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游离隐动脉皮瓣修复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6
1
作者 巨积辉 金光哲 +7 位作者 赵强 刘跃飞 魏诚 李雷 李建宁 刘新益 邹国平 侯瑞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0-693,共4页
目的报道游离隐动脉皮瓣修复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2月~2009年2月,对8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5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游离隐动脉皮瓣修复术。13例患者均伴有肌腱、骨、神经血管外露,皮瓣面积7cm×... 目的报道游离隐动脉皮瓣修复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2月~2009年2月,对8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5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游离隐动脉皮瓣修复术。13例患者均伴有肌腱、骨、神经血管外露,皮瓣面积7cm×6cm~12cm×9cm,1例小儿患者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有跟腱缺损,2例皮瓣供区采用直接缝合,11例皮瓣供区采用下腹部全厚皮片植皮。结果术后13例患者皮瓣均一期成活,供区伤口一期愈合。经随访6~36个月,平均随访9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不臃肿,感觉恢复S2~S4,手部功能恢复满意,足部行走功能无影响。2例供区直接缝合者供区遗留线状瘢痕,瘢痕无增生及挛缩,11例供区植皮者植皮区松软,外观可,无瘢痕挛缩。结论游离隐动脉皮瓣修复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解剖恒定,手术操作安全、简便,可满足手足部创面覆盖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隐动脉 损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指皮肤套状撕脱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石志华 巨积辉 侯瑞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3-595,共3页
手指皮肤套状撕脱伤(以下简称手指套脱伤)是较常见且严重的手外伤,常因机器碾压时患者保护性回抽肢体而导致手指套脱伤,由于独特的伤情特点,致使其治疗一直是手外科界的难题之一。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根据不同的手指伤情,手... 手指皮肤套状撕脱伤(以下简称手指套脱伤)是较常见且严重的手外伤,常因机器碾压时患者保护性回抽肢体而导致手指套脱伤,由于独特的伤情特点,致使其治疗一直是手外科界的难题之一。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根据不同的手指伤情,手指套脱伤的治疗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术式,且效果也越来越好。现就其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状撕脱伤 手指皮肤 手指套脱伤 显微外科技术 伤情特点 进展综述 手外伤 保护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手指脱套伤皮瓣修复系数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广亮 巨积辉 +5 位作者 金光哲 李祥军 唐林峰 廖观祥 宋二发 侯瑞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索一种修复全手指皮肤脱套伤时既简便又能精确设计皮瓣的新方法。方法利用20具新鲜尸体,建立40例中指全手指脱套伤的分区皮瓣修复模型。分别测量模型指掌、背侧皮肤与创面的长度和远、近端宽度。分别计算掌背侧创面的长度与远近... 目的探索一种修复全手指皮肤脱套伤时既简便又能精确设计皮瓣的新方法。方法利用20具新鲜尸体,建立40例中指全手指脱套伤的分区皮瓣修复模型。分别测量模型指掌、背侧皮肤与创面的长度和远、近端宽度。分别计算掌背侧创面的长度与远近端宽度的比值,经统计学处理后获得皮瓣系数。结果手指脱套伤撕脱皮肤与创面之间存在一个恒定的比例关系,我们暂命其为皮瓣系数。皮瓣长度系数定为1.2,宽度系数定为1.6。结论皮瓣系数能为临床修复全手指皮肤脱套伤提供一个既简便又能精确设计皮瓣的新方法,为临床真正做到缺多少补多少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套伤 外科皮瓣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患手模型指导个性化选择皮瓣治疗虎口挛缩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郭礼平 巨积辉 +2 位作者 周荣 王健 余新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3D打印患手模型指导个性化选择皮瓣治疗虎口挛缩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对10例虎口中~重度挛缩者,术前3D打印患手模型,依据模型设计虎口开大后创面的形状及面积,个性化选择合适的皮瓣修复创面,术中比对验... 