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ircRNA_0001445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翠萍 滕若凌 +4 位作者 傅琪 刘芬芬 刘萍 杨玉娇 丁怡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4-510,共7页
目的探究血浆circRNA_0001445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 osteoporosis,SOP)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5月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科住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双能X射线吸收检测法(DXA)测量骨密度(bone m... 目的探究血浆circRNA_0001445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 osteoporosis,SOP)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5月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科住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双能X射线吸收检测法(DXA)测量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根据BMD结果分为SOP组、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比较各组间临床资料及circRNA_0001445表达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circRNA_0001445与骨密度的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SOP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ircRNA_0001445对SOP的诊断价值;采用配对t检验或配对秩和检验比较SOP治疗前后circRNA_0001445表达量变化。结果共纳入150例患者,每组各50例。SOP组circRNA_0001445表达量(0.58±0.30)明显低于骨量减少组(0.88±0.35)及骨量正常组(1.15±0.62),P<0.001;Pearson相关分析示circRNA_0001445表达量与腰椎BMD(r=0.427,P<0.001)、股骨颈BMD(r=0.363,P<0.001)及髋部BMD(r=0.435,P<0.001)存在正相关;二元Logistic回归示高TC(OR=2.740,95%CI:1.473-5.099)、低BMI(OR=0.674,95%CI:0.543-0.837)及circRNA_0001445(OR=0.019,95%CI:0.002~0.144)是SOP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ircRNA_0001445可将SOP组与骨量正常组(AUC=0.810,95%CI:0.728~0.892)、骨量减少组(AUC=0.756,95%CI:0.662~0.849)及非SOP组(AUC=0.783,95%CI:0.706~0.860)区分开来。SOP治疗1年后circRNA_0001445表达量较前升高(1.13±0.61 vs 2.14±0.61),P<0.001。结论circRNA_0001445在SOP中低表达,对SOP的诊断及治疗监测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骨质疏松 CircRNA_0001445 表达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B和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傅琪 张翠萍 +4 位作者 杨玉娇 滕若凌 刘芬芬 刘萍 丁怡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11-1316,共6页
目的探究载脂蛋白B(Apo-B)和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7月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204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依据是否发生过脆性骨折将研究对象分为骨折组(n=91)和非骨折组(n=113),其中椎体骨折6... 目的探究载脂蛋白B(Apo-B)和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7月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204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依据是否发生过脆性骨折将研究对象分为骨折组(n=91)和非骨折组(n=113),其中椎体骨折66例、髋部骨折6例、肋骨及四肢骨折19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血脂、骨密度T值、甲状旁腺素(PTH)、维生素D、血钙水平及是否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差异。采用二元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载脂蛋白B与骨折风险的相关性。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中,骨折患病率为44.61%。骨折组的年龄和确诊骨质疏松症年龄均高于非骨折组,而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腰椎、股骨颈和全髋T值水平均低于非骨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当调整了年龄(仅限全年龄段组)、血压、腰椎和全髋T值后,载脂蛋白B在全年龄段组和≤65岁组对骨折具有保护作用(OR=0.239,95%CI:0.079~0.724,P=0.011;OR=0.181,95%CI:0.032~1.020,P=0.048)。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无骨折组相比,在椎体骨折组中,当调整了年龄、血压、腰椎和全髋T值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可能是椎体骨折的保护因素(OR=0.609,95%CI:0.418~0.888,P=0.010;OR=0.539,95%CI:0.338~0.860,P=0.010;OR=0.106,95%CI:0.028~0.408,P=0.001),但在髋部、肋骨及四肢骨折病例中,血脂水平与骨折之间未见明显关联(P>0.05);在血脂正常范围内载脂蛋白B对椎体骨折可能具有保护作用(OR=0.048,95%CI:0.008~0.306,P=0.001),当高脂血症时载脂蛋白B的保护作用消失(P>0.05)。结论载脂蛋白B可能是绝经后女性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绝经后 血脂谱 载脂蛋白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及CD8^(+)/CD68^(+)细胞比值是影响肺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洪玉 何娴 +4 位作者 沈琼 刘颖婷 陈陆俊 郑晓 王智刚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08-1114,共7页
