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钙素原鉴别血液科患者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血流感染与污染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菲 蔡成森 +2 位作者 张险峰 吴德沛 孙爱宁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在血液科患者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血流感染(BSI)和污染血标本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2015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住院患者中血培养或导管培养CNS阳性并符合入组标准患者156例,分为CNS BSI组(n=66...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在血液科患者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血流感染(BSI)和污染血标本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2015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住院患者中血培养或导管培养CNS阳性并符合入组标准患者156例,分为CNS BSI组(n=66)及血培养污染组(n=90),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诊断、住院时间、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热峰值、C反应蛋白(CRP)、PCT等有无差异,有差异者用SPSS 21.0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鉴别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者之间年龄、性别、临床诊断、住院时间、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热峰值(P<0.001)、CRP(P=0.002)和PCT(P=0.018)在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BSI组测得值高于污染组(P<0.05),对PCT结果作ROC曲线提示正确诊断指数最大时PCT=0.374μg/L,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830±0.032(95%CI:0.767~0.893,P<0.001),灵敏度为54.5%,特异度为94.4%。结论 PCT对于鉴别CNS引起的BSI或污染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其特异度高于目前临床常用实验室指标CRP,可帮助临床医师及时正确诊断BSI,减少不必要抗生素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血流感染 血液科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新检测方法和仪器的性能评价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5
2
作者 张有涛 赵益明 +6 位作者 季顺东 赵赟霄 蒋敏 金晓华 史进方 顾国浩 阮长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74-677,共4页
本研究旨在评价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新方法及仪器的性能,并建立其参考区间,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制定的仪器性能验证标准和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 本研究旨在评价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新方法及仪器的性能,并建立其参考区间,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制定的仪器性能验证标准和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法案-88》(Clinical Laboratory Improvement Amendment 88,CLIA’88法案)制定的评价标准,对PL-11血小板分析仪进行了分析性能评估。用PL-11血小板分析仪测试健康志愿者柠檬酸钠静脉抗凝血的聚集功能,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建立PL-11血小板分析仪本实验室的参考区间。同时收集本院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服用氯吡格雷7 d前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的变化来探讨PL-11血小板分析仪的临床诊断意义。结果表明,各参数皆符合CLIA'88法案的要求。测得PLR-06、PLR-07、PLR-09、PLR-10血小板诱聚剂诱导的247名健康正常人血小板MAR分别为58.8±10.1(﹪)、61.2±11.8(﹪)、51±10.2(﹪)、53.1±9.2(﹪)。ACI患者MAR在服用氯吡格雷后明显降低。结论:PL-11血小板分析仪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是一种较理想的适用于血栓病早期预警和诊断的新型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仪,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分析仪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对Smad通路蛋白的影响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9
3
作者 董瑛 袁小娟 +5 位作者 高卉 朱珏 陈昊 张有涛 陆丽君 程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11-1414,共4页
目的探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对Smad通路蛋白的影响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行骨折内固定术且术后感染的101例患者为考察对象,并定义为感染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于我院进行骨折内固定术治疗但术后未感染的... 目的探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对Smad通路蛋白的影响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行骨折内固定术且术后感染的101例患者为考察对象,并定义为感染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于我院进行骨折内固定术治疗但术后未感染的110例患者为对照组。统计感染组患者病原学结果;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Smad通路蛋白相关指标、免疫功能、炎症因子各指标水平变化;统计感染组患者预后效果。结果 101例行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病原菌检测结果提示,病原菌共计检测出14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的比例为63.38%(90/142),革兰阴性菌的比例为35.92%(51/142)。