目的探讨利用3D打印患手模型指导个性化选择皮瓣治疗虎口挛缩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对10例虎口中~重度挛缩者,术前3D打印患手模型,依据模型设计虎口开大后创面的形状及面积,个性化选择合适的皮瓣修复创面,术中比对验证,术后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中发现创面形状及面积与术前模拟设计基本一致,皮瓣选择与术前模拟一致,10例皮瓣均成活,供区及受区创面Ⅰ期愈合,随访6~12个月,皮瓣外形满意,感觉部分恢复,拇指恢复外展及对掌功能,虎口角度增加50~60°(平均53.4°),虎口宽度增加18~35 mm(平均31.3 mm),虎口修复评定:优7例,良2例,中1例。结论术前3D打印患手模型可指导个性化的皮瓣,使虎口挛缩开大的创面达到精准修复,减少手术时间,术后虎口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虎口挛缩 皮瓣 个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血管的趾甲移植修复拇、手指指甲缺损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秀平 巨积辉 +1 位作者 刘新益 侯瑞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0-213,共4页
目的总结吻合血管的趾甲移植修复拇、手指指甲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2月~2011年2月,采用吻合血管的跚L趾甲移植修复拇指指甲缺损23例,采用吻合血管的第2趾趾甲移植修复2-4指指甲缺损40例。足部供区采用植皮或邻近皮瓣转移修复... 目的总结吻合血管的趾甲移植修复拇、手指指甲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2月~2011年2月,采用吻合血管的跚L趾甲移植修复拇指指甲缺损23例,采用吻合血管的第2趾趾甲移植修复2-4指指甲缺损40例。足部供区采用植皮或邻近皮瓣转移修复术。结果术后移植的23例躅趾趾甲、40例第2趾趾甲均成活。63例患者获随访5~30个月,平均13个月。随访患者修复后的手指外形满意,指甲生长良好,可以协助指腹完成抓、掐、捡针等动作。拇指指间关节屈曲达50°-90°,平均为65°。2-4指远指间关节屈曲达30°~70°,平均为50°。48例供足植皮者,2例在足背远端出现线状瘢痕挛缩,再次手术给予瘢痕切除改形后挛缩解除,余植皮区皮肤松软,质地可。结论应用吻合血管的蹰趾趾甲、第2趾趾甲移植修复拇、手指指甲缺损,可以很好地恢复指端的外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甲 趾甲 显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拇长展肌腱束转位重建多韧带手术治疗第1腕掌关节脱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凯 巨积辉 +4 位作者 金光哲 郭礼平 李亚东 陆兆威 刘胜哲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38-740,744,共4页
目的报道拇长展肌腱束转位重建第1腕掌关节后斜韧带及背桡侧韧带手术治疗第1腕掌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对5例第1腕掌关节脱位患者实施关节复位、克氏针牵引固定及拇长展肌腱束重建第1腕掌关节后斜韧带和背... 目的报道拇长展肌腱束转位重建第1腕掌关节后斜韧带及背桡侧韧带手术治疗第1腕掌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对5例第1腕掌关节脱位患者实施关节复位、克氏针牵引固定及拇长展肌腱束重建第1腕掌关节后斜韧带和背桡侧韧带手术,术后4周去除外固定并拔除克氏针开始功能锻炼。根据X线片、拇指关节活动范围(rangeofmotion,ROM)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术后随访5~12个月(平均8个月)。末次随访复查X线片无关节再脱位;ROM检测,4例屈伸、收展活动恢复正常,1例对掌受限。结论采用拇长展肌腱束转位重建第1腕掌关节韧带,可恢复关节稳定性,改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脱位 韧带重建 第1腕掌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指皮肤脱套伤治疗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邵牧 巨积辉 侯瑞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08-710,共3页
手指皮肤脱套伤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手外伤之一,多因手指被高速转动的机器卷入或被重物压住的瞬间,患者保护性的将手指抽出导致手指皮肤及皮下组织与骨关节、肌腱分离,形成手指皮肤脱套伤[1]。其治疗一直是手外科的难点。随着显微外科技术... 手指皮肤脱套伤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手外伤之一,多因手指被高速转动的机器卷入或被重物压住的瞬间,患者保护性的将手指抽出导致手指皮肤及皮下组织与骨关节、肌腱分离,形成手指皮肤脱套伤[1]。其治疗一直是手外科的难点。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手指皮肤脱套伤的治疗经历了截指、再植、远近位带蒂皮瓣修复、游离皮瓣修复、再造、瓦合皮瓣修复等不同阶段。手指脱套伤的治疗方式主要是脱套远端软组织的完整性决定的。如果脱套远端的皮肤相对完整,且挫伤不太重,有可供吻合的血管,则以再植为首选方案,但是临床上脱套远端皮肤通常挫伤严重,无再植条件。针对单个或两个手指的脱套伤,可以采用经典的第2趾甲皮瓣来进行治疗。该术式能一期同时完成创面覆盖及指腹、指甲和感觉的修复,缺点是会牺牲掉第2足趾。