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仓市3~14岁儿童身材矮小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丽芳 顾月琴 +8 位作者 贾立山 顾婷 顾圆 陆婷 王粉 王燕 张宝芹 张敏 王倩倩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0-24,共5页
目的:了解太仓市3~14岁儿童身材矮小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以2005年中国儿童体格调查数据为标准,分析2015年江苏省太仓市3~14岁63 049名儿童中矮小症患病率及分布特点。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发放... 目的:了解太仓市3~14岁儿童身材矮小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以2005年中国儿童体格调查数据为标准,分析2015年江苏省太仓市3~14岁63 049名儿童中矮小症患病率及分布特点。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发放调查表,由各学校保健老师询问家长后反馈给研究人员,双人独立录入Epidata数据库,核对后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对矮小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元逐步回归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015年江苏省太仓市3~14岁儿童矮小症患病率为1.86%,男、女童矮小症患病率分别为1.87%和1.85%,城区与乡镇儿童矮小症患病率分别为0.92%和2.31%。结论:2015年江苏省太仓市城区与乡镇儿童身高存在性别差异,身高生长水平总体偏高于2005年全国标准,患病率低于2005年全国标准,矮小主要影响因素为父亲身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小症 患病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抑制剂idelalisib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细胞因子及PD-L1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程珍 白雪 +5 位作者 饶彪锋 邵红 李春溟 严敏 潘湘涛 陆晔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1期42-46,51,共6页
目的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株细胞因子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4种DLBCL细胞株对PI3K抑制剂(idelalisib)的敏感性。每种细胞株设对照组(不加药物)与实验组(加1... 目的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株细胞因子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4种DLBCL细胞株对PI3K抑制剂(idelalisib)的敏感性。每种细胞株设对照组(不加药物)与实验组(加15、30μmol/L idelalisib)。RT-q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磷酸化蛋白激酶(pAkt)、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的变化。结果4种细胞株对idelalisib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FARAGE、OCI-LY19、U2932、SU-DHL-8。FARAGE细胞:15、30μmol/L实验组IL-10、VEGF、TNF-α、PD-L1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OCI-LY19细胞:30μmol/L实验组IL-10、TNF-α、PD-L1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15μmol/L实验组VEGF、TNF-α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U2932细胞:30μmol/L实验组IL-10表达量高于对照组,VEGF、TNF-α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15μmol/L实验组VEGF、TNF-α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SU-DHL-8细胞:30μmol/L实验组IL-10、TNF-α、PD-L1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15μmol/L实验组VEGF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FARAGE、OCI-LY19细胞∶15、30μmol/L实验组IL-10、VEGF分泌量低于对照组(P<0.05)。U2932细胞∶15、30μmol/L实验组VEGF分泌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DLBCL细胞株中,PI3K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Akt的磷酸化、减少IL-10、VEGF的分泌,发挥抗肿瘤反应,PI3K/Akt通路在DLBCL中可以促进肿瘤免疫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抑制剂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细胞因子 程序性死亡配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糖控制水平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王珊珊 浦永兰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4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究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一步分析疾病与T淋巴细胞亚群、血糖的相关性。方法:对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60例肺结核患者实施回顾性分析,结合患者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组,试验组患... 目的:探究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一步分析疾病与T淋巴细胞亚群、血糖的相关性。方法:对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60例肺结核患者实施回顾性分析,结合患者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组,试验组患者(30例)均是2型糖尿病合并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对照组患者(30例)均是病原性阳性肺结核非糖尿病患者,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影像表现、实验室指标。结果:试验组的胸痛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空洞、胸腔积液、胸膜增厚、纵隔淋巴结肿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白细胞分化抗原3^(+)(CD3^(+))、白细胞分化抗原4^(+)(CD4^(+))、白细胞分化抗原8^(+)(CD8^(+))、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肌酐(CREA)、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于对照组(P<0.05);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与CD3^(+)、CD4^(+)、CD8^(+)、HbA1c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糖呈正相关,通过相关指标可辅助临床识别疾病,指导治疗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血糖 肺结核 2型糖尿病 临床症状 影像表现 实验室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患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胡旻昊 钱妙瑾 杨忠慧 《抗感染药学》 2018年第6期948-953,共6页
目的:分析医院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工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及减少多重耐药菌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历对照研究,抽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间ICU检出鲍曼不动杆菌(AB)的91例... 目的:分析医院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工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及减少多重耐药菌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历对照研究,抽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间ICU检出鲍曼不动杆菌(AB)的9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T检验和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DRAB的危险因素,并回顾性分析以上患者所感染AB的耐药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OR=5.261,95%CI=1.431~19.343)、长期卧床(OR=4.418,95%CI=1.465~13.324)是检出MDRAB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91例AB感染患者中,MDRAB的检出率为48.4%,AB感染患者除多黏菌素(占3.8%)、替加环素(占23.3%)、米诺环素(占38.1%)及头孢哌酮-舒巴坦(占38.6%)较为敏感外,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均在50%左右。结论:加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减少MDRAB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 危险因素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麻醉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文娟 赵秀华 +2 位作者 郑重 祁富伟 杨广宇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21期115-116,共2页
