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CA管理在新生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运用分析
1
作者 管欣娴 俞生林 +2 位作者 王曼丽 高沙沙 缪欣欣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29期76-78,82,共4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是住院医师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行医者的重要阶段。随着儿科专业化的不断增强,急需培养出合格的、专业性极强的新生儿科医生队伍。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不仅要严格要求教学质量,同时还需对教学成果进行检查...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是住院医师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行医者的重要阶段。随着儿科专业化的不断增强,急需培养出合格的、专业性极强的新生儿科医生队伍。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不仅要严格要求教学质量,同时还需对教学成果进行检查,并发现其中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以期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只有这样才可以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合格并且优秀的新生儿科住院医师,并且提升学生学习新生儿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新生儿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感染中血清维生素A、D水平对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锦芬 管欣娴 +1 位作者 费崇汇 俞生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2期90-93,102,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维生素A、D水平与新生儿感染的严重程度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82例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患儿为观察组;根据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将其分为极危重组(20例)、危重组(2... 目的 探讨血清维生素A、D水平与新生儿感染的严重程度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82例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患儿为观察组;根据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将其分为极危重组(20例)、危重组(25例)、非危重组(37例);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11例)和生存组(71例)。选取同期住院非感染新生儿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维生素A、D水平;比较新生儿感染不同疾病重症程度患儿血清维生素A、D水平;分析血清维生素A、D水平与新生儿感染疾病重症程度的相关性;分析新生儿感染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评估血清维生素A、D对新生感染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维生素A、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极危重组、危重组血清维生素A、D水平低于非危重组,极危重组血清维生素A、D水平低于危重组(P<0.05)。血清维生素A、D水平与新生儿感染疾病危重程度呈负相关(r=-0.458、-0.489,P<0.01)。死亡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生存组,维生素A、D水平低于生存组(P<0.05)。PCT、CRP、维生素A、维生素D是新生儿感染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维生素A、D联合预测新生感染预后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各项单独预测。结论 新生儿感染时血清维生素A、D水平与疾病严重及预后密切相关,并可以作为预测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感染 维生素A 维生素D 严重程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3
作者 赵慧 朱雪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9期42-44,共3页
目的 分析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26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总结患儿出生情况、入院基本表现、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过程、预后情况。结果 226例患儿中早产76例(33.63%)... 目的 分析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26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总结患儿出生情况、入院基本表现、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过程、预后情况。结果 226例患儿中早产76例(33.63%),足月分娩150例(66.37%);剖宫产69例(30.53%),阴道分娩157例(69.47%)。患儿入院表现为发热146例(64.60%),面苍63例(27.88%),激惹59例(26.11%)。患儿临床表现以黄疸为主(52.21%),其次为气促(46.90%)、反应差(45.13%)。外周血常规白细胞计数>20×10^(9)/L的占比最高,达41.59%,其次为(10~20)×10^(9)/L,达30.09%;脑脊液检查中糖定量下降、氧化物下降、蛋白定量升高占比均较高,分别为83.19%、79.20%、89.38%;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占比为27.88%。226例患儿均经抗生素治疗,治疗后痊愈出院1例,好转出院213例,死亡、放弃9例,其他3例。结论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无典型性临床表现,且与患儿分娩方式、是否足月均无明显关系,其可基于败血症和细菌侵入脑膜而引发疾病;该病症临床症状、体征均无特异性,诊断需依靠临床观察、脑脊液检查与血培养结果,根据临床检查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积极护理是提升治疗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疾病特点 诊治方案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营养性吸吮对静脉穿刺新生儿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汤文决 宁彩珍 +1 位作者 吴丽蓉 赵明娟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188-1189,共2页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对静脉穿刺新生儿疼痛的影响,为新生儿疼痛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4例静脉穿刺新生儿(其中102例为早产儿,102例为足月儿)随机分为A、B、C、D四组,A、B两组为早产儿,C、D两组为足月儿。A组早产儿给予非营养性吸...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对静脉穿刺新生儿疼痛的影响,为新生儿疼痛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4例静脉穿刺新生儿(其中102例为早产儿,102例为足月儿)随机分为A、B、C、D四组,A、B两组为早产儿,C、D两组为足月儿。A组早产儿给予非营养性吸吮;B组早产儿不给予任何干预;C组足月儿给予非营养性吸吮;D组足月儿不给予任何干预。采用新生儿疼痛评分(NIPS),观察各组新生儿对疼痛的反应。结果静脉穿刺时A、C两组新生儿疼痛评分明显低于B、D两组,P<0.01。结论静脉穿刺时进行非营养性吸吮可明显减轻新生儿疼痛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营养性吸吮 新生儿 疼痛 安慰奶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感染因素对早产新生儿血清降钙素原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吴志新 郭婕 +3 位作者 许靖 武荣 花少栋 封志纯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第3期164-169,共6页
