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熟地区728例尿结石患者的尿石成分与24小时尿液分析异常的相关性 被引量:19
1
作者 朱海亮 王竞 +1 位作者 程静 范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56-658,共3页
目的:探讨常熟地区尿结石患者的尿石成分与24h尿液分析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在常熟地区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的泌尿系结石患者中,选择有结石标本的728例患者,对结石标本进行尿结石成分分析,其中296例患者同时测定24h尿液生化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常熟地区尿结石患者的尿石成分与24h尿液分析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在常熟地区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的泌尿系结石患者中,选择有结石标本的728例患者,对结石标本进行尿结石成分分析,其中296例患者同时测定24h尿液生化分析。结果:728例患者中,纯草酸钙结石278例(38.2%),以草酸钙结石为主要成分的混合性结石241例(33.1%),以碳酸磷灰石为主要成分的混合性结石71例(9.8%),以磷酸铵镁为主要成分的结石62例(8.5%),纯尿酸结石48例(6.6%)。其中含钙结石658例(90.4%),含碳酸盐结石373例(51.2%),含磷酸盐结石69例(9.5%)。296例患者中有24h尿分析异常者196例(66.2%),其中低镁尿症128例(43.2%)、高钠尿症56例(18.9%)、高尿酸尿症36例(12.2%)、高钙尿症20例(6.8%)及高磷尿症2例(0.7%),低尿量126例(42.6%)。结论:低镁尿症、高钠尿症、高尿酸尿症、高钙尿症及低尿量是常熟地区患者泌尿系结石形成的重要代谢因素;采取红外光谱结石成分分析结合24h尿液分析,可对尿结石患者的病因做出相应诊断,对尿结石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结石 尿结石成分分析 24h尿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患者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最佳证据的临床转化
2
作者 顾梦倩 顾丽华 +3 位作者 黄怡丹 刘颖 朱丽群 邱丽华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63,共7页
目的探讨成人ICU患者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证据在临床转化的效果,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394例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基线审查组、第1轮证据应用组、第2轮证据应用组、第3轮证据应用组,每组94例。以CLARITY循环为指导,将筛... 目的探讨成人ICU患者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证据在临床转化的效果,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394例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基线审查组、第1轮证据应用组、第2轮证据应用组、第3轮证据应用组,每组94例。以CLARITY循环为指导,将筛选出的29条成人ICU患者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最佳证据进行3轮临床应用。结果审查指标总体达标率由11.11%提升至81.48%;ICU护士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知识总分由55.0(43.8,60.0)提升至90(78.8.95.0);ICU患者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由20.21%降为3.19%;ICU治疗费用和医用粘胶剂相关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家属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层面新增医用粘胶剂使用和揭除流程,并持续检测应用效果。结论开展成人ICU患者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与管理的循证实践,可提升ICU护士对各项审查指标的执行率和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促进最佳证据向临床实践科学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危重症患者 医用粘胶剂 皮肤损伤 预防 CLARITY循环 证据转化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翻型膝关节炎对踝关节软骨退变影响的小鼠模型研究
3
作者 杨反磊 冯巍 +5 位作者 杜妍 蔡文斌 罗宗平 陈植 徐浩 余嘉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2,共7页
目的 通过建立小鼠半月板失稳型(destabilization of the medial meniscus, DMM)关节炎和慢性踝关节失稳型(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 CAI)关节炎模型,对比研究内翻型膝关节炎对其同侧踝关节软骨退变的影响。方法 30只6周龄C57BL/6J... 目的 通过建立小鼠半月板失稳型(destabilization of the medial meniscus, DMM)关节炎和慢性踝关节失稳型(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 CAI)关节炎模型,对比研究内翻型膝关节炎对其同侧踝关节软骨退变的影响。方法 30只6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2组手术组(DMM组、CAI组),在12周内通过行为学、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定量分析各组小鼠踝关节退变情况。结果 手术组小鼠步态稳定性和平衡性均有下降。与对照组相比,DMM组术后12周平衡木通过时间上升23.20%,滑落次数增加43.26%,踝关节骨体积分数和骨密度均增加;同时踝关节软骨磨损并有骨赘生成,OARSI评分增加88.89%,但相较于CAI组较轻。结论 基于小鼠模型发现,膝关节与踝关节的运动存在耦合关系,内翻型膝关节炎会导致其同侧踝关节显著退变,但相比于CAI导致的踝关节损伤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炎 膝关节退变 踝关节不稳 关节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炎症因子、肺超声和CT评分系统的急性胰腺炎预后不良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4