目的:分析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麻醉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94例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接受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麻醉对其进行分组。将接受支气管堵塞器联合单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麻醉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 目的:分析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麻醉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94例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接受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麻醉对其进行分组。将接受支气管堵塞器联合单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麻醉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麻醉的5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术中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野暴露的情况、双肺隔离的时间、插管的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的比率及接受插管后其血压、心率。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在术中观察组患者中术野暴露效果为优的患者占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观察组患者的双肺隔离时间、插管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其一次性插管成功的比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插管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麻醉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快速实现患者的双肺隔离,且操作简单、术野暴露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手术 双腔支气管插管 单肺通气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胆管炎合并急性胆囊炎保守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常鹏 沈丹枫 徐海宾 《华夏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100-104,共5页
目的:探究老年急性胆管炎合并急性胆囊炎保守治疗无效的早期预测因素。方法:选取59例老年急性胆管炎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根据治疗结局分为有效组25例和无效组34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胆... 目的:探究老年急性胆管炎合并急性胆囊炎保守治疗无效的早期预测因素。方法:选取59例老年急性胆管炎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根据治疗结局分为有效组25例和无效组34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胆管炎合并急性胆囊炎保守治疗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总胆红素(TB)、胆总管直径和严重程度分级是影响老年急性胆管炎合并急性胆囊炎保守治疗无效的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B和胆总管直径是保守治疗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B>50.5μmol/L、胆总管直径>9.50 mm是既往无胆道手术史老年急性胆管炎合并急性胆囊炎保守治疗无效的早期危险因素,尽早采取胆道引流治疗,使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管炎 急性胆囊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代谢指标和高龄孕妇妊娠糖尿病的关联研究
7
作者 刘松良 陈悠淳 +3 位作者 姚梦馨 王腾旭 尹洁云 马秋萍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905-911,共7页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铁代谢指标和罹患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地纳入了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在太仓第一人民医院建卡并分娩的292例高龄孕妇,将其分成GDM组和非GDM组。比较两组孕妇在孕20...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铁代谢指标和罹患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地纳入了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在太仓第一人民医院建卡并分娩的292例高龄孕妇,将其分成GDM组和非GDM组。比较两组孕妇在孕20~24周时铁代谢指标[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血清铁(serum iron,SI)和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的差异;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SF、SI、Hb和GDM之间的关联。采用IEU OpenGWAS(http://gwas.mrcieu.ac.uk/)和FinnGen数据集,以单核苷酸多态性为工具变量,用随机效应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Variance Weighted,IVW)等方法进行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以探究铁代谢与GDM的因果关系。结果在最大矫正的多因素Logistic模型中,孕20~24周SF和GDM发病风险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OR(95%CI)=1.02(1.01~1.04),P=0.001],Hb和GDM发病风险呈边缘相关[OR(95%CI)=1.04(1.00~1.07),P=0.044],而SI和GDM之间无显著关联。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结果提示,SF、Hb和GDM之间无明显因果关联。结论孕20~24周SF可以作为高龄孕妇是否罹患GDM的标志物,但尚不支持它们之间存在因果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高龄 铁代谢 血清铁蛋白 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量CT多定量参数可评估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
8
作者 陈素月 陈望 +1 位作者 王立环 赵义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4期661-668,共8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多定量参数无创评估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肿瘤细胞增殖能力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2023年1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66例经手术证实的连续性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病例,所有患者术前2周内均行能谱CT平扫及增强扫描,术... 目的探讨双能量CT多定量参数无创评估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肿瘤细胞增殖能力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2023年1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66例经手术证实的连续性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病例,所有患者术前2周内均行能谱CT平扫及增强扫描,术后所有肿瘤组织病理标本切片行K1-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根据术后病理分为Ki-67高表达组(n=34)及Ki-67低表达组(n=32);由2位观察者分别独立测量病灶动脉期及静脉期40~90keV单能量CT值、碘浓度,计算标准化碘浓度及能谱曲线斜率(K_(40-90 keV));采用组内相关系数检验2位测量者测量参数之间相关性及一致性的程度组之间各参数的差异,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采用ROC曲线分析诊断效能,并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结果2位测量者对动脉期、静脉期两组间测得的各参数一致性较好,组内相关系数均大于0.75;低表达组动脉期、静脉期40~70keV单能量CT值、K_(40-90 keV)、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均低于Ki-67高表达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动脉期K_(40-90 keV)诊断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913,敏感度为91.2%,特异性为87.5%,阈值为0.95,上述参数与Ki-67表达均有相关性,以动脉期K_(40-90 keV)与其的相关系数最高(rs=-0.900,P<0.001)。结论双能量CT多定量参数可无创评估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 双能量CT 多定量参数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及对并发症发生率、骨痂形成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顾建伟 曹晓东 +2 位作者 赵际童 沈敏 骆园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期18-19,共2页
目的:评价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3月-2019年3月收治胫骨骨折患者62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固定术,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 目的:评价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3月-2019年3月收治胫骨骨折患者62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固定术,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骨折患者使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确切,可减少骨不连、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缩减骨痂形成时间及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方式 骨不连 骨痂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