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与影像组学在脑转移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朱金玲 谢鑫 张博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6-640,共5页
影像组学可以从影像图像中提取大量特征信息,定量描述肿瘤生物学特征及异质性,为脑转移瘤(BM)的精准诊断及疗效评估提供相关信息。人工智能(AI)是一种能够模拟人类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的计算机算法,其与影像组学的结合进一步推动了BM精... 影像组学可以从影像图像中提取大量特征信息,定量描述肿瘤生物学特征及异质性,为脑转移瘤(BM)的精准诊断及疗效评估提供相关信息。人工智能(AI)是一种能够模拟人类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的计算机算法,其与影像组学的结合进一步推动了BM精准医学的发展,在精准检测和分割、诊断和鉴别诊断、疗效评估及预后分析、放疗后不同转归的鉴别以及基因突变状态预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AI与影像组学在BM领域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影像组学 脑转移瘤 深度学习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茎突综合征与缺血性卒中:罕见但必须重视的病因
2
作者 石艳萍 罗颜 +3 位作者 朱龙海 时代 曹勇军 石际俊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7-922,共6页
茎突综合征可导致骨源性缺血性卒中,是一种罕见的脑血管病病因,由其引起的颈动脉夹层易被漏诊和误诊。本文通过分析现有文献,综述了茎突综合征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探讨了茎突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流行病学特征、引起脑血管病的病理机制... 茎突综合征可导致骨源性缺血性卒中,是一种罕见的脑血管病病因,由其引起的颈动脉夹层易被漏诊和误诊。本文通过分析现有文献,综述了茎突综合征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探讨了茎突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流行病学特征、引起脑血管病的病理机制及相关的诊断和治疗,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茎突综合征引起缺血性卒中的认识,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突综合征 缺血性卒中 颈动脉夹层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参数MRI的影像组学模型在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梦娟 张彩元 +6 位作者 赵文露 魏超刚 张跃跃 丁宁 王成成 计一丁 沈钧康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6-81,共6页
目的基于双参数MRI图像纹理构建一个影像组学模型,并探讨其对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linically significant prostate cancer,csPCa)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81例(非csPCa组239例,csPCa组142例)患者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通过... 目的基于双参数MRI图像纹理构建一个影像组学模型,并探讨其对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linically significant prostate cancer,csPCa)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81例(非csPCa组239例,csPCa组142例)患者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通过图像预处理与分割,特征提取与选择,建立影像组学模型,评估模型对csPCa的诊断价值。结果基于双参数MRI图像所提取的影像组学特征在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对csPCa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训练组和测试组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分别为0.991、0.983。结论双参数MRI是检出csPCa的有效方法,经训练并测试所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对csPCa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相对客观、准确,可作为临床诊断csPCa的辅助方法,为临床制订患者诊疗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CT特征和病理预测结直肠癌脉管侵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咪 孙金兵 +3 位作者 付婷婷 陈光强 陆志华 张卫国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8-223,共6页
目的:探讨联合CT特征和常规病理指标预测结直肠癌(CRC)脉管侵犯(L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310例CRC患者资料,按照6∶4的比例纳入训练组(186例)和验证组(124例)。对可能影响LVI的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影... 目的:探讨联合CT特征和常规病理指标预测结直肠癌(CRC)脉管侵犯(L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310例CRC患者资料,按照6∶4的比例纳入训练组(186例)和验证组(124例)。对可能影响LVI的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影响LVI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回归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训练组和验证组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训练组中肿瘤T分期、N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沉积、肠梗阻、瘤周脂肪浸润类型在LVI阳性与阴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训练组中T3、T4期、N2期、线样及结节样瘤周脂肪浸润类型是脉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训练组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LVI阳性的灵敏度为79.7%、特异度为61.7%,曲线下面积为0.787。该模型在验证组中预测LVI阳性的灵敏度为82.2%、特异度为67.1%,曲线下面积为0.783。结论:T分期、N分期及瘤周脂肪浸润类型有助于预测CRC患者LVI是否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脉管侵犯 计算机体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的放射组学模型预测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后肿瘤反应 被引量:2
