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女性尿失禁的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核心类目初探
1
作者 曹钜楷 范嘉瑜 +6 位作者 陶媛媛 焦乐 张大伟 陈庆梅 沈芳荣 李淼 朱红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7-843,共7页
目的:初步确定老年女性尿失禁的《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核心类目。方法:检索中外数据库中关于老年女性尿失禁相关文献,由2名专业研究人员对文献中的概... 目的:初步确定老年女性尿失禁的《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核心类目。方法:检索中外数据库中关于老年女性尿失禁相关文献,由2名专业研究人员对文献中的概念进行提取,而后进一步与相关ICF类目对应,制定初步调查问卷。邀请100例符合条件的尿失禁患者填写调查问卷,将超过30%尿失禁患者认为对自己有影响的类目制成核心类目Ⅰ。向35位相关医疗工作者发送问卷,将超过50%医疗工作人员认为的影响老年女性尿失禁的类目汇总为核心类目Ⅱ。核心类目Ⅰ和Ⅱ相重叠的部分作为老年女性尿失禁ICF核心类目。结果:老年女性尿失禁的ICF核心类目共有29个,其中“身体功能”8个,“身体结构”2个,“活动和参与”8个,“环境因素”11个。结论:初步构建了老年女性尿失禁的ICF核心类目集,为临床开展循证康复管理提供了可操作的理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失禁 老年女性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679
2
作者 周谋望 岳寿伟 +23 位作者 何成奇 张长杰 马诚 王惠芳 王楚怀 田峻 白跃宏 朱珊珊 刘宏亮 牟翔 李建华 杨卫新 宋林 唐金树 梁英 谢青 张芳 周云 黄澎 潘钰 谷莉 李涛 邢华医 刘小燮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9-135,共7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康复医学科与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共识起草小组于2013年进行文献检索和初筛,并对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进行再次检索和筛选。阅读其中具有较高循证医学证据级别的研究文献,并参考国内外已发表的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形...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康复医学科与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共识起草小组于2013年进行文献检索和初筛,并对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进行再次检索和筛选。阅读其中具有较高循证医学证据级别的研究文献,并参考国内外已发表的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形成初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证据级别 中国专家共识 康复治疗 中国医师协会 康复医师 腰痛患者 急性腰痛 慢性腰痛 肌力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康复机器人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丁文娟 梁成盼 苏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94-500,共7页
目的:观察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019年期间无锡市同仁康复医院住院的帕金森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下肢康复机器人(G-EO Gait-therapy System,G-EO)治疗组各20例。两组患者接受规范... 目的:观察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019年期间无锡市同仁康复医院住院的帕金森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下肢康复机器人(G-EO Gait-therapy System,G-EO)治疗组各20例。两组患者接受规范的临床药物治疗及常规的康复训练包括放松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功能性转移训练共30min,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治疗师辅助下的步行训练,G-EO组给予G-EO System®下肢机器人辅助的步行训练,均为每天一次,每次30min,每周5天,共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及8周时分别采用PD评定量表运动部分(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Ⅲ,UPDRS-Ⅲ)、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活动平衡信心量表(activities-specific balance confidence scale,ABC)、起立行走试验(time up and go test,TUGT)及Tecnobody平衡评估系统对患者进行评估。Tecnobody平衡评估系统测试的指标包括患者平均轨迹误差(average trace error,ATE)值及睁眼、闭眼下的运动轨迹长度、运动面积。结果:①治疗前两组患者UPDRS-Ⅲ、BBS、ABC、TUGT评分及Tecnobody平衡评估系统测试的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②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UPDRS-Ⅲ评分均较前降低(P<0.05),G-EO组BBS、ABC评分均较前提高(P<0.05),且此三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Tecnobody平衡评估系统测试的结果显示对照组第4周闭眼测试时的运动轨迹长度和ATE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其余几项的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G-EO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UPDRS-Ⅲ评分均进一步降低,且G-EO组评分低于4周后(P<0.05),对照组与4周后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的BBS、ABC评分及Tecnobody平衡评估系统测试的指标均较前进一步改善,且均优于第4周(P<0.05),TUGT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此五项评分在G-EO组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具备节律性末端驱动装置的本研究所用下肢康复机器人可以易化帕金森病患者下肢的动作启动。持续性地使用机器人辅助训练能够显著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动静态平衡能力,并且增加患者步行时的自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康复机器人 帕金森病 平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黄色素联合康复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翔 孙丽红 朱红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73-1375,共3页
