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性肾癌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8
1
作者 张京刚 王鹏 +6 位作者 邢伟 陈杰 吴俊宏 李东 吴安民 张大川 俞胜男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916-921,共6页
目的分析成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性肾癌(Xp11.2/TFE3 RCC)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MRI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等影像学表现。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9例(男... 目的分析成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性肾癌(Xp11.2/TFE3 RCC)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MRI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等影像学表现。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9例(男8例,女11例,年龄20~75岁)经手术病理证实的Xp11.2肾癌患者的影像表现,15例行CT检查,4例行MRI检查,2例行PET检查。12例因体检偶然发现,4例因血尿发现,3例因腰痛发现。分析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缘、密度或信号,内部特征,强化或摄取,侵犯或转移、TNM (Tumor NodeMetastasis)分期等。结果所有肿瘤均为单发,13例位于左肾,6例位于右肾,最大长径在1.7~11.7 cm。类圆形15例,不规则形4例;68%出现假包膜,密度或信号多不均匀,可见囊变(31.6%)、出血(52.6%)、钙化(15.8%),中度至明显强化6例(35%),轻度强化11例(65%),乳头状结节强化13例(76%),2例PET-CT均为低摄取。肾周淋巴结转移3例,肾静脉癌栓2例,远处转移2例。结论成人Xp11.2/TFE3 RCC女性稍多见,常见假包膜,信号或密度不均匀,出血常见,强化低或低摄取,常表现为乳头状强化特点,术前影像为Xp11.2/TFE3 RCC诊断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Xp11.2易位 TFE3基因融合 X线 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LD-MRI的影像组学鉴别肾良恶性肿瘤 被引量:6
2
作者 邓叶岚 潘靓 +2 位作者 邢伟 周智 陈杰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10-1017,共8页
目的: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MRI)技术是一种反映组织和细胞血氧水平的无创磁共振成像方法,本研究探讨基于BOLD-MRI的影像组学鉴别肾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 目的: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MRI)技术是一种反映组织和细胞血氧水平的无创磁共振成像方法,本研究探讨基于BOLD-MRI的影像组学鉴别肾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并于术前2周内行肾T_(1)加权成像(T_(1) weighted imaging,T_(1)WI)、T_(2)加权成像(T_(2) weighted imaging,T_(2)WI)及BOLD-MRI扫描的141例肾肿瘤患者的资料。其中男74例,女67例;年龄26~78(中位年龄56)岁;恶性肿瘤118例,良性肿瘤23例。将良、恶性肿瘤分成训练组(良性17例,恶性83例)和验证组(良性6例,恶性35例)。由两位未知肿瘤病理类型的影像科医师(A、B)独立勾画肿瘤最大层面的边缘,生成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ROI),医师B间隔1个月再次勾画ROI,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估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一致性(ICC>0.75为一致性较好)。将T_(2)^(*)Mapping图像及ROI图像导入Artificial Intelligence Kit软件,从每个ROI中提取出基于形态学、直方图、灰度共生矩阵、灰度游程长度矩阵、灰度区域大小矩阵、灰度依赖性矩阵的396个影像组学特征。对训练组采用最小冗余最大相关性(minimum redundancy maximum relevance,mRMR)算法筛选出冗余度最低相关性最高的特征,再使用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法筛选出预测价值最高的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计算每个病例的影像组学分值(Radscore)。采用Wilcoxon检验比较训练组和验证组肾良、恶性肿瘤之间Radscore的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留组交叉验证(leave group out cross validation,LGOCV)法分析和评估模型鉴别肾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采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良、恶性肿瘤两组患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83,P<0.001);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52,P=0.063);两组肿瘤最大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32,P=0.154)。医师A和医师B各自独立测量的组间ICC值为0.71~0.87,医师B两次测量的组内ICC为0.76~0.91。采用mRMR算法筛选出30个冗余度最低相关性最高的特征,采用LASSO法筛选出12个预测价值最高的特征。训练组和验证组恶性肿瘤Radscore均高于良性肿瘤(分别P<0.001和P=0.006)。影像组学模型鉴别训练组、验证组肾良、恶性肿瘤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1、0.706,准确度分别为82.93%、79.00%,敏感度分别为82.86%、77.11%,特异度分别为83.33%、88.24%。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阈值高于0.3时,影像组学模型的净收益率高于被识别为“全部恶性”或“全部良性”的净收益率。结论:基于BOLD-MRI影像组学可作为一种无创预测肾良、恶性肿瘤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影像组学 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自旋标记与动态磁敏感对比MRI在脑卒中缺血半暗带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邢飞 邢伟 +2 位作者 卢又燃 陈杰 邢士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0-115,共6页
