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der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 被引量:1
1
作者 冯林 王晓东 +1 位作者 张锡庆 王科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393-394,共2页
目的探讨Ender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 方法对24例儿童股骨干骨折采用小切口Ender钉内固定,术后单侧髋人字石膏固定患肢4周. 结果随访 6个月~2年,无一例出现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 .有4例出现双下肢不等长,均小于1 cm.无明显跛行,... 目的探讨Ender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 方法对24例儿童股骨干骨折采用小切口Ender钉内固定,术后单侧髋人字石膏固定患肢4周. 结果随访 6个月~2年,无一例出现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 .有4例出现双下肢不等长,均小于1 cm.无明显跛行,下肢功能完全正常. 结论只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Ender钉治疗5~10岁儿童股骨干骨折具有切口小,解剖复位,不破坏骨膜、利于骨折修复,住院时间短,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髓内钉 骨折内固定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izarov外固定与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戴广新 王晓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0期43-45,共3页
目的:比较Ilizarov外固定器和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胫腓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分析102例胫腓骨远端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用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组26例,弹性髓内钉组76例。结果:两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骨折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目的:比较Ilizarov外固定器和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胫腓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分析102例胫腓骨远端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用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组26例,弹性髓内钉组76例。结果:两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骨折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下床活动、负重时间、断端切开复位例数以及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间比较,外固定组优于髓内钉组(P<0.05);外固定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钉道感染例数高于髓内钉组(P<0.05)。结论: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儿童胫腓骨远端骨折总体优于弹性髓内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外固定器 弹性髓内钉 胫腓骨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针逆行固定联合缝线套扎治疗小儿粉碎型胫骨髁间棘骨折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尧 朱伦庆 +3 位作者 甄允方 王晓东 刘亚 方建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18-922,共5页
目的探讨克氏针逆行固定联合缝线套扎治疗小儿粉碎性胫骨髁间棘骨折的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20年12月我科关节镜下治疗11例粉碎性胫骨髁间棘骨折,在前交叉韧带导向器辅助下,对大且厚的骨块采用经皮克氏针逆行固定,对小且薄的软骨片骨... 目的探讨克氏针逆行固定联合缝线套扎治疗小儿粉碎性胫骨髁间棘骨折的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20年12月我科关节镜下治疗11例粉碎性胫骨髁间棘骨折,在前交叉韧带导向器辅助下,对大且厚的骨块采用经皮克氏针逆行固定,对小且薄的软骨片骨折采取缝线套扎固定。结果11例术后均获得良好复位,均获得骨折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骨折移位、骨骺早闭等并发症。11例随访平均14.3月(12~18个月),10例末次随访时Lachman试验、抽屉试验、轴移试验均阴性;1例Lachman试验阳性,但无本体感觉不适。末次随访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91.4±2.1)分。结论克氏针逆行固定联合缝线套扎治疗小儿粉碎性胫骨髁间棘骨折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粉碎性胫骨髁间棘骨折 骨折固定术 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在肘部骨折患儿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朱丽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8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在肘部骨折患儿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8月在本科住院的肘部骨折患儿10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的功能锻炼指导,实验组术后实行常规的功能...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在肘部骨折患儿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8月在本科住院的肘部骨折患儿10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的功能锻炼指导,实验组术后实行常规的功能锻炼指导及微信平台延伸护理服务,两组锻炼时间一致,观察时间为12周。结果实验组患儿第12周时Mayo肘关节评分为(97.30±2.64),肘关节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儿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为(1.99±0.81),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肘部骨折患儿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提高锻炼效果,促进骨折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平台 延续护理服务 肘部骨折 功能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GF和IGF对体外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郝敬东 张锡庆 +2 位作者 王晓东 张德强 张学兰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10期584-586,共4页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对体外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 3~6月龄的雄性SD大鼠处死后,取双侧股骨、胫骨的骨髓进行体外培养。将含有不同细胞因子的培养基分为4组:①bFGF...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对体外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 3~6月龄的雄性SD大鼠处死后,取双侧股骨、胫骨的骨髓进行体外培养。将含有不同细胞因子的培养基分为4组:①bFGF组;②IGF组;③bFGF+IGF组;④对照组。以上各组均含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维生素C、青霉素、链霉素。显微镜下观察BMSc的生长特性,用MTT法测得的细胞相对值绘制生长曲线。采用改良Gomori氏钙钴法计数碱性磷酸酶(ALP)阳性率的细胞。结果 BMSc在传代培养前两天,各组的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从第二至第八天,bFGF组、IGF组、bFGF+IGF组的细胞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并且bFGF+IGF组明显高于其它3组。含细胞因子3组的ALP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bFGF+IGF组的阳性率最高。结论 bFGF、IGF都能促进BMSc增殖及向成骨细胞分化,并且两者同时运用优于单独使用;bFGF、IGF在促进BMSc增殖与分化时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细胞分化 动物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