目的 :研究红花黄色素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96例经临床确诊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治疗组(4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同时接... 目的 :研究红花黄色素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96例经临床确诊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治疗组(4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同时接受30 d的红花黄色素治疗(150 mg/d)。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患肢Fugl-Meyer评估(Fugl-Meyer assessment,FMA)、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患肢相关肌肉表面肌电信号肌电积分值(integrated electromyography,i EMG)测定。结果:治疗后,FMA、MBI、i EMG评分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而且治疗组各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与康复训练联合可以更有效地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红花黄色素 康复训练 偏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三级康复临床路径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范隽韵 王红星 +2 位作者 励建安 张大伟 苏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苏南地区三级康复临床路径在首次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50例首次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配到三级临床路径组和常规康复组。临床路径组患者按照三级转诊的方式进入相应层次的临床路径,完成三层次康复医疗机... 目的:探讨苏南地区三级康复临床路径在首次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50例首次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配到三级临床路径组和常规康复组。临床路径组患者按照三级转诊的方式进入相应层次的临床路径,完成三层次康复医疗机构的统一康复治疗方案。常规康复组按所就诊康复机构中的常规康复模式和方法完成。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3周末、第9周末、第17周末,应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肢体运动功能和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比评价效果。结果:临床路径组和常规康复组的FMA和MBI评分在治疗后第3周末、第9周末、第17周末均较前提高,第3周末、第9周末临床路径组的FMA和MBI评分与常规康复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第17周末两者的FMA和MBI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临床路径组第9周末总费用高于常规康复组,但成本效益比(费用/MBI差值)更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康复组(P<0.05)。结论:按临床路径方法开展缺血性脑卒中的三级康复治疗,前期(一级/二级)更有利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三级康复 缺血性脑卒中 运动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测量肩峰-大结节间距用于评估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冯金法 杨卫新 +2 位作者 苏敏 刘传道 张大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研究超声测量肩峰-大结节间距评估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选择30例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两位检查者使用超声重复测量受试患者两侧肩关节肩峰外侧缘到肱骨头大结节上缘的最短距离(记为肩峰-大结节间距)。使用组... 目的:研究超声测量肩峰-大结节间距评估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选择30例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两位检查者使用超声重复测量受试患者两侧肩关节肩峰外侧缘到肱骨头大结节上缘的最短距离(记为肩峰-大结节间距)。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分别评价超声测量的信度和判别效度,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评价X线法与超声法测量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超声测量的重测信度和检查者间信度均为极佳,患侧肩部的重测信度和检查者间信度分别为0.982和0.954;健侧肩部的重测信度和检查者间信度分别为0.967和0.940。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患、健侧肩部超声测量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F=107.40,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X线法与超声法测量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r=0.84,P<0.01)。结论:超声测量肩峰-大结节间距评估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具有极佳的信度和良好的判别效度,可应用于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半脱位 偏瘫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想象与肌电触发电刺激联合对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作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朱红军 何怀 +1 位作者 刘传道 杨卫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72-974,共3页
