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脾血管肉瘤的CT和超声及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蒋诚诚 滕跃 +2 位作者 董凤林 刘卫硕 李勇刚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39-642,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脾血管肉瘤(PSA)的超声、CT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015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例PSA的临床、CT及超声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7例PSA的影像学表现可以分为3型,Ⅰ型为单发病灶(n=1),CT平扫... 目的:探讨原发性脾血管肉瘤(PSA)的超声、CT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015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例PSA的临床、CT及超声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7例PSA的影像学表现可以分为3型,Ⅰ型为单发病灶(n=1),CT平扫呈类圆形稍低密度灶,增强扫描边缘强化;脾脏病灶超声呈类圆形低回声。Ⅱ型为多发、分离病灶(n=5),其中平扫4例表现为稍低密度,其中3例超声检查,1例表现为低回声、回声不均,1例病灶表现为高低混杂回声,1例未发现明确病灶,增强CT扫描4例为边缘强化,1例表现为结节状强化。Ⅲ型为弥漫性病变(n=1),平扫为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稍低密度,增强部分边缘强化,部分结节状强化;超声表现为脾大,回声粗。病理表现4例为弥漫性、不典型的血管内皮细胞蜂窝状或海绵状排列,2例镜下见裂隙血管及乳头状结构,1例表现为纺锤状的内皮细胞增殖排列形成血管间隙。结论:PSA的临床特点、影像学及病理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认识其影像学及病理特征对减少误诊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