作者 任夏 叶叶 +2 位作者 刘罗杰 徐晓丹 张岩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3-721,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炎症因子、肺超声评分及CT评分系统,识别AP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收治的409例AP患者...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炎症因子、肺超声评分及CT评分系统,识别AP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收治的409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法以7∶3分为建模组(n=288)和验证组(n=121)。各组依据转归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于入院72 h内检测患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IL-6、IL-10、TNF-α水平,并在入院48~72 h评估肺超声(LUS)评分、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评分和胰腺外炎症CT(EPIC)评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使用LASSO回归筛选变量并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P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和拟合优度,决策曲线分析评价预测模型的临床适用性。结果288例建模组AP患者中,预后不良组33例(11.46%),预后良好组255例(88.54%);121例验证组AP患者中,预后不良组13例(10.74%),预后良好组108例(89.26%)。建模组中,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CRP(Z=3.607)、IL-6(Z=4.189)、TNF-α(t=2.584)水平,以及LUS评分(t=8.075)、MCTSI评分(t=5.929)、EPIC评分(t=8.626)均较高(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OR=3.592,95%CI:1.272~10.138)、IL-6(OR=4.225,95%CI:1.468~12.156)、TNF-α(OR=3.540,95%CI:1.205~10.401)、LUS评分(OR=7.094,95%CI:2.398~20.986)、MCTSI评分(OR=7.612,95%CI:2.832~20.462)及EPIC评分(OR=11.915,95%CI:4.007~35.432)是AP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依据以上6项,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4(95%CI:0.883~0.964);最佳截断值的约登指数为0.670,灵敏度为0.909,特异度为0.761;校准曲线显示建模组及验证组的预测结果与观察结果之间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提示预测模型具有临床有效性。结论基于CRP、IL-6、TNF-α、LUS评分、MCTSI评分及EPIC评分构建的AP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可为AP患者临床早期强化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策略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C反应蛋白质 白细胞介素类 肺超声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CT特征和病理预测结直肠癌脉管侵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咪 孙金兵 +3 位作者 付婷婷 陈光强 陆志华 张卫国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8-223,共6页
目的:探讨联合CT特征和常规病理指标预测结直肠癌(CRC)脉管侵犯(L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310例CRC患者资料,按照6∶4的比例纳入训练组(186例)和验证组(124例)。对可能影响LVI的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影... 目的:探讨联合CT特征和常规病理指标预测结直肠癌(CRC)脉管侵犯(L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310例CRC患者资料,按照6∶4的比例纳入训练组(186例)和验证组(124例)。对可能影响LVI的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影响LVI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回归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训练组和验证组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训练组中肿瘤T分期、N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沉积、肠梗阻、瘤周脂肪浸润类型在LVI阳性与阴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训练组中T3、T4期、N2期、线样及结节样瘤周脂肪浸润类型是脉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训练组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LVI阳性的灵敏度为79.7%、特异度为61.7%,曲线下面积为0.787。该模型在验证组中预测LVI阳性的灵敏度为82.2%、特异度为67.1%,曲线下面积为0.783。结论:T分期、N分期及瘤周脂肪浸润类型有助于预测CRC患者LVI是否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脉管侵犯 计算机体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结直肠息肉内镜图像分割和分类方法比较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健 王珍妮 +3 位作者 夏开建 王甘红 刘罗杰 徐晓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2-772,共11页
目的·比较不同深度学习方法在结直肠息肉内镜图像分割和分类任务中的性能,以确定最优方法。方法·从3家医院采集4个结肠息肉数据集,涵盖1534个静态图像及15个肠镜视频。所有样本均经病理学验证,分为锯齿状病变和腺瘤性息肉2类... 目的·比较不同深度学习方法在结直肠息肉内镜图像分割和分类任务中的性能,以确定最优方法。方法·从3家医院采集4个结肠息肉数据集,涵盖1534个静态图像及15个肠镜视频。所有样本均经病理学验证,分为锯齿状病变和腺瘤性息肉2类。使用LabelMe工具进行多边形标注,将标注结果转换为整数掩膜格式。数据用于训练不同架构的深度神经网络,包括卷积神经网络、Transformer以及这2种技术的融合,建立有效的语义分割模型。对比不同架构模型自动诊断结肠息肉的多项性能指标,包括平均交并比(mIoU)、整体准确率(aAcc)、平均准确率(mAcc)、平均Dice系数(mDice)、平均F分数(mFscore)、平均精确率(mPrecision)和平均召回率(mRecall)。结果·开发了4种不同架构的语义分割模型,包括2种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架构(Fast-SCNN和DeepLabV3plus)、1种Transformer架构(Segformer)以及1种混合架构(KNet)。在对291张测试图像进行综合性能评估中,KNet最高mIoU为84.59%,显著优于Fast-SCNN(75.32%)、DeepLabV3plus(78.63%)和Segformer(80.17%)。