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穴位贴敷温肾养血治疗肿瘤骨转移癌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1
作者 梁彐彐 陈亚楠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5年第3期547-551,共5页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肿瘤骨转移引起中重度癌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首次癌痛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单药组。联合组治疗为穴位贴敷于足三里、肾腧、阿是穴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单药...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肿瘤骨转移引起中重度癌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首次癌痛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单药组。联合组治疗为穴位贴敷于足三里、肾腧、阿是穴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单药组为硫酸吗啡缓释片。分析2组治疗后7天的癌痛缓解率、爆发痛次数、NRS评分、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7天后癌痛总缓解率为87.5%,高于单药组的70.0%,P=0.04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N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其中联合治疗组较单药组明显降低,P=0.002<0.05。且随剂量调整2组爆发痛次数均下降,联合组各时点的次数均较单药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规范止痛后癌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均较前降低,联合组在日常生活、情绪、行走能力、睡眠、人际关系五个方便改善均高于单药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联合组较单药组不良反应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疗效更优、安全性高可较大减轻患者痛苦,且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 硫酸吗啡缓释片 癌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评估与干预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2
作者 李文霞 孙闽闽 +2 位作者 邵菊香 张志蓉 张琦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5期15-21,共7页
目的检索、评价和整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评估与干预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INAHL、医脉通、苏格兰院际指南网、国际指南协作网、加拿大... 目的检索、评价和整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评估与干预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INAHL、医脉通、苏格兰院际指南网、国际指南协作网、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网、中国营养师网、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美国心脏协会、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美国营养师协会中关于慢性心力衰竭营养的所有证据,包括指南、临床决策、证据总结、系统评价及专家共识等。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起至2022年9月止。结果共纳入文献12篇,包括指南4篇、专家共识7篇、系统评价1篇。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评估与干预管理的最佳证据进行总结,为临床制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和评估制度、工作流程、实践标准提供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营养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T联合聚桂醇注射液治疗Ⅱ、Ⅲ期内痔及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4
3
作者 孙燕 李刚 +3 位作者 程海鹤 郭凌芝 谷云飞 金艳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29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联合聚桂醇注射液对Ⅱ、Ⅲ期内痔及混合痔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Ⅱ、Ⅲ期内痔及混合痔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以TST治疗,治疗组以TST联合聚桂醇注射液治疗,根据... 目的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联合聚桂醇注射液对Ⅱ、Ⅲ期内痔及混合痔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Ⅱ、Ⅲ期内痔及混合痔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以TST治疗,治疗组以TST联合聚桂醇注射液治疗,根据病情注射2~4 mL/次。观察两组围术期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并检测手术前后肛管直肠动力学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与伤口愈合时间短(P均<0.05)。对照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低于治疗组(P均<0.05)。治疗组术后VAS评分及镇痛剂使用频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手术前后及两组间肛管直肠动力学指标比较,P均>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高于治疗组(P均<0.05)。结论 TST联合聚桂醇注射液治疗Ⅱ、Ⅲ期内痔及混合痔的临床效果好,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且可减缓术后疼痛,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痔 混合痔 聚桂醇注射液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微创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缪惠东 何中寅 +3 位作者 沈锋 袁晓林 刘海涌 薛亚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8期76-77,78,共3页
目的观察输尿管镜下碎石术(URL)、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84例,采用URL治疗91例(1组)、PCNL治疗50例(2组)、RLUL治疗43例(3组)... 目的观察输尿管镜下碎石术(URL)、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84例,采用URL治疗91例(1组)、PCNL治疗50例(2组)、RLUL治疗43例(3组),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1周内/1个月内结石清除率、手术并发症。结果 1、2、3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5.0±7.3)、(66.0±8.7)、(85.0±6.4)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0±3.2)、(107.0±8.4)、(24.0±4.9)m L,组间两两比较,P均<0.05;住院时间分别为(3.1±1.8)、(7.3±1.7)、(6.7±1.5)d,1组住院时间均少于2、3组(P均<0.05)。1、2、3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0.1%、100%、100%,组间两两比较,P均>0.05;1周内/1个月内结石清除率分别为75.8%/85.7%、76.0%/96.0%、100%/100%,3组1周内结石清除率均高于1、2组(P均<0.05)。1、2、3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10.0%、7.0%,1组与2组比较,P<0.05。结论 URL、PCNL、RLUL三种手术方式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均安全有效,URL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均优于PCNL、RL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下碎石术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马春平 陆亚东 +1 位作者 丁浩 顾涛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4期62-64,共3页