脑卒中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运动想象疗法和肌电触发电刺激疗法是国内近年来开展的康复治疗方法,鲜有此两种疗法联合治疗偏瘫患者的报道。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患者 肌电触发电刺激 下肢功能障碍 运动想象 电刺激疗法 日常生活活动 中老年人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像疗法结合常规言语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后 运动性失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8
作者 陈庆梅 沈文君 +7 位作者 柯俊 沈丹 单晓春 张立箎 杨卫新 李莉 蔡秀英 方琪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88-693,共6页
目的:观察镜像疗法结合常规言语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在常规言语治疗加用镜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言语治疗,评估两组治疗前、病程第3周... 目的:观察镜像疗法结合常规言语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在常规言语治疗加用镜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言语治疗,评估两组治疗前、病程第3周及病程第12周失语商(AQ)、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RS)。以3个月AQ提高≥30分分界为言语功能明显改善,改良mRS 0—2分为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结果:经过2周治疗,校正基线影响后治疗组在病程第3周及病程第12周失语商、自发言语、听理解、复述、命名、NIHSS及mRS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言语功能明显改善率(70.0%)较对照组(33.3%)更为显著(P=0.006)。治疗组功能预后良好率(mRS 0—2)(86.7%)优于对照组(48.1%)(P=0.005)。校正混杂因素后,干预方式与言语功能明显改善独立相关(P<0.05)。结论:镜像疗法结合常规言语训练有助于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言语和神经功能的康复,同时促进患者3个月言语功能的明显改善及神经功能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疗法 急性脑梗死 运动性失语 言语训练 言语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柠檬酸咳嗽反射试验在脑卒中误吸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8
9
作者 招少枫 何怀 +5 位作者 窦祖林 陈莉莉 张文 张涵君 倪波业 方琪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9-354,共6页
目的: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柠檬酸进行咳嗽反射试验(CRT),评估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误吸风险,并与金标准对比探讨其诊断价值,为探索新的误吸筛查方法提供循证依据。方法:62例康复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别接受4种不同浓度梯度柠檬酸(0... 目的: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柠檬酸进行咳嗽反射试验(CRT),评估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误吸风险,并与金标准对比探讨其诊断价值,为探索新的误吸筛查方法提供循证依据。方法:62例康复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别接受4种不同浓度梯度柠檬酸(0.2mol/L,0.4mol/L,0.6mol/L,0.8mol/L)以及电视透视检查吞咽评估(VFSS)或纤维光学内窥镜吞咽评估(FEES)。以VFSS/FEES为金标准,计算不同浓度梯度柠檬酸咳嗽反射试验对于误吸和隐匿性误吸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和约登指数等。结果:随着柠檬酸浓度的升高,误吸筛查的敏感性降低而特异性升高。0.4mol/L柠檬酸CRT对于卒中后误吸筛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76.9%和特异性69.4%,约登指数0.46。同样浓度对于隐匿性误吸的敏感性达80%,特异性55.8%,约登指数为0.36;而0.6mol/L柠檬酸CRT对SA的敏感性为66.7%,特异性71.2%,约登指数0.38。结论:柠檬酸CRT是脑卒中误吸评估中有价值的筛查工具,其中较低浓度柠檬酸CRT对误吸和隐匿性误吸诊断价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误吸 咳嗽反射 柠檬酸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急性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庆梅 蔡秀英 +8 位作者 潘习 单晓春 范可可 朱心玮 韩立影 杨卫新 李莉 苏敏 方琪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15-1420,共6页
目前,脑卒中仍是造成永久性残疾的主要原因[1]。随着急性脑卒中诊疗技术(例如静脉溶栓或动脉取栓等)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卒中患者能在急性期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直接获益,大大降低了死亡率。然而,不幸的是,卒中后的致残率却居高不下。... 目前,脑卒中仍是造成永久性残疾的主要原因[1]。随着急性脑卒中诊疗技术(例如静脉溶栓或动脉取栓等)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卒中患者能在急性期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直接获益,大大降低了死亡率。然而,不幸的是,卒中后的致残率却居高不下。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有55%—75%的患者甚至在卒中发病后的3—6个月仍存在运动功能受限,这大大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日常生活能力 静脉溶栓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治疗和护理 卒中后 数据统计 动脉取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看护人员的健康教育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管理的作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徐蓓蓓 招少枫 +2 位作者 蔡萍 周燕 沈静娟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1-373,380,共4页