感染组患者Smad1/β-actin、Smad2/β-actin、Smad3/β-actin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感染组患者CD8^+T淋巴细胞、NK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CD4^+T淋巴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感染组患者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RP、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101例行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均未出现死亡情况,其中10例患者(9.90%)进行再次手术,12例患者(11.88%)后期行保守治疗,7例患者(6.93%)术后出现肌肉萎缩症状。结论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可对患者Smad通路蛋白及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更深远的影响,且术后感染以革兰阳性杆菌为主要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术后 感染 Smad通路蛋白 病原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喻霞云 顾国浩 高纯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9-720,共2页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对慢性丙型肝炎(CHC)的治疗效果。方法43例CHC患者均接受派罗欣(180μg/周)联合利巴韦林(900 mg/d)治疗,疗程6个月。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其HCV基因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HCV RN...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对慢性丙型肝炎(CHC)的治疗效果。方法43例CHC患者均接受派罗欣(180μg/周)联合利巴韦林(900 mg/d)治疗,疗程6个月。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其HCV基因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HCV RNA量。结果43例CHC患者中只检出了两种基因型,以HCV-Ⅰ型为主(38例,占88.3%),HCV-Ⅱ型少见(5例,占11.7%)。43例CHC患者中,除1例治疗12周无效停药外,其他患者HCV RNA均转阴。5例HCV-Ⅱ型患者中4例(80.0%)为完全应答,1例(20.0%)无应答;38例HCV-Ⅰ患者中,30例(81.6%)患者为完全应答,6例(15.8%)部分应答,2例(5.3%)无应答。低水平组完全应答率较高(90%)、高水平组完全应答率较低(54.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HC治疗,早期、及时地应用干扰素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利巴韦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CD36和CD63双阳性率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徐杰 钱忠萍 +3 位作者 凌晨 顾国浩 王琳 陆士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3455-3457,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小板CD36和CD63双阳性率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PCI治疗的AMI患者60例,健康对照组20例。将AMI患者PCI术后按血管造影血流分级(TIMI)、心肌呈色分级(MBG)分为AMI无复流组(为TIMI... 目的:探讨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小板CD36和CD63双阳性率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PCI治疗的AMI患者60例,健康对照组20例。将AMI患者PCI术后按血管造影血流分级(TIMI)、心肌呈色分级(MBG)分为AMI无复流组(为TIMI小于3级或TIMI等于3级但MBG小于2级)19例和AMI再灌注组41例;按AMI患者PCI治疗结果分为AMI死亡组11例和AMI生存组49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血小板CD36和CD63双阳性率变化。结果:PCI治疗AMI患者术前无复流组[(45.92±19.87)%]、再灌注组[(17.94±5.71)%]血小板CD36和CD63双阳性率与健康对照组[(6.73±3.60)%]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复流组显著高于再灌注组(P<0.05);AMI死亡组[(56.95±18.36)%]显著高于AMI生存组[(20.04±7.85)%](P<0.05);AMI生存组行PCI术后1周[(15.15±6.08)%]显著低于术前[(20.04±7.85)%](P<0.05);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组血小板CD36和CD63双阳性率[(52.80±18.32)%]显著高于未发生MACE组[(18.89±6.44)%](P<0.05)。结论:PCI治疗AMI患者血小板CD36和CD63双阳性率的动态检测对其PCI术后判断AMI无复流发生、MACE的发生及其预后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CD36 CD6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人血浆可溶性血管内皮钙粘蛋白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丁洁 何杨 +3 位作者 杨剑锋 左斌 杨炳华 阮长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62-566,共5页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可溶性血管内皮钙粘蛋白(sVE-cadherin)浓度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原核表达的人VE-cadherin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采用棋盘格滴定法筛...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可溶性血管内皮钙粘蛋白(sVE-cadherin)浓度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原核表达的人VE-cadherin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采用棋盘格滴定法筛选出最佳双抗体组合,其中检测抗体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建立检测人血浆sVE-cadherin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评价。同时采用该法检测28名健康体检者和60例肿瘤患者的血浆sVE-cadherin浓度。