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茵解毒方治疗肾虚浊毒型3~5期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Klotho的影响
1
作者 舒亮辉 李娜 +2 位作者 桑云鹤 雍晨 周恩超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8-543,共6页
目的探索苏茵解毒方治疗肾虚浊毒型3~5期非透析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Klotho、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2例肾虚浊毒型3~5期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1例,共完成84例,其中对照组44例、治疗... 目的探索苏茵解毒方治疗肾虚浊毒型3~5期非透析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Klotho、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2例肾虚浊毒型3~5期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1例,共完成84例,其中对照组44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苏茵解毒方,2组疗程均为16周。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肾功能相关指标[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24 h尿蛋白定量(UTP)]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Kloth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变化。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BUN、Scr明显降低(P<0.05),eGFR显著增加(P<0.05,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血清Klotho水平明显升高(P<0.05),IL-18水平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血清Klotho、TNF-α、IL-18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苏茵解毒方能够有效改善肾虚浊毒型3~5期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可能与提高Klotho水平、减轻体内炎症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茵解毒方 慢性肾脏病 肾虚浊毒证 益肾元 解肾毒 KLOTHO TNF-α IL-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Tilt骨盆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1
2
作者 罗俊浩 马运宏 +2 位作者 李泽清 吴永伟 芮永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Tilt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0月“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联合三维C臂辅助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21例Tilt骨盆骨折的临床资料。Tile分型B2.1型11例,B2.2型3例,B2.3型2... 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Tilt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0月“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联合三维C臂辅助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21例Tilt骨盆骨折的临床资料。Tile分型B2.1型11例,B2.2型3例,B2.3型2例,B3型5例。结果21例均安全经皮置入空心螺钉,共置入71枚螺钉,其中S1螺钉21枚,S2螺钉21枚,耻骨支螺钉21枚(顺行螺钉14枚,逆行螺钉7枚),LC-Ⅱ螺钉4枚,改良LC-Ⅱ螺钉4枚。单枚螺钉置入时间(31.1±10.8)min,单枚螺钉透视时间(5.9±1.7)min,每例患者手术时间(100.7±16.2)min,出血量(11.2±4.2)ml。骨折复位质量(Matta标准)优8例,良11例,可2例,优良率90.5%(19/21)。螺钉置入质量(Gras分类)优65枚,良6枚,优良率100%(71/71)。21例随访4~18(10.7±8.4)月。均达到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2.7±1.8)周。末次随访时骨盆功能(Majeed评分系统)优7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85.7%(18/21)。2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2例肌间静脉血栓,均治愈。结论使用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Tilt骨盆骨折,螺钉置入准确,无需调整,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lt骨盆骨折 手术机器人 微创手术 通道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烷+丙泊酚全麻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免疫功能与认知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徐艳 华豪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8-412,共5页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丙泊酚全麻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免疫功能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在苏州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于全麻下进行手术...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丙泊酚全麻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免疫功能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在苏州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于全麻下进行手术,对照组予以丙泊酚静脉泵入,观察组予以七氟烷复合吸入^(+)丙泊酚静脉泵入。观察两组的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心率)、术后疼痛(VAS评分)、免疫功能[T细胞亚群(CD3^(+)T、CD4^(+)T、CD8^(+)T、CD4^(+)T/CD8^(+)T)、IgG、IgA、IgM]、认知功能(MMSE评分、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呼吸抑制、体动)。