在“背景”“锯齿状病变”和“腺瘤性息肉”3个类别上,KNet的交并比(IoU)分别为98.91%、74.12%和80.73%,均超越其他模型。KNet在关键性能指标上也表现优异,其中aAcc、mAcc、mDice、mFscore和mRecall分别达到98.59%、91.24%、91.31%、91.31%和91.24%,均优于其他模型。尽管在mPrecision上,91.46%并非最突出,但KNet的整体性能仍领先。在80张外部测试图像的推理测试中,KNet保持了81.53%的mIoU,展现出良好的泛化能力。结论·利用基于KNet混合架构的深度神经网络构建的结直肠息肉内镜图像语义分割模型表现出优异的预测性能,具有成为检测结直肠息肉高效工具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结直肠息肉 卷积神经网络 TRANSFORMER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马唑仑与咪达唑仑用于心脏同步电复律镇静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玲玲 管忍 +1 位作者 卢慕婷 张其银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7-620,共4页
目的比较瑞马唑仑与咪达唑仑在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同步电复律中的镇静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行心脏同步电复律的心房颤动患者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18~80岁,BMI 20~3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比较瑞马唑仑与咪达唑仑在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同步电复律中的镇静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行心脏同步电复律的心房颤动患者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18~80岁,BMI 20~3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瑞马唑仑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16例。瑞马唑仑组静注瑞马唑仑0.2 mg/kg进行镇静,咪达唑仑组静注咪达唑仑0.025 mg/kg进行镇静,两组推药时间均为1 min。记录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记录麻醉诱导前(T_(1))、睫毛反射消失时(T_(2))、电复律完成后(T_(3))、苏醒时(T_(4))的SBP、DBP和SpO_(2)。在患者清醒后5 min行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NCSE),包括语言能力、结构能力、记忆力、计算能力和推理能力,计算每项能力测试的通过率。记录术中(体动、呼吸暂停)及术后12 h内(恶心呕吐、胸痛)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咪达唑仑组比较,瑞马唑仑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不同时点SBP、DBP和Sp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咪达唑仑组比较,清醒后5 min瑞马唑仑组推理能力测试的通过率明显升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咪达唑仑比较,瑞马唑仑用于心房颤动同步电复律术前镇静起效更快、苏醒更快、定向力恢复更快,术后患者NCSE中的推理能力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咪达唑仑 心房颤动 电复律 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卡波西水痘样疹10例并文献分析
8
作者 张静 魏梅 +4 位作者 赵军 薛峤 丁浩 范文葛 施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0-93,共4页
卡波西水痘样疹(Kaposi varicelliform eruption,KVE)是一种在原有皮肤病基础上感染单纯疱疹病毒(HSV)、牛痘病毒或柯萨奇A16病毒而发生的一种感染性皮肤病,好发于婴幼儿,成人相对少见。现将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诊治的10例成人KVE... 卡波西水痘样疹(Kaposi varicelliform eruption,KVE)是一种在原有皮肤病基础上感染单纯疱疹病毒(HSV)、牛痘病毒或柯萨奇A16病毒而发生的一种感染性皮肤病,好发于婴幼儿,成人相对少见。现将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诊治的10例成人KVE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波西水痘样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丁琪 范志江 +4 位作者 李锋 屠文健 金晓华 王竞 范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193-2195,共3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与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52例2 cm以下肾结石患者分为两组,其中PCNL组87例,FURL组65例,对两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与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52例2 cm以下肾结石患者分为两组,其中PCNL组87例,FURL组65例,对两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术前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清除率PCNL组为91.95%,FURL组为90.7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PCNL组为(80.69±35.30)min,FURL组为(89.48±35.65)min,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CNL组为20.69%,FURL组为7.6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住院时间PCNL组为(9.55±5.98)d,FURL组为(5.25±1.46)d,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PCNL,FURL治疗肾结石术后并发症少,术后住院时间短,具有安全性高,恢复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经皮肾镜碎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的疗效 被引量:17
10
作者 范波 丁琪 +2 位作者 范志江 王竞 戴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3216-3219,共4页