目的:对照研究动脉质子自旋标记(ASL)与动态磁敏感对比(DSC)MRI在评价脑卒中缺血半暗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发病12h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行常规MRI、扩散加权成像(DWI)、ASL和DSC检查。观察两种技术的灌注特点,分别用两种灌注技术与... 目的:对照研究动脉质子自旋标记(ASL)与动态磁敏感对比(DSC)MRI在评价脑卒中缺血半暗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发病12h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行常规MRI、扩散加权成像(DWI)、ASL和DSC检查。观察两种技术的灌注特点,分别用两种灌注技术与DWI结合来评价缺血半暗带(IP),结果采用Mann-Whitney检验做定性分析。以DWI显示的最大病变为标准层面,分别测量两种技术异常灌注范围大小,结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做定量分析。结果:①定性分析,34例患者中32例两种灌注方法判断结果一致(低灌注30例,其中存在IP17例,不存在IP 13例;高灌注2例),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定量分析,34例患者两种灌注技术显示的最大病变层面异常灌注区面积大小,SDSC=27.17±14.07cm2,SASL=29.10±12.72 cm2,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9,P>0.05)。③2例两种灌注技术不一致(2例ASL均为高灌注,DSC均为正常灌注)。④6例患者ASL图显示低灌注区边缘带出现条形高信号。结论:无创性ASL技术与DSC技术对评价脑卒中IP具有较好的一致性。ASL对显示脑卒中高灌注、低灌注区边缘高信号(提示侧支循环)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 灌注成像 脑卒中 缺血半暗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骨转移瘤 被引量:6
4
作者 丁亮华 王祁 +1 位作者 何双华 吴伟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8期497-499,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脊椎骨转移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1年9月起,对12例16个椎体的骨转移瘤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结果:术后1~3d,患者的疼痛消失4例、明显减轻7例、部分减轻1例.随访3~12个月(平均5.8个月),有3例再次出现不...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脊椎骨转移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1年9月起,对12例16个椎体的骨转移瘤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结果:术后1~3d,患者的疼痛消失4例、明显减轻7例、部分减轻1例.随访3~12个月(平均5.8个月),有3例再次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可作为脊椎骨转移瘤缓解疼痛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手术治疗 脊椎骨转移瘤 骨水泥 影像学检查 手术方法 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首过法CT灌注可重复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单飞 张志勇 +2 位作者 曾蒙苏 胡洁 白春学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494-499,共6页
背景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首过法CT灌注(CT perfusion,CTP)的可重复性。方法在本院行首过法CTP检查(8×5mm层厚),且经病理证实的进展期NSCLC患者14例,肿瘤最大径≤3cm及>3c... 背景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首过法CT灌注(CT perfusion,CTP)的可重复性。方法在本院行首过法CTP检查(8×5mm层厚),且经病理证实的进展期NSCLC患者14例,肿瘤最大径≤3cm及>3cm各7例,均在24h内行第二次CTP扫描。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及Bland-Altman法评价CTP检查的可重复性。结果两组进展期NSCLC的血流速度(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及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 area product,PS)值的ICC均>0.75;对比剂的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的ICC均<0.75。≤3cm的进展期NSCLC组的BF、BV、MTT及PS的可重复系数(repeat-ability coefficient,RC)及RC值95%变化区间依次为56%(-39%-53%)、45%(-29%-62%)、114%(-83%-145%)、78%(-57%-98%);>3cm组的BF、BV、MTT及PS的RC及RC值95%变化区间依次为46%(-48%-45%)、30%(-33%-26%)、-59%(-54%-64%)、33%(-18%-48%)。结论去卷积法首过法CTP参数BF及BV可重复性较好,用于评价进展期NSCLC抗血管生成治疗疗效时,可根据肿瘤大小,应用不同的可重复性标准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结果可重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动脉期高强化的肝胆期低信号肝硬化结节富血供转变危险因子 被引量:3
6
作者 邢飞 张学琴 +2 位作者 缪小芬 张涛 邢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6-231,共6页
