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卒中急救护士岗位的设立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13
1
作者
施蓉芳
朱亚芳
+6 位作者
孙永蓉
龚雯洁
秦艳
张霞
尤寿江
曹勇军
蒋银芬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56-960,共5页
目的:分析卒中急救护士岗位的设立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7月26日经急诊绿色通道收治入院的107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模式;2018年7月27日至2019年1月31日经急诊...
目的:分析卒中急救护士岗位的设立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7月26日经急诊绿色通道收治入院的107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模式;2018年7月27日至2019年1月31日经急诊绿色通道收治的87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卒中急救护士参与的卒中急救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率和关键质量指标差异。结果:实验组进门到用药时间(Door-to-Needle-Time,DNT)中位数由52 min缩短至35.5 min(Z=-4.819,P<0.001);进门至股动脉穿刺时间(Door-to-Puncture-Time,DPT)中位数由87 min缩短至68.5 min(Z=-4.406,P<0.001);影像学检查至用药时间(Imaging-to-Needle-Time,INT)中位数由33min缩短至14 min(Z=-6.922,P<0.001);影像学检查至股动脉穿刺时间(Imaging-to-Puncture-Time,IPT)中位数由73 min缩短至55 min(Z=-4.586,P<0.001)。实验组和对照组DNT达标率分别为95.2%和84.7%(χ~2=8.993,P=0.003),DPT达标率分别为95.8%和65.7%(χ~2=7.518,P=0.006)。实验组在出院和发病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急救护士的参与能提高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急救模式
卒中急救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抗抑郁药物改善脑卒中预后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11
2
作者
陈孝东
曹勇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67-768,共2页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发生在脑卒中后的一种包括多种精神、躯体症状的复杂情感性精神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25%~60%的脑卒中患者伴发PSD,行为和精神障碍又反过来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大...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发生在脑卒中后的一种包括多种精神、躯体症状的复杂情感性精神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25%~60%的脑卒中患者伴发PSD,行为和精神障碍又反过来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大量的临床研究业已证实,抗抑郁药物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症状。而且,近来的研究显示,抗抑郁药物还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其可能的机制至少包括:(1)减轻缺血性神经元损害;(2)促进缺血诱导的神经发生;(3)神经修复。我们简要回顾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抑郁
脑梗死
预后
抗抑郁药
氯米帕明
西酞普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卒中急救护士岗位的设立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13
1
作者
施蓉芳
朱亚芳
孙永蓉
龚雯洁
秦艳
张霞
尤寿江
曹勇军
蒋银芬
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卒中单元
苏州大学
附属
第二
医院
护理部
出处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56-960,共5页
基金
苏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SYSD2015097)。
文摘
目的:分析卒中急救护士岗位的设立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7月26日经急诊绿色通道收治入院的107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模式;2018年7月27日至2019年1月31日经急诊绿色通道收治的87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卒中急救护士参与的卒中急救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率和关键质量指标差异。结果:实验组进门到用药时间(Door-to-Needle-Time,DNT)中位数由52 min缩短至35.5 min(Z=-4.819,P<0.001);进门至股动脉穿刺时间(Door-to-Puncture-Time,DPT)中位数由87 min缩短至68.5 min(Z=-4.406,P<0.001);影像学检查至用药时间(Imaging-to-Needle-Time,INT)中位数由33min缩短至14 min(Z=-6.922,P<0.001);影像学检查至股动脉穿刺时间(Imaging-to-Puncture-Time,IPT)中位数由73 min缩短至55 min(Z=-4.586,P<0.001)。实验组和对照组DNT达标率分别为95.2%和84.7%(χ~2=8.993,P=0.003),DPT达标率分别为95.8%和65.7%(χ~2=7.518,P=0.006)。实验组在出院和发病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急救护士的参与能提高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急救模式
卒中急救护士
Keywords
ischemic stroke
emergency model
stroke emergency nurses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抑郁药物改善脑卒中预后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11
2
作者
陈孝东
曹勇军
机构
江苏省沭阳县人民
医院
神经内科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卒中单元
出处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67-768,共2页
文摘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发生在脑卒中后的一种包括多种精神、躯体症状的复杂情感性精神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25%~60%的脑卒中患者伴发PSD,行为和精神障碍又反过来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大量的临床研究业已证实,抗抑郁药物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症状。而且,近来的研究显示,抗抑郁药物还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其可能的机制至少包括:(1)减轻缺血性神经元损害;(2)促进缺血诱导的神经发生;(3)神经修复。我们简要回顾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
卒中
抑郁
脑梗死
预后
抗抑郁药
氯米帕明
西酞普兰
分类号
R749.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卒中急救护士岗位的设立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施蓉芳
朱亚芳
孙永蓉
龚雯洁
秦艳
张霞
尤寿江
曹勇军
蒋银芬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抗抑郁药物改善脑卒中预后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陈孝东
曹勇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