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性共刺激分子B7-H1和B7-H4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朱明 孙静 +3 位作者 王辉 茆勇 吴玉玉 张学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8-532,共5页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负性共刺激分子B7-H1和B7-H4的表达、T细胞亚群的浸润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03年1月至2003年12月5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以及5例患者的癌旁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负性共刺激分子B7-H1和B7-H4的表达、T细胞亚群的浸润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03年1月至2003年12月5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以及5例患者的癌旁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B7-H1和B7-H4的表达以及T细胞亚群的浸润,分析B7-H1、B7-H4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T细胞浸润的相关性,分析B7-H1、B7-H4的表达和CD3+T、CD8+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组织高表达B7-H1(44%)和B7-H4(56%),而癌旁组织不表达(P<0.01)。B7-H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直肠癌显著升高(P<0.05);随着Duke’s分期的升高,B7-H4的表达水平也呈上升趋势(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B7-H1的表达与CD3+T细胞浸润呈负相关(P<0.05),但与B7-H4的表达无关。B7-H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P<0.05),且B7-H1和B7-H4同时高表达的患者总体生存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负性共刺激分子B7-H1和B7-H4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患者总体生存率相关,两者的共同检测对结直肠癌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B7-H1 B7-H4 T细胞 肿瘤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外周血癌胚抗原mRN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凌扬 刘永萍 +2 位作者 王凤军 孔颖泽 张亚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929-933,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癌胚抗原(CEA)mRNA表达及其与相关病理因素、近期疗效、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TaqMan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58例胃癌患者化疗前、后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癌胚抗原CEA mRNA表达;同时采用化学发光...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癌胚抗原(CEA)mRNA表达及其与相关病理因素、近期疗效、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TaqMan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58例胃癌患者化疗前、后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癌胚抗原CEA mRNA表达;同时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胃癌患者血清CEA水平。患者随访2年。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CEAmRNA阳性率为56.89%(33/58),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胃癌患者外周血CEAmRNA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P=0.035)、淋巴结转移(P=0.042)、远处转移(P=0.006)和血清CEA水平相关(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淋巴结转移和血清CEA水平是影响胃癌患者外周血CEA mRNA表达的独立因素;血清CEA阳性率31.03%(18/58),胃癌患者外周血CEA mRNA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EA蛋白水平(χ2=7.873,P=0.005),TaqMan定量RT-PCR与化学发光法检测CEA的符合率为88.89%(化学发光法检测阳性的病例TaqMan定量RT-PCR检测阳性率);化疗后CEA mRNA阳性率略有下降,但不显著。近期疗效无效的患者外周血CEA mRNA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近期疗效有效的患者(χ2=9.992,P=0.002)。平均随访2年后,CEA mRNA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1年生存率分别是33.33%和77.2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2)。结论:外周血CEA mRNA可作为检测胃癌患者肿瘤细胞微转移的分子标志;定期监测胃癌患者外周血CEA mRNA表达有助于评估化疗疗效和预测预后。肿瘤浸润深度和血清CEA蛋白水平与外周血肿瘤细胞微转移相关。CEA mRNA的检测优于蛋白水平的检测,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癌胚抗原 RNA 信使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