目的观察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示非动脉期高强化(APHE)的肝胆期(HBP)低信号肝硬化结节发生富血供转变的危险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接受2次及以上Gd-EOB-DTPA增强MR扫描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首诊MRI检出83个非APHE的... 目的观察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示非动脉期高强化(APHE)的肝胆期(HBP)低信号肝硬化结节发生富血供转变的危险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接受2次及以上Gd-EOB-DTPA增强MR扫描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首诊MRI检出83个非APHE的HBP低信号结节;根据随访期间增强MRI所示动脉期(AP)结节有无高强化,将其分为富血供转变组(n=25)及非富血供转变组(n=58);对比2组患者临床资料及结节MRI征象,绘制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节富血供转变的发生率,采用Cox回归分析观察结节富血供转变的危险因子。结果随访期间富血供转变组88.00%(22/25)结节增大,其中54.54%(12/22)DWI或T2WI呈高信号;非富血供转变组55.17%(32/58)结节增大,其中15.63%(5/32)DWI或T2WI呈高信号。2组患者病史[罹患肝细胞癌(HCC)与否]、DWI或T2WI结节是否呈高信号及结节增长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以0.60×10^(-3)/天为结节增长率的最佳截断值,其预测结节发生富血供转变的敏感度为72.00%,特异度为87.93%,曲线下面积(AUC)为0.83(95%CI 0.73~0.90,P<0.01)。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WI或T2WI呈高信号及增长率≥0.60×10^(-3)/天为结节发生富血供转变的危险因子。结论Gd-EOB-DTPA增强MRI表现为非APHE的HBP低信号肝硬化结节于DWI或T2WI呈高信号及增长率≥0.60×10^(-3)/天为其发生富血供转变的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硬化 肝炎 乙型 慢性 磁共振成像 对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xon技术鉴别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癌的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孙军 邢伟 +3 位作者 陈杰 范敏 陈铜兵 张丽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44-647,共4页
目的探讨Dixon技术在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与肾癌(RC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分析16例乏脂肪RAML与36例RCC的Dixon图像,测量同相位(IP)、反相位(OP)、纯脂肪(FO)及纯水(WO)图像上肿瘤信号强度,计算肿瘤信号强度指数(TS... 目的探讨Dixon技术在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与肾癌(RC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分析16例乏脂肪RAML与36例RCC的Dixon图像,测量同相位(IP)、反相位(OP)、纯脂肪(FO)及纯水(WO)图像上肿瘤信号强度,计算肿瘤信号强度指数(TSII)、肿瘤脂肪分数(TFF),分别对两种肿瘤的TSII、TFF行独立样本t检验及ROC曲线分析。结果以肿瘤OP较IP图信号下降及相应FO较WO图信号增高为依据诊断乏脂肪RAML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2.69%、87.50%、80.56%。乏脂肪RAML与RCC之间的TSII、TF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638、11.179,P<0.05);利用TSII鉴别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4,诊断乏脂肪RAML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54%、93.75%、83.33%;利用TFF鉴别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86,诊断乏脂肪RAML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4.23%、93.75%、94.44%。结论 Dixon技术,特别是其定量分析,对鉴别乏脂肪RAML与RCC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脂肪瘤 平滑肌瘤 磁共振成像 Dixon技术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X2瘤在不同CT机型下常规腹部扫描的纹理分析差异及预处理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丁玖乐 陈蕾 +3 位作者 孙玲玲 田小娟 陈杰 邢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评价VX2瘤在不同CT机型下常规腹部扫描的纹理分析差异及预处理方法。材料与方法选取7例VX2瘤荷兔,分别在两种CT机型(CT320组和CT16组)中行包括平扫和增强扫描在内的常规腹部条件扫描。根据CT增强图像在平扫图像上勾画3个连续层面的... 目的评价VX2瘤在不同CT机型下常规腹部扫描的纹理分析差异及预处理方法。材料与方法选取7例VX2瘤荷兔,分别在两种CT机型(CT320组和CT16组)中行包括平扫和增强扫描在内的常规腹部条件扫描。根据CT增强图像在平扫图像上勾画3个连续层面的最大肿瘤轮廓,并设为感兴趣区(ROI)。通过IBEX软件进行VX2瘤CT平扫图像的纹理分析。导入ROI后,首先不采用任何预处理,直接行直方图和灰度共生矩阵分析,分别生成6个直方图的纹理特征和6个灰度共生矩阵特征;然后采用平滑预处理,再行直方图和灰度共生矩阵分析,再次生成12个特征。结果瘤体均呈明显不均匀强化。CT320组的图像像素显著大于CT16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5%(9/12)的纹理特征参数在CT320和CT1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包括100%(6/6)灰度共生矩阵分析特征。经过平滑预处理后,两组间无差异的特征参数减少至25%(3/12),分别为偏度、自相关和能量。结论在常规腹部CT扫描条件下,无平滑预处理的灰度共生矩阵分析的特征在两种CT机型间相对稳定,以偏度、自相关和能量最适合在不同CT机型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实验性 放射摄影术 腹部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9例非免疫缺陷病毒患者肺隐球菌病的CT表现 被引量:12