目的研究非感染因素对早产新生儿血清降钙素原的影响。方法选择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早产儿重症监护中心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入院的胎龄为33~36周、出生时间小于12小时、无胎膜早破因素的非感染性疾病早产儿为研究... 目的研究非感染因素对早产新生儿血清降钙素原的影响。方法选择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早产儿重症监护中心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入院的胎龄为33~36周、出生时间小于12小时、无胎膜早破因素的非感染性疾病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入院后即采血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培养及降钙素原检查。非感染性疾病患儿包括新生儿颅内出血(ICH)、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新生儿窒息及对照组单纯早产儿。动态监测各组患儿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培养、降钙素原等指标,并比较各组患儿降钙素原浓度,通过统计分析各组早产新生儿的血清降钙素原浓度,以研究不同非感染性疾病对其血清降钙素原浓度的影响。结果 1同目前文献推荐的血清降钙素原浓度(<0.5 ng/ml)相比,早产新生儿生后血清降钙素原浓度有生理性升高(1.07±0.76)ng/ml。2 ICH组(2.12±0.99)ng/ml、NRDS组(2.28±1.09)ng/ml、新生儿窒息组(3.64±3.17)ng/ml降钙素原水平较对照组(1.07±0.76)ng/ml均升高(F=10.462,P<0.05)。不同程度的ICH间降钙素原差异无显著性(F=0.173,P=0.950);Ⅱ级、Ⅲ级NRDS降钙素原水平较Ⅰ级NRDS升高(F=5.475,P=0.010);重度窒息组降钙素原水平较轻度窒息组明显升高(t=5.245,P=0.003)。结论早产儿生后降钙素原浓度有生理性升高。降钙素原受多种因素影响,ICH、NRDS、新生儿窒息可导致早产新生儿降钙素原浓度升高,在早产新生儿中不能单纯依靠降钙素原水平评价早产儿感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婴儿 新生 降钙素原 感染 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巢式护理应用于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健新 戴薇薇 陈培珍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7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鸟巢式护理应用于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至6月100例因新生儿黄疸收住本科室的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蓝光治疗中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蓝光治疗中应用鸟巢式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各项指标的蓝... 目的探讨鸟巢式护理应用于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至6月100例因新生儿黄疸收住本科室的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蓝光治疗中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蓝光治疗中应用鸟巢式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各项指标的蓝光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患儿体温波动幅度、血氧饱和度、心率、排便次数、哭闹时间、睡眠时间及擦伤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经皮胆红素日均下降率较对照组高、胆红素下降到标准值时间更短、治疗中断率较对照组低,平均住院天数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鸟巢式护理可提高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效果,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蓝光治疗 鸟巢式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模拟联合思维导图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新生儿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研究
7
作者 陈丽 郭宏卿 +1 位作者 盛晓郁 丁欣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31期26-30,共5页
目的比较评价案例模拟联合思维导图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新生儿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2月参加该院新生儿复苏培训的85名学员,按照培训时间分为两组,其中2019年9月-2020年7月的学员纳入对照组共42名,2020年8... 目的比较评价案例模拟联合思维导图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新生儿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2月参加该院新生儿复苏培训的85名学员,按照培训时间分为两组,其中2019年9月-2020年7月的学员纳入对照组共42名,2020年8—12月的学员纳入观察组共43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案例模拟联合思维导图教学法。在使用不同教学方法培训后,对比两组学员的理论和技能成绩和课程满意度调查结果,以及两种教学法的人均实际授课时长。结果观察组学员的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以及总体课程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联合教学法的人均实际授课时长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复苏培训中,案例模拟联合思维导图教学法效果优于较传统教学法。联合教学法的教学资源消耗更大,更适合小规模技能培训。如何在保证同等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大规模技能培训有待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复苏 培训 案例模拟联合思维导图 联合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 比较研究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乙型流感相关急性坏死性脑病1例的诊治及文献回顾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孙文强 朱雪萍 +2 位作者 傅嫦嫦 李莺 盛茂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1期183-186,共4页
流感相关急性坏死性脑病(IANE)是急性脑病中最为危重的亚型之一,进展较快,以发热、抽搐及迅速出现的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预后差。为提高临床医生对IANE的早期识别和诊断能力,确保患者及时治疗,改善预后。本文分析探讨1例就诊于苏州大学... 流感相关急性坏死性脑病(IANE)是急性脑病中最为危重的亚型之一,进展较快,以发热、抽搐及迅速出现的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预后差。为提高临床医生对IANE的早期识别和诊断能力,确保患者及时治疗,改善预后。本文分析探讨1例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IANE患者。患儿以高热起病,2 d内出现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完善头颅MRI均可见双侧对称性脑损伤,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考虑诊断为IANE。积极治疗后患儿好转出院,但遗留有轻度认知障碍。通过回顾性分析国内外文献,大多认为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静脉冲击联合奥司他韦抗病毒,以及使用适当的抗生素抗感染,是IANE最佳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坏死性脑病 流感 儿童 磁共振成像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照护图对高危儿过渡期家庭出院准备度和父母育儿胜任感的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郭宏卿 霍秋桂 +2 位作者 阐玉英 陈培珍 盛晓郁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13,共5页
目的探讨照护图对高危儿过渡期家