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块充填术和分层充填术对树脂黏结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丁梦 程然 +2 位作者 王南南 华立 牟永斌 《医学研究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04-1308,共5页
目的目前临床上对如何快速高效地修复高C因素窝洞仍无定论,文中旨在研究大块充填术和分层充填术在充填此类窝洞时对树脂黏结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于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40例患者,共收集因阻生拔除的... 目的目前临床上对如何快速高效地修复高C因素窝洞仍无定论,文中旨在研究大块充填术和分层充填术在充填此类窝洞时对树脂黏结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于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40例患者,共收集因阻生拔除的第三磨牙42颗,随机选取其中36颗牙齿制备标准I类洞,按窝洞充填方式不同随机分为2组(n=18):大块充填组(一次性充填固化)和分层充填组(以2 mm为一层,分两层充填固化)。大块充填组按充填材料不同再分为3个亚组(n=6):SF大块亚组为Sonic Fill系统超声一次性充填;SDR大块亚组为Sure Fil SDR Flow系统注射头一次性注射充填;Z350大块亚组为传统复合树脂Filtek Z350一次性堆积充填,3组均光固化20s。分层充填组按充填材料不同随机分为3个亚组(n=6):SF分层亚组材料为Sonic Fill,SDR分层亚组材料为Sure Fil SDR Flow,Z350分层亚组为传统复合树脂Filtek Z350;均采用分层充填技术,分2层充填固化,每层2 mm,每次光固化20 s。随后进行微拉伸强度测试和断裂模式观察。余下6颗离体磨牙进行电子显微镜观察黏结界面形态。结果采用Fitek Z350充填时,分层充填组微拉伸强度较大块填充组增大,显著提升树脂-牙本质之间的黏结力强度[(25.43±5.71)MPa vs(0±0)MPa,P<0.05]。大块充填组Sonic Fill、Sure SDR flow微拉伸强度[(28.02±6.98)、(26.60±7.13)MPa]较Fitek Z350[(0±0)MPa]显著提高(P<0.05)。复合树脂内断裂模式在各亚组出现的频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DR大块亚组中出现的频次最多(P<0.05),其次是SDR分层亚组(P<0.05)。Z350大块亚组的标本在预备过程中断裂,树脂-牙本质黏结界面完全分离。其余各亚组电镜下表现基本一致,大部分区域树脂-牙本质黏结紧密,仅在局部可见不同程度的混合层瓦解断裂。结论传统复合树脂不适用于大块充填术,大块充填树脂在分层充填或大块充填的应用中均可取得理想的黏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结强度 大块充填术 分层充填术 C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唇多形性腺瘤1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胡永 朱丽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59-1259,共1页
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原称混合瘤(mixed tumor),约占涎腺肿瘤的65%,85%的多形性腺瘤发于腮腺,小涎腺中软腭部多见,唇、磨牙后区、舌、口底等区域少见[1]。本文诊治1例上唇多形性腺瘤病例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55... 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原称混合瘤(mixed tumor),约占涎腺肿瘤的65%,85%的多形性腺瘤发于腮腺,小涎腺中软腭部多见,唇、磨牙后区、舌、口底等区域少见[1]。本文诊治1例上唇多形性腺瘤病例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55岁,因"上唇无痛性肿物5年"入院。专科检查:右上唇黏膜下肿物,类圆形,直径约2cm,表面黏膜光滑无破溃,质地坚韧,可移动,无触痛,与皮肤无粘连,见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腺瘤 涎腺肿瘤 小涎腺 口底 腭部 唇黏膜 ADENOMA 肌上皮细胞 放射性骨坏死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在颌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3
作者 胡永 朱丽芳 吴煜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23-325,330,共4页
目的:检测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与bcl-2、p53、caspase-3蛋白表达的关系,初步探讨survivin在成釉细胞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TUNEL法检测10例成釉细胞瘤中凋亡细胞的分布;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1例成釉细胞瘤... 目的:检测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与bcl-2、p53、caspase-3蛋白表达的关系,初步探讨survivin在成釉细胞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TUNEL法检测10例成釉细胞瘤中凋亡细胞的分布;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1例成釉细胞瘤(原发11例、复发10例)中survivin、bcl-2、caspase-3、p53蛋白的表达。结果:成釉细胞瘤中凋亡细胞见于肿瘤上皮中间多角形细胞;Survivin蛋白阳性染色见于13(61.9%)例成釉细胞瘤肿瘤上皮周边细胞胞质中,survivin的表达与bcl-2、p53正相关,与caspase-3表达部位不同。结论:survivin在成釉细胞瘤肿瘤上皮周边细胞高表达,与bcl-2、p53协同抑制细胞凋亡,在成釉细胞瘤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釉细胞瘤 凋亡 SURVIV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2例颌面头颈部原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疗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崔丹 王丽雅 +3 位作者 李泽溪 许益敏 卢志远 肖灿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期75-80,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颌面头颈部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总结其病理类型、分期、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提高临床医生对颌面头颈部淋巴瘤的认识,为该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15年6月1日至2021年6月... 目的:探讨原发颌面头颈部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总结其病理类型、分期、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提高临床医生对颌面头颈部淋巴瘤的认识,为该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15年6月1日至2021年6月1日收治的82例颌面头颈部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符合诊断条件的颌面头颈部淋巴瘤患者共82例,男女比为1.65:1;年龄分布为24~80岁,中位年龄56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颌面头颈部逐渐增大的肿块,其中无痛肿块最多共62例(75%)。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为唾液腺共38例(47%)。临床分期Ⅰ~Ⅱ期60例(73%),Ⅲ~Ⅳ期22例(27%)。非霍奇金淋巴瘤(NHL)79例(96%),霍奇金淋巴瘤(HL)共3例(4%)。共68例(83%)接受手术治疗。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Ⅲ~Ⅳ期(P=0.014)、未接受手术治疗(P=0.009)是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就颌面头颈部淋巴瘤而言,其临床表现多为逐渐增大的无痛肿块,表现极不典型,易导致误诊漏诊。而临床分期晚(Ⅲ~Ⅳ期)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就本组数据研究而言,手术是有效的诊治手段。综上,我们认为对于疑似病例能早发现、早诊断,并结合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颌面部肿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