目的:探讨CD68^(+)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CD8^(+)T细胞、Foxp3^(+)Treg细胞等在肺腺癌(LUAD)组织中浸润分布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4年9月至2009年4月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手术切除的93例LUAD组织及78例癌旁组织,采... 目的:探讨CD68^(+)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CD8^(+)T细胞、Foxp3^(+)Treg细胞等在肺腺癌(LUAD)组织中浸润分布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4年9月至2009年4月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手术切除的93例LUAD组织及78例癌旁组织,采用组织芯片(TMA)及多重免疫荧光(mIF)技术检测其中的免疫细胞浸润与分布,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癌与癌旁组织、癌巢与间质中浸润水平的差异,χ^(2)检验分析其浸润水平及CD8^(+)/CD68^(+)细胞比值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法和COX模型分析影响患者OS的潜在危险因素。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癌组织中CD68^(+)TAM、CD8^(+)T细胞、Foxp3^(+)Treg细胞浸润水平均显著增加(均P<0.01),间质CD68^(+)TAM、CD8^(+)T细胞的浸润水平均显著高于癌巢(均P<0.01)。总CD68^(+)TAM、癌巢及间质CD68^(+)TAM浸润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呈正向关联(均P<0.05),癌巢CD68^(+)TAM浸润水平与T分期呈正向关联(P<0.05),间质CD68^(+)TAM浸润水平与病理分级呈正向关联(P<0.05);癌组织中CD8^(+)/CD68^(+)细胞比值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均呈负向关联(均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LUAD组织中总CD68^(+)TAM、癌巢及间质CD68^(+)TAM高浸润患者OS均短于低浸润患者(P<0.05或P<0.01)、癌组织中CD8^(+)/CD68^(+)细胞比值高患者OS显著长于低比值患者(P<0.05)。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示,LUAD患者年龄、TNM分期及癌组织中CD8^(+)/CD68^(+)细胞比值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高度浸润的CD68^(+)TAM与LUAD的进展、侵袭、转移和不良预后显著关联,而高CD8^(+)/CD68^(+)细胞比值是影响LUAD患者OS的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T细胞 TREG细胞 CD8^(+)/CD68^(+) 预后 多重免疫荧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不同部位骨密度与肌少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傅琪 刘芬芬 +4 位作者 刘萍 滕若凌 张翠萍 杨玉娇 丁怡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03-1609,共7页
目的探究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不同部位骨密度与肌少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3年3月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就诊的162例≥50岁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记录每位患者的一般情况、腰椎和髋部的BMD和T值、肌少症... 目的探究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不同部位骨密度与肌少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3年3月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就诊的162例≥50岁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记录每位患者的一般情况、腰椎和髋部的BMD和T值、肌少症评估指标[握力、5次起坐时间、6 m步速、简易机体功能评估得分(short physical performance battery,SPPB)、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ASMI)等],并将研究对象分为无肌少症组、有肌少症风险组、一般肌少症组和重度肌少症组。采用ANOVA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分析不同分组肌少症之间的差异性;Pearson/Spearman相关性分析计算髋部BMD和T值与肌少症评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二元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骨质疏松患者中髋部T值与不同分组肌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无肌少症、有肌少症风险、一般肌少症和重度肌少症的患病率分别为27.16%、30.86%、20.37%、21.61%。股骨颈和全髋的BMD和T值与握力、SPPB得分、ASMI呈正相关(r=0.351、0.319、0.360、0.284;r=0.246、0.248、0.251、0.248;r=0.349、0.392、0.320、0.337,P<0.05),与5次起坐时间呈负相关(r=-0.241、-0.176、-0.262、-0.187,P<0.05),与6 m步速不相关(P>0.05)。低水平的髋部T值是促使肌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T值越小,骨质疏松程度越高,发生肌少症(OR=0.363、0.415)尤其是重度肌少症(OR=0.229、0.286)的风险越大;在校正了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后,这一情况仍存在(OR=0.405、0.427;OR=0.389、0.359)。结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髋部的骨密度值与肌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肌少症 髋部 骨密度 T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