目的:评价新型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德国铂立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肾结石患者40例,观察其疗效,并与同期一体式输尿管软镜治疗的40例肾结石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应用新型组合式输尿管软... 目的:评价新型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德国铂立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肾结石患者40例,观察其疗效,并与同期一体式输尿管软镜治疗的40例肾结石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应用新型组合式输尿管软镜治疗的40例肾结石患者中,37例患者碎石成功,手术时间为(86.0±34.4)min,术后住院时间为(5.3±1.6)d。均未出现术中严重出血、输尿管穿孔、术后高热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行KUB及B超检查显示35例结石完全清除,2例患者残留肾盏结石4 mm,药物治疗及体位引流,2周后行KUB及B超,显示结石已排出。组合式输尿管软镜组与一体式输尿管软镜组间结石大小、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组合式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肾结石安全、疗效确切,可以取得与传统一体式输尿管软镜相同的手术效果,并改进了传统输尿管软镜维修费用昂贵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输尿管软镜 钬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CP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卫军 王天游 钱建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80-681,共2页
开腹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手术创伤大,住院时间长,特别是对伴有其他重要脏器严重疾患的老年患者,存在一定的风险[1-2]。通过采用ERCP联合腹腔镜治疗方式,不仅照顾到了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年龄问题,同时还会缩短康复时间,提高康复质量,... 开腹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手术创伤大,住院时间长,特别是对伴有其他重要脏器严重疾患的老年患者,存在一定的风险[1-2]。通过采用ERCP联合腹腔镜治疗方式,不仅照顾到了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年龄问题,同时还会缩短康复时间,提高康复质量,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本研究主要对ERCP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胆囊结石 ERCP 开腹治疗 临床分析 腹腔镜 老年患者 手术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管术行营养支持在重度AECOPD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冯玉峰 钱建清 +2 位作者 温顺 王佳佳 陈波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88-290,共3页
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病人置入肠内营养(EN)导管,观察病人的营养状态改善情况以及对人工气道拔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58例病人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72 h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 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病人置入肠内营养(EN)导管,观察病人的营养状态改善情况以及对人工气道拔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58例病人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72 h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PEG/J)置入导管以实施EN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行鼻胃管给予EN治疗,若病人出现胃排空障碍时则选用鼻肠管。观察两组病人治疗90 d的血清清蛋白水平、BMI以及人工气道拔管成功率。结果:治疗组病人90 d的血清清蛋白水平以及人工气道拔管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置入PEG/J导管对AECOPD病人行EN支持治疗,不仅能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而且还能提高人工气道拔管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 清蛋白 体重指数 拔管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术前评价胰腺癌可切除性的手术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丽军 陆志华 +2 位作者 曹文洪 陈士跃 郝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79-983,共5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三期增强扫描术前观察胰周主要血管侵犯并评价肿瘤可切除性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5例MDCT三期增强的图像资料,分析三期增强扫描胰腺癌与正常胰腺的密度差及胰周主要动静脉是否受侵等,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三期增强扫描术前观察胰周主要血管侵犯并评价肿瘤可切除性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5例MDCT三期增强的图像资料,分析三期增强扫描胰腺癌与正常胰腺的密度差及胰周主要动静脉是否受侵等,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25例胰腺癌病例中,胰头部17例,体部6例,胰尾部2例。肿瘤直径≤2cm的小胰腺癌2例,>2cm的胰腺癌23例。25例胰腺癌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3例行姑息性手术或剖腹探查,4例(9支)误判不可切除,3例(8支)误判可切除。MDCT动脉期利于观察动脉血管的受累情况及进行CT血管造影(CTA)成像,可以较好地评估肿瘤对胰周动脉的侵犯情况;在胰腺期,胰腺肿块与正常胰腺存在最大密度差,此期最易发现胰腺肿块;在肝脏期,肝脏实质与转移瘤密度差最大,易于病灶的显示与定性诊断。结论 MDCT增强扫描对胰腺癌的诊断及评估胰周主要动静脉受侵情况有重要价值,结合各项其他标准,有利于术前评估肿瘤的可切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CT血管造影 胰周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黄丽军 陆志华 +1 位作者 蔡为民 生晶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多排螺旋CT(MDCT)表现与其生物学危险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病理证实的GIST患者的MDCT表现(包括GIST的大小、坏死与否、生长方式、形态及强化程度),并与其生物学危险性分级进行对照。