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儿童颅内动脉瘤临床特点及个体化治疗策略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天权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23期5-8,13,共5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儿童颅内动脉瘤临床特点及个体化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动脉瘤特点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动脉瘤位于颈内动脉5...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儿童颅内动脉瘤临床特点及个体化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动脉瘤特点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动脉瘤位于颈内动脉5例,大脑中动脉7例,大脑前动脉3例,后循环4例。单纯脑内血肿4例,脑内血肿破入脑室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并发脑积水7例。8例行动脉瘤夹闭,其中2例出现明显神经功能障碍(mRS评分2~3分),其余6例预后良好(mRS评分0~1分)。4例行动脉瘤切除,其中2例术后出现轻度神经功能障碍(mRS评分1~2分),其余2例预后良好(mRS评分0~1分)。3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预后良好(mRS评分0~1分)。4例保守治疗,随访过程中未见明显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结论儿童颅内动脉瘤好发于前循环,后循环少见。儿童颅内动脉瘤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主要表现,常并发脑积水。儿童颅内动脉瘤从诊断、治疗到随访都要详细规划,其治疗方案的制订需要多学科团队协作,根据患者及动脉瘤的特点为其提供最佳的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儿童
个体化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键接触点管理在儿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阐玉英
姚文英
+2 位作者
许志玉
张莉
江文婷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12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关键接触点管理在儿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9月住院患儿47例为观察组,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收治的同年龄段46例患儿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儿科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组在儿科优质护理服务...
目的探讨关键接触点管理在儿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9月住院患儿47例为观察组,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收治的同年龄段46例患儿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儿科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组在儿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关键接触点管理。观察2组患儿家属状态焦虑问卷(S-AI)评分,及患儿和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S-AI问卷评分为(38.4±2.2)分,低于对照组的(79.6±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和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100.00%(47/47),高于对照组的80.43%(3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儿科优质护理中应用关键接触点管理能规范护士的服务行为,提高患儿和家属满意度,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接触点
护理管理
优质护理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38例围术期护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朱梅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年第8期62-64,共3页
目的分析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围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75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38例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切口Ⅰ期愈合率97.37%高于对照组的75.68%,术...
目的分析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围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75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38例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切口Ⅰ期愈合率97.37%高于对照组的75.6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16%低于对照组的48.65%,两组护理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可提高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的切口愈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
围术期护理
切口愈合率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癫痫患儿主要照顾者家庭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4
作者
魏文军
张芳
+3 位作者
房婉月
张莎莎
朱丽
杨婷婷
《护理学杂志》
2025年第11期102-105,111,共5页
目的 了解癫痫患儿主要照顾者家庭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路径,为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24年1-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所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癫痫患儿主要照顾者335人为调查对象,采用家庭仪式问卷、...
目的 了解癫痫患儿主要照顾者家庭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路径,为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24年1-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所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癫痫患儿主要照顾者335人为调查对象,采用家庭仪式问卷、家庭亲密度量表、家庭坚韧性量表、家庭适应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癫痫患儿主要照顾者家庭适应得分为(72.37±16.27)分;家庭仪式、家庭亲密度、家庭坚韧性与家庭适应呈正相关(均P<0.05)。家庭仪式对癫痫患儿主要照顾者家庭适应有直接正向作用,家庭亲密度与家庭坚韧性在家庭仪式与家庭适应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均P<0.05)。结论 癫痫患儿主要照顾者家庭适应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医护人员需关注其家庭结构与功能的改善,提高家庭亲密度与坚韧性,以改善照顾者家庭适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患儿
照顾者
家庭适应
家庭仪式
家庭亲密度
家庭坚韧性
儿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儿童颅内动脉瘤临床特点及个体化治疗策略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天权
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23期5-8,1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902972)。
文摘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儿童颅内动脉瘤临床特点及个体化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动脉瘤特点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动脉瘤位于颈内动脉5例,大脑中动脉7例,大脑前动脉3例,后循环4例。单纯脑内血肿4例,脑内血肿破入脑室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并发脑积水7例。8例行动脉瘤夹闭,其中2例出现明显神经功能障碍(mRS评分2~3分),其余6例预后良好(mRS评分0~1分)。4例行动脉瘤切除,其中2例术后出现轻度神经功能障碍(mRS评分1~2分),其余2例预后良好(mRS评分0~1分)。3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预后良好(mRS评分0~1分)。4例保守治疗,随访过程中未见明显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结论儿童颅内动脉瘤好发于前循环,后循环少见。儿童颅内动脉瘤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主要表现,常并发脑积水。儿童颅内动脉瘤从诊断、治疗到随访都要详细规划,其治疗方案的制订需要多学科团队协作,根据患者及动脉瘤的特点为其提供最佳的个体化治疗。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儿童
个体化
策略
Keywords
Intracranial aneurysm
Children
Individualization
Strategy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键接触点管理在儿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阐玉英
姚文英
许志玉
张莉
江文婷
机构
苏州大学
附属
儿童
医院
护理部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12期5-7,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关键接触点管理在儿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9月住院患儿47例为观察组,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收治的同年龄段46例患儿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儿科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组在儿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关键接触点管理。观察2组患儿家属状态焦虑问卷(S-AI)评分,及患儿和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S-AI问卷评分为(38.4±2.2)分,低于对照组的(79.6±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和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100.00%(47/47),高于对照组的80.43%(3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儿科优质护理中应用关键接触点管理能规范护士的服务行为,提高患儿和家属满意度,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关键接触点
护理管理
优质护理
焦虑
Keywords
key contact point
nursing management
high quality service
anxiety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38例围术期护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朱梅
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年第8期62-64,共3页
文摘
目的分析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围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75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38例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切口Ⅰ期愈合率97.37%高于对照组的75.6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16%低于对照组的48.65%,两组护理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可提高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的切口愈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
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
围术期护理
切口愈合率
术后并发症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癫痫患儿主要照顾者家庭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4
作者
魏文军
张芳
房婉月
张莎莎
朱丽
杨婷婷
机构
苏州大学
护理学院
出处
《护理学杂志》
2025年第11期102-105,111,共5页
基金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人文护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人文护理科研项目(RW2024YB02)。
文摘
目的 了解癫痫患儿主要照顾者家庭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路径,为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24年1-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所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癫痫患儿主要照顾者335人为调查对象,采用家庭仪式问卷、家庭亲密度量表、家庭坚韧性量表、家庭适应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癫痫患儿主要照顾者家庭适应得分为(72.37±16.27)分;家庭仪式、家庭亲密度、家庭坚韧性与家庭适应呈正相关(均P<0.05)。家庭仪式对癫痫患儿主要照顾者家庭适应有直接正向作用,家庭亲密度与家庭坚韧性在家庭仪式与家庭适应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均P<0.05)。结论 癫痫患儿主要照顾者家庭适应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医护人员需关注其家庭结构与功能的改善,提高家庭亲密度与坚韧性,以改善照顾者家庭适应水平。
关键词
癫痫
患儿
照顾者
家庭适应
家庭仪式
家庭亲密度
家庭坚韧性
儿科护理
Keywords
epilepsy
children
caregiver
family adaptation
family ritual
family cohesion
family hardiness
pediatric nursing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儿童颅内动脉瘤临床特点及个体化治疗策略
杨天权
《中国医药科学》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关键接触点管理在儿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阐玉英
姚文英
许志玉
张莉
江文婷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38例围术期护理效果分析
朱梅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癫痫患儿主要照顾者家庭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魏文军
张芳
房婉月
张莎莎
朱丽
杨婷婷
《护理学杂志》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