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证护理在呼吸科护患专业性沟通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钱红英 刘慧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23期63-64,共2页
沟通内容缺乏专业性是影响护患沟通的重要原因。本文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呼吸科护士和患者之间的专业性沟通,利用循证证据向患者阐述治疗护理措施的重要性和医学科学的风险性,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了护患纠纷。
关键词 专业性沟通 循证护理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复张对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丁琦 黄建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688-2689,共2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病理生理特点是大量肺泡萎陷,使萎陷肺泡复张,并保持开放状态,是非常必要的[1]。肺复张(RM)作为治疗ARDS的重要措施,能重新开放可复张的萎陷肺泡,使ARDS患者功能残气量增加,纠正肺通气/血流(V/Q)比例失...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病理生理特点是大量肺泡萎陷,使萎陷肺泡复张,并保持开放状态,是非常必要的[1]。肺复张(RM)作为治疗ARDS的重要措施,能重新开放可复张的萎陷肺泡,使ARDS患者功能残气量增加,纠正肺通气/血流(V/Q)比例失衡,改善氧合,提高肺顺应性[2]。Gattinoni等[3]发现,因重症肺炎与腹部疾病导致的ARDS,在应用呼气末正压(PEEP)治疗时有显著差异,首次提出了肺内源性ARDS(ARDSp)和肺外源性(ARDSexp)的概念。本研究在肺保护通气策略(LPVS)基础上,观察压力控制法(PCV)法 RM 对 ARDSp 和ARDSexp 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为临床 ARDS 患者应用 PCV 法 RM 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流动力学 肺内源性 肺复张 患者 ARDS 肺泡萎陷 病理生理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丁琦 黄建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556-2559,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5例sepsis-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18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浆的IL-17水平。分析sepsis-ARDS患者IL-17水平与氧合指数...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5例sepsis-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18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浆的IL-17水平。分析sepsis-ARDS患者IL-17水平与氧合指数(PaO_2/FiO_2)和预后的关系。结果35例sepsis-ARDS患者血浆的IL-17水平明显升高。IL-17和PaO_2/FiO_2呈负相关。相对于存活组而言,死亡组IL-17水平升高更显著。结论 Sepsis-ARDS患者血浆IL-17水平明显增高,并且和PaO_2/FiO_2及存活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氧合指数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500mg片日1次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的非对照、开放、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黄海辉 张婴元 +30 位作者 任振义 郑红光 俞云松 吕晓菊 肖祖克 杨惠芬 修清玉 陈宝元 岳红梅 郝青林 黄健安 马惠 肖伟 郭东阳 司彬 孙圣华 张伟 李其皓 沈华浩 段建 李华茵 姚婉贞 顾俊明 夏前明 应可净 刘翱 杨和平 施敏骅 孙铁英 丁国华 吴国明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48-257,共10页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500mg片剂日1次的治疗方案对轻中度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非对照、开放、多中心临床试验,以左氧氟沙星片剂500mg日1次口服,不同疗程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支气管...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500mg片剂日1次的治疗方案对轻中度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非对照、开放、多中心临床试验,以左氧氟沙星片剂500mg日1次口服,不同疗程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急性肾盂肾炎、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与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观察其临床征象、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改变及微生物学检查等,评价该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共入选病例1266例,其中全分析集1245例,符合方案集1082例,安全性分析集1245例。在符合方案集中左氧氟沙星治疗各类感染结束后7~14d的疗效评价中,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急性肾盂肾炎、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和复杂性尿路感染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6.8%(306/316)、96.0%(360/375)、93.7%(74/79)、98.7%(76/77)、94.9%(93/98)和96.0%(24/25);微生物学有效率分别为98.4%(120/122)、95.1%(136/143)、97.6%(41/42)、94.1%(48/51)、92.3%(24/26)和81.3%(13/16);综合疗效有效率分别为91.7%(289/315)、87.2%(328/376)、93.5%(72/77)、89.7%(70/78)、86.7%(85/98)和69.2%(18/26)。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215/1245),主要有头晕、恶心和失眠等;与药物相关的实验室异常发生率为15.7%(191/1213),主要有白细胞计数减少和肝酶升高等。不良反应多呈轻度和一过性,因不良反应中停者为2.7%,未发生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左氧氟沙星500mg片日1次不同疗程的给药方案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与尿路感染患者获良好疗效,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下呼吸道感染 尿路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24
5
作者 高亮 郑建 +3 位作者 欧勤芳 陈华昕 于志明 陈延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833-2835,共3页
