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等多因素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宏权 李军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92-1196,共5页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等多因素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4年6月于马鞍山市和县人民医院神经...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等多因素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4年6月于马鞍山市和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的AIS患者260例,根据溶栓后是否发生出血转化,分为出血转化组42例和非出血转化组218例。比较2组临床基线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NLR等危险因素对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结果在260例静脉溶栓AIS患者中,16.2%(42例)发生出血转化。出血转化组入院时心房颤动、TOAST分型-心源性栓塞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显著高于非出血转化组,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低于非出血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房颤动(OR=3.361,95%CI:1.015~15.381)、NHISS评分≥15分(OR=7.785,95%CI:1.348~21.312)、TOAST分型-心源性栓塞型(OR=4.104,95%CI:1.156~17.256)、NLR(OR=3.165,95%CI:1.231~5.265)为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联合病因分型等多因素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841(95%CI:0.763~0.967,P<0.01),对模型进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354),最佳临界值为0.701,敏感性为86.3%,特异性为84.3%。结论 NLR联合TOAST病因分型等多因素联合对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出血 中性白细胞 TOAST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介素8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7
2
作者 程刚 陆士奇 李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3180-3182,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P)患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8(IL-8)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判断AP病情程度及有无合并感染的意义。方法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昆山市中医医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AP患者56例,其中轻症...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P)患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8(IL-8)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判断AP病情程度及有无合并感染的意义。方法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昆山市中医医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AP患者56例,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MAP)患者21例(MAP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35例(SAP组);以SAP组合并胰腺感染患者5例为感染组,非感染者30例为非感染组。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发光法检测患者入院时、第3天、第7天血清PCT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和IL-8水平。结果入院时SAP组血清PCT、TNF-α及IL-8水平均高于M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第3天两组血清PCT、TNF-α及IL-8水平达到高峰,SAP组血清PCT、TNF-α及IL-8水平仍高于M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7天两组血清PCT、TNF-α及IL-8水平有所下降,但SAP组血清PCT、TNF-α及IL-8水平仍高于M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血清PCT水平在入院时、第3天、第7天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组血清TNF-α和IL-8水平在入院时、第3天、第7天也高于非感染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和IL-8可用以诊断SAP和MAP,但均不能用以判断是否合并感染。PCT不仅能在早期反映AP病情程度,还可以早期判断是否合并感染,有助于早期合理选择抗生素与预防感染。血清PCT、TNF-α及IL-8检测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度高,价格低廉,还可进行动态监测,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做出更合理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降钙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早期持续小剂量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包龙 徐峰 +1 位作者 凌伟华 丁礼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早期持续小剂量肠内营养(EN)治疗对减少并发症和改善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早期快速达到目标量)(n=22)和小剂量组(早期持续小剂量EN)(n=20)。对照组病人开始进...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早期持续小剂量肠内营养(EN)治疗对减少并发症和改善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早期快速达到目标量)(n=22)和小剂量组(早期持续小剂量EN)(n=20)。对照组病人开始进行EN的速度为25 ml/h,每12 h增加25 ml/h,直至达到目标量。小剂量组开始进行EN的速度为10 ml/h,1周内逐步加至目标量。比较两组病人3个月的格拉斯哥结局评分、发生胃潴留和腹泻的比例、伤后1周内血糖>7.8 mmol/L的次数以及使用胰岛素的总量。结果:两组病人EN3个月后的格拉斯哥结局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小剂量组发生胃潴留和腹泻的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血糖>7.8 mmol/L的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胰岛素使用的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早期持续给予小剂量EN治疗有利于控制血糖,并发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 肠内营养 喂养不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省级创伤中心创伤团队启动标准的构建 被引量:6