目的 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195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54例和未发生肺部感染141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是否糖尿病、通气方式、是否... 目的 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195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54例和未发生肺部感染141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是否糖尿病、通气方式、是否出现并发症与肺部感染的发生有关(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通气方式(OR =3.401,95% CI:1.382~15.676)、糖尿病(OR=2.773,95% CI:0.983~12.854)、并发症(OR=2.683,95% CI:0.782~ 11.382)、年龄(OR:1.909,95%CI:0.498~7.339)与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有关(P均<0.05).结论 通气方式、糖尿病、并发症、年龄是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双侧肺减容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效果观察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君 赵玉才 马春平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16期35-36,共2页
目的观察电视胸腔镜双侧肺减容术(BLVRS)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E)的效果。方法对21例COPE合并双侧多发性肺大疱患者行电视胸腔镜BLVRS治疗,采用强生腔镜直线形切割闭合器(Endopath)切除过度充气的肺大疱组织,常规用4-0 Prolene缝线... 目的观察电视胸腔镜双侧肺减容术(BLVRS)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E)的效果。方法对21例COPE合并双侧多发性肺大疱患者行电视胸腔镜BLVRS治疗,采用强生腔镜直线形切割闭合器(Endopath)切除过度充气的肺大疱组织,常规用4-0 Prolene缝线连续往返缝合。术后观察患者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和6 min步行距离(6-MwD)的变化,并与术前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住院时间(13.20±4.60)d,胸腔引流管保留时间1~15(5.33±3.67)d;术后持续漏气2~13(5.91±3.52)d 12例,急性呼吸衰竭1例,广泛皮下气肿2例,肺部感染5例,均经相应的处理后痊愈。术后随访21例,随访时间6个月;术后6个月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动脉血氧分压和6-MwD较术前增加(P均<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残气量较术前降低(P均<0.05)。结论电视胸腔镜BLVRS治疗COPE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近期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电视胸腔镜 双侧肺减容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_1及FN在狼疮样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霉酚酸酯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曹永珍 钱文娟 +2 位作者 王云 许云 卢国元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年第12期1059-1062,I0011,共5页
目的:研究TGF-β1及FN在狼疮样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霉酚酸酯(MMF)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cGVHD狼疮样小鼠模型。按随机设计原则将模型动物分两组即模型组和MMF治疗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小鼠血肌酐、尿素氮及尿蛋白的变化,用HE染... 目的:研究TGF-β1及FN在狼疮样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霉酚酸酯(MMF)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cGVHD狼疮样小鼠模型。按随机设计原则将模型动物分两组即模型组和MMF治疗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小鼠血肌酐、尿素氮及尿蛋白的变化,用HE染色观察肾组织纤维化程度,以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中TGF-β1及FN的mRNA丰度,并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中TGF-β1及FN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2周模型组的小鼠肾小球系膜节段、弥漫性增生,且血肌酐、尿素氮及尿蛋白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增加,Real-timePCR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证实模型组小鼠的肾组织中TGF-β1及F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水平均明显增加,而MMF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其TGF-β1及FN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且血肌酐、尿素氮及尿蛋白水平也有所降低。结论:TGF-β1可能参与了狼疮肾炎的发病,MMF可能通过抑制肾组织TGF-β1的表达来改善狼疮肾炎的增生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狼疮肾炎 转化生长因子-β1 纤维连接蛋白 霉酚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后处理对肢体缺血再灌注诱发大鼠肾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陆佳伟 缪惠东 +1 位作者 顾红星 薛亚岗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5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后处理对肢体缺血再灌注(IR)诱发大鼠肾损伤的影响,以及核转录因子-κB亚基p65亲和肽(NF-κB p65)、TNF-α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肢体IR组、rHu-EPO...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后处理对肢体缺血再灌注(IR)诱发大鼠肾损伤的影响,以及核转录因子-κB亚基p65亲和肽(NF-κB p65)、TNF-α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肢体IR组、rHu-EPO后处理组(rHu-EPO组)各10只。3组均于再灌注2 h后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检测肾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TNF-α及NF-κB p65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肢体IR组、rHu-EPO组的血清BUN与Cr、肾组织中的MDA与TNF-α升高,SOD活性降低(P均<0.05);与肢体IR组比较,rHu-EPO组BUN、Cr降低,肾组织中的MDA、TNF-α降低,SOD活性升高(P均<0.05)。肢体IR组肾组织中的NF-κB p65阳性表达明显,rHu-EPO组的NF-κB p65阳性表达高于假手术组、但低于肢体IR组(P均<0.05)。结论 rHu-EPO可减少氧自由基、TNF-α生成,抑制NF-κB p65表达,对大鼠肢体IR诱发的肾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损伤 缺血再灌注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核转录因子-κB亚基p65亲和肽 肿瘤坏死因子-α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心理辅导对减轻养老院老人孤独感的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顾静 鱼莉军 +2 位作者 张晓曼 虞晓漪 沙薇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9年第7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养老院老人心理问题及干预效果。