5
作者 顾萃华 潘仕文 +1 位作者 邱珏 王进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基于临床特征和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的放射组学纹理分析开发一款列线图模型,指导评估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3个月的肿瘤反应。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病理确诊中晚期HCC患者105... 目的基于临床特征和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的放射组学纹理分析开发一款列线图模型,指导评估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3个月的肿瘤反应。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病理确诊中晚期HCC患者105例,随机分为训练组63例和验证组42例。化疗前使用3.0T MRI采集T1WI、T2WI、动态对比剂增强(DCE)和弥散加权成像(DWI),A.K.软件提取纹理特征。化疗后3个月根据改良的实体瘤反应评估标准(m RECIST)分为反应组63例和无反应组42例。结果无反应组比反应组Child-Pugh分级B和BCLC分期C增多,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升高(P<0.05)。A.K.软件共提取MRI纹理特征396个,LASSO回归筛选最优预测因子6个,计算放射组学评分(Rad-score),ROC计算Rad-score预测训练组与验证组TACE后肿瘤无反应的AUC分别为0.842和0.8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AFP≥50 ng/mL(OR=1.568,95%CI:1.234~1.902,P=0.003)、Child-Pugh分级B(OR=1.754,95%CI:1.326~2.021,P=0.001)、BCLC分期C(OR=1.847,95%CI:1.412~2.232,P=0.001)和Rad-score(OR=2.023,95%CI:1.569~2.457,P<0.01)是肿瘤无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放射组学结合预测肿瘤无反应的AUC最高。校正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的吻合度较好。结论多模态MRI的放射组学纹理分析量化评分对预测中晚期HCC患者TACE后3个月的肿瘤无反应有一定价值,结合临床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有较好的实践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放射组学 纹理分析 列线图 肝细胞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肿瘤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4
6
作者 蔡武 龚建平 +6 位作者 乔方 朱江涛 张伟 刘蓉 张博 钱爱民 曹勇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24-827,共4页
目的通过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比,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24例行CTA和DSA检查,在CT工作站对锁骨下动脉和无名动脉进行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及容... 目的通过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比,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24例行CTA和DSA检查,在CT工作站对锁骨下动脉和无名动脉进行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再现后处理,并与DSA结果对照。结果 24例CTA显示共72支锁骨下动脉和无名动脉,25支血管存在狭窄性病变,重度狭窄18支,完全闭塞7支。CTA诊断血管低估1支,高估0支。以DSA检出血管狭窄程度≥70%为阈值,CTA对狭窄程度诊断的敏感性96.0%,特异性100%,准确率98.6%,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7.9%。根据CTA检查结果行单纯经皮血管球囊成形术4例,同时行支架置入20例,共21枚。结论 64层螺旋CTA是评估锁骨下动脉和无名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可靠方法,可作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术前评价的首选检查,为临床选择介入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气囊扩张术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椎间孔三维CT测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喻忠 龚建平 +2 位作者 桂鉴超 王黎明 黄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8期480-483,共4页
目的:对颈椎椎间孔三维CT测量的准确性进行评估.方法:成人尸体颈椎标本5个,在椎间孔走向垂直的方向切割椎间孔,范围为C2~C7.观察椎间孔的解剖形态并测量其面积.标本行螺旋CT检查,并将图像传送至三维CT图像处理工作站.在不同阈值下进行... 目的:对颈椎椎间孔三维CT测量的准确性进行评估.方法:成人尸体颈椎标本5个,在椎间孔走向垂直的方向切割椎间孔,范围为C2~C7.观察椎间孔的解剖形态并测量其面积.标本行螺旋CT检查,并将图像传送至三维CT图像处理工作站.在不同阈值下进行三维重建,计算出诸椎间孔面积,并将所得数据与标本同一椎间孔的实体测量结果比较.结果:颈椎椎间孔在300Hu阈值下的测量值与标本测量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维CT对椎间孔的形态大小可作出正确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椎间孔狭窄 神经根型 颈椎病 解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在大肠腺瘤分型及癌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8