4
作者 张阳春 季学丽 +5 位作者 张丽 黄萍 李小勤 姜丽丽 吴永祥 周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31-35,共5页
目的构建江苏省省级创伤中心创伤团队启动标准,以指导临床规范救治,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以美国《国家创伤分类协议》为基本框架,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关于创伤团队启动标准识别严重创伤患者相关文献,初步拟定江苏省省级创伤中心创伤团... 目的构建江苏省省级创伤中心创伤团队启动标准,以指导临床规范救治,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以美国《国家创伤分类协议》为基本框架,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关于创伤团队启动标准识别严重创伤患者相关文献,初步拟定江苏省省级创伤中心创伤团队启动标准草案。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及层次分析法确定启动标准及各条目权重。结果2轮专家咨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92.0%、100.0%,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91、0.93,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83~0.245、0.153~0.311(均P<0.05)。最终形成的创伤团队启动标准包含一级条目4个、二级条目30个。结论江苏省省级创伤中心创伤团队启动标准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可为急诊预检分诊识别严重创伤患者,及时正确地启动创伤团队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中心 严重创伤 急诊 预检分诊 检伤分类 创伤团队 启动标准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CD36和CD63双阳性率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徐杰 钱忠萍 +3 位作者 凌晨 顾国浩 王琳 陆士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3455-3457,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小板CD36和CD63双阳性率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PCI治疗的AMI患者60例,健康对照组20例。将AMI患者PCI术后按血管造影血流分级(TIMI)、心肌呈色分级(MBG)分为AMI无复流组(为TIMI... 目的:探讨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小板CD36和CD63双阳性率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PCI治疗的AMI患者60例,健康对照组20例。将AMI患者PCI术后按血管造影血流分级(TIMI)、心肌呈色分级(MBG)分为AMI无复流组(为TIMI小于3级或TIMI等于3级但MBG小于2级)19例和AMI再灌注组41例;按AMI患者PCI治疗结果分为AMI死亡组11例和AMI生存组49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血小板CD36和CD63双阳性率变化。结果:PCI治疗AMI患者术前无复流组[(45.92±19.87)%]、再灌注组[(17.94±5.71)%]血小板CD36和CD63双阳性率与健康对照组[(6.73±3.60)%]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复流组显著高于再灌注组(P<0.05);AMI死亡组[(56.95±18.36)%]显著高于AMI生存组[(20.04±7.85)%](P<0.05);AMI生存组行PCI术后1周[(15.15±6.08)%]显著低于术前[(20.04±7.85)%](P<0.05);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组血小板CD36和CD63双阳性率[(52.80±18.32)%]显著高于未发生MACE组[(18.89±6.44)%](P<0.05)。结论:PCI治疗AMI患者血小板CD36和CD63双阳性率的动态检测对其PCI术后判断AMI无复流发生、MACE的发生及其预后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CD36 CD6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冠心病患者家属实施心肺复苏培训的效果 被引量:10
6
作者 唐兆芳 李惠玲 +2 位作者 童本沁 陆士奇 刘高勤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1期21-23,共3页
目的提高冠心病患者家属心肺复苏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家庭的应急能力。方法由急诊科与心血管内科合作,对165名冠心病患者家属进行心肺复苏理论与操作培训,培训共8学时,培训前后进行考核。结果培训后,患者家属心肺复苏理论知... 目的提高冠心病患者家属心肺复苏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家庭的应急能力。方法由急诊科与心血管内科合作,对165名冠心病患者家属进行心肺复苏理论与操作培训,培训共8学时,培训前后进行考核。结果培训后,患者家属心肺复苏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水平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患者家属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100%。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家属实施心肺复苏培训可显著提高患者家属的急救水平,提高家庭应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冠心病 患者家属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置急救联络员分类情景模拟培训提高护士心肺复苏技能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小勤 杨惠花 +1 位作者 唐兆芳 童本沁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5期59-60,共2页
目的提高全院护士急救技能。方法将心脏骤停设计为3类模拟情景,设置病区急救联络员并培训,由急救联络员负责培训各病区护士。结果设立病区急救联络员并运用不同情境模拟培训后,抽考护士CPR技能考核成绩显著提高(P<0.01);护士对此培... 目的提高全院护士急救技能。方法将心脏骤停设计为3类模拟情景,设置病区急救联络员并培训,由急救联络员负责培训各病区护士。结果设立病区急救联络员并运用不同情境模拟培训后,抽考护士CPR技能考核成绩显著提高(P<0.01);护士对此培训模式持肯定态度。结论将心脏骤停情景案例进行归类,并设立病区急救联络员实施以点带面的培训,能有效提高全院护士的急救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情境模拟培训 急救联络员 急救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在亚低温治疗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包龙 徐峰 +1 位作者 丁礼 凌伟华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19-221,共3页
