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ACCP管理模式在医院营养食堂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1
作者 谭琪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3-54,共2页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营养与健康的关系、营养治疗与营养支持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了解,营养食堂的质量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如何提高医院营养质量已经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问题[1].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营养与健康的关系、营养治疗与营养支持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了解,营养食堂的质量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如何提高医院营养质量已经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问题[1].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2]作为国际食品行业公认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对现代医院营养质量管理,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本文根据HACCP的管理理论结合医院营养质量管理的实际,对医院营养质量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CCP 管理模式 医院 营养质量 食堂 质量管理 危害因素分析 关键控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红葡萄酒营养质量指标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杨晶 朱圣陶 +1 位作者 周莉 朱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55-358,共4页
目的:葡萄酒中的多酚类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具有重要的保健功效,为了提升葡萄酒品质,有利于消费者健康,我们探讨将多酚类生物活性物质作为干红葡萄酒营养质量指标。方法:选取了消费者购买量较大的国产干红葡萄酒,测定了其生物活性成分、... 目的:葡萄酒中的多酚类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具有重要的保健功效,为了提升葡萄酒品质,有利于消费者健康,我们探讨将多酚类生物活性物质作为干红葡萄酒营养质量指标。方法:选取了消费者购买量较大的国产干红葡萄酒,测定了其生物活性成分、糖度、酸度、酒精度、干浸出物以及矿物质的含量,并尝试推荐了营养质量指标及其含量。结果及结论:总酚、钾、白藜芦醇可作为干红葡萄酒的营养质量指标,首选总酚(1300mg/L)和钾(900mg/L),二者可以反映葡萄酒生产过程中葡萄的用量和品质,同时由于二者之间正相关(r=0.484,p<0.01),设立这两个指标可以明显增加掺假的难度,次选白藜芦醇(2mg/L),白藜芦醇虽然含量较低,但可能是总酚中的重要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红葡萄酒 营养质量指标 总酚 白藜芦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变化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宗立翎 杨晶 +4 位作者 薛胜利 吴德沛 朱霞明 葛永芹 邱桥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28-1033,共6页
目的:针对接受诱导及巩固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包含营养风险筛查、膳食评价、血生化指标监测、人体成分分析的综合营养评估,分析化疗期间营养状况变化。方法: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69例急性白血病... 目的:针对接受诱导及巩固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包含营养风险筛查、膳食评价、血生化指标监测、人体成分分析的综合营养评估,分析化疗期间营养状况变化。方法: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6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分别进行NRS-2002及PG-SGA量表评估,评估化疗过程中膳食摄入量,测定患者血常规、血生化指标,监测人体成分,从多个维度比较化疗前后营养状况的变化。结果:化疗后患者NRS-2002评分、PG-SGA评分较化疗前明显升高(P<0.001);化疗期间许多患者存在营养摄入不足情况,初治化疗患者膳食摄入评分明显低于巩固化疗患者(P=0.04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治诱导化疗为患者PG-SGA评分升高、膳食摄入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患者接受化疗后,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较化疗前明显下降(P<0.001),前白蛋白明显升高(P<0.001),血糖升高(P=0.04),白蛋白水平改变不明显;患者化疗后体重、身体质量指数、去脂体重、骨骼肌质量、细胞内水分均明显下降(P<0.001),内脏脂肪面积明显升高(P<0.05)。这一变化在初治急性淋系白血病患者中更明显。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营养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单一指标对营养状态评估意义有限,多种工具综合评估营养状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评估 急性白血病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慢性肾功能衰竭膳食现状调查 被引量:2
4
作者 谭琪 柴华旗 尹建花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4年第4期234-236,共3页