目的:通过对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结核抗体(Tuberculosis antibody,TB-Ab)检测结果的对比,探讨T-SPOT.TB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6... 目的:通过对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结核抗体(Tuberculosis antibody,TB-Ab)检测结果的对比,探讨T-SPOT.TB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62例,根据诊断情况分为结核组32例,非结核组30例。入院后行T-SPOT.TB,TB-Ab,胸水ADA检验,将患者T-SPOT.TB检验结果与最终临床诊断进行对比,对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进行评价。结果:T-SPOT.TB、ADA、TB-Ab的敏感性分别为90.6%,71.9%,62.5%;特异性分别为:90.0%,83.3%,86.7%。T-SPOT.TB敏感性高于其他两种检验方法,但进行统计学分析后,T-SPOT.TB与ADA敏感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结核抗体敏感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POT.TB对于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有着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结核性胸膜炎的早期诊断,与结核抗体联合检测有互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结核抗体 腺苷脱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期COPD患者骨骼肌消耗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韩燕霞 钮美娥 +4 位作者 吴振云 阚亚楠 耿敏 许诺 钱红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骨骼肌消耗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41例门诊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COPD病情综合评价相关指标、生物电阻抗测量、COPD生活质量测评表对其进行调查。... 目的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骨骼肌消耗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41例门诊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COPD病情综合评价相关指标、生物电阻抗测量、COPD生活质量测评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COPD患者去脂体重指数水平为(17.19±1.94)kg/m2,发生骨骼肌消耗44例(31.20%);骨骼肌消耗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焦虑心理因子得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FEV1%及呼吸困难评分是患者发生骨骼肌消耗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存在较严重的骨骼肌消耗,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影响,骨骼肌消耗的发生与低体质量、严重气流受限及呼吸困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骨骼肌消耗 影响因素 生活质量 抑郁心理 焦虑 呼吸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B型利尿钠肽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动脉压力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左志通 陈宝华 +5 位作者 王旭 刘小铭 凌春华 张彩娣 邹新中 史建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81-783,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浆B型利尿钠肽(BNP)水平与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方法:心脏多普勒超声测定67例住院COPD患者治疗前后及同期20例我院离退休健康体检者肺动脉收缩压,并同时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浆BNP水平。结果:COP...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浆B型利尿钠肽(BNP)水平与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方法:心脏多普勒超声测定67例住院COPD患者治疗前后及同期20例我院离退休健康体检者肺动脉收缩压,并同时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浆BNP水平。结果:COPD患者治疗前后肺动脉收缩压、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均P<0.01);COPD治疗后肺动脉收缩压(29.70±9.66)mmHg、BNP水平(71.63±35.22)pg/mL显著低于治疗前(58.96±16.80)mmHg、(350.24±337.38)pg/mL(均P<0.01);治疗前后COPD患者血浆BNP水平与肺动脉收缩压均呈明显的直线正相关(均P<0.01)。结论:肺动脉高压时心室代偿性分泌BNP增多,血浆BNP水平反映了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B型利尿钠肽 肺动脉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化疗患者5次坐立试验水平与疲乏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吴振云 徐佳丽 +2 位作者 叶烨秋 赵茜 钱红英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09-614,共6页
目的目前,肺癌患者的评估集中于疾病症状、生活质量及预后等方面,缺乏对肺癌患者日常活动功能等的关注。文中调查分析肺癌化疗患者5次坐立试验(FTSST)水平现状及其与疲乏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入住我院的103例肺癌化... 目的目前,肺癌患者的评估集中于疾病症状、生活质量及预后等方面,缺乏对肺癌患者日常活动功能等的关注。文中调查分析肺癌化疗患者5次坐立试验(FTSST)水平现状及其与疲乏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入住我院的103例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Piper疲乏修正量表以及FTSST对患者进行评估调查,并分析FTSST水平与疲乏间的关系。结果肺癌化疗患者FTSST为(8.35±2.77)s,疲乏总分为(4.26±1.98),整体处于中度疲乏状态。FTSST与疲乏各维度呈轻中度正相关(r=0.350~0.501,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情感疲乏(X_(1))、有无合并症(X_(2))、职业(X_(3))以及PS评分(X_(4))4个因子可解释FTSST水平41.1%的变异程度,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6.235+0.466X_(1)+1.378X_(2)-0.519X 3+0.905X_(4)。将情感疲乏变量从模型中移除,解释变异程度降至29.5%;若将PS体力状况移除,解释变异程度下降至36.7%。结论肺癌化疗患者FTSST与疲乏症状相关,且情感疲乏及PS评分影响患者的FTSST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5次坐立试验 下肢功能 疲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endocan、FLK-1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万锦平 黄建安 +2 位作者 穆传勇 刘皓 鲁常青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研究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1,endocan)、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KDR/FLK-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同时探讨endocan、FLK-1与非小细胞肺癌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技... 