目前使用瓦合皮瓣修复代表了手术修复的最高水平,皮瓣来源主要是脚趾,将伤口分为手背区和手掌区以后,手掌侧采用第2趾侧方瓣、手背侧采用第2趾的甲皮瓣来进行修复,最后修复效果外形及功能接近于正常手指,最大优点是不用牺牲第2脚趾,且不影响供区功能。但对于手指皮肤脱套伤的治疗最终还是要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需求、身体条件和伤情特点等不同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现就手指皮肤脱套伤近年治疗进展及其手术方式的选择作一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皮肤脱套伤 治疗方式 皮瓣修复 显微外科技术 趾甲皮瓣 手指脱套伤 皮下组织 创面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动脉背侧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9
8
作者 金光哲 巨积辉 +2 位作者 李雷 周荣 侯瑞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2-455,共4页
目的探讨指动脉背侧支皮瓣血管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经验。方法5侧成人新鲜上肢标本经动脉红色乳胶灌注并解剖,观察指动脉背侧支的起始处外径,走行距离及吻合支情况。1侧成人新鲜上肢标本经氧化铅灌注,分别于灌注后2、4h行X线片摄影... 目的探讨指动脉背侧支皮瓣血管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经验。方法5侧成人新鲜上肢标本经动脉红色乳胶灌注并解剖,观察指动脉背侧支的起始处外径,走行距离及吻合支情况。1侧成人新鲜上肢标本经氧化铅灌注,分别于灌注后2、4h行X线片摄影,观察指动脉背侧支走行、分布情况。临床上设计切取以指动脉背侧支为蒂的游离皮瓣修复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共6例6指。结果指动脉背侧支发出部位比较恒定,分别在近节指中段、近节中远1/3、中节中段及远指间关节平面,其中以近节中远1/3处的皮支发出最为恒定,起始处外径约为0.2mm。临床设计游离皮瓣6例6块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乒18月(平均12月),皮瓣血运、质地、弹性良好,外形美观,感觉恢复s3,对供区损伤小。结论指动脉背侧支解剖恒定,供血可靠,以指动脉背侧支为蒂的游离皮瓣修复指腹创面是一种理想的方法,临床上可依具体情况选择来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固有动脉 背侧支 外科皮瓣 修复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 被引量:10
9
作者 周荣 金光哲 +5 位作者 巨积辉 李建宁 赵强 刘跃飞 李雷 侯瑞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3-695,共3页
目的报道以内踝上胫后动脉为蒂的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2月~2010年2月,对22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以内踝上胫后动脉为蒂的穿支皮瓣修复术。皮瓣面积10cm×7cm~15cm×11cm,供... 目的报道以内踝上胫后动脉为蒂的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2月~2010年2月,对22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以内踝上胫后动脉为蒂的穿支皮瓣修复术。皮瓣面积10cm×7cm~15cm×11cm,供区采用下腹部全厚皮片植皮。结果术后22例患者皮瓣均一期成活,供区伤口一期愈合。经随访6~36个月,平均随访12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不臃肿,感觉恢复S2~S3+,足部行走功能恢复满意。供区植皮者植皮区松软,外观可,无瘢痕挛缩。结论内踝上以胫后动脉为蒂的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解剖恒定,手术操作安全、简便,可满足踝部部创面覆盖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穿支 损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202190对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时TNF-α和IL-10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建龙 巨积辉 +3 位作者 周广良 金光哲 李志敏 侯瑞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98-703,707,共7页