结果:本...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多排螺旋CT(MDCT)表现与其生物学危险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病理证实的GIST患者的MDCT表现(包括GIST的大小、坏死与否、生长方式、形态及强化程度),并与其生物学危险性分级进行对照。结果:本组43病例中,病理证实胃GIST21例,小肠GIST11例,肠系膜GIST6例,十二指肠GIST2例,网膜GIST1例,结肠GIST2例。高度危险性17例,中度危险性10例,低度危险性11例,极低危险性5例。CT发现43例,40个定位正确,分别是胃21例、小肠10例、肠系膜5例、十二指肠2例、结肠2例,3例定位错误,分别为1例肠系膜误判为来源于小肠、1例网膜误判为来源于肠系膜、1例小肠误判为来源于肠系膜。CT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GIST的大小、坏死与否、生长方式及形态与GIST的生物学危险性具有统计学意义,GIST的强化程度与GIST的生物学危险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肠道间质瘤多排螺旋CT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术前评估GIST的生物学危险性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病理 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贯机械通气策略治疗连枷胸呼吸衰竭的效果 被引量:10
15
作者 叶宏伟 郑峰 +1 位作者 冯玉峰 吴晓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评价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连枷胸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04年9月至2009年12月收入本院急诊中心ICU的连枷胸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者为研究对象,前瞻性随机分为序贯通气组和常规通气组,到达序贯切换点后序贯组立即拔除气... 目的:评价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连枷胸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04年9月至2009年12月收入本院急诊中心ICU的连枷胸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者为研究对象,前瞻性随机分为序贯通气组和常规通气组,到达序贯切换点后序贯组立即拔除气管插管,应用鼻(面)罩双水平正压(BiPAP)模式无创机械通气支持直至脱机。常规组则继续有创机械通气,以压力支持方式脱机。结果:63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序贯组33例,常规组30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心率、血压、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相似(P>0.05)。序贯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为(7.7±1.3)d,而常规组为(14.3±2.8)d(P<0.01)。总机械通气时间序贯组为(11.8±1.9)d,而常规组为(14.3±2.8)d(P<0.05)。序贯组入住ICU时间为(13.9±2.8)d,明显短于常规组(17.7±4.6)d(P<0.01)。序贯组和常规组呼吸机相关肺炎患病率分别为15.1%和40.0%(P<0.05)。结论:对胸部外伤连枷胸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患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连枷胸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患者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6
16
作者 曹东来 李畅 +2 位作者 王义龙 苏侃 顾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3-247,共5页
目的分析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ICD/CRT-D)植入患者术后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ES)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对89例植入ICD/CRT-D的患者进行规律随访,采集相关数据,分析其室性心动过速ES的发作特点、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分析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ICD/CRT-D)植入患者术后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ES)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对89例植入ICD/CRT-D的患者进行规律随访,采集相关数据,分析其室性心动过速ES的发作特点、相关危险因素及相应的治疗结果。结果在随访期内,共有19例(21.3%)患者至少发生1次ES,其中11例患者经历2次以上的ES。14例(73.7%)患者首次ES发生在ICD术后1年内。患者发生ES的心律失常形式主要是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68.4%),大部分患者(68.4%)ES发作没有明确的诱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ICD作为心脏性猝死二级预防是E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4 2)。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植入CRT-D的患者与植入ICD的患者相比较少发生ES(P=0.033)。ES组死亡率未见明显升高。结论在植入ICD的患者中,ES是常见的现象;因心脏性猝死二级预防而植入ICD的患者ES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一级预防的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植入CRT-D的患者较少发生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电风暴 室性心动过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表观扩散系数与直肠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季立标 姚鸿欢 +3 位作者 周晓伟 曹燕 钱伟新 陆志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0-524,共5页