结果:两组置入喉罩后10 min、手术开始时、拔除喉罩后10 min的平均动脉压均低于本组麻醉诱导前(P<0.05),对照组手术开始时的心率低于本组麻醉诱导前(P<0.05),两组各时间段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相近(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间段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的CD3^(+)T、CD4^(+)T、CD4^(+)T/CD8^(+)T、IgG、IgA、IgM高于对照组(P<0.05),CD8^(+)T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 d的MMSE评分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相近(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丙泊酚全麻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稳定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减轻术后疼痛,改善免疫功能指标,且不增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丙泊酚 全麻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免疫功能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髂前上棘骨折后骨痂压迫致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症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印飞 孙振中 +2 位作者 顾三军 李海峰 刘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5-725,共1页
患者,男,60岁。因右髋部外伤5月后大腿外侧局部麻木疼痛不适入院。体检:右髂前上棘外下1cm处压痛阳性,右大腿前外侧区域局部麻木(图1A),感觉S2,Tinel征阳性,右下肢肌力4+级,双下肢膝反射、踝反射存在。X线提示:右髂前上棘... 患者,男,60岁。因右髋部外伤5月后大腿外侧局部麻木疼痛不适入院。体检:右髂前上棘外下1cm处压痛阳性,右大腿前外侧区域局部麻木(图1A),感觉S2,Tinel征阳性,右下肢肌力4+级,双下肢膝反射、踝反射存在。X线提示:右髂前上棘撕脱骨折(图1B)。肌电图提示右股外侧皮神经严重损害。在腰麻下行右股前外侧皮神经探查修复术,术中见股外侧皮神经在腹股沟韧带出口处改变走行,横向走行,神经远端卡在髂前上棘撕脱骨折块骨痂中(图1C),给予游离,断端直接缝合,并于腹股沟出口处及髂胫束出口处充分松解神经(图1D)。术后切口愈合良好,随访1年,右大腿前外侧感觉S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前上棘撕脱骨折 神经卡压综合症 股外侧皮神经 骨痂 骨折后 腹股沟韧带 压迫 术后切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相关药物基因组学在癫痫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洪远 华颖 +3 位作者 胡笑月 陈锡创 吴委 李智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41-245,共5页
研究丙戊酸相关药物基因遗传多态性特点,可为癫痫患者制定用药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疾病治愈率。近年来研究发现编码钠离子通道、效应通路酶及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患者对丙戊酸的作用应答差异相关;一相代谢酶、二相代谢酶,转运体及酰基肽... 研究丙戊酸相关药物基因遗传多态性特点,可为癫痫患者制定用药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疾病治愈率。近年来研究发现编码钠离子通道、效应通路酶及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患者对丙戊酸的作用应答差异相关;一相代谢酶、二相代谢酶,转运体及酰基肽水解酶等相关基因多态性与丙戊酸代谢浓度差异相关;另外,一些基因的多态性与丙戊酸使用后发生肝功能异常,体质量增加,及血氨代谢、血脂代谢、骨代谢异常等不良反应的差异相关。了解丙戊酸相关药物基因的多态性特点在癫痫患者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结合患者的基因型选用更为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实现精准的个体化用药,提高治疗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 药物基因组学 癫痫 基因多态性 个体化治疗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仰卧“剪刀”体位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杨昌琴 印飞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7年第6期2047-2048,共2页
[目的]探讨仰卧"剪刀"体位应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是否存在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应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的7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资料,根据体位不同分为仰卧"剪刀"... [目的]探讨仰卧"剪刀"体位应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是否存在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应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的7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资料,根据体位不同分为仰卧"剪刀"体位组与仰卧单腿截石位组,统计病人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7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仰卧"剪刀"体位组手术时间(39.5±2.1)min,仰卧单腿截石位组(51.3±3.3)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17,P<0.05);仰卧"剪刀"体位组透视次数(10.1±1.6)次,仰卧单腿截石位组(18.3±1.6)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48,P<0.05);仰卧"剪刀"体位组术中无并发症,仰卧单腿截石位组10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67,P<0.05)。[结论]与仰卧单腿截石位相比,仰卧"剪刀"体位下行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减少了手术时间短、透视次数,更方便术中护理,术中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内固定术 髓内 手术体位 股骨转子间骨折 仰卧“剪刀”体位 单腿截石位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关节镜辅助下“分水岭”万向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 被引量:14
7