目的探讨P38MAPK抑制剂SB202190对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发展及TNF-α与IL-10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取12-14周龄健康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缺血再灌注组(Ⅱ组)、生理盐水组(Ⅲ组)、P38抑制剂组(Ⅳ组),每组12只。制... 目的探讨P38MAPK抑制剂SB202190对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发展及TNF-α与IL-10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取12-14周龄健康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缺血再灌注组(Ⅱ组)、生理盐水组(Ⅲ组)、P38抑制剂组(Ⅳ组),每组12只。制作大鼠腹部轴型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后7d,测定皮瓣存活率,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10浓度,切取皮瓣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38MAPK与P-P38MAPK的表达。结果术后第7天,Ⅳ组皮瓣存活率显著高于Ⅱ、Ⅲ组(P〈0.05),与Ⅰ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Ⅱ、Ⅲ组相比,Ⅳ组P38MAPK与P-P38MAPK表达显著降低,血清TNF-α浓度明显降低,但IL-10浓度增高(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皮瓣存活率与TNF-α浓度显著负相关,与IL-10浓度相关不显著。P38MAPK、P-P38MAPK评分与TNF-α浓度均显著正相关,与IL-10浓度相关不显著。结论 SB202190可抑制皮瓣内P38MAPK信号通路,降低TNF-α浓度,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提高皮瓣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缺血再灌注 SB202190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浅屈肌腱束经骨隧道重建中央腱止点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玉军 巨积辉 +5 位作者 徐磊 金乾衡 赵强 李祥军 程贺云 王本元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模拟指浅屈肌腱束经骨隧道重建中央腱止点的手术方法,验证手术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8例新鲜成人尸体手标本,用示、中、环指共24指,解剖观测指浅屈肌腱及中央腱、伸肌腱的相关解剖结构。选取12指(示、中、环指各4指)新鲜成人手... 目的模拟指浅屈肌腱束经骨隧道重建中央腱止点的手术方法,验证手术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8例新鲜成人尸体手标本,用示、中、环指共24指,解剖观测指浅屈肌腱及中央腱、伸肌腱的相关解剖结构。选取12指(示、中、环指各4指)新鲜成人手指标本进行模拟手术,均人为设计中央腱止点断裂。将指浅屈肌腱两侧部分腱束从中节掌侧止点处经指骨钻孔后引至背侧,与背侧中央腱断端编织缝合重建中央腱止点,测量不同缝合间距的PIP(近指间关节)被动伸直角度和被动屈曲角度。结果指浅屈肌腱缝合间距大时,被动伸屈角度大,但中央腱和指浅屈肌腱松弛明显;指浅屈肌腱缝合间距小时,被动伸屈角度小,且中央腱和指浅屈肌腱张力大,均不能保证手指被动伸屈活动。指浅屈肌腱的缝合间距在1.5 cm时,PIP的被动屈曲角度约75°,缝合间距在1.0 cm时,PIP的被动屈曲角度约30°,缝合间距在1.0~1.5 cm时,即切取到Camper腱交叉时,PIP被动伸直和屈曲角度最接近手指功能位时的角度。结论切取转移的指浅屈肌腱至Camper腱交叉时可以完成中央腱止点重建,供腱损伤小,重建止点是相对安全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损伤 止点 中央腱 解剖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降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肢体创面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广良 巨积辉 +3 位作者 蒋国栋 张玉军 李雷 侯瑞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3-696,共4页
目的 报道应用膝降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肢体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膝降动脉的走行、分支与吻合的解剖学特点,在膝关节内侧上部设计膝降动脉穿支皮瓣,带血管蒂移位修复小腿上1/3前内侧、膝关节前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5例;游离膝降动脉穿... 目的 报道应用膝降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肢体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膝降动脉的走行、分支与吻合的解剖学特点,在膝关节内侧上部设计膝降动脉穿支皮瓣,带血管蒂移位修复小腿上1/3前内侧、膝关节前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5例;游离膝降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创面4例。结果 临床应用共9例,皮瓣均成活,创面一期愈合。经1-24个月随访,皮瓣质地优良、色泽接近正常,外形美观,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膝降动脉穿支皮瓣解剖位置恒定、血液供应良好、手术方法简单,是修复肢体创面的可选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降动脉 穿支皮瓣 创面修复 显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母)趾皮瓣瓦合修复拇指套脱伤可行性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7