目的:探讨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EN)液瑞代在亚低温治疗的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40例亚低温治疗的颅脑损伤病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鼻饲瑞代,第1天500 ml,第2天1 000 ml,第3天以后1 ... 目的:探讨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EN)液瑞代在亚低温治疗的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40例亚低温治疗的颅脑损伤病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鼻饲瑞代,第1天500 ml,第2天1 000 ml,第3天以后1 500 ml/d。对照组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鼻饲能全力,第1天500 ml,第2天1 000 ml,第3天以后1 500 ml/d。分析两组病人亚低温治疗期间(3 d)血糖>7.8 mmol/L的情况,以及使用胰岛素总量的差别。结果:亚低温治疗期间,治疗组病人血糖高于7.8 mmol/L的频次和胰岛素使用总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含缓释淀粉的EN应用于亚低温治疗的颅脑损伤病人,可较好地控制血糖波动,减少胰岛素的总体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淀粉 肠内营养 颅脑损伤 亚低温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ING4联合放疗抑制肺腺癌SPC-A1细胞移植瘤的生长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大国 黄锦宏 +4 位作者 金钧 谢宇峰 盛伟华 杨吉成 凌春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6-171,共6页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肿瘤生长抑制因子4(inhibitor of growth family 4,ING4)联合放疗对肺腺癌SPC-A1细胞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制备SPC-A1细胞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PBS组、Ad组、Ad-ING4组、放疗组、Ad-ING4+放疗组。测量各...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肿瘤生长抑制因子4(inhibitor of growth family 4,ING4)联合放疗对肺腺癌SPC-A1细胞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制备SPC-A1细胞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PBS组、Ad组、Ad-ING4组、放疗组、Ad-ING4+放疗组。测量各组荷瘤小鼠移植瘤的体积变化,治疗15 d后摘取瘤块,称质量并计算抑瘤率;H-E染色观察瘤体组织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瘤体组织中Bax、caspase-3、Bcl-2、VEGF等因子的表达。结果:治疗后第15天SPC-A1移植瘤体积:Ad-ING4组为(1 136.03±151.58)mm3、单纯放疗组为(1 035.67±86.27)mm3、Ad-ING4+放疗组为(743.84±109.06)mm3,联合组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P<0.01);此外,联合组抑瘤率也显著高于单纯Ad-ING4组或放疗组(69.62%vs 33.17%、35.41%,P<0.01),呈现放疗增敏协同作用(Q=1.2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d-ING4及其联合放疗组能明显上调Bax、caspase-3等蛋白的表达,下调Bcl-2、VEGF等蛋白的表达,且Ad-ING4+放疗组对这些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强于Ad-ING4组、单纯放疗组(P<0.01)。结论:Ad-ING4联合放疗可有效抑制肺腺癌SPC-A1细胞移植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SPC-A1细胞 移植瘤 生长抑制因子4 放疗 生长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急性期强化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0
作者 孔小明 赵红如 +3 位作者 倪建强 段晓宇 徐耑 蔡秀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580-2581,共2页
临床上多数患者在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mic attacks。TIA)后,近期卒中的风险增高。临床工作中亦发现很多TIA患者在就诊过程中会出现病情的明显进展,所以及时治疗TIA是预防缺血性卒中的重要措施,应用抗血小板药物预... 临床上多数患者在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mic attacks。TIA)后,近期卒中的风险增高。临床工作中亦发现很多TIA患者在就诊过程中会出现病情的明显进展,所以及时治疗TIA是预防缺血性卒中的重要措施,应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和治疗TIA发作已成为共识。笔者还发现应用常规剂量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抗栓治疗,很多时候仍然无法阻止病情的进展,以至于患者很快出现明显的肢体功能残疾。笔者收集首剂负荷剂量强化抗血小板治疗病例。与常规剂量治疗的临床疗效相比较,为TIA的急诊处理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抗血小板治疗 TIA患者 疗效观察 急性期 缺血性卒中 临床工作 剂量阿司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机相关胰腺炎院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410-2411,共2页
通过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是危重症患者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各类重症监护室。呼吸机在给患者带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可能通过影响各器官功能从而影响危重症患者的预后。目前,呼吸机相关肺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通过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是危重症患者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各类重症监护室。呼吸机在给患者带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可能通过影响各器官功能从而影响危重症患者的预后。目前,呼吸机相关肺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讨论较多的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肺炎 死亡危险因素 胰腺炎 危重症患者 治疗作用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 器官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合并心室纤颤1例分析
12
