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口服营养补充依从性护理方案的构建
1
作者 黄玉佳 韩小云 +4 位作者 蒋君芳 王德生 李娇蓉 李红燕 陈卫波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96-100,共5页
目的构建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口服营养补充依从性护理干预方案,为提高胃肠道肿瘤术后口服营养补充依从性提供参考。方法以行为改变轮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与半结构式访谈构建护理干预方案初稿。通过德尔菲法对19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 目的构建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口服营养补充依从性护理干预方案,为提高胃肠道肿瘤术后口服营养补充依从性提供参考。方法以行为改变轮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与半结构式访谈构建护理干预方案初稿。通过德尔菲法对19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确定最终方案。结果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10,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为4.11~5.00分,最终形成包含3个一级条目、6个二级条目、24个三级条目的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口服营养补充依从性护理干预方案。结论构建的基于行为改变轮理论的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口服营养补充依从性护理干预方案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对于提高患者口服营养补充依从性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口服营养补充 依从性 行为改变轮理论 德尔菲法 循证护理 营养护理 护理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33对免疫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海涛(综述) 卢斌峰 蒋敬庭(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6-530,共5页
白介素-33(IL-33)是一种双功能的细胞因子,也称为核因子,属于IL-1家族成员。在机体稳态下,IL-33主要在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中表达。当组织损伤、感染或坏死时,细胞分泌IL-33,发挥"危险信号"蛋白作用。IL-33特异性... 白介素-33(IL-33)是一种双功能的细胞因子,也称为核因子,属于IL-1家族成员。在机体稳态下,IL-33主要在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中表达。当组织损伤、感染或坏死时,细胞分泌IL-33,发挥"危险信号"蛋白作用。IL-33特异性受体ST2在多种免疫细胞中表达,可引起广泛的免疫反应。研究IL-33在变态反应、感染、炎症,尤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IL-33对免疫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33 肿瘤 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