶布高举平台法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24 FR胸腔引流管于单孔切口处置管并予缝线结扎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引流效果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肺不张及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采用改良胸腔引流方式,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疼痛,而且引流效果充分,降低了切口愈合不良、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尾巴导管 胸腔引流 单孔胸腔镜 肺癌根治术 疼痛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急救护士岗位的设立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施蓉芳 朱亚芳 +6 位作者 孙永蓉 龚雯洁 秦艳 张霞 尤寿江 曹勇军 蒋银芬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56-960,共5页
目的:分析卒中急救护士岗位的设立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7月26日经急诊绿色通道收治入院的107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模式;2018年7月27日至2019年1月31日经急诊... 目的:分析卒中急救护士岗位的设立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7月26日经急诊绿色通道收治入院的107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模式;2018年7月27日至2019年1月31日经急诊绿色通道收治的87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卒中急救护士参与的卒中急救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率和关键质量指标差异。结果:实验组进门到用药时间(Door-to-Needle-Time,DNT)中位数由52 min缩短至35.5 min(Z=-4.819,P<0.001);进门至股动脉穿刺时间(Door-to-Puncture-Time,DPT)中位数由87 min缩短至68.5 min(Z=-4.406,P<0.001);影像学检查至用药时间(Imaging-to-Needle-Time,INT)中位数由33min缩短至14 min(Z=-6.922,P<0.001);影像学检查至股动脉穿刺时间(Imaging-to-Puncture-Time,IPT)中位数由73 min缩短至55 min(Z=-4.586,P<0.001)。实验组和对照组DNT达标率分别为95.2%和84.7%(χ~2=8.993,P=0.003),DPT达标率分别为95.8%和65.7%(χ~2=7.518,P=0.006)。实验组在出院和发病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急救护士的参与能提高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急救模式 卒中急救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患者主观认知下降现状及其与衰弱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芸 周梅芳 +4 位作者 陈斯霞 朱义盼 潘烨瑾 王赟 田凤美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9-52,共4页
目的了解腹膜透析患者主观认知下降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并探讨其与衰弱的相关性。方法2021年8-12月,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腹膜透析中心规律随访的腹膜透析患者275例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主... 目的了解腹膜透析患者主观认知下降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并探讨其与衰弱的相关性。方法2021年8-12月,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腹膜透析中心规律随访的腹膜透析患者275例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主观认知下降问卷、中文版Tilburg衰弱评估量表、主观综合营养评估量表对其进行评估。结果42.9%(118/275)的患者主观认知下降评分大于3分,存在主观认知下降。年龄、受教育程度、衰弱、营养状况是主观认知下降的影响因素(均P<0.05)。主观认知下降组和非主观认知下降组衰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认知下降与衰弱呈正相关(r=0.64,P<0.001)。结论腹膜透析患者主观认知下降及衰弱水平均较高,二者相互影响;提示医护人员应加强患者认知和衰弱状况的评估,尽早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减少透析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主观认知下降 衰弱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患者安全危险性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丁力 叶旭春 姜安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12期8-10,共3页
目的从评估影响患者安全的患者自身因素出发,研制综合性的住院患者安全危险性评估指标体系。方法在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拟定评估指标体系的草案,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指标体系草案的各级指标进行修改与论证。结果构建的住... 目的从评估影响患者安全的患者自身因素出发,研制综合性的住院患者安全危险性评估指标体系。方法在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拟定评估指标体系的草案,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指标体系草案的各级指标进行修改与论证。结果构建的住院患者安全危险性评估指标体系包含5项一级指标、33项二级指标、82项二级指标等级标准。结论住院患者安全危险性评估指标体系重视评估患者自身的安全影响因素,并以综合性的量化评估为重点,可为研制综合性的住院患者安全危险性评估工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安全 危险性 评估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胃肠动力变化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娜 谭丽萍 +2 位作者 王静 窦蓓 田凤美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23-27,共5页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胃肠动力变化及预测因素。方法 选取151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每天从肠内营养开始时采用超声监测患者胃肠动力指数,每6小时动态监测1次,连续5 d。应用潜类别增长模型分析拟合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胃肠动力变化轨迹,...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胃肠动力变化及预测因素。方法 选取151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每天从肠内营养开始时采用超声监测患者胃肠动力指数,每6小时动态监测1次,连续5 d。应用潜类别增长模型分析拟合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胃肠动力变化轨迹,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轨迹间的预测因素。结果 共拟合出低胃肠动力组86例(57.0%)和高胃肠动力组65例(43.0%)2种胃肠动力变化轨迹。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是否补充钾剂、是否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是否使用冰毯及肠内营养输注速度是2种轨迹的预测因素(均P<0.05)。结论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胃肠动力有高动力和低动力2种变化轨迹,补充钾剂、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使用冰毯以及肠内营养速度>50 mL/h患者更易导致胃肠功能障碍,临床需据此有效实施肠内营养,以改善胃肠动力,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重症患者 胃肠动力 胃窦动力指数 胃肠功能障碍 变化轨迹 预测因素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腹部加压对帕金森病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麻红梅 蒋银芬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2种不同腹部加压对帕金森病合并体位性低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帕金森病合并体位性低血压患者40例,采用充气式腹带分别给予20mm Hg(1mm Hg=0.133kPa)和40mm Hg腹部加压,观察腹部加压后患者体位改变前后血压变化。△收缩压=平卧... 目的探讨2种不同腹部加压对帕金森病合并体位性低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帕金森病合并体位性低血压患者40例,采用充气式腹带分别给予20mm Hg(1mm Hg=0.133kPa)和40mm Hg腹部加压,观察腹部加压后患者体位改变前后血压变化。△收缩压=平卧位收缩压-直立位收缩压;△舒张压=平卧位舒张压-直立位舒张压。结果 20mm Hg腹部加压15s和3min△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40mm Hg腹部加压15s和3min△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 <0.05,P <0.01)。20 mm Hg腹部加压与40mm Hg腹部加压15s和3min△收缩压与△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20mm Hg腹部加压轻度不舒适28例(70.0%),中度不舒适6例(15.0%),重度不舒适6例(15.0%);40mm Hg腹部加压轻度不舒适2例(5.0%),中度不舒适15例(37.5%),重度不舒适23例(57.5%);20mm Hg腹部加压舒适度明显优于40mm Hg腹部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短时间腹部加压可以有效预防直立位血压下降,对收缩压影响更为明显,2种腹部加压血压变化无明显差异,患者对20mm Hg腹部加压更为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低血压 直立性 腹部 晕厥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