目的探讨看护人员健康教育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管理,包括进食情况、营养不良风险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院收治的卒中后患者及其看护人员60对,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 2组各30对。针对看护人员进行安全进食管... 目的探讨看护人员健康教育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管理,包括进食情况、营养不良风险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院收治的卒中后患者及其看护人员60对,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 2组各30对。针对看护人员进行安全进食管理的健康教育包括3种方式,2组均接受集中讲座及微信指导的健康教育,A组除了以上2种形式外,还增加了"模拟示范课"教育,比较2组看护人员基本知识评分情况、以及2组患者的进食情况和营养不良风险。结果干预后看护人员吞咽障碍相关知识总评分,A组为(68.6±4.2)分,高于B组干预后的(64.4±4.4)分(P<0.05)。基线时A、B2组患者的EAT-10分值中位数分别为7分和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A组的平均得分低于B组(4分,6分,P=0.039),且低于干预前自身(P=0.044)。干预后A组营养正常、有营养不良风险和营养不良的比例分别为63.3%、33.3%和3.3%,与干预前同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460, P=0.040),与有营养不良风险和营养不良的比例较B组(43.3%、20.0%)降低(P<0.05)。结论集中授课讲座式健康教育可在短期内提高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看护人员基本知识,但对实操性的进食管理效果不显著,模拟示范课形式的健康教育对指导看护人员帮助患者进行安全进食、改善营养状况有所帮助,除知识讲解以外,临床健康教育可加强对患者及其看护人员的实操技能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健康教育 进食安全 营养不良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咳嗽反射的比较 被引量:19
12
作者 招少枫 何怀 +5 位作者 窦祖林 张涵君 欧阳睿智 昝云强 胡凤娟 徐红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7-571,共5页
目的评估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及正常人上气道咳嗽防御反射功能的差异。方法脑卒中患者根据洼田饮水试验结合吞咽造影检查,分为卒中后无吞咽障碍组(SND,n=20)和卒中后吞咽障碍组(SD,n=20);另选择正常人20名为对照组(NC)。所有受试者完成... 目的评估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及正常人上气道咳嗽防御反射功能的差异。方法脑卒中患者根据洼田饮水试验结合吞咽造影检查,分为卒中后无吞咽障碍组(SND,n=20)和卒中后吞咽障碍组(SD,n=20);另选择正常人20名为对照组(NC)。所有受试者完成4种不同浓度柠檬酸(0.2 mol/L、0.4 mol/L、0.6 mol/L、0.8 mol/L)吸入,计算不同浓度下咳嗽反射通过率。结果与NC组相比,SD组吸入0.2 mol/L、0.4 mol/L柠檬酸通过率下降(P<0.05);与SND组相比,SD组吸入0.4 mol/L柠檬酸通过率下降(P<0.05)。SNC组通过率与N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NC组90%通过0.4 mol/L柠檬酸试验;SD组0.2 mol/L、0.4 mol/L通过率无显著差异(P>0.05),均低于0.6 mol/L、0.8 mol/L通过率(P<0.05);SND组0.4 mol/L通过率为85%,高于0.2 mol/L通过率(P<0.05)。柠檬酸咳嗽反射试验的评价者间信度κ=0.97。同一浓度两次测试,一致率96.8%。受试者无哮喘、窒息等症状发生。结论中低浓度柠檬酸咳嗽反射试验可以评估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上气道的咳嗽保护能力,可以作为吞咽障碍呼吸道功能筛查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咳嗽反射 柠檬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展Barthel指数在脑卒中患者中的信度与效度 被引量:127
13
作者 吴炜 倪波业 施加加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1-268,共8页
目的研究扩展Barthel指数(EBI)在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评估中的信度与效度。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方便抽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36例,采用EBI进行评定,评定者A于患者入院48 h内完成EBI评定2次,间隔>12... 目的研究扩展Barthel指数(EBI)在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评估中的信度与效度。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方便抽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36例,采用EBI进行评定,评定者A于患者入院48 h内完成EBI评定2次,间隔>12 h;评定者B在患者入院24 h内完成EBI评估1次;评定者C于患者入院48 h内完成改良Barthel指数(MBI)、功能独立性测量(FIM)评定。计算EBI的重测组间相关系数(ICC)、评定者间ICC;计算EBI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各项目分与总分行Spearman相关分析;MBI、FIM各项目分与EBI相关项目行Spearman相关分析;因子分析法分析EBI的结构效度。结果EBI各项评分重测ICC=0.766~0.953,运动项和认知项总分重测ICC分别为0.938和0.845,总分重测ICC=0.891;EBI各项评分评定者间ICC=0.728~0.976,运动项和认知项总分评定者间ICC分别为0.948和0.717,总分评定者间ICC=0.866;内部一致性分析Cronbachα=0.885;除视觉项外(r=0.215,P<0.05),其余各项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均>0.4(P<0.001)。EBI各项与MBI相应项目明显相关(r=0.648~0.958,P<0.01),EBI各项与FIM相应项目明显相关(r=0.722~0.976,P<0.01)。主成分分析提取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72.19%;剔除视觉项后,提取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69.09%;主成分1主要代表括约肌控制和部分高级脑功能(交流和社会认知),主成分2主要代表下肢功能相关的ADL,主成分3主要代表上肢功能相关的ADL。结论EBI在脑卒中患者ADL评定中具备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扩展Barthel指数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及站立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14
