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小静脉闭塞病1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任雷 胡粟 +1 位作者 朱卫东 赵卫峰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1期100-103,共4页
肝小静脉闭塞病(hepatic veno-occlusive disease, HVOD ),也称为肝窦阻塞综合征(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SOS),是指由某种原因引起肝小叶中央静脉和小叶下静脉损伤,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肝细胞坏死、肝内窦后性... 肝小静脉闭塞病(hepatic veno-occlusive disease, HVOD ),也称为肝窦阻塞综合征(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SOS),是指由某种原因引起肝小叶中央静脉和小叶下静脉损伤,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肝细胞坏死、肝内窦后性门脉高压的肝血管疾病。临床上以肝脏肿大、肝区疼痛和腹水为主要表现。早在1953年 Hill 等便对该病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是很明确,病因主要包括以下3种:①造血干细胞移植;②放化疗、器官移植;③食用含有吡咯烷生物碱的植物或草药。在西方国家 HVOD 多见于造血干细胞移植之后,我国则多因食用含有吡咯烷生物碱的“土三七”所致。HVOD 临床诊断困难,容易误诊,治疗比较棘手,病死率高。我院近年收治了 HVOD 患者14例,现结合临床、影像学和病理资料,兼顾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静脉闭塞性疾病 症状和体征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脑病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卫峰 甘建和 +4 位作者 江敏华 徐杰 朱翔 罗二平 吴建成 《中国血液净化》 2002年第10期34-38,共5页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肝性脑病型重型肝炎临床疗效,并研究其机制。方法 47例肝性脑病型重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三组:CRRT治疗组、PE(血浆置换)+CRRT治疗组和基础疗法组,前二组在基础疗法组基础上分别予CRRT或PE+CRRT治疗...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肝性脑病型重型肝炎临床疗效,并研究其机制。方法 47例肝性脑病型重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三组:CRRT治疗组、PE(血浆置换)+CRRT治疗组和基础疗法组,前二组在基础疗法组基础上分别予CRRT或PE+CRRT治疗。治疗前后检测肝肾功能、血氨、TNFα和IL-6等。结果 CRRT治疗组、PE+CRRT治疗组和基础疗法组患者的清醒率分别为75.0%、86.7%、31.3%;存活率25.0%、46.7%、6.25%(P<0.05),CRRT治疗后血清尿素氮、肌酐、氨、TNFα、IL-6比基础疗法组明显下降,(P<0.05)。血清胆红素、TBA下降和基础疗法组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CRRT治疗过程中,血液动力学稳定,并发症少。CRRT治疗组、PE+CRRT治疗组肝性脑病Ⅰ~Ⅱ期患者存活率分别为44.4%、62.5%,明显高于Ⅲ~Ⅳ期患者的存活率0%、28.6%(P<0.05)。结论 CRRT是辅助治疗肝性脑病型重型肝炎的有效方法;早期联合PE治疗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RT 血浆置换 重型肝炎 肝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外周血Th17、Treg、Th17/Treg比值的变化及与MELD评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丽 黄小平 +3 位作者 黄燕 孙蔚 朱海超 甘建和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12期1382-1385,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亚急性肝功能衰竭(SACLF)患者外周血Th17、Treg、Th17/Treg比值变化及评估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42例SACLF患者(SACLF组)、2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CHB组)以及2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亚急性肝功能衰竭(SACLF)患者外周血Th17、Treg、Th17/Treg比值变化及评估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42例SACLF患者(SACLF组)、2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CHB组)以及2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h17、Treg、Th17/Treg的比值。研究SACLF组Th17/Treg与终末期肝病评分(MELD)的相关性。结果 SACLF组及CHB组Th17频数分别为(2.51±0.57)%、(0.96±0.35)%,均较健康对照组(0.34±0.22)%明显升高(P<0.05);SACLF组与CH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CLF组Treg频数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0.05);CHB组Treg频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CLF组与CHB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CLF组及CHB组患者Th17/Treg比值分别为(0.43±0.16)、(0.23±0.18),均较健康对照组(0.07±0.15)明显升高(P<0.05),且SACLF组与CHB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CLF患者MELD评分与Th17、Th17/Treg与呈正相关(r=0.647、0.566,P<0.05),与Treg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Th17/Treg失衡可能是乙型肝炎重症化的机制之一,SACLF组免疫失衡程度尤其是Th17的升高均与预后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乙型肝炎病毒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Th1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193例血流感染患者血液中分离出的葡萄球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朱京乐 冯婷婷 赵卫峰 《抗感染药学》 2021年第3期326-330,共5页
目的:分析医院不同科室血流感染患者葡萄球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12月间各科室送检患者193例标本中分离出的血流感染葡萄球菌193株及其临床资料,分析其血流感染患者不... 目的:分析医院不同科室血流感染患者葡萄球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12月间各科室送检患者193例标本中分离出的血流感染葡萄球菌193株及其临床资料,分析其血流感染患者不同科室葡萄球菌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以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的分离和耐药情况。结果:193株血流感染葡萄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有41株(占21.2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有152株(占78.76%);药敏结果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5.37%、51.22%和48.78%,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等均全部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达98.68%,对红霉素的耐药率达84.87%,其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3种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也高于70%,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替加环素全部敏感;绝大多数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敏感,而MRSA检出率及耐药率均较高。结论:医院临床葡萄球菌多重耐药较为严峻,且MRSA的检出率和耐药率均高于MSSA;临床应高度重视,并根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血流感染 耐药性 多重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7N9禽流感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黄燕 罗二平 +2 位作者 朱义玲 阚延婷 甘建和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12期2065-2066,共2页
目的 探讨H7N9禽流感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23例H7N9禽流感患者(感染组)根据临床治疗预后分为好转组15例和死亡组8例,另选择体检健康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 目的 探讨H7N9禽流感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23例H7N9禽流感患者(感染组)根据临床治疗预后分为好转组15例和死亡组8例,另选择体检健康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T淋巴细胞、CD3^+CD8^+T淋巴细胞、Treg、Th17、CD3^+CD8^+IFN-γ^+(Th1细胞)、CD3^+CD8^-IL-4^+(Th2细胞)百分率的变化.结果 感染组治疗前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CD3^+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Th17百分率、Th2细胞百分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好转组治疗后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Treg、CD3^+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率、Th1细胞百分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死亡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7N9禽流感患者存在严重的T淋巴细胞失衡,监测H7N9禽流感患者T淋巴细胞指标变化,对评估临床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7N9禽流感病毒 T淋巴细胞亚群 TH17 TR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