作者 潘冬梅 范国华 +1 位作者 张维 李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64-368,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的大肠腺瘤的CT表现,探讨64排螺旋CT在大肠腺瘤分型及癌变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8例结直肠腺瘤患者的CT表现,包括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及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的大肠腺瘤的CT表现,探讨64排螺旋CT在大肠腺瘤分型及癌变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8例结直肠腺瘤患者的CT表现,包括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及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的强化程度,比较不同病理类型及分级的腺瘤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的CT差值(△CT值)。结果 68例中,绒毛状腺瘤16例,绒毛管状腺瘤42例,管状腺瘤10例。绒毛状腺瘤及绒毛管状腺瘤表现为宽基底、绒毛状,动脉期呈脑回状或树叶状强化,表面可见一层低密度黏液覆盖;管状腺瘤表现为窄基底、结节状,均匀强化。绒毛状腺瘤与管状腺瘤各期△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动脉期=2.56,P<0.05;t静脉期=3.22,P<0.05;t延迟期=2.48,P<0.05),绒毛状腺瘤与绒毛管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与管状腺瘤各期△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变组病灶沿肠壁匍匐性生长、周围有肠系膜血管集群或淋巴结增大。无异型增生组与癌变组各期△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动脉期=2.49,P<0.05;t静脉期=2.69,P<0.05;t延迟期=2.75,P<0.05),无异型增生组与异型增生组、异型增生组与癌变组各期△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CT值以50 HU为标准鉴别非癌变与癌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6.92%、70.91%。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大肠腺瘤及其癌变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病灶的大小、形态、增强△CT值及病灶邻近情况对术前明确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瘤 腺瘤 腺癌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癌前状态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MRI、DWI和动态增强扫描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9
作者 周婷婷 王建良 +2 位作者 杨毅 赵文露 沈钧康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1期33-39,共7页
目的评价1.5 T MRI常用检查序列:常规T2WI、DWI、动态增强扫描(DCEI)在肝脏局灶性病变(FLL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由2名研究者分析23例FLLs患者肝脏T2WI、DWI和DCEI图像,按Couinaud八段分法分别记录所有检出的病灶并测量其直径... 目的评价1.5 T MRI常用检查序列:常规T2WI、DWI、动态增强扫描(DCEI)在肝脏局灶性病变(FLL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由2名研究者分析23例FLLs患者肝脏T2WI、DWI和DCEI图像,按Couinaud八段分法分别记录所有检出的病灶并测量其直径,将结果与"标准诊断"对照,计算单独应用T2WI、DWI和DCEI,以及DCEI联合DWI四种检查方法的病灶检出率。对所有检出的病灶按5分法对其良恶性进行评分,作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和SASS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T2WI、DWI、DCEI三种方法检出率两两比较,DWI序列对直径≤5 mm病灶检出率较T2WI低(P=0.004),其余三种检查方法的各项检出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DCEI联合DWI的各项检出率均为100%,总检出率均较T2WI、DWI和DCEI序列单独应用时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对良性病灶和直径≤5 mm病灶的检出率较DWI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DCEI联合DWI的Az值(0.982)最大,与DCEI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5),与DWI、T2WI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9)。结论单独运用DWI或DCEI序列相对于常规T2WI,并不能提高MRI对FLLs的检出率。DCEI联合DWI序列相对于单独应用T2WI、DWI或DCEI序列能提高MRI对FLLs的总检出率。DCEI联合DWI相对于DWI序列能提高良性病灶和直径≤5 mm病灶的检出率,提高了MRI对FLLs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TA的侧支循环评分预测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后脑梗死体积及分布情况 被引量:21
10