结果:经筛选共获得6株单克隆抗体,通过筛查配对,成功建立检测人血浆可溶性VE-cadherin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该方法的检测限为24.7 pg/ml,批内变异系数(CV)为4.1%-7.7%,批间CV为8.7%-10.8%,平均回收率为96.7%。用该法检测28名健康体检者血浆VE-cadherin浓度为262.1±11.75 pg/ml,而用该方法检测24例白血病患者血浆VE-cadherin浓度为173.9±17.98 pg/ml,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14例胃癌患者血浆VE-cadherin浓度为311.7±25.24 pg/ml(P>0.05),11例肺癌患者血浆VEcadherin浓度为206.8±25.01 pg/ml,均低于正常人(P<0.05),11例其他肿瘤(9例乳腺癌,1例胶质瘤,1例肝癌)患者血浆VE-cadherin浓度为310.7±11.82 pg/ml(P>0.05)。结论: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试剂盒有较好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可用于人血浆中可溶性VE-cadherin含量的检测,并可作为肿瘤诊断的一种新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可溶性血管内皮钙粘蛋白 单克隆抗体 双抗体夹心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中比阿培南给药方案的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吴登科 薛领 +3 位作者 张险峰 朱建国 包健安 杭永付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98-1002,共5页
目的为我院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比阿培南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64株铜绿假单胞菌(PA),采用二倍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比阿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蒙特卡洛方法计算比阿培南4种方案在传统短时滴注(0.5h)、延时滴注和持续... 目的为我院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比阿培南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64株铜绿假单胞菌(PA),采用二倍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比阿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蒙特卡洛方法计算比阿培南4种方案在传统短时滴注(0.5h)、延时滴注和持续滴注方案情况下的达标概率(PTA)和累积反应分数(CFR)。结果所有传统短时滴注方案对PA的CFR均<90%;延时滴注方案中,比阿培南300mg,q6h,静滴4h方案对PA的CFR为90.5%,其余均<90%,持续滴注方案的CFR均>90%;对多重耐药(MDR)PA,所有方案的CFR均<90%;对非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non MDR-PA),300mg,q6h,静滴3h,4h,300mg,q8h,静滴4h和所有持续滴注方案的CFR>90%。结论我院ICU患者PA感染时不推荐比阿培南传统短时滴注方案,建议使用最大剂量,且滴注时间≥4h,持续滴注仍需进一步研究;对MDR-PA应换用或联用其他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阿培南 ICU 铜绿假单胞菌 蒙特卡洛模拟 延时滴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塞、冠心病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血流变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6
8
作者 顾国浩 薛华 +3 位作者 李斌 胡水娟 许丽珍 陈弹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测定 2 0例冠心病、30例脑梗塞患者和 5 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ox -LDL ;平行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 ,并对ox LDL与血流变指标进... 目的 探讨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测定 2 0例冠心病、30例脑梗塞患者和 5 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ox -LDL ;平行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 ,并对ox LDL与血流变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浆ox LDL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比和红细胞变形指数均有较显著差异性 (P <0 .0 5或P <0 .0 1 ) ;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浆ox LDL浓度与血流变异常指标呈正相关。结论 血浆ox LDL与血液流变性异常可能与心脑血管病发病有关 ;血浆o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LDL 血液流变学 脑梗塞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KK2dn体外转染对大鼠树突状细胞成熟度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欧阳骏 樊一笋 +4 位作者 樊彩斌 温端改 侯建全 严春寅 张学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45-747,750,共4页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IKK2dn基因(Adv-IKK2dn)体外转染大鼠树突状细胞(DCs)对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含有IKK2dn基因的腺病毒载体转染大鼠骨髓源性DCs,获得稳定高表达IKK2dn的DCs。流式细胞术(FCM)分析转染IKK2dn基因DCs的表型变化...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IKK2dn基因(Adv-IKK2dn)体外转染大鼠树突状细胞(DCs)对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含有IKK2dn基因的腺病毒载体转染大鼠骨髓源性DCs,获得稳定高表达IKK2dn的DCs。流式细胞术(FCM)分析转染IKK2dn基因DCs的表型变化,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其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的能力,ELISA测定MLR上清IL-10和IFN-γ水平。结果:Westernblot结果显示,转染pAdxsi-GFP-IKK2dn病毒质粒的DCs稳定表达IKK2dn。转染IKK2dn基因的DCs与未转基因的DCs相比,表面CD86和MHC-II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和负载BN大鼠抗原的未转染IKK2dn的DCs相比,转染IKK2dn并负载BN抗原的DCs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1),MLR上清中IL-10水平升高(P<0.01),而IFN-γ水平降低(P<0.01)。结论:IKK2dn基因的转染能使DCs维持于未成熟状态。同时,负载BN抗原的转IKK2dn基因的DCs可以抑制同种T细胞增殖反应,为诱导体内免疫耐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KK2dn 树突状细胞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BN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雌激素与T细胞亚群和PD-1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凌晨 钱忠萍 +4 位作者 顾宗江 王琳 赵瑞珂 吴静 顾国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97-998,共2页
