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肌细胞增强因子2C通过促进叉头框蛋白O1转录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邱韵洁
吴义珠
+2 位作者
石志伟
周永华
沈国良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67-475,共9页
目的:探究肌细胞增强因子(MEF)2C通过调控叉头框蛋白(FOX)O1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s)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EF2C和FOXO1在人瘢痕疙瘩组织和KFs中的表达。将MEF2C干扰质粒...
目的:探究肌细胞增强因子(MEF)2C通过调控叉头框蛋白(FOX)O1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s)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EF2C和FOXO1在人瘢痕疙瘩组织和KFs中的表达。将MEF2C干扰质粒和FOXO1过表达质粒共转染至KFs后,构建5组细胞模型:空白对照组(KF组)、小干扰RNA(si RNA)阴性对照组(siRNA-NC组)、MEF2C干扰组(siRNA-MEF2C组)、MEF2C干扰+空载体组(siRNA-MEF2C+Ov-NC组)、MEF2C干扰+FOXO1过表达组(si RNA-MEF2C+Ov-FOXO1组)。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测定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检测增殖核抗原(Ki-67)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检测纤维化相关蛋白的表达。通过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分析预测转录因子MEF2C与FOXO1启动子的潜在结合位点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ChIP)进行验证。结果:MEF2C在人瘢痕疙瘩组织和KFs中均表达上调,且敲低MEF2C可抑制KFs增殖、迁移、侵袭和纤维化。此外,MEF2C可促进FOXO1转录。FOXO1在人瘢痕疙瘩组织和KFs中呈现高表达且可部分逆转MEF2C缺失对KFs增殖、迁移、侵袭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结论:转录因子MEF2C可通过上调FOXO1的表达从而促进KFs增殖、迁移、侵袭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FOXO1
MEF2C
细胞外基质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胫前低温烧伤创面修复方法探讨
被引量:
3
2
作者
郑洪卫
祁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1期1809-1810,共2页
目的探讨胫前低温烧伤创面的修复方法。方法我院自2003年6月~2006年12月收治胫前低温烧伤患者52例,随机分成皮瓣组和换药组:皮瓣组26例,采用坏死切除及局部顺行筋膜皮瓣转位(皮瓣大小为4cm×6cm~5.5cm×9cm)修复创面,换药组26...
目的探讨胫前低温烧伤创面的修复方法。方法我院自2003年6月~2006年12月收治胫前低温烧伤患者52例,随机分成皮瓣组和换药组:皮瓣组26例,采用坏死切除及局部顺行筋膜皮瓣转位(皮瓣大小为4cm×6cm~5.5cm×9cm)修复创面,换药组26例,行常规换药非手术治疗。结果皮瓣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8±1)d,皮瓣血运好,瘢痕形成不明显,无破溃。换药组创面愈合时间为(70±5)d,局部瘢痕明显,易出现破溃。两组愈合时间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选用局部筋膜皮瓣转位修复烧伤创面能明显缩短病程,瘢痕形成不明显,是修复低温烧伤创面较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外科皮瓣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肌细胞增强因子2C通过促进叉头框蛋白O1转录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邱韵洁
吴义珠
石志伟
周永华
沈国良
机构
江南
大学
附属
医院
统计
科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
江南
大学
附属
医院
烧伤
整形
科
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动物实验中心
出处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67-475,共9页
基金
苏州大学校级基金项目(P112202719)。
文摘
目的:探究肌细胞增强因子(MEF)2C通过调控叉头框蛋白(FOX)O1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s)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EF2C和FOXO1在人瘢痕疙瘩组织和KFs中的表达。将MEF2C干扰质粒和FOXO1过表达质粒共转染至KFs后,构建5组细胞模型:空白对照组(KF组)、小干扰RNA(si RNA)阴性对照组(siRNA-NC组)、MEF2C干扰组(siRNA-MEF2C组)、MEF2C干扰+空载体组(siRNA-MEF2C+Ov-NC组)、MEF2C干扰+FOXO1过表达组(si RNA-MEF2C+Ov-FOXO1组)。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测定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检测增殖核抗原(Ki-67)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检测纤维化相关蛋白的表达。通过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分析预测转录因子MEF2C与FOXO1启动子的潜在结合位点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ChIP)进行验证。结果:MEF2C在人瘢痕疙瘩组织和KFs中均表达上调,且敲低MEF2C可抑制KFs增殖、迁移、侵袭和纤维化。此外,MEF2C可促进FOXO1转录。FOXO1在人瘢痕疙瘩组织和KFs中呈现高表达且可部分逆转MEF2C缺失对KFs增殖、迁移、侵袭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结论:转录因子MEF2C可通过上调FOXO1的表达从而促进KFs增殖、迁移、侵袭和纤维化。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FOXO1
MEF2C
细胞外基质沉积
Keywords
keloid
fibroblasts
FOXOl
MEF2C
extracellular matrix deposition
分类号
R751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胫前低温烧伤创面修复方法探讨
被引量:
3
2
作者
郑洪卫
祁强
机构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苏州
市消防
医院
烧伤
整形
科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1期1809-1810,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胫前低温烧伤创面的修复方法。方法我院自2003年6月~2006年12月收治胫前低温烧伤患者52例,随机分成皮瓣组和换药组:皮瓣组26例,采用坏死切除及局部顺行筋膜皮瓣转位(皮瓣大小为4cm×6cm~5.5cm×9cm)修复创面,换药组26例,行常规换药非手术治疗。结果皮瓣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8±1)d,皮瓣血运好,瘢痕形成不明显,无破溃。换药组创面愈合时间为(70±5)d,局部瘢痕明显,易出现破溃。两组愈合时间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选用局部筋膜皮瓣转位修复烧伤创面能明显缩短病程,瘢痕形成不明显,是修复低温烧伤创面较好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烧伤
外科皮瓣
低温
Keywords
Bums
Surgical flaps
Hypothermia
分类号
R644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肌细胞增强因子2C通过促进叉头框蛋白O1转录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邱韵洁
吴义珠
石志伟
周永华
沈国良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胫前低温烧伤创面修复方法探讨
郑洪卫
祁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