作者 郝永岗 张正春 陆士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90-390,410,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4岁,因“头晕伴恶心1h”于2012年4月4日入院。18个月前患病毒性脑炎,遗留症状性癫痫,2010年11月2日脑电图示右侧颞叶慢波,中重度弥漫性异常脑电图。最初服用丙戊酸钠,一周后因肝功能损伤停药,后长期服托吡...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4岁,因“头晕伴恶心1h”于2012年4月4日入院。18个月前患病毒性脑炎,遗留症状性癫痫,2010年11月2日脑电图示右侧颞叶慢波,中重度弥漫性异常脑电图。最初服用丙戊酸钠,一周后因肝功能损伤停药,后长期服托吡酯50mgbid,两年未再发,入院前1天白行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心室纤颤 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尿失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灿 徐松 +3 位作者 巫海娣 吴玉霞 刘欢 莫永珍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6-28,54,共4页
目的 探讨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尿失禁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对273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135例(49.5%)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尿失禁,其中轻... 目的 探讨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尿失禁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对273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135例(49.5%)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尿失禁,其中轻度尿失禁9例(6.7%),中度100例(74.1%),重度24例(17.8%),极重度2例(1.5%);压力性尿失禁13例(9.6%),急迫性尿失禁89例(65.9%),混合性尿失禁33例(24.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化血红蛋白、周围神经病变、卒中、视网膜病变和便秘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尿失禁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尿失禁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年龄较高、血糖控制不佳、并存微血管并发症的患者,以便早期识别和预防尿失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尿失禁 糖化血红蛋白 周围神经病变 卒中 视网膜病变 便秘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Kisspeptin表达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卓群 王鹏 +2 位作者 胡红琳 牛敏 章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5期4312-4315,4321,共5页
目的评估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Kisspeptin表达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4—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实验室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孕妇120例,根据75 g OGTT结果将其分为GDM组(61例)和正常糖耐量(NGT)组... 目的评估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Kisspeptin表达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4—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实验室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孕妇120例,根据75 g OGTT结果将其分为GDM组(61例)和正常糖耐量(NGT)组(59例);根据体质指数(BMI)将GDM组和NGT组进行分组,BMI≤24 kg/m^2作为GDM-A亚组(31例)和NGT-A亚组(30例),BMI>24 kg/m^2作为GDM-B亚组(30例)和NGT-B亚组(29例)。收集受试者年龄、妊娠期体质量、体质量差等资料,测定空腹血糖(FBG)、1 h血糖(PG)、2 hPG、空腹胰岛素(FINS)、1 h胰岛素(INS)、2 hINS、空腹C肽、1 h C肽、2 h C肽及血清Kisspeptin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 GDM组FBG、1 hPG、2 hPG、FINS、2 hINS、空腹C肽、2 h C肽、HOMA-IR均高于NGT组,HOMA-β低于NGT组(P<0.05)。NGT-A亚组FINS、1 hINS、2 hINS、空腹C肽、HOMA-IR、HOMA-β均低于NGT-B亚组(P<0.05)。GDM-A亚组的HOMA-IR低于GDM-B亚组(P<0.05)。GDM组血清Kisspeptin水平高于NGT组(P<0.01)。GDM-A亚组血清Kisspeptin水平高于NGT-A亚组(P<0.05)。GDM-B亚组血清Kisspeptin水平高于NGT-B亚组(P<0.05)。所有受试者血清Kisspeptin水平与FBG、1 hPG、2 hPG、2 hINS、空腹C肽、2 h C肽、HOMA-IR呈正相关,与HOMA-β呈负相关(P<0.05)。NGT组血清Kisspeptin水平与FBG、2 hPG呈正相关(P<0.05)。结论 GDM组血清Kisspeptin水平较NGT组明显升高;Kisspeptin水平与FBG、1 hPG、2 hPG、2 hINS、空腹C肽、2 h C肽、HOMA-IR呈正相关,与HOMA-β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亲吻素 血糖 胰岛素抵抗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微球法检测vWF活性及其在评估脑卒中预后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闫彬 何杨 +4 位作者 陆士奇 徐梦乔 王琪 赵益明 阮长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8-214,共7页
目的:建立流式微球技术(FCIA)检测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vWF:GPIbR)的方法,及其在缺血性脑卒中(IS)预后评估的应用。方法:包被抗人血小板糖蛋白Ibα(GPIbα)单克隆抗体SZ151 IgG的微球与重组GPIbα孵育,加入待检血浆和瑞斯托霉素,... 目的:建立流式微球技术(FCIA)检测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vWF:GPIbR)的方法,及其在缺血性脑卒中(IS)预后评估的应用。方法:包被抗人血小板糖蛋白Ibα(GPIbα)单克隆抗体SZ151 IgG的微球与重组GPIbα孵育,加入待检血浆和瑞斯托霉素,最终与FITC标记的绵羊抗人vWF IgG多抗反应,上流式细胞仪检测。联合应用vWF抗原(vWF:Ag)、vWF:GPIbR活性和vWF胶原结合活性(vWF:CB)检测,分析脑卒中患者的v WF状态。结果:流式微球法批内差异和批间差异分别为7.7%和13.5%;其与经典的ELISA法有较好的相关性(r=0.813,P <0.001),两种方法的偏倚为9.95%。与ELISA法相比,流式微球法有更高的特异度和准确度(P<0.05)。脑卒中患者vWF:Ag、vWF:GPIbR和vWF:CB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H值分别为7.8、6.4、6.2)(P<0.001)。脑卒中患者vWF:GPIbR与vWF:Ag、超敏CRP、Autar评分和住院天数呈较好的正相关。结论:流式微球技术检测血浆vWF:GPIbR简单可靠,特异度高,准确性好。v WF:GPIbR参与了脑卒中的发生,并能够用于预测脑卒中患者的血栓形成风险,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微球技术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管性血友病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头痛共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3