9
作者 吴杰 单飞 +3 位作者 邱建国 施裕新 王青乐 张志勇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95-500,共6页
目的:总结非免疫缺陷病毒(AIDS)患者肺隐球菌病(PC)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顺性分析4家医院2003年4月-2013年11月收治经病理学证实的非AIDS患者PC的CT影像资料39例。结果:39例PC患者中肺肿块/结节型占62%(24例),并以单... 目的:总结非免疫缺陷病毒(AIDS)患者肺隐球菌病(PC)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顺性分析4家医院2003年4月-2013年11月收治经病理学证实的非AIDS患者PC的CT影像资料39例。结果:39例PC患者中肺肿块/结节型占62%(24例),并以单发型最多见(46%,18例);混合型占21%(8例);肺实变型占15%(6例);弥漫型占3%(1例)。普通型及周围型分别占46%(18例)及38%(15例)。所有患者共检出可评估病灶75个,主要累及下肺区(65%,49个)。充气支气管征见于57%的肺肿块/结节(26个),其中Ⅲ型22个,假空洞征7个。磨玻璃影/晕征见于46%的肺肿块/结节(21个)及52%的肺实变(15个)。卫星灶见于33%(13例)的患者。结论:非AIDS患者PC的CT表现各异。肺单发/多发性肿块/结节主要位于下肺、胸膜下/接近胸膜下区域、周围磨玻璃影/晕征、Ⅲ型充气支气管征/假空洞征及卫星灶可能对诊断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检查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卢又燃 彭亚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607-610,共4页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疾病是导致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1]。在我国卒中已成为第一位致死性疾病^[2]。AS可在头颈部动脉壁形成斑块并造成动脉管腔狭窄,常规CT血管成像(CTA)、MR血管成像(MRA)能显示管腔...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疾病是导致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1]。在我国卒中已成为第一位致死性疾病^[2]。AS可在头颈部动脉壁形成斑块并造成动脉管腔狭窄,常规CT血管成像(CTA)、MR血管成像(MRA)能显示管腔狭窄,但显示血管壁特性的作用有限。而易损斑块(vulnerable plaque,VP)的评估,如斑块形态、成分、炎性细胞浸润及出血等亦对临床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颅内动脉疾病 高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血氧水平依赖成像在鼻咽癌化放疗近期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培贤 俞胜男 +1 位作者 丁玖乐 邢伟 《磁共振成像》 CAS 2019年第3期190-194,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氧水平依赖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dependent MRI,BOLD-MRI)预测鼻咽癌化放疗近期疗效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患者41例,所有患者接受诱导化疗(induction chemotherapy,IC)、同步放化疗(...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氧水平依赖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dependent MRI,BOLD-MRI)预测鼻咽癌化放疗近期疗效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患者41例,所有患者接受诱导化疗(induction chemotherapy,IC)、同步放化疗(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CCRT)和辅助化疗(adjuvant chemotherapy,AC)三个阶段治疗。分别利用IC前和CCRT+AC后的MRI常规成像测量原发肿瘤长径、病理淋巴结短径和转移灶长径,计算病灶的退缩率;利用IC前、后的BOLD成像测量肿瘤的T2*值(T2*_(baseline)和T2*IC)。参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将患者分为完全缓解组(complete response,CR组)及非完全缓解组(non-CR组)。采用卡方检验或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CR组和non-CR组的T分期、T2*_(baseline)和T2*IC。将T分期、T2*_(baseline)和T2*IC分别与退缩率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T分期、T2*_(baseline)和T2*IC预测鼻咽癌化放疗近期完全缓解的诊断价值。结果 T分期、T2*_(baseline)和T2*IC在CR组与non-CR组间存在差异(P均<0.05)。T分期、T2*_(baseline)和T2*IC分别与退缩率呈不同程度相关(r分别依次为-0.481、0.748和0.617,P均<0.05)。T分期、T2*_(baseline)和T2*IC预测鼻咽癌CR的受试者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依次为0.778、0.903和0.763,其中T2*_(baseline)的受试者特征曲线下面积最大(P<0.05),T2*_(baseline)诊断肿瘤完全缓解的最佳阈值为37.5 ms。结论鼻咽癌治疗前BOLD的定量参数T2*_(baseline)值能够预测鼻咽癌化放疗的早期疗效,可作为传统T分期疗效预测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磁共振成像 化学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I在肺癌淋巴结定性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晰 邢伟 +3 位作者 陈杰 丁玖乐 高晓玉 沈楠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肺癌纵隔及肺门转移性淋巴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5例肺癌患者,在术前行肺部MRI常规和DWI扫描(b=0 s/mm2,800s/mm2),获取ADC图,并测量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的ADC值。