目的 :了解男性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病人的膳食质量。 方法 :采用膳食史法和 2 4h回顾法 ,调查 1 4 0例男性CRF病人膳食热量、容易缺乏的营养素摄入量 ,将结果与我国城乡男性每标准人每天营养素摄入量比较。 结果 :男性CRF的病人 ,... 目的 :了解男性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病人的膳食质量。 方法 :采用膳食史法和 2 4h回顾法 ,调查 1 4 0例男性CRF病人膳食热量、容易缺乏的营养素摄入量 ,将结果与我国城乡男性每标准人每天营养素摄入量比较。 结果 :男性CRF的病人 ,随着病程的延长热量和多种营养素摄入量呈逐渐下降趋势。 结论 :当前CRF存在热量和多种营养素的摄入不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慢性肾功能衰竭 膳食 CRF 血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肥胖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身体成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慧 凌晨洁 +1 位作者 薛胜利 杨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0期3755-3760,共6页
背景随着全球超重/肥胖人群的不断增多,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病患者中超重/肥胖者也越来越多。已有研究报道肥胖与移植后的预后不良有关,为改善此类患者的不良预后应该进行更多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拟探索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背景随着全球超重/肥胖人群的不断增多,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病患者中超重/肥胖者也越来越多。已有研究报道肥胖与移植后的预后不良有关,为改善此类患者的不良预后应该进行更多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拟探索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超重/肥胖血液病患者身体成分变化的特点,为超重/肥胖患者移植过程中实施营养干预提供证据和思路。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3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212例血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体质指数(BMI)分为BMI正常组(137例)和超重/肥胖组(75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包括个人信息和临床资料等,采用SPSS 26.0软件比较两组患者入仓时、预处理后和出仓时的身体成分变化情况及糖脂代谢相关指标异常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预处理方案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组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体质量(t=14.271,P<0.001)、去脂体质量(t=12.344,P<0.001)、骨骼肌质量(t=14.119,P<0.001)、BMI(t=14.610,P<0.001)、去脂体质指数(FFMI)(t=12.344,P<0.001)均较移植前下降;超重/肥胖组患者体脂肪在移植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但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面积移植后却明显升高(t=-3.258、-2.478,P<0.05)。与BMI正常组相比,超重/肥胖组患者与肌肉相关的指标如去脂体质量、骨骼肌质量和FFMI下降明显(t=3.525、3.728、3.545,P<0.05)。出仓时超重/肥胖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异常和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率均高于BMI正常组(χ=7.250、4.665,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超重/肥胖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更加明显的骨骼肌下降,且存在内脏脂肪堆积的趋势,移植后糖脂代谢异常的比例更高。医护人员应该关注超重/肥胖患者整个移植期间的体质量及身体成分变化,并实施相应的营养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液病 身体成分 骨骼肌质量 体质指数 去脂体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成分数据分析中老年超重/肥胖女性肠道菌群的特征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孟亭 张晓虹 +2 位作者 杨晶 秦立强 陈伟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582-1588,共7页
目的 探索中老年超重/肥胖女性人群中肠道菌群与人体脂肪、肌肉成分的相关性。方法 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在苏州市各个社区招募中老年超重/肥胖女性75名,收集基本信息,完成膳食调查,采用老年体力活动量表(physical activity scale for ... 目的 探索中老年超重/肥胖女性人群中肠道菌群与人体脂肪、肌肉成分的相关性。方法 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在苏州市各个社区招募中老年超重/肥胖女性75名,收集基本信息,完成膳食调查,采用老年体力活动量表(physical activity scale for the elderly,PASE)评估体力活动量,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量体成分数据,收集志愿者粪便样本并进行16S rRNA测序,筛选菌群,利用统计学软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并引入年龄、身高、体力活动量、蛋白质摄入量、脂肪摄入量、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进行校正,分析肠道菌群与体脂肪及肌肉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出24个操作分类单元建立模型。校正后结果提示,在脂肪方面,EtOH8科及部分菌属、费氏刺骨鱼菌属(Epulopiscium)与体脂质量(body fat,FAT)正相关,颤螺菌属(Oscillospira)、乳球菌属(Lactococcus)、斯卡多维亚氏菌属(Scardovia)及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部分菌属与脂肪质量百分比(fat mass ratio,FMR)负相关。在肌肉方面,除Lachnobacterium属与肌肉质量(soft lean mass,SLM)负相关外,栖热菌科(Thermaceae)、亚栖热菌属(Meiothermus)及库克菌属(Kocuria)等14个菌群与SLM正相关。结论 中老年超重/肥胖女性肠道菌群与体脂肪及肌肉相关指标显著相关,部分特定菌群可能对脂肪或肌肉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肠道菌群 人体成分 中老年 体脂质量 肌肉质量 去脂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