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miR-127-5p、miR-127、miR-155表达水平及其与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毛燕青 付婷 +2 位作者 王娟 王亚楠 李洁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5-390,共6页
目的探究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微小核糖核酸(miR)-127-5p、miR-127、miR-155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到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65例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 目的探究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微小核糖核酸(miR)-127-5p、miR-127、miR-155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到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65例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80例作为对照A组和同期收治的老年普通肺炎患者80例作为对照B组。比较三组血清miR-127-5p、miR-127、miR-155表达水平和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miR-127-5p、miR-127和miR-155表达水平与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三者单独及联合对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对照B组和观察组血清miR-127-5p、IFN-γ水平低于对照A组,且观察组低于对照B组(P<0.05);而对照B组和观察组血清miR-127、miR-155、IL-4、IL-17、TGF-β水平高于对照A组,且观察组高于对照B组(P<0.05)。血清miR-127-5p表达水平与血清IFN-γ水平呈正相关(r=0.463,P<0.05),与血清IL-4、IL-17、TGF-β水平呈负相关(r=-0.378、-0.396、-0.408,P<0.05);而血清miR-127和miR-155表达水平与血清IFN-γ水平呈负相关(r=-0.267、-0.513,P<0.05),与血清IL-4、IL-17、TGF-β水平呈正相关(r=0.306、0.273、0.330和r=0.410、0.453、0.385,P<0.05)。血清miR-127-5p、miR-127和miR-155表达水平单独及联合诊断对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AUC值分别为0.811、0.733、0.817、0.906,敏感度为90.77%、60.00%、67.69%、84.62%,特异度为66.87%、80.62%、83.75%、83.18%。结论miR-127-5p、miR-127和miR-155在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中差异性表达,与免疫相关细胞因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三者联合检测对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多重耐药菌 肺炎 微小RNA-127-5p 微小RNA-127 微小RNA-155 免疫因子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咳嗽变异性哮喘、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叠与典型哮喘的肺通气功能及炎症指标的比较
2
作者 桂正章 叶璐 +2 位作者 周阳 王翎 金奕丰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065-2072,共8页
目的分析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variant asthma,CVA)、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sthma-COPD overlap,ACO)与典型哮喘(classic asthma,CA)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及炎症指标特征,明确二者在临床中识别及区分CVA、ACO与CA患者的应用价值。方... 目的分析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variant asthma,CVA)、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sthma-COPD overlap,ACO)与典型哮喘(classic asthma,CA)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及炎症指标特征,明确二者在临床中识别及区分CVA、ACO与CA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就诊并诊断为支气管哮喘、CVA、ACO的共计483例患者的就诊资料,按照诊断分为CA、CVA、ACO三组。对比CA组与CVA组、CA组与ACO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分数(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血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血清总IgE(total immunoglobulin E,tIgE)等检查结果,对有意义的检查结果行logistic回归分析,再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曲线下面积及对应截断值。结果CVA组与CA组的tIg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而FeNO及EOS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O组与CA组在tIgE、FeNO和EOS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使用FEV1%pred(OR=1.086,P=0.019)、FEV1/FVC(OR=1.153,P=0.023)、MEF50%pred(OR=0.922,P=0.045)构建CA与CVA的判别模型,绘制ROC曲线,FEV1%pred的AUC为0.680,P<0.001,约登指数为0.358,对应截断值为89.200;FEV1/FVC的AUC为0.684,P<0.001,约登指数为0.334,对应截断值为76.075;MEF50%pred的AUC为0.668,P<0.001,约登指数为0.309,对应截断值为59.800;三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0.909,特异度为0.514,阳性预测值为0.600,阴性预测值为0.873,AUC为0.773,P<0.001,约登指数为0.423。使用FEV1(OR=0.002,P=0.045)、FEV1%pred(OR=1.490,P=0.006)、FEV1/FVC(OR=0.749,P=0.005)构建CA与ACO患者的判别模型,绘制ROC曲线,FEV1的AUC为0.819,P<0.001,约登指数为0.532,对应截断值为2.060;FEV1%pred的AUC为0.788,P<0.001,约登指数为0.501,对应截断值为75.000;FEV1/FVC的AUC为0.891,P<0.001,约登指数为0.678,对应截断值为68.620;三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0.904,阳性预测值为0.771,阴性预测值为1.000,AUC为0.973,P<0.001,约登指数为0.904。结论CVA、ACO与CA在肺通气功能存在差异,上述判别模型分别纳入的肺通气功能测定结果对于临床症状难以区分的CA与CVA患者以及判断CA人群是否存在ACO具有良好的判别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 哮喘-慢阻肺重叠 肺通气功能 2型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高压病临床症状、生存质量及实验室指标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毛燕青 王亚楠 李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49-1553,1559,共6页
目的探讨初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高血压患者呼吸道症状、生存质量、血常规及外周血骨代谢指标特征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初诊COPD伴高血压患者9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初诊无高血压的COPD患者92例作... 目的探讨初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高血压患者呼吸道症状、生存质量、血常规及外周血骨代谢指标特征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初诊COPD伴高血压患者9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初诊无高血压的COPD患者9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COPD全球倡议(GOLD)、SF-36量表评分、血常规及骨代谢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mMRC评级≥2级的比例、CA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SF-36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OLD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用力肺活量(FVC)和第一秒呼气量(FEV_(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淋巴细胞计数(LYM)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股骨颈骨密度、血钙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甲状旁腺激素(PTH)和骨钙素(BG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6、IL-4和IL-1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血压分级与mMRC评级、CAT评分和GOLD分级呈正相关(r_(s)=0.455、0.302、0.501,P<0.05),而与FVC、FEV1呈负相关(r_(s)=-0.311、-0.334,P<0.05)。结论初诊COPD伴高血压病患者呼吸症状较重,生存质量较差,发生骨质疏松风险增加,同时患者血压情况与呼吸症状程度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高血压 呼吸道症状 生存质量 血常规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抗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导管相关感染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4