目的:探讨绝经前、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外周血雌激素水平与T细胞亚群和PD-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对照组女性60例,围绝经期组30例,绝经后期组4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化学发光等技术测定T细胞亚群、PD-1表达和雌激素水平。结果 :相比正常... 目的:探讨绝经前、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外周血雌激素水平与T细胞亚群和PD-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对照组女性60例,围绝经期组30例,绝经后期组4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化学发光等技术测定T细胞亚群、PD-1表达和雌激素水平。结果 :相比正常组,围绝经期组和绝经后期组CD3+、CD4+T细胞亚群相对值及CD4+/CD8+比值显著下降(P<0.05)。CD8+T细胞亚群相对值在组间无统计学差异。CD4+、CD8+T细胞PD-1相对表达量3组间有差异(P<0.05),绝经后期组低于围绝经期组和正常组。CD4+、CD8+T细胞亚群PD-1相对表达量均与E2呈正相关(P<0.001)。结论: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女性CD3+、CD4+和CD8+T细胞亚群相对值均下降。CD4+、CD8+T细胞PD-1表达量也降低,显示雌激素与T细胞免疫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PD-1 免疫功能 T细胞亚群 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外周血EGFR突变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群新 赵瑾 +1 位作者 秦华龙 杨炳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63-267,共5页
目的:通过血浆循环DNA的基因突变检测,筛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肺癌患者,探讨突变特征及其在肺癌靶向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上海市三甲类医院收治的96例肺癌患者的血浆以及其中5... 目的:通过血浆循环DNA的基因突变检测,筛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肺癌患者,探讨突变特征及其在肺癌靶向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上海市三甲类医院收治的96例肺癌患者的血浆以及其中59例相对应的肿瘤组织中提取DNA,采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EGFR基因的突变。结果:96例肺癌血样中检测出EGFR突变17例,其突变率为17.7%。在这些突变的样本中,外显子19和21突变分别占88.2%(15/17)和11.8%(2/17),其中直接测序法检测出EGFR纯合突变3例[L858R 2例,del E746-A750(1)1例],杂合突变14例。对14例杂合突变样本进一步通过单克隆基因测序法确定其突变类型为del E746-A750(2)9例、del E746-A750(1)3例、del L747-S752 2例。EGFR基因突变多见于肺腺癌(包括腺鳞癌)患者,与患者的性别与吸烟史无明显相关性。59例肺癌患者肿瘤组织的进一步分析证明,血浆EGFR基因突变类型与患者自身肿瘤的突变类型相同,表明血浆DNA检测到的EGFR突变与原发肿瘤检测到的突变相一致。结论:肺癌患者的血浆循环DNA与相对应的肿瘤组织DNA的EGFR基因突变类型一致;此外,相对于传统的"金标准"直接测序法而言,单克隆基因测序的方法能够更精确地判断基因的突变类型。这种简便且微创地检测血浆循环DNA的方法可应用于肺癌EG-FR基因突变的诊断.从而预测靶向治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血浆 游离DNA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IL-4、IL-10、IL-12和IFN-γ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彭群新 顾国浩 陈爱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2-603,共2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Th1/Th2偏移现象。方法采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7例SLE患者和17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IL-4I、L-10I、L-12和干扰素-γ(IFN-γ)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Th1/Th2偏移现象。方法采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7例SLE患者和17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IL-4I、L-10I、L-12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SLE患者的IL-10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IL-12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IL-4和IFN-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平衡失调,IL-10升高,IL-12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4 IL-10 IL-12 干扰素-γ 系统性红斑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迫症患者免疫学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兰光华 陈文 +1 位作者 李英辉 彭群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6-126,129,共2页
