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经胃管营养护理、综合康复训练联合健康教育的预后效果评价 被引量:76
1
作者 周红 栗先增 周金洁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4-567,共4页
目的探究营养护理、康复训练联合健康教育对于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的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 目的探究营养护理、康复训练联合健康教育对于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的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脑卒中后并发吞咽困难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患者营养护理、综合康复训练联合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吞咽康复效果、营养免疫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相关知识评分。结果 2组患者护理后,吞咽康复程度均有所提升,观察组患者吞咽障碍程度评分(VGF)为(9.3±0.7)分,高于对照组的(6.5±0.6)分,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为(1.06±0.31)分,低于对照组的(1.31±0.45)分,P<0.05;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后营养免疫情况各项指标均较护理前有所改善,观察组血红蛋白为(120.9±1.6)g/L,高于对照组的(106.3±1.7)g/L,观察组血清蛋白为(34.7±2.9)g/L,高于对照组的(32.3±2.7)g/L,观察组三酰甘油为(1.51±0.21)mmol/L,高于对照组的(1.13±0.43)mmol/L,观察组免疫球蛋白G为(9.3±0.7)g/L,高于对照组的(8.7±0.6)g/L,观察组免疫球蛋白M为(1.60±0.26)g/L,高于对照组的(1.41±0.29)g/L,P<0.05;观察组护理过程中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8.2%(6/33),对照组为42.4%(14/33),P<0.05;2组患者护理后健康知识评分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胃管营养护理、综合康复训练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于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疗效显著,促进了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确保患者营养供应的基础上利于患者预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困难 营养护理 康复训练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康复法与神经生理疗法治疗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朱勤贤 张国庆 +1 位作者 顾伯林 周湘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11期1058-1060,共3页
目的比较规范的中医康复法与神经生理疗法对处于恢复期的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条件的6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纳入中医组和对照组,中医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规范的中医康复手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和神经... 目的比较规范的中医康复法与神经生理疗法对处于恢复期的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条件的6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纳入中医组和对照组,中医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规范的中医康复手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和神经生理疗法(NPT),分别于入院时和出院时利用Fugl-Meyer评定(FMA)、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定。结果与入院时相比,出院时中医组和对照组患者的FMA、BI评分均有明显的改善,其中,中医组BI改善值优于对照组(P=0.015),FMA评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康复手法和神经生理疗法均能明显地改善恢复期脑卒中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中医康复手法在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中医 康复 神经生理疗法(N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针治疗对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3
3
作者 栗先增 顾伯林 +2 位作者 周红 薛建红 周湘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2-326,共5页
目的探讨项针治疗对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8年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 目的探讨项针治疗对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8年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项针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行纤维鼻咽喉镜吞咽功能检查,获取5ml布丁样食物、5ml水、10ml水3种食团吞咽的Rosenbek渗透-误吸量表(PAS)评分,以及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标准吞咽功能(SSA)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纤维鼻咽喉镜吞咽功能检查结果及SS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3种食团的PAS评分及SS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5ml和10m水PAS评分及SSA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00,P<0.05)。结论项针疗法能显著改善脑梗死后患者的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针疗法 脑梗死 吞咽障碍 纤维鼻咽喉镜吞咽功能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及其有效成分对骨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4
作者 张晓 张国庆 +1 位作者 顾伯林 姜鹏飞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2-116,共5页
丹参是经典的活血化瘀中药,近些年来研究发现丹参及其有效成分还有促进骨形成、抗骨质疏松,或影响骨代谢的作用,本文回顾了国内外最新的文献,主要针对丹参以及其有效成分丹参酮IIA、丹参素、丹酚酸B和儿茶醛等,能抗骨质疏松、促进骨形... 丹参是经典的活血化瘀中药,近些年来研究发现丹参及其有效成分还有促进骨形成、抗骨质疏松,或影响骨代谢的作用,本文回顾了国内外最新的文献,主要针对丹参以及其有效成分丹参酮IIA、丹参素、丹酚酸B和儿茶醛等,能抗骨质疏松、促进骨形成、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及软骨细胞分化、有促进骨折愈合、促进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增殖、抑制破骨细胞和抗骨组织无机元素代谢紊乱的作用作综述。研究和阐明丹参影响骨代谢的机制,有利于发掘丹参的的抗骨质疏松治疗作用,为骨质疏松的治疗提供新方法,并推动中药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药 丹参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正消痛贴配合熏蒸外治法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栗先增 薛建红 +1 位作者 顾伯林 周湘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328-331,共4页