13
作者 廖观祥 巨积辉 +4 位作者 刘新益 周荣 张广亮 王天亮 侯瑞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50-654,共5页
目的探索游离母趾背侧趾甲皮瓣与对侧母趾腓侧皮瓣瓦合修复拇指套脱伤的可行性。方法对18具新鲜尸体标本的右拇指建立拇指套脱伤模型,将创面分为背侧和掌侧两部分,分别测量背、掌侧创面纵长及创面近端周径,记录测量数据,然后于尸体... 目的探索游离母趾背侧趾甲皮瓣与对侧母趾腓侧皮瓣瓦合修复拇指套脱伤的可行性。方法对18具新鲜尸体标本的右拇指建立拇指套脱伤模型,将创面分为背侧和掌侧两部分,分别测量背、掌侧创面纵长及创面近端周径,记录测量数据,然后于尸体上模拟手术:背侧创面设计同侧母趾背侧趾甲皮瓣覆盖,掌侧创面设计对侧母趾腓侧皮瓣覆盖,两块皮瓣瓦合后修复整个套脱伤拇指创面。结果测得的36个拇指套脱伤模型的数据中,背侧创面纵长最大为6.2 cm,掌侧创面纵长最大为5.9 cm,创面近端周径最大为6.9 cm,均较文献报道两块皮瓣的最大可切取值小。18例模拟手术中,应用同侧母趾背侧趾甲皮瓣与对侧母趾腓侧皮瓣瓦合修复右手拇指套脱伤模型,一次性修复了创面、指腹及指甲,术后拇指指腹饱满,外形美观,与对侧正常拇指外形相似。结论母趾趾背侧趾甲皮瓣与母趾腓侧皮瓣均能够提供足够大皮瓣以覆盖背侧与掌侧创面,两块皮瓣瓦合修复拇指套脱伤的手术方式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套脱伤 外科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指端缺损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凯 巨积辉 +2 位作者 金光哲 郭礼平 李亚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目的报道应用带指固有动脉的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23例23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均伴有指骨外露,应用带指固有动脉的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中不用特意寻... 目的报道应用带指固有动脉的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23例23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均伴有指骨外露,应用带指固有动脉的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中不用特意寻找指固有动脉背侧皮支,保留指固有动脉近节中远1/3处1cm往背侧的筋膜组织,连同指固有动脉一并切取,切除的指固有动脉予以指背静脉桥接修复,切取皮瓣面积为1.5cm×1.0cm~2.5cm×2.0cm,供区取前臂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23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10个月,皮瓣质地佳,手指外形及感觉恢复良好,两点辨别觉为8~14mm。皮瓣供区植皮愈合良好。结论运用改良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可降低了切取难度,减少背侧支损伤可能,增加供血动脉吻合口径,降低吻合难度,是修复指端缺损一种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损伤 外科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桥接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肢主干血管及软组织缺损创面 被引量:7
15
作者 邓伟 巨积辉 +3 位作者 李雷 周正虎 郑彬兵 赵东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76-680,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血流桥接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8月~2016年12月,对12例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或内固定外露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7~66岁,应用血流桥接型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小腿创面8例... 目的探讨应用血流桥接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8月~2016年12月,对12例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或内固定外露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7~66岁,应用血流桥接型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小腿创面8例、踝部创面3例、足部创面1例,血管缺损长度为6~15 cm(平均10 cm),将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主干近、远端分别与受区动脉近、远端进行端-端吻合,皮瓣切取面积5 cm×6 cm^32 cm×19 cm,供区直接缝合或以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术后12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疤痕愈合,1例皮瓣术后1 d出现血管危象,经探查后成活,皮瓣均未见静脉回流不足的表现,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桥接血管血流通畅,皮瓣质地优良。