关键词 患者 强迫症 对照研究 免疫学异常 常见 正常人 IL-6 存在 儿童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功能指标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晓华 邱骏 +1 位作者 杨炳华 周金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97-599,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肝功能指标在人工肝支持系统 (ALSS)治疗前后的变化 ,从侧面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的疗效及治疗的时机。方法 经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重型肝炎 38例 ,观察其肝功能指标中的BIL T、BIL D、ALT、AST、ALP、TBA、ALB、GLB、A/... 目的 通过观察肝功能指标在人工肝支持系统 (ALSS)治疗前后的变化 ,从侧面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的疗效及治疗的时机。方法 经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重型肝炎 38例 ,观察其肝功能指标中的BIL T、BIL D、ALT、AST、ALP、TBA、ALB、GLB、A/G的变化 ;动态观察了中期和晚期重型肝炎各 1例几次人工肝治疗前后BIL T、ALT的变化。结果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后肝功能指标中的BIL T、BIL D、ALT、AST、ALP、TBA明显的下降 (P <0 .0 1) ,而血清白蛋白明显上升 ,球蛋白水平有所下降 ,白球比例均有明显上升 (P <0 .0 1) ;中晚期重型肝炎患者经人工肝治疗后肝功能指标的动态变化不同 ,中期重型肝炎患者血清BIL T和ALT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 ,而晚期重型肝炎患者呈胆酶分离现象 ,虽每次治疗后血清BIL T水平明显下降 ,但随后出现反弹 ,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 ALSS治疗后肝功能有明显改善 ;ALSS治疗早中期重型肝炎效果较好 ,而晚期重型肝炎较差 ,对于重型肝炎应尽早应用ALSS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肝支持系统 肝功能指标 重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腺癌和相应癌旁组织中共信号分子ICOS/ICOSLmRNA表达的研究,
15
作者 赵琳 史进方 +5 位作者 顾国浩 蒋敏 陈永井 张光波 叶建新 陈卫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792-795,共4页
目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方法检测共信号分子ICOS及其配体ICOSL在胃腺癌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基因表达量。以探讨共信号分子ICOS/ICOSL在胃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42例(年龄39~85岁)未接受放、化... 目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方法检测共信号分子ICOS及其配体ICOSL在胃腺癌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基因表达量。以探讨共信号分子ICOS/ICOSL在胃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42例(年龄39~85岁)未接受放、化疗等抗癌治疗,并经病理切片确诊的胃腺癌初诊患者,收集患者手术切除的癌变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提取每个组织标本中总RNA后,采用RT-PCR法逆转录为cDNA,再以cDNA为模板,经Taqman探针PCR方法扩增每个标本的ICOS/ICOSLcDNA目的片段,得到组织标本中ICOS/ICOSL mRNA的绝对表达量(copies/mL)。结果:胃腺癌及癌旁组织中ICOS及ICOSLmRNA表达量在患者不同性别(2组:男31例,女11例)、年龄(3组:<60岁19例,60~70岁14例,>70岁9例)、癌细胞分化程度(2组:高分化、中分化11例,低、中低分化31例)、肿瘤分期(4组:Ⅰ期4例,Ⅱ期5例,Ⅲ期24例,Ⅳ期9例)及淋巴结肿瘤转移(2组:无转移7例,有转移35例)等分组比较中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腺癌患者癌组织ICOSL mRNA的表达量(4.39±0.54 Log copies/mL)和癌旁组织ICOSL mRNA的表达量(4.55±0.47 Log copies/mL)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胃腺癌癌组织中ICOS mRNA表达量(4.44±0.62 Log copies/mL)和相应癌旁组织ICOS mRNA表达量(4.76±0.66 Log copies/mL)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D5)。结论:胃腺癌组织中ICOS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相应癌旁组织,这可能与肿瘤的免疫逃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OS ICOSL MRNA 胃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超敏CRP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诊断痛风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 被引量:18
16
作者 任传路 蒋天如 高纯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98-120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尿微量白蛋白对痛风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00例痛风患者和50例健康志愿者分成3组:急性发作期组50例、间歇期组50例、健康对照组50例;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尿微量白蛋白对痛风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00例痛风患者和50例健康志愿者分成3组:急性发作期组50例、间歇期组50例、健康对照组50例;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Cys-C)和尿肌酐(Cr)水平,用免疫荧光分析仪测定尿微量白蛋白(mALB),分析各组检测结果。结果急性发作期组、间歇期组、健康对照组的mALB/Cr[mg/(g·Cr)]、hs-CRP(mg/L)和Cys-C(mg/L)分别为:11.45±3.55、5.15±1.98、2.62±0.83;8.96±1.78、3.28±1.23、0.93±0.26;3.89±0.76、1.91±0.57、0.78±0.22;急性发作期组、间歇期组mALB/Cr、hs-CRP和Cys-C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发作期组各指标均高于间歇期组(P<0.05);87%的痛风患者存在hs-CRP+Cys-C+mALB/Cr异常。结论联合测定mALB/Cr、hs-CRP、Cys-C可能有助于评判痛风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白蛋白 胱抑素C C反应蛋白质 肾功能损伤 痛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