方法通过对养老院老年人质性访谈的研究,发现孤独是养老院老年人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之一。我们通过团队心理辅导的方式,制定合理的团体活动方案,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养老院老年人孤独的心理问题... 目的探讨养老院老人心理问题及干预效果。方法通过对养老院老年人质性访谈的研究,发现孤独是养老院老年人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之一。我们通过团队心理辅导的方式,制定合理的团体活动方案,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养老院老年人孤独的心理问题干预效果。结果 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得结果分析,实验组前后测得的UCLA孤独分值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前后测得的UCLA孤独分值不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对减轻老年人孤独感水平有显著效果,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提高老年人的自尊感水平、在一定程度改变老年人的认知方式,改善人际关系,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从而减轻老年人孤独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院 老人 孤独感 团体心理辅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0
作者 钱文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5期198-200,共3页
目的分析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的痰真菌涂片培养均为阳性,真菌菌株对氟康唑均存在敏感,氟康唑治疗后,临床体征、症状好转或者... 目的分析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的痰真菌涂片培养均为阳性,真菌菌株对氟康唑均存在敏感,氟康唑治疗后,临床体征、症状好转或者消失的患者占90%(18/20),2例患者因抢救无效而死亡。结论临床中常规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真菌感染患者并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临床中应对患者进行真菌培养和痰涂片检查,结合检查结果实施个性化的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支气管哮喘 真菌感染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痛分娩90例临床效果观察
11
作者 刘学琴 《临床医药实践》 2008年第18期918-919,共2页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对产妇进入产程后的影响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随机选择2007年6月至2008年4月于本院采用硬膜外腔阻滞麻醉行分娩镇痛的90例产妇与同期未进行分娩镇痛正常分娩的产妇90例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镇...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对产妇进入产程后的影响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随机选择2007年6月至2008年4月于本院采用硬膜外腔阻滞麻醉行分娩镇痛的90例产妇与同期未进行分娩镇痛正常分娩的产妇90例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镇痛效果、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及顺产率和剖宫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二产程阴道助产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用于无痛分娩效果安全可靠,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且能明显促进产程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分娩镇痛 产程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46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亮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6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应用腹腔镜进行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46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并进行分析。结果 46例患者中,左半结肠切除术11例,直肠癌根治术30例,右半结肠切除术5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应用腹腔镜进行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46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并进行分析。结果 46例患者中,左半结肠切除术11例,直肠癌根治术30例,右半结肠切除术5例,右半结肠切除术中转开腹2例,无死亡病例。术后直肠组吻合口瘘2例行横结肠造瘘术,平均手术时间16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60ml,术后平均肠蠕动恢复时间2.4d。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创伤小、恢复快、根治效果好、生活质量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45例临床分析
13
作者 蒋维 张伯 +1 位作者 蔡军 刘江山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2年第1期64-65,共2页
肝门部胆管癌系指位于肝总管、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的恶性肿瘤,占肝外胆管癌的58%-75%,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由于其解剖位置特殊,易向肝内及十二指肠韧带浸润,病程发展快,手术切除率低。而根治性切除是提高远期生存率的关键。... 肝门部胆管癌系指位于肝总管、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的恶性肿瘤,占肝外胆管癌的58%-75%,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由于其解剖位置特殊,易向肝内及十二指肠韧带浸润,病程发展快,手术切除率低。而根治性切除是提高远期生存率的关键。我院2000年3月-2009年3月收治45例手术确诊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根治性切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隔离对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检出率及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许海军 季崇裕 卞红霞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32期70-72,共3页
目的观察区域隔离对ICU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发生率和检出率的影响。方法收集ICU患者160例,根据隔离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79例和观察组81例,分别采用单间隔离、区域隔离方法。应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采用K-B法进行药... 目的观察区域隔离对ICU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发生率和检出率的影响。方法收集ICU患者160例,根据隔离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79例和观察组81例,分别采用单间隔离、区域隔离方法。应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自制评价量表,评估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结果观察组MDROs检出率为48.15%,对照组MDROs检出率为44.30%,其中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评分为(92.45±4.63)分,高于对照组的(85.34±4.58)分(P<0.05)。结论区域隔离与单间隔离方法在降低ICU患者MDROs检出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能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隔离 ICU管理 多重耐药菌 细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