作者 柏京 杨卫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34-737,共4页
目的:探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及站立稳定性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一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称为常规治疗组;另一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的基础上进行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 目的:探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及站立稳定性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一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称为常规治疗组;另一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的基础上进行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称为MOTO训练组。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时接受功能评定,以Fugl-Meyer下肢功能评分、患肢承重能力、独立步行能力及稳定性系数作为评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评分、患肢承重能力、独立步行能力及稳定性系数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MOTO训练组的治疗效果改善更为明显(P<0.05),与常规治疗组对应时间点作比较,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配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及站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 承重能力 步行能力 稳定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腿痛患者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椎间盘退变和突出的关系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卫新 昝云强 徐红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92-294,共3页
目的:研究腰腿痛患者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椎间盘退变和突出的关系。方法:通过151例腰腿痛患者CT片观察椎间盘突出状况和测定关节突关节角度,其中73例患者还做了MRI检查,了解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结果:关... 目的:研究腰腿痛患者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椎间盘退变和突出的关系。方法:通过151例腰腿痛患者CT片观察椎间盘突出状况和测定关节突关节角度,其中73例患者还做了MRI检查,了解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结果: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椎间盘退变和突出有关,而椎间盘突出方向与关节面的偏向无关。结论: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增加了椎间盘退变和突出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突关节 关节突关节不对称 椎间盘退变 腰腿痛 椎间盘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侧弯患者关节突关节形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卫新 章稼 +1 位作者 何怀 昝云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656-658,共3页
目的:研究下腰痛患者关节突关节形态与腰椎侧弯的关系。方法:37例腰椎侧弯的下腰痛患者,通过X线摄片和CT轴向扫描,测量L3/4、L4/5、L5/S1关节突关节形态。26例正常者作为对照。结果:在腰椎侧弯患者中L4/5节段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为72%,L5/S... 目的:研究下腰痛患者关节突关节形态与腰椎侧弯的关系。方法:37例腰椎侧弯的下腰痛患者,通过X线摄片和CT轴向扫描,测量L3/4、L4/5、L5/S1关节突关节形态。26例正常者作为对照。结果:在腰椎侧弯患者中L4/5节段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为72%,L5/S1节段为49%。结论:腰椎侧弯与关节突关节不对称有关,可能是侧方不稳、滑脱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侧弯 关节突关节形态 下腰痛 X线摄片 CT轴向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成年男性膀胱逼尿肌厚度的超声测量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红军 杨卫新 +1 位作者 冯金法 张大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14-1617,共4页