作者 印飞 芮永军 +4 位作者 黎逢峰 刘军 吴永伟 马运宏 孙振中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88-690,共3页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辅助"分水岭"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我院骨科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分水岭"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9例桡骨远端"分水岭&qu...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辅助"分水岭"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我院骨科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分水岭"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9例桡骨远端"分水岭"以远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采取Mayo评分、DASH评分对患侧腕关节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12.1个月。患者创面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9~13周,平均11.2周。末次随访Mayo评分86~95分,平均92.8分,其中优14例,良5例;DASH腕关节功能评分6~12分,平均9.7分。结论腕关节镜辅助下"分水岭"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能有效复位并支撑关节面,便于早期功能锻炼,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钢板 内固定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制牵引夹板与石膏固定治疗移位型桡骨远端骨折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鑫 殷渠东 +4 位作者 韦旭明 杨澔侠 陆尧 刘军 芮永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1-486,489,共7页
目的探讨特制牵引夹板与石膏固定治疗移位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阐明本牵引夹板治疗原理。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保守治疗70例移位型桡骨远端骨折随机分为实验组(牵引夹板固定,35例)和对照组(石膏固定,3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 目的探讨特制牵引夹板与石膏固定治疗移位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阐明本牵引夹板治疗原理。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保守治疗70例移位型桡骨远端骨折随机分为实验组(牵引夹板固定,35例)和对照组(石膏固定,3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固定时机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骨折愈合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再移位、不可接受移位和手术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和外固定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随访10~18个月,平均12.2个月,末次随访,实验组桡骨高度和尺偏角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掌倾角、尺桡侧倾范围、腕屈伸范围、旋转范围、手握力、VAS、自行评估量表评分(patientrated wrist evaluation,PRWE)和腕关节功能(Gartland-Werley)优良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牵引夹板较石膏固定能更好维持桡骨远端骨折位置和桡骨高度,减少再移位和手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夹板 石膏 牵引夹板 纵向牵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数字重建技术测量经骶椎后方骶髂关节螺钉固定应用解剖参数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栋 马运宏 +4 位作者 周金华 王新明 奚彬 殷渠东 蒋燕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测量经骶椎后方骶髂关节螺钉(sacroiliac screw passing the back of sacrum,SISPTBOS)固定的相关解剖参数,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分析32例骨盆正常的成人三维CT重建图像,观察SISPTBOS钉道范围,采用CT数字重建技术模拟植入SISPTB... 目的测量经骶椎后方骶髂关节螺钉(sacroiliac screw passing the back of sacrum,SISPTBOS)固定的相关解剖参数,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分析32例骨盆正常的成人三维CT重建图像,观察SISPTBOS钉道范围,采用CT数字重建技术模拟植入SISPTBOS,测量钉道有关解剖参数,包括钉道长度(L)、进针点与S1上关节中央的距离(M1)、出针点与髋臼后上缘的距离(M2)、前倾角(e)、外倾角(f)、矢状面安全角(a)、冠状面安全角(b)、矢状面钉道最小直径(d1)和冠状面钉道最小直径(d2)。结果钉道内侧壁为弓状线,外侧壁为椎管后外侧壁和髂骨外层,下壁为S1骶孔与坐骨切迹的连线,上壁为骶骨翼斜坡、骶髂关节表面和大骨盆底部。L为(11.90±1.62)cm,M1为(2.07±1.40)mm,M2为(4.78±2.57)mm,e为(57.97±4.28)°,f为(54.89±5.13)°,a为(11.45±2.73)°,b为(7.46±1.34)°,d1为(8.57±0.99)mm,d2为(6.75±0.84)mm。男女比较,仅e和f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可选择直径5.0~6.0 mm、长度9~10 cm螺钉作为SISPTBOS固定。该通道植入螺钉可行,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 骶髂螺钉 CT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节指骨滑车损伤对近指间关节侧方稳定性影响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10
作者 王少和 范红斌 +7 位作者 史关祺 陈杨澍 高娣 金哲悟 王真 杜斌 胡一波 吴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35-637,共3页
目的通过近节指骨滑车损伤实验,探究其对近指间关节侧方稳定性影响,为治疗提供解剖依据。方法解剖6具成人双上肢手标本,选择示指、中指、环指共36只手指进行研究。分别测量0°屈曲位时近指间关节近节指骨滑车未损伤及桡侧损伤10%、... 目的通过近节指骨滑车损伤实验,探究其对近指间关节侧方稳定性影响,为治疗提供解剖依据。方法解剖6具成人双上肢手标本,选择示指、中指、环指共36只手指进行研究。分别测量0°屈曲位时近指间关节近节指骨滑车未损伤及桡侧损伤10%、20%、30%、40%、50%的桡偏角度。结果未损伤时近节指骨滑车两端长度平均为(10.25±1.12)mm,桡偏角度为(0.14±0.10)°,损伤10%时桡偏角度为(5.06±0.53)°,损伤20%时桡偏角度为(8.47±0.42)°,损伤30%时桡偏角度为(12.28±0.71)°,损伤40%时桡偏角度为(16.33±0.76)°,损伤50%时桡偏角度为(20.03±0.75)°。近节指骨滑车损伤程度越重,近指间关节桡偏角度越大,关节稳定性越差(P<0.0001,Wilcoxon检验)。结论近节指骨滑车缺损对近指间关节侧方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损伤达10%时即可发生侧方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节指骨滑车 近指间关节 稳定性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