结论血流桥接型股前外侧皮瓣不牺牲受区主干血管,同时实现覆盖创面的目的,是修复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血流桥接 下肢 皮肤软组织缺损 修复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臂中下段尺动脉走行变异1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程贺云 赵强 +1 位作者 杜伟伟 巨积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7-117,共1页
尺动脉变异有较多文献报道,但作者在前臂血管神经肌腱探查修复手术中,发现1例尺动脉在前臂中下段走行变异的特殊病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动脉变异 尺动脉 中下段 前臂 走行 神经肌腱 手术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趾足底固有动脉趾端动脉弓及其分支的显微解剖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林峰 巨积辉 +5 位作者 刘跃飞 周荣 胡昌庆 杨开航 郭全伟 侯瑞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6-379,共4页
目的解剖观测趾足底固有动脉趾端动脉弓及其分支的解剖学特点。方法选取新鲜成人足标本8只,分别经足背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对第2趾趾足底固有动脉进行显微解剖,观察趾足底固有动脉弓的出现概率,位置及其口径,趾端动脉弓发出的弓上动脉的... 目的解剖观测趾足底固有动脉趾端动脉弓及其分支的解剖学特点。方法选取新鲜成人足标本8只,分别经足背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对第2趾趾足底固有动脉进行显微解剖,观察趾足底固有动脉弓的出现概率,位置及其口径,趾端动脉弓发出的弓上动脉的起始部位,走行方向,分支数目及血管口径情况。结果第2趾趾足底固有动脉趾端动脉弓恒定,动脉弓的外径为0.5~0.8 mm,平均外径为0.64 mm,动脉弓距趾端的距离为9.5~13.0 mm,平均为11.1 mm。动脉弓上发出5支恒定的分支,即趾端弓上动脉,我们将其命名为第1~5支趾端弓上动脉(由胫侧至腓侧)。结论第2趾趾端动脉弓及其发出的弓上动脉解剖恒定,可以采用弓上动脉为蒂的微型轴型皮瓣改善第2足趾再造后外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趾足底固有动脉 解剖学研究 第2足趾 趾端动脉弓 弓上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壁浅动脉与旋髂浅动脉共干起于股深动脉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跃飞 巨积辉 吕文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2-242,共1页
腹壁浅动脉与旋髂浅动脉变异类型较多,两组血管可分别起源于股动脉或两者共干后起于股动脉,或者两组血管发自股深动脉、旋股动脉及会阴动脉,或者两组血管中其中一组缺损等类型。
关键词 旋髂浅动脉 腹壁浅动脉 股深动脉 共干 旋股动脉 变异类型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侧膈神经变异1例
19
作者 张广亮 巨积辉 +3 位作者 唐林峰 金光哲 刘杰 侯瑞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5-685,共1页
膈神经是颈丛中重要的分支,其主要来源于第4对颈丛神经前支,部分纤维来自于第3、5对颈丛神经前支。膈神经起点变异比较罕见,田毅浩等m报道了1例左侧膈神经由臂丛上干发出的尸体标本。笔者在解剖1具成年男性尸体标本时,发现其右侧膈神经... 膈神经是颈丛中重要的分支,其主要来源于第4对颈丛神经前支,部分纤维来自于第3、5对颈丛神经前支。膈神经起点变异比较罕见,田毅浩等m报道了1例左侧膈神经由臂丛上干发出的尸体标本。笔者在解剖1具成年男性尸体标本时,发现其右侧膈神经起点也出现类似变异,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神经 尸体标本 前支 颈丛神经 成年男性 臂丛上干 变异 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拇主要动脉变异1例
20
作者 熊胜 巨积辉 +1 位作者 李友 侯瑞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4-484,共1页
作者在为l例左侧全手皮肤脱套伤(近端于尺骨茎突平面,远端至拇指指间关节平面、示、中、环指中节中部平面、小指远侧指间关节平面)行再植手术时,见其拇主要动脉由鼻咽窝处发出,在第l骨间背侧肌浅面走行,经虎口转至拇指尺侧,直接... 作者在为l例左侧全手皮肤脱套伤(近端于尺骨茎突平面,远端至拇指指间关节平面、示、中、环指中节中部平面、小指远侧指间关节平面)行再植手术时,见其拇主要动脉由鼻咽窝处发出,在第l骨间背侧肌浅面走行,经虎口转至拇指尺侧,直接延续为拇指尺侧固有动脉,与拇指尺侧指固有神经伴行。手部动脉变异较多,查阅相关文献,未见此类报道,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变异 远侧指间关节 皮肤脱套伤 指固有神经 再植手术 骨间背侧 拇指 指中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