根据术后病理,将由ADC图检出的78...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肺癌纵隔及肺门转移性淋巴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5例肺癌患者,在术前行肺部MRI常规和DWI扫描(b=0 s/mm2,800s/mm2),获取ADC图,并测量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的ADC值。根据术后病理,将由ADC图检出的78枚淋巴结分为两组:非转移性淋巴结43枚,转移性淋巴结35枚。用t检验比较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之间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通过ROC曲线分析ADC值鉴别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结果: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明显小于非转移性淋巴结(t0-800=5.888,P<0.05)。取ADC=2.210×10-3mm2/s作为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阈值,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9%、69.8%、69.0%、83.3%。结论:扩散加权成像对肺癌患者的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肺癌 转移性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T1 mapping磁共振成像定量评估兔肝纤维化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朱祖辉 邢伟 +4 位作者 刘海峰 王晴 杜亚楠 李宇峰 张记磊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10期890-895,共6页
目的探究钆塞酸二钠T1 mapping参数和细胞外容积(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ECV)值定量评估兔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将10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HF组(n=80)和正常对照组(n=20),HF组皮下注射50%四氯化... 目的探究钆塞酸二钠T1 mapping参数和细胞外容积(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ECV)值定量评估兔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将10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HF组(n=80)和正常对照组(n=20),HF组皮下注射50%四氯化碳油溶液,正常对照组仅皮下注射生理盐水。MRI扫描进行T1 mapping成像后依据Metavir方法进行肝脏病理学分期。采用Spearmann方法分析T1 mapping(T1native、T110 min、T120 min)和ECV(ECV10 min和ECV20 min)定量参数值与HF进展的相关性,并应用ROC曲线评价定量参数值鉴别诊断HF分期的价值。结果F0、F1、F2、F3、F4期分别有14、19、15、19、18只。T1native、T110 min、T120 min、ECV10 min和ECV20 min随着HF进展均呈正相关趋势(r=0.685、0.428、0.818、0.278、0.766,P<0.001)。T120 min鉴别诊断≥F1、≥F2、≥F3、≥F4价值较其他参数值高,AUC值分别为0.90、0.93、0.93、0.92。结论T1 mapping和ECV参数值与HF进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定量评估HF分期的有效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钆塞酸二钠 T1 mapping 细胞外容积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评价肾脏铁过载的初步研究
14
作者 耿薇薇 孙军 +3 位作者 潘靓 沙圆圆 王思齐 邱建国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0-274,共5页
目的:通过MR血氧水平依赖成像(BOLD)初步评价兔肾脏铁过载病理变化的可行性。方法:将24只纯种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n=12)和铁过载组(n=12)。铁过载组兔经后腿肌内注射右旋糖酐铁(60 mg/kg),对照组后腿肌内注射同等剂量0.9%... 目的:通过MR血氧水平依赖成像(BOLD)初步评价兔肾脏铁过载病理变化的可行性。方法:将24只纯种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n=12)和铁过载组(n=12)。铁过载组兔经后腿肌内注射右旋糖酐铁(60 mg/kg),对照组后腿肌内注射同等剂量0.9%生理盐水,分别于建模后即刻(0周)及第12周对2组兔行左肾MR扫描,12周扫描结束后立即切除左肾行病理学检查。在T_(2)^(*)map图像上分别测量计算肾皮质、外髓的R_(2)^(*)值及R_(2)^(*)外髓/皮质比值(MCR)。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肌内注射后0周及第12周对照组与铁过载组之间R_(2)^(*)值的差异;采用Wilcoxon检验分别比较对照组及铁过载组实验兔肌内注射后0周与第12周R_(2)^(*)值的差异。结果:肌内注射后0周时,对照组与铁过载组之间皮髓质R_(2)^(*)值及MC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肌内注射后第12周时,铁过载组皮质、外髓R_(2)^(*)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MCR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铁过载组第12周肾皮质及髓质R_(2)^(*)值较0周增高,MCR值较0周减低(P 0.05)。结论:铁过载时兔肾皮质R_(2)^(*)值的变化较外髓R_(2)^(*)变化更为明显:兔肾皮质及外髓R_(2)^(*)值增高,MCR值减低。BOLD评价兔铁过载介导肾损伤的病理变化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BOLD 铁过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