作者 刘蓉 朱江涛 +4 位作者 龚建平 蔡武 张伟 乔方 钱铭辉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19-923,共5页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患者CTA的侧支循环评分与各脑血管危险因素、脑梗死体积及分布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的患者,利用CTA评估侧支循环,根据侧支代偿优劣分为2组,按多田公式测量48h后的最终梗死体积,...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患者CTA的侧支循环评分与各脑血管危险因素、脑梗死体积及分布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的患者,利用CTA评估侧支循环,根据侧支代偿优劣分为2组,按多田公式测量48h后的最终梗死体积,利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判定侧支循环评分与各脑血管危险因素及最终脑梗死体积的关系。根据MRI(DWI)记录各患者梗死部位及数目,2组间以单多发、有无PAI、有无PI及有无BZ进行比较。结果:60例患者中,侧支循环不良组21例,侧支循环良好组39例。2组间患者症状及DWI梗死体积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8.266,t=-5.682,均为P=0.000)。2组患者年龄、性别、发病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及既往脑卒中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DWI梗死体积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而症状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脑梗死多发较单发者多见,组间以单多发、有无PAI及有无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有无BZ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93,P=0.000,P<0.05)。结论: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后可运用CTA侧支循环评分对最终梗死体积进行简单量化评估,并对了解梗死分布有一定帮助,对临床治疗及预后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侧支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小脑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 被引量:12
11
作者 潘冬梅 范国华 +1 位作者 沈钧康 龚建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小脑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26~49岁,中位年龄28岁)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成人小脑髓母细胞瘤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1.5T 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右侧小脑半球4例(其中... 目的:探讨成人小脑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26~49岁,中位年龄28岁)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成人小脑髓母细胞瘤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1.5T 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右侧小脑半球4例(其中1例为多发病灶),左侧小脑半球6例,小脑蚓部2例。肿瘤T1WI呈稍低信号,T2WI及FLAIR呈等或稍高于小脑灰质信号,DWI呈稍高信号;肿瘤内部可见裂隙状或斑片状T1WI低、T2WI高信号;肿瘤周围可见片状或环状水肿。增强扫描10例呈渐进性轻中度强化,2例明显强化。均未见蛛网膜下腔种植转移。结论:成人小脑髓母细胞瘤以小脑半球多见,可多发,易囊变,增强扫描呈渐进性轻中度强化,较少出现蛛网膜下腔种植转移,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成人 小脑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与MELAS的磁共振特征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汤群锋 吴力源 +4 位作者 陈宏伟 薛玉喜 陈静雯 薛晶 沈钧康 《磁共振成像》 CAS 2012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对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磁共振特征进行分析并与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ELAS)进行对照,以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1例PRES和6例MELAS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检查,回顾性分析和比较它们在MR... 目的对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磁共振特征进行分析并与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ELAS)进行对照,以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1例PRES和6例MELAS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检查,回顾性分析和比较它们在MRI上的影像特征(发病部位,信号强度,功能成像特点等)。结果 21例PRES病灶主要位于皮质下白质区,13例同时累及皮质;6例MELAS病灶位于皮质及皮质下白质。DWI上,19例PRES患者病变表现为稍低信号;MELAS综合症患者,急性期病变为高信号,缓解期为等信号。2例PRES表现为局部脑血流量(CBF)减低;2例MELAS局部CBF轻度增高。结论详细的磁共振检查和分析有助于PRES和MELAS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 MELAS 磁共振成像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初步评价视放射 被引量:7
13
作者 孙敬 徐菡 +4 位作者 郭静 张彩元 贡志刚 刘涛 沈钧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索临床可接受的视放射成像扫描计划和相应图像后处理方法。方法对10例正常自愿者(男6例,女4例),年龄20~45岁,平均28岁,以1.5T磁共振扫描仪行DTI扫描,弥散梯度磁场(MPG)选择6、14、323个方向,扫描时间5分钟左右。利用DTI Studio软... 目的探索临床可接受的视放射成像扫描计划和相应图像后处理方法。方法对10例正常自愿者(男6例,女4例),年龄20~45岁,平均28岁,以1.5T磁共振扫描仪行DTI扫描,弥散梯度磁场(MPG)选择6、14、323个方向,扫描时间5分钟左右。利用DTI Studio软件,采用多感兴趣区(ROI)法进行图像后处理,重建视放射纤维束,比较三组图像信噪比(SNR)、视放射迈耶袢显示情况以及图像视放射纤维束平均长度与密度。结果三组图像比较,SN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MPG与32MPG组间在迈耶袢显示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三组资料间两两比较,平均纤维束长度与密度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1.5T场强、32MPG下、约5分钟扫描时间内,采用多ROI后处理方法,可以得到临床较为满意的视放射纤维束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放射 磁共振成像 弥散梯度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biTrak三维对比增强MRA在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彩元 沈钧康 +5 位作者 王灌忠 徐孝秋 王水珍 范国华 杨晓春 周丽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01-703,共3页