作者 周菊珍 王丽华 +1 位作者 陈秋萍 鞠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7,共7页
目的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分析化学治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导管相关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接受化学治疗并留置PICC的400例肿瘤患者,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法将就诊患者以3∶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300例)和测试集(... 目的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分析化学治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导管相关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接受化学治疗并留置PICC的400例肿瘤患者,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法将就诊患者以3∶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300例)和测试集(100例)。根据感染发生情况将训练集患者分为无感染组和感染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及随机森林的集成分类算法分析患者PICC置管后出现导管相关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对比二者的预测效能。结果 训练集300例化学治疗患者中,32例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感染(10.67%),与无感染组比较,感染组患者单次置管穿刺次数更多,PICC留置时间更长,导管移动比例、合并糖尿病比例及换药频次更高,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及免疫功能更低(均P<0.05)。PICC留置时间、导管移动情况、合并糖尿病情况、换药频次、WBC及免疫功能均为患者PICC置管后导管相关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随机森林模型显示不同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排序结果依次为:PICC留置时间、导管移动情况、合并糖尿病情况、WBC、换药频次及免疫功能。随机森林模型的集成分类算法预测化学治疗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2,与logistic回归模型(AUC=0.791)相比预测效能更优。结论 PICC留置时间、导管移动情况、合并糖尿病情况、换药频次、WBC水平及免疫功能是化学治疗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随机森林模型的集成分类算法可用于对化学治疗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预测分析,其预测性能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治疗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感染 外周静脉 随机森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具有CD27和CD38表型的B细胞亚群表达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蒋建华 薛群 +4 位作者 刘翠平 方琪 俞立强 张陆陆 蒋觉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83-890,共8页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具有CD27和CD38表型的B细胞亚群表达变化。方法观察对象均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治疗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共43例,采用流式细胞术和三色荧光标记法检测其外周血CD27^+CD38^-、CD27^+CD38^+、CD27^-CD38^+...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具有CD27和CD38表型的B细胞亚群表达变化。方法观察对象均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治疗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共43例,采用流式细胞术和三色荧光标记法检测其外周血CD27^+CD38^-、CD27^+CD38^+、CD27^-CD38^+和CD27^-CD38^-B细胞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者相比,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CD27^+CD38^-和CD27^+CD38^+B细胞比例升高(P=0.000,0.000)、CD27^-CD38^+B细胞比例降低(P=0.001)。其中,外周血CD27^+CD38^-B细胞比例,全身型高于眼肌型(P=0.031);CD27^-CD38^+B细胞比例,合并胸腺瘤者低于无胸腺异常者(P=0.026);CD27^+CD38^-和CD27^+CD38^+B细胞比例,肌无力危象者高于非肌无力危象者(P=0.017,0.011)。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QMGS评分减少(P=0.012)、外周血CD27^+CD38^+B细胞比例降低(P=0.034)、CD27^-CD38^+B细胞比例升高(P=0.006);Spearman秩相关分析,QMGS评分与外周血CD27^+CD38^-B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s=0.394,P=0.009)。结论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中存在具有CD27和CD38表型的B细胞亚群,其表达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提示不同表型的B细胞亚群可能在重症肌无力的免疫机制和疾病进程中发挥不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B淋巴细胞亚群 抗原 CD27 抗原 CD3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吸入粉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被引量:8
6
作者 林晨 郑爽 +6 位作者 朱建国 侯欢 金奕丰 龚银华 郁件康 周红梅 陈蓉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9-547,共9页
目的对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吸入粉雾剂(UM/VI 62.5/25μg)进行快速卫生技术评估(HTA),评估其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相关中英文数据库,由2名专业人员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 目的对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吸入粉雾剂(UM/VI 62.5/25μg)进行快速卫生技术评估(HTA),评估其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相关中英文数据库,由2名专业人员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对提取结果进行分类评价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HTA报告1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7篇和药物经济学研究4篇。以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值(FEV1)、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和过度呼吸困难指数(TDI)进行疗效评价,UM/VI 62.5/25μg显著优于安慰剂;与格隆溴铵/福莫特罗14.4/9.6μg相比,FEV1有显著性改善(P<0.05),与其他LABA/LAMA相比,在FEV1、SGRQ、TDI方面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安全性方面,与噻托溴铵/奥达特罗5/5μg相比,UM/VI 62.5/25μg全因退出率显著升高(P<0.05);以急救药物的使用、任意原因导致的停药、中重度急性加重、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心血管严重不良事件、肺炎、各种原因导致的退出、由于治疗导致的死亡指标进行评估,与其他治疗COPD的药物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纳入的国外药物经济学研究显示UM/VI 62.5/25μg具有较好的经济性,但国内缺乏相关药物经济学研究。结论UM/VI 62.5/25μg具有良好的有效性,较好的安全性,有必要在中国进一步开展经济学评价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吸入粉雾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有效性 安全性 经济性 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