目的:分析中药熏蒸结合奇正消痛贴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中医药外治法在该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3月80例在本院确诊治疗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双氯... 目的:分析中药熏蒸结合奇正消痛贴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中医药外治法在该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3月80例在本院确诊治疗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熏蒸结合奇正消痛贴治疗。记录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疗效,采用Womac表格对两组患者膝关节炎情况进行评分比较,并对两组治疗前后相关炎症因子水平进行记录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50%,两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炎症因子IL-17、IL-18、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检测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WOMAC积分表中疼痛程度、僵硬程度及关节活动情况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积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熏蒸结合奇正消痛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熏蒸 消痛贴 外治法 膝关节骨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本软坚汤联合GP化疗对Ⅳ期乳腺癌免疫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朱勤贤 张国庆 +1 位作者 顾伯林 周湘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47-1950,共4页
目的:探讨固本软坚汤联合GP化疗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5年7月-2017年7月医院中医康复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Excel随机表格法将96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研究组采用GP化疗+固本软坚汤治疗... 目的:探讨固本软坚汤联合GP化疗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5年7月-2017年7月医院中医康复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Excel随机表格法将96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研究组采用GP化疗+固本软坚汤治疗,对照组采用GP化疗。21 d为1个治疗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免疫指标CD3、CD8和NK水平,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VEGF、CECs和IGF-1水平,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生存状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的54.17%(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D3、CD8和N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CD3、CD8和NK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EGF、CECs和IGF-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VEGF、CECs和IGF-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本软坚汤联合GP化疗能纠正Ⅳ期乳腺癌患者的免疫缺陷紊乱和缺陷,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治疗疗效,降低化疗后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本软坚汤 GP化疗 乳腺癌 免疫功能 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熏蒸结合巴氯芬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7
作者 陈佳 张国庆 +1 位作者 周湘明 杨春桥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2期170-171,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结合巴氯芬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巴氯芬)和治疗组(中药熏蒸结合巴氯芬),每组各25例,并给予相应治疗,疗程30d。观察痉挛临床疗效、经修改的Ashworth量表痉挛程度评定变化。结果治...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结合巴氯芬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巴氯芬)和治疗组(中药熏蒸结合巴氯芬),每组各25例,并给予相应治疗,疗程30d。观察痉挛临床疗效、经修改的Ashworth量表痉挛程度评定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肢肌张力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结合巴氯芬治疗法能有效减轻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痉挛 中药熏蒸 中药解痉方 巴氯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女性腰椎骨密度与血脂、营养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晓 周湘明 +2 位作者 章春园 姜鹏飞 徐又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01-1105,共5页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中青年女性人群中腰椎(L_(1~4))骨密度与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以及血红蛋白、白蛋白、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中青年女性人群中腰椎(L_(1~4))骨密度与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以及血红蛋白、白蛋白、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接受健康体格检查的中青年女性4911名,按照年龄分为≤30岁,30~40岁组,40~50岁组,入选者进行组间各变量均值的方差分析以及各因素的Person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中青年女性人群中,腰椎(L_(1~4))骨密度与TC呈负相关(r=-0.043,P=0.003),与HDL-C也存在负相关(r=-0.065,P<0.001),与BMI存在正相关(r=0.167,P<0.001),与年龄存在负相关(r=-0.041,P=0.004);排除年龄和BMI两因素后的偏相关分析提示,只有TC和腰椎骨密度呈负相关,并有统计学意义(r=-0.046,P=0.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年龄、BMI、TC以及LDL-C能进入回归模型(R^(2)=0.037)。结论中青年女性的腰椎骨密度与年龄、BMI、TC有明显相关性,而且TC与腰椎骨密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因此,对于血脂总胆固醇偏高的中青年女性存在骨密度降低甚至骨质疏松的风险,在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和控制血清总胆固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 骨密度 中青年女性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