目的探讨MobiTrak三维对比增强MRA在下肢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疑有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应用MobiTrak技术,行下肢动脉3D CE-MRA扫描,经最大信号强度投影重建获得下肢整体血管图像,并结合原始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由两位有经验的... 目的探讨MobiTrak三维对比增强MRA在下肢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疑有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应用MobiTrak技术,行下肢动脉3D CE-MRA扫描,经最大信号强度投影重建获得下肢整体血管图像,并结合原始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由两位有经验的专业医师采用双盲法评价)。结果结果表明MobiTrak 3D CE-MRA大腿动脉图像质量较好,而小腿动脉图像显示稍差。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0例,其中17例经手术或DSA证实。结论MobiTrak 3D CE-MRA对下肢动脉疾病患者提供了一种准确可靠、易行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造影 三维对比增强 下肢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检查对阴性阑尾切除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高迁 宦坚 +3 位作者 张春雷 朱遇春 张伟 张博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4-517,共4页
目的:通过前瞻性观察研究评估MSCT检查对急性阑尾疑诊患者阴性阑尾切除率的影响。方法:78例急性阑尾炎临床疑诊患者纳入研究。由急诊科医师根据临床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合Alvarado评分做出临床诊断,分为两组:临床典型组(Alvarado评分... 目的:通过前瞻性观察研究评估MSCT检查对急性阑尾疑诊患者阴性阑尾切除率的影响。方法:78例急性阑尾炎临床疑诊患者纳入研究。由急诊科医师根据临床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合Alvarado评分做出临床诊断,分为两组:临床典型组(Alvarado评分≥7分)和临床不典型组(Alvarado评分<7分)。所有患者均行MSCT检查,由放射科医师做出CT诊断。治疗方案由外科医师综合参考临床与CT诊断结果后制定,最终诊断以手术病理和临床随访为准。计算临床与CT诊断的阴阳性结果及相关评价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MSCT检查的各个评价指标(准确度94.9%,敏感度95.6%,特异度93.9%,阳性预测值95.6%,阴性预测值93.9%,阳性似然比15.8,阴性似然比0.05)均明显优于临床诊断。78例患者中,35例属临床表现典型组,其中9例(25.7%)证实为急性阑尾炎阴性,此9例患者MSCT诊断结果全为阴性。结论:术前MSCT检查可明显降低急性阑尾疑诊患者的阴性阑尾切除率,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阑尾切除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PWI技术对重型颅脑外伤高压氧干预时脑血流状态评价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蔡俊 陈勃 +2 位作者 王彩红 方伟 沈均康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8年第9期687-691,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技术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干预时脑血流状态评价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择2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GCS≤8分),分...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技术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干预时脑血流状态评价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择2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GCS≤8分),分为高压氧治疗和非高压氧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各时间段的脑磁共振PWI图像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及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值的差异;通过CBF及CBV值来评价高压氧干预治疗下脑外伤疗效,预测TBI预后。结果高压氧治疗组PWI图像的CBF及CBV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配合高压氧治疗对脑组织损伤部位的恢复以及局部血流的再通及血容量的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磁共振PWI技术对重型脑外伤高压氧干预时脑血流状态的评价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高压氧合作用 灌注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冈上肌出口位摄片诊断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价值 被引量:17
17
作者 赵春阳 龚建平 +3 位作者 钱铭辉 张博 李勇 田岚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9期1017-1020,共4页