目的:研究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1,endocan)、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KDR/FLK-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同时探讨endocan、FLK-1与非小细胞肺癌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60例手术切除的肺癌组织、21例癌旁肺组织(距癌组织5cm以上)中的endocan表达水平;免疫组化SP法检测FLK-1表达,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endocan、FLK-1的表达在NSCLC组织中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均<0.05);endocan、FLK-1的表达与NSCLC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正相关(P均<0.05),而与NSCLC的组织学分类无关(P均>0.05);在NSCLC中MVD、endocan、FLK-1阳性表达组明显高于二者阴性表达组(P均<0.05);endocan、FLK-1在NSCL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8889,P<0.05)。结论:endocan、FLK-1在NSCLC组织的血管发生、进展等病理过程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例皮肌炎并发肺间质病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代丽美 陈爱明 +2 位作者 季成 王彩梅 杨玉花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34-436,共3页
目的:探讨皮肌炎(DM)并发肺间质病变(ILD)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167例DM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男女之比为1:2.06。DM患者并发ILD者占23.95%,男性并发ILD(34.54%)高于女性(18.75%),ILD组的平均患病年龄[... 目的:探讨皮肌炎(DM)并发肺间质病变(ILD)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167例DM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男女之比为1:2.06。DM患者并发ILD者占23.95%,男性并发ILD(34.54%)高于女性(18.75%),ILD组的平均患病年龄[(52.03±12.22)岁]大于无ILD组[(45.34±17.43)岁]。ILD组出现异色病样皮损、四肢肌无力和关节痛者高于无ILD组,而有双上眼睑和(或)眶周红斑的为无ILD组高于ILD组。在ILD组中,抗核抗体(ANA)和抗Jo-1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4.86%和32.43%,均大于无ILD组;ILD组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血沉(ESR)和心电图ST-T改变高于无ILD组。结论:年龄较大的男性DM患者,尤其伴ANA、抗Jo-1抗体阳性,血清LDH显著升高、ESR增快、ST-T改变、四肢肌无力、有关节痛以及异色病样皮损者更易并发I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间质性肺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ING4联合放疗抑制肺腺癌SPC-A1细胞移植瘤的生长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大国 黄锦宏 +4 位作者 金钧 谢宇峰 盛伟华 杨吉成 凌春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6-171,共6页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肿瘤生长抑制因子4(inhibitor of growth family 4,ING4)联合放疗对肺腺癌SPC-A1细胞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制备SPC-A1细胞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PBS组、Ad组、Ad-ING4组、放疗组、Ad-ING4+放疗组。测量各...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肿瘤生长抑制因子4(inhibitor of growth family 4,ING4)联合放疗对肺腺癌SPC-A1细胞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制备SPC-A1细胞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PBS组、Ad组、Ad-ING4组、放疗组、Ad-ING4+放疗组。测量各组荷瘤小鼠移植瘤的体积变化,治疗15 d后摘取瘤块,称质量并计算抑瘤率;H-E染色观察瘤体组织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瘤体组织中Bax、caspase-3、Bcl-2、VEGF等因子的表达。结果:治疗后第15天SPC-A1移植瘤体积:Ad-ING4组为(1 136.03±151.58)mm3、单纯放疗组为(1 035.67±86.27)mm3、Ad-ING4+放疗组为(743.84±109.06)mm3,联合组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P<0.01);此外,联合组抑瘤率也显著高于单纯Ad-ING4组或放疗组(69.62%vs 33.17%、35.41%,P<0.01),呈现放疗增敏协同作用(Q=1.2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d-ING4及其联合放疗组能明显上调Bax、caspase-3等蛋白的表达,下调Bcl-2、VEGF等蛋白的表达,且Ad-ING4+放疗组对这些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强于Ad-ING4组、单纯放疗组(P<0.01)。结论:Ad-ING4联合放疗可有效抑制肺腺癌SPC-A1细胞移植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SPC-A1细胞 移植瘤 生长抑制因子4 放疗 生长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33、TROP-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初探 被引量:2
12
作者 顾宇平 朱一蓓 +2 位作者 张光波 赵云根 黄建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96-1400,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hoblast cell-surface antigens 2,TROP-2)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法检测CD133、TROP-2在NSCLC中... 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hoblast cell-surface antigens 2,TROP-2)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法检测CD133、TROP-2在NSCLC中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定位和共定位。结果:①CD133、TROP-2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0%和41.25%,均明显高于癌周正常肺组织及肺良性病变组织(P<0.01);②细胞分化程度越低,CD133表达阳性率越高(P=0.024);③CD133、TROP-2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TROP-2的阳性表达率随着TNM分期的升高而升高(P<0.05);④CD133、TROP-2在NSCLC中的表达具有密切相关性(P<0.001),且两种蛋白有共定位现象。