16
作者 张月战 徐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0-364,共5页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由于反复发作,易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和药物滥用等。研究发现偏头痛与脑梗死、脑出血、抑郁症、癫痫、不宁腿综合征、眩晕、哮喘、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心血管疾病等存在共病关系,...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由于反复发作,易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和药物滥用等。研究发现偏头痛与脑梗死、脑出血、抑郁症、癫痫、不宁腿综合征、眩晕、哮喘、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心血管疾病等存在共病关系,然而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将偏头痛与其共病的可能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偏头痛与其共病的治疗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共病现象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微球技术检测血浆vWF抗原方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闫彬 何杨 +5 位作者 陆士奇 曲乐 徐梦乔 王琪 赵益明 阮长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5-241,共7页
目的:建立流式微球技术(FCIA)检测血浆vWF抗原(vWF:Ag)的方法,探索其在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长期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包被抗人vWF单克隆抗体SZ29 IgG的微球捕获血浆vWF,再与FITC标记的绵羊抗人vWF IgG多克隆抗体孵育,结束后在流式细胞... 目的:建立流式微球技术(FCIA)检测血浆vWF抗原(vWF:Ag)的方法,探索其在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长期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包被抗人vWF单克隆抗体SZ29 IgG的微球捕获血浆vWF,再与FITC标记的绵羊抗人vWF IgG多克隆抗体孵育,结束后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分析。21例血管性血友病患者和105例健康对照者用FCIA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同时检测血浆vWF:Ag,进行方法学间的评估。应用FCIA法检测61例脑卒中患者的初诊vWF:Ag水平,随访2年预后情况。结果:FCIA法检测血浆vWF:Ag的标准曲线拟合较好(R2=0.99),与ELIS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2种方法的偏倚为1.12%,95%一致性界限为(-45.06%,47.30%);经线性回归分析,FCIA法与ELISA法有较好的相关性(斜率=0.97,r=0.86,P<0.0001),且耗时短、灵敏度更高。与对照组相比,脑卒中患者的vWF:Ag、vWF:GPIbR和vWF胶原结合活性显著升高(Z值分别为8.36、8.71、6.22,P<0.01)。vWF:Ag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呈负相关(r=-0.31,P<0.05),与改良Rankin评分无相关性。结论:流式微球技术检测vWF:Ag不仅是ELISA法的有效补充,且快速灵敏,提高了对3型血管性血友病的诊断。脑卒中患者vWF:Ag水平升高预示着2年的日常活动能力恢复差,长期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微球技术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管性血友病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对时间压力的体验 被引量:9
18
作者 沈琳霞 包龙 黄颖慧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4期599-603,共5页
目的 :深入了解临床护士在工作中面临时间压力的状况及感受,为应对护理工作中的时间压力,提高护士工作幸福感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以目的性抽样和最大差异抽样法,于2022年1月—4月对苏州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1... 目的 :深入了解临床护士在工作中面临时间压力的状况及感受,为应对护理工作中的时间压力,提高护士工作幸福感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以目的性抽样和最大差异抽样法,于2022年1月—4月对苏州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14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应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和主题提炼。结果 :通过分析提炼出4个主题:时间压力无处不在、时间压力不利于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及护士身心健康,时间压力对创造力及工作投入有积极作用、个人应对时间压力的策略贫乏。结论 :在时间压力下工作是临床护士面临的重要挑战,时间压力对临床护士的作用存在双刃效应,管理者应注重构建合适的时间压力,促使时间压力产生更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压力 护士 体验 工作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结合信息化创伤复苏时间轴管理的质量控制在严重创伤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步涨 徐峰 《医学研究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97-901,共5页
严重创伤的规范化救治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提高其救治效率需要有合理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标准。使用PDCA循环结合创伤复苏时间轴的管理可对严重创伤救治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并最终提升救治效果。文章阐述了质量管理的具体方法... 严重创伤的规范化救治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提高其救治效率需要有合理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标准。使用PDCA循环结合创伤复苏时间轴的管理可对严重创伤救治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并最终提升救治效果。文章阐述了质量管理的具体方法,并对影响救治效果的六个关键时间点分别进行分析,从严重创伤的救治流程规范化、技术的改进与革新及目前存在的争议等方面进行讨论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严重创伤 质量控制 创伤复苏时间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