目的:探讨冈上肌出口位X线片在诊断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临床证实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的冈上肌出口位X线表现,根据Bigliani肩峰分型标准进行分型,测量肩峰-肱骨头(A-H)值。结果:58例患者中,Ⅰ型11例(... 目的:探讨冈上肌出口位X线片在诊断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临床证实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的冈上肌出口位X线表现,根据Bigliani肩峰分型标准进行分型,测量肩峰-肱骨头(A-H)值。结果:58例患者中,Ⅰ型11例(18.96%),Ⅱ型21例(36.21%),Ⅲ型26例(44.83%)。肩峰下间隙狭窄27例(A-H值<1cm),肩锁关节骨质增生12例,冈上肌肌腱钙化6例。结论:冈上肌出口位摄片能够提供肩峰分型的直接依据,可观察肩峰下滑动间隙、肩峰端骨赘的存在及冈上肌肌腱的钙化,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具有病因学意义,并在一定程度上为骨科医生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影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骨骼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肩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5TMR动态增强技术鉴别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与前列腺癌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倪新初 沈钧康 +7 位作者 陆之安 钱农 潘昌杰 荣伟良 项剑波 陈建国 龚建平 钱铭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8期1168-1171,共4页
目的 探讨 0 .5T条件下MRI动态增强扫描对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与前列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BPH 40例 ,前列腺癌 3 2例患者常规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 ,观察病灶动态增强特征并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SI Time曲线 )。... 目的 探讨 0 .5T条件下MRI动态增强扫描对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与前列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BPH 40例 ,前列腺癌 3 2例患者常规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 ,观察病灶动态增强特征并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SI Time曲线 )。结果 前列腺癌MRI动态增强的开始时间、最大信号强度及早期强化率与BPH不同 (P分别 <0 .0 1、0 .0 5、0 .0 1)。SI Time曲线Ⅰ型多见于BPH ,Ⅱ型既可见于前列腺癌又可见于BPH ,前列腺癌以Ⅲ型为主 (P <0 .0 0 1)。结论  0 .5T条件下MRI动态增强早期强化参数及SI Time曲线类型有助于BPH与前列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癌 磁共振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在下颌骨和颧骨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建新 刘瑾 龚建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3-385,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和微型侧壁螺丝刀在下颌骨和颧骨骨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下颌骨角部、升支、髁突颈和颧骨骨折患者,经口腔或发际内小切口,在内镜辅助下,采用微型侧壁电钻和螺丝刀,小型钛板微创内固定。结果:术后6月~3年复... 目的:探讨内镜和微型侧壁螺丝刀在下颌骨和颧骨骨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下颌骨角部、升支、髁突颈和颧骨骨折患者,经口腔或发际内小切口,在内镜辅助下,采用微型侧壁电钻和螺丝刀,小型钛板微创内固定。结果:术后6月~3年复查曲面断层片或螺旋CT三维重建,骨折线对位良好。所有病例面部皮肤均无明显手术疤痕,无面瘫症状。颧骨颧弓骨折术后颧面部外形左右对称,1例颞部皮肤轻微凹陷。下颌骨骨折术后3例2处骨折患者术后前牙轻微开耠,经颌间牵引后好转;5例张口时颏部轻微偏患侧。结论:内镜在下颌骨和颧骨骨折中的应用,避免了颌面部皮肤疤痕,具有显著的微创和美容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颧骨 内镜 微型侧壁螺丝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化积分扫描缩短冠脉CTA扫描范围及降低辐射量的作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付维东 龚建平 +3 位作者 宦坚 张伟 张博 乔方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3期305-308,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钙化积分扫描缩短增强扫描范围以降低后门控冠状动脉CTA检查辐射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例患者行冠脉钙化积分及冠脉CTA检查,其增强扫描的实际扫描范围根据钙化积分扫描图像来决定,即冠状动脉树上缘1cm至心尖部心包影... 目的:探讨使用钙化积分扫描缩短增强扫描范围以降低后门控冠状动脉CTA检查辐射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例患者行冠脉钙化积分及冠脉CTA检查,其增强扫描的实际扫描范围根据钙化积分扫描图像来决定,即冠状动脉树上缘1cm至心尖部心包影即将消失的层面。并按常规方法在定位像上测量增强扫描的预计扫描范围,即气管隆突下1cm至心脏下缘2cm。比较两种扫描范围及相应的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实际扫描范围比预计扫描范围平均缩短(2.09±0.76)cm(t=17.31,P<0.01),冠状动脉CTA各序列总剂量较常规方法平均减少(1.51±0.87)mSv,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t=10.92,P<0.01),相当于各序列平均剂量总和的9.20%。结论:使用钙化积分扫描图像能有效缩短增强扫描的范围,从而明显降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辐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钙化积分 扫描范围 辐射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回顾性心电门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