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D-Flow-MRI在腹部血管血流动力学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余安定 陈杰 潘靓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70-1075,共6页
腹部的诸多疾病可以导致脏器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四维血流(4D-Flow)MRI不仅能够显示腹部血管床的血流分布,还能对血流动力学异常进行量化,是评估腹部血管血流动力学异常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综述了4D-Flow-MRI的技术特点及其在腹部的潜... 腹部的诸多疾病可以导致脏器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四维血流(4D-Flow)MRI不仅能够显示腹部血管床的血流分布,还能对血流动力学异常进行量化,是评估腹部血管血流动力学异常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综述了4D-Flow-MRI的技术特点及其在腹部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 腹部 血流动力学 磁共振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肾脏表面结节形成的影响因素探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琼 周俊 +5 位作者 王开香 王涛 陈杰 潘靓 邢伟 丁玖乐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1-535,共5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肾脏表面结节(RSN)形成的潜在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因高血压住院于心内科且接受肾动脉CT血管成像的患者。将双侧肾脏均有RSN的患者纳入RSN组,再通过性别和年龄...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肾脏表面结节(RSN)形成的潜在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因高血压住院于心内科且接受肾动脉CT血管成像的患者。将双侧肾脏均有RSN的患者纳入RSN组,再通过性别和年龄从剩余的患者中进行1∶1匹配得到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肾功能相关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指标。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卡方或Fisher检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RSN形成的潜在影响因素。结果:RSN组和对照组各纳入43例。RSN组的估计肾小球滤过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01)。高血压分级、高脂血症和蛋白尿阳性比例分别与RSN存在关联性(P<0.2)。体重指数、糖尿病、肾结石与RSN无关联性(P>0.2)。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仅高血压分级增高(P=0.042)、高脂血症(P=0.008)和估计肾小球滤过率减低(P=0.001)与RSN的发生存在关联性。结论:RSN的发生与高血压分级增高、高脂血症和肾小球滤过率减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肾脏表面结节 肾损伤 肾动脉CT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术前增强MRI影像组学分析的列线图模型预测肝细胞癌切除术后复发风险的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晴 盛晔 +2 位作者 刘海峰 朱祖辉 邢伟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3-99,共7页
目的探讨术前增强MRI影像组学分析的列线图模型预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切除术后复发风险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0年8月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HCC切除术的患者资料,共纳入164例于术前2周内... 目的探讨术前增强MRI影像组学分析的列线图模型预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切除术后复发风险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0年8月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HCC切除术的患者资料,共纳入164例于术前2周内进行增强MRI检查的患者病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15例)和测试集(49例)。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术前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征与术后复发关系。运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的Cox回归进行影像组学分析。联合影像组学标签及肿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在测试集进行验证。校准曲线观察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观察值一致性。根据训练集影像组学标签界值对HCC术后肿瘤复发风险分层,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风险亚组间的生存差异。结果肿瘤边界、肿瘤坏死、影像组学标签为预测HCC术后肿瘤复发独立因素(风险比分别为2.1、2.5、64.1,95%可信区间分别为1.3~3.3、1.5~4.3、20.6~199.9,P<0.05)。列线图模型预测肿瘤复发风险的C-index分别为训练集0.796(0.738~0.854)和测试集0.784(0.684~0.885)。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观察值有较好一致性。按影像组学标签界值进行复发风险分层,低危组无复发生存率较高,较高危组差异在训练集及测试集中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训练集:χ^(2)=52.88,P<0.001;测试集:χ^(2)=4.14,P=0.042)。结论基于术前增强MRI影像组学分析的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HCC切除术后复发风险,有助于HCC术后患者个体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复发预测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b值DWI预测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余安定 罗凯 +3 位作者 伏庆琳 潘靓 张志平 陈杰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5-381,共7页