目的:评估直肠癌扩散加权成像的ADC值与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分析46例直肠癌患者的MRI和病理资料,包括免疫组化方法测得的MVD计数和VEGF的表达水平。分析直肠癌传统病理特征分组间ADC值、MVD计数和VEGF计分的差异,以及直肠癌ADC值... 目的:评估直肠癌扩散加权成像的ADC值与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分析46例直肠癌患者的MRI和病理资料,包括免疫组化方法测得的MVD计数和VEGF的表达水平。分析直肠癌传统病理特征分组间ADC值、MVD计数和VEGF计分的差异,以及直肠癌ADC值与MVD计数和VEGF计分间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确定不同预后病理特征的ADC鉴别界值。结果:随着T、N分期增加和分化程度的减低,平均ADC值呈下降趋势,MVD计数和VEGF计分呈增长趋势。肿瘤的平均ADC值与MVD计数和VEGF计分间均呈负相关性。诊断T2期、N0期和高分化腺癌的ADC鉴别界值分别为0.97×10-3mm2/s、0.97×10-3mm2/s和0.976×10-3mm2/s。结论:直肠癌的ADC值能反映直肠癌的病理学特征,为临床治疗及评估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磁共振 扩散加权成像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功能不全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卢涛声 徐珍瑾 +1 位作者 王国军 张亚琴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934-937,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神经内科入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75例,其中男性153例,女性122例,年龄60~92(74.47±9.26)岁。根据估...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神经内科入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75例,其中男性153例,女性122例,年龄60~92(74.47±9.26)岁。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将患者分为CKD组(29例)和对照组(246例)。记录临床基线资料,并在发病90d后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进行电话随访评价预后,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伴有CKD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结果 CKD组患者年龄[(78.62±7.99)岁vs(73.98±8.16)岁,P=0.004],心房颤动(41.4%vs 13.4%,P=0.000)、脑梗死(48.3%vs23.2%,P=0.003)、心力衰竭(34.5%vs 8.1%,P=0.000)及病死率(17.2%vs 5.3%,P=0.01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预后良好明显低于对照组(48.3%vs 67.1%,P=0.04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KD是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0.214,95%CI:0.075~0.615,P=0.004)。结论 CKD是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慢性 脑梗死 肾小球滤过率 心房颤动 心力衰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帕金森综合征指数在进行性核上性麻痹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7
19
作者 朱银伟 孙永安 +6 位作者 陈俊 肖朝勇 时建铨 张楚楚 江炜炜 张颖冬 徐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3-276,共4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帕金森综合征指数(MRPI)对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预后的提示价值。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拟诊PSP的患者17例,行MRI检查,并计算MRPI;采用PSP评定量表(PSP-RS)评分,并与MRPI值行相关分析;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分析MRPI值与生存... 目的研究磁共振帕金森综合征指数(MRPI)对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预后的提示价值。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拟诊PSP的患者17例,行MRI检查,并计算MRPI;采用PSP评定量表(PSP-RS)评分,并与MRPI值行相关分析;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分析MRPI值与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17例拟诊PSP患者PSP-RS评分为(42.2±9.4),MRPI为(17.3±4.9);MRPI与PSP-RS评分呈正相关(r=0.921,P=0.004);以MRPI 15.29为界值,MRPI>15.29患者生存时间(12.6±3.6)个月,MRPI≤15.29患者生存时间(25.0±7.3)个月(P<0.05)。结论 MRPI可以提示PSP患者的预后及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障碍 磁共振成像 核上麻痹 进行性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胃癌术前T、N分期及其局限性 被引量:17
20
作者 陆志华 曹文洪 钱伟新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32-735,共4页
目的:探讨MSCT在胃癌术前T、N分期中的价值。方法:经胃镜证实的62例患者(63个部位),术前采用16层螺旋CT行平扫和动脉期、静脉期双期增强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组(MPR),由两位资深放射科医师共同完成T、N分期,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采用... 目的:探讨MSCT在胃癌术前T、N分期中的价值。方法:经胃镜证实的62例患者(63个部位),术前采用16层螺旋CT行平扫和动脉期、静脉期双期增强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组(MPR),由两位资深放射科医师共同完成T、N分期,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采用MPR技术的MSCT对胃癌的检出率为96.8%(61/63),其中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为66.7%(4/6),进展期胃癌的检出率为100%(57/57)。胃癌的MSCT大体分型符合率为88.9%(56/63)。MSCT术前T分期总体符合率为71.4%(45/63),对早期胃癌的诊断符合率为33.3%(2/6),对进展期胃癌为75.4%(43/57)。MSCT术前N分期总体符合率为74.2%(46/62),诊断敏感度为88.4%,特异度为84.2%。结论:采用MPR后处理技术的MSCT配合动态增强扫描对胃癌的检出和T、N分期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病理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