结论:CD133、TROP-2的阳性表达均与NSCLC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初步证实二者在NSCLC组织中存在共定位关系,CD133联合TROP-2或许能成为NSCLC的肿瘤干细胞筛选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干细胞 CD133 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握力水平与四肢瘦组织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振云 钮美娥 +3 位作者 韩燕霞 钱红英 张秀琴 王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44-847,共4页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握力水平与四肢瘦组织质量(ALM)的关系还未进行深入的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93例稳定期COPD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握力测试、身体成分分析,分析握力...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握力水平与四肢瘦组织质量(ALM)的关系还未进行深入的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93例稳定期COPD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握力测试、身体成分分析,分析握力水平与ALM间的关系。结果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X1)、文化程度(X2)、吸烟史(X3)、病程(X4)及下肢瘦组织质量(X5)共5个因子可解释握力水平50.5%的变异程度,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9.959-4.351X1+1.397X2+2.679X3-1.526X4+1.538X5。将病程从模型中移除,变异程度减至48.1%;将下肢瘦组织质量移除,减至28.3%;同时移除两变量,则减至26.5%。ALM、上肢、下肢、躯干瘦组织质量分别为(22.32±3.25)、(6.48±1.05)、(15.83±2.26)及(22.27±3.22)kg,与握力水平[(32.27±7.27)kgf]相关系数分别为:0.486、0.436、0.496及0.496(P<0.01)。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握力水平与ALM密切相关,且病程及下肢瘦组织质量极大影响患者握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握力水平 人体成分分析 四肢瘦组织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连续3年筛查对肿瘤检出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清茹 季成 季顺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3378-3383,共6页
目的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C12芯片)连续3年筛查对肿瘤检出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某高校40周岁及以上身体键康、无肿瘤病史教师2013-2015年连续3年的健康体检C12芯片检测结果,分析C12芯片连续筛查对肿瘤检出率的影响。按照年龄分为中年... 目的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C12芯片)连续3年筛查对肿瘤检出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某高校40周岁及以上身体键康、无肿瘤病史教师2013-2015年连续3年的健康体检C12芯片检测结果,分析C12芯片连续筛查对肿瘤检出率的影响。按照年龄分为中年组(40~59岁)、老年组(60~79岁)和高龄组(≥80岁),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组肿瘤标志物的阳性率和检测值的特点。结果共3634名教师完成了连续3年的C12芯片检测及相应的随访。汇总11017例的C12芯片检测结果分析表明,其中1027例有1项或多项标志物阳性,阳性率为9.32%。中年组、老年组和高龄组体检者肿瘤标志物总阳性率分别为4.45%、10.84%和26.97%,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P<0.01)。再次检测后仍超过正常值2倍以上的受检者行进一步检查,肿瘤指标单次,连续2次和连续3次阳性的体检者,肿瘤检出率分别为1.46%,6.07%和7.08%,肿瘤检出率随肿瘤标志物持续阳性次数的增多而增大(P<0.01)。结论C12芯片检测的肿瘤标志物总阳性率和肿瘤检出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肿瘤检出率随肿瘤标志物持续阳性次数的增多而增大,C12芯片连续检测有助于提高肿瘤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芯片 多肿瘤标志物 肿瘤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延迟就医原因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阚亚楠 钮美娥 +3 位作者 耿敏 吴振云 韩燕霞 查倩倩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36-38,共3页
目的明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延迟就医的原因,为引导COPD患者及时就医提供参考。方法对15例延迟就医的COPD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质性研究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分析与提炼。结果受访者延迟就医时间20~90d。延迟就医原因提炼... 目的明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延迟就医的原因,为引导COPD患者及时就医提供参考。方法对15例延迟就医的COPD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质性研究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分析与提炼。结果受访者延迟就医时间20~90d。延迟就医原因提炼出5个主题,分别是自行处理与暂时缓解、判断疾病错误、妥协疾病症状、就医能力不足、医疗条件限制。结论COPD患者延迟就医现象普遍,患者及家属应学会正确判断就医时机,改变不良就医习惯;医护人员及社会相关部门需重视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引导COPD患者及时就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延迟就医 就医时机 健康教育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康复技术辅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居家肺康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6
作者 许诺 钮美娥 +3 位作者 韩燕霞 吴振云 阚亚楠 耿敏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06-910,共5页
肺康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主要疾病管理方式之一,目前居家肺康复的效果已得到证实,但仍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限制。应用远程康复技术可为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方案。本文总结了应用远程康复技术辅助COPD患者居家肺康复的研究进... 肺康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主要疾病管理方式之一,目前居家肺康复的效果已得到证实,但仍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限制。应用远程康复技术可为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方案。本文总结了应用远程康复技术辅助COPD患者居家肺康复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使用的远程康复技术的形式和对COPD患者结局的影响,以期为今后更好地开展COPD患者的居家肺康复提供依据,最终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 远程康复 远程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