目的 :通过超声测量观察正常成年男性膀胱逼尿肌厚度(detrusor wall thickness,DWT),探讨膀胱容量(bladder capacity,BC)、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年龄对逼尿肌厚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41例年龄在20~40岁之间的正常男... 目的 :通过超声测量观察正常成年男性膀胱逼尿肌厚度(detrusor wall thickness,DWT),探讨膀胱容量(bladder capacity,BC)、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年龄对逼尿肌厚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41例年龄在20~40岁之间的正常男性志愿者,把BC分成8个等级:1级45~55 ml,2级90~110 ml,3级140~160 ml,4级190~200 ml,5级240~260 ml,6级290~310ml,7级390~410 ml,8级为强烈尿意时的最大膀胱容量(max bladder capacity,MBC)。分别于以上8个阶段时采用8~13 MHz线阵超声探头测定膀胱前壁的DWT。结果:BC在5级之前时,DWT下降明显,而BC从5级增加至8级时DWT虽然下降轻微,但仍有显著差异(P〈0.05)。在MBC时,DWT为(0.59±0.07)mm,变异性最小。BMI和年龄对DWT无显著影响。结论:正常成年男性DWT与BC负相关。MBC时,DWT稳定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逼尿肌厚度 超声 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髓损伤后骶髓DTI影像学变化与膀胱收缩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红军 戴慧 +4 位作者 张大伟 刘传道 昝云强 蔡萍 杨卫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55-1459,共5页
目的:研究颈髓损伤患者骶髓神经继发性改变,探讨它与膀胱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例颈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另选取15例正常成年人作为对照组。试验组进行尿动力检查评估膀胱收缩功能,所有对象进行骶髓弥散张量成像... 目的:研究颈髓损伤患者骶髓神经继发性改变,探讨它与膀胱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例颈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另选取15例正常成年人作为对照组。试验组进行尿动力检查评估膀胱收缩功能,所有对象进行骶髓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检查,分析S2—S4侧角和前角的DTI指标弥散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结果:试验组骶髓侧角和前角的FA值分别为(0.21±0.03)和(0.22±0.03),分别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骶髓侧角和前角的ADC值分别为(2.44±0.53)×10^-9 mm^2/s和(2.29±0.31)×10^-9 mm^2/s,分别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试验组骶髓侧角的FA值与膀胱收缩指数(bladder contractility index,BCI)呈正相关(r=0.758,P<0.01),骶髓侧角的ADC值与BCI呈负相关(r=-0.523,P<0.05)。试验组骶髓前角的FA值及ADC值与最大尿道压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颈髓损伤后骶髓神经发生继发性改变,这些变化可能影响到膀胱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髓损伤 弥散张量成像 膀胱收缩指数 神经源性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的膀胱处理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杨卫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50-853,共4页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安全措施不到位、工伤事故、车祸等原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发病率比较高。在发达国家每百万人口的发病率为11.5%—53.4%[1—2]。2013年我科收治的SCI患者达70余人,成为科内的主要病种之一。85...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安全措施不到位、工伤事故、车祸等原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发病率比较高。在发达国家每百万人口的发病率为11.5%—53.4%[1—2]。2013年我科收治的SCI患者达70余人,成为科内的主要病种之一。85%以上的SCI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膀胱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膀胱处理 膀胱功能障碍 经济发展 安全措施 工伤事故 发达国家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颅骨减压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气管切开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韩立影 苏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886-3888,共3页
目的:分析去颅骨减压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气管切开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5-2014年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12例,根据有无行去颅骨减压术分为手术组(148例)和未手术组(164例),计算各组的气管气开率,Logistic回归分析脑卒中后气管切开... 目的:分析去颅骨减压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气管切开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5-2014年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12例,根据有无行去颅骨减压术分为手术组(148例)和未手术组(164例),计算各组的气管气开率,Logistic回归分析脑卒中后气管切开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55例患者实施气管切开,手术组49例实施气管切开,未手术组6例实施气管切开。总体的气管切开率为17.6%(55/312),手术组为33.1%(49/148),未手术组为3.66%(6/16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气管切开的发生与卒中相关性肺炎密切相关。结论:去颅骨减压术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气管切开率较高,卒中相关性肺炎是其主要影响因素。鉴于气管切开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仍需对其进行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去颅骨减压术 气管切开 卒中相关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