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髓损伤后骶髓DTI影像学变化与膀胱收缩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朱红军 戴慧 +4 位作者 张大伟 刘传道 昝云强 蔡萍 杨卫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55-1459,共5页
目的:研究颈髓损伤患者骶髓神经继发性改变,探讨它与膀胱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例颈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另选取15例正常成年人作为对照组。试验组进行尿动力检查评估膀胱收缩功能,所有对象进行骶髓弥散张量成像... 目的:研究颈髓损伤患者骶髓神经继发性改变,探讨它与膀胱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例颈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另选取15例正常成年人作为对照组。试验组进行尿动力检查评估膀胱收缩功能,所有对象进行骶髓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检查,分析S2—S4侧角和前角的DTI指标弥散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结果:试验组骶髓侧角和前角的FA值分别为(0.21±0.03)和(0.22±0.03),分别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骶髓侧角和前角的ADC值分别为(2.44±0.53)×10^-9 mm^2/s和(2.29±0.31)×10^-9 mm^2/s,分别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试验组骶髓侧角的FA值与膀胱收缩指数(bladder contractility index,BCI)呈正相关(r=0.758,P<0.01),骶髓侧角的ADC值与BCI呈负相关(r=-0.523,P<0.05)。试验组骶髓前角的FA值及ADC值与最大尿道压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颈髓损伤后骶髓神经发生继发性改变,这些变化可能影响到膀胱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髓损伤 弥散张量成像 膀胱收缩指数 神经源性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