目的:探讨超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UHBV-DWI)对不同程度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动物模型的诊断价值及其与左肾实质水通道蛋白1(AQP-1)和AQP-2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32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IRI组(n=24)和对照组(n=8)。IRI组实验兔又均... 目的:探讨超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UHBV-DWI)对不同程度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动物模型的诊断价值及其与左肾实质水通道蛋白1(AQP-1)和AQP-2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32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IRI组(n=24)和对照组(n=8)。IRI组实验兔又均分为3个亚组(缺血45 min组、缺血60 min组和缺血75 min组),分别夹闭左肾蒂45、60和75 min,对照组(n=8)行假手术处理。IRI组和对照组中每只兔子分别于术后48 h行T2WI和多b值(0、50、100、150、200、300、500、800、1000、1300、1500、1700、2000、2500、3000、3500、4000和4500 s/mm^(2))DWI扫描,测量并计算左肾皮质(CO)和外髓质(OM)在超高b值(>1500 s/mm^(2))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_(uh))值。随后,手术切除每只兔的左肾进行HE及AQP-1、AQP-2免疫组化染色,分析ADC_(uh)值与AQP-1、AQP-2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缺血60 min组与缺血75 min组之间左肾CO和OM的ADC_(uh)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29、0.339),但两组的两个部位的ADC_(uh)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01)和缺血45 min组(P均<0.001)。缺血45 min组左肾CO的ADC_(uh)值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3),而左肾OM的ADC_(uh)值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左肾CO和OM的ADC_(uh)值与AQP-1(CO:r=0.673,P<0.001;OM:r=0.769,P<0.001)和AQP-2(CO:r=0.621,P<0.001;OM:r=0.443,P=0.011)的表达水平均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UHBV-DWI能无创性表征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严重程度,而且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AQP-1和AQP-2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病变 缺血再灌注损伤 水通道蛋白 超高b值 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评价肾纤维化形态学变化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田小娟 邢伟 +3 位作者 陈杰 张京刚 查婷婷 林英楠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80-584,共5页
目的:建立肾纤维化兔模型,结合病理改变研究T2WI评价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肾纤维化兔模型的形态学变化。方法: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手术组(n=32)和假手术组(n=8),手术组行左侧输尿管结扎。分别于建... 目的:建立肾纤维化兔模型,结合病理改变研究T2WI评价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肾纤维化兔模型的形态学变化。方法: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手术组(n=32)和假手术组(n=8),手术组行左侧输尿管结扎。分别于建模前及建模后的2、4、6、8周行冠状位及轴位T2WI扫描,完成扫描后处死取左肾行病理学检查。选取轴位T2WI肾门最大层面测量肾皮质面积A1(cm2)、肾实质面积A2(cm2)。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建模前后各时间点的A1值及A2值。结果: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A1值于建模后2周明显升高,于4~8周逐渐减小(P<0.05),A2值于建模后2~8周逐渐减小(P<0.05)。病理显示随着梗阻时间延长手术组兔肾小管于建模后2周明显扩张,伴上皮细胞肿胀变性,4~8周肾小管逐渐萎缩、消失;肾间质于建模后增宽、炎症细胞浸润,纤维化逐渐形成。肾皮质于建模后2周明显增厚,第4~8周逐渐变薄。结论:单侧输尿管梗阻可成功建立肾纤维化兔模型,MRI T2WI能准确地反映肾纤维化的形态学变化,为临床观察和诊断提供一种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输尿管梗阻 肾纤维化 形态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梭形细胞癌一例
6
作者 郭赛灵 余安定 +1 位作者 李青 俞胜男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83-1484,共2页
病例资料患者,女,88岁,15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乳肿块,近年来肿块明显增大伴肿胀。查体:患者左乳触及一枚大小约10 cm×5 cm肿块,突出于乳房表面,质硬,边界欠清,活动度欠佳,无酒窝征,无乳头溢液,双侧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乳腺超声(图... 病例资料患者,女,88岁,15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乳肿块,近年来肿块明显增大伴肿胀。查体:患者左乳触及一枚大小约10 cm×5 cm肿块,突出于乳房表面,质硬,边界欠清,活动度欠佳,无酒窝征,无乳头溢液,双侧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乳腺超声(图1):左乳外侧象限见单发低回声区,边界尚清,内部回声不均,可见点状强回声;CDFI:低回声区内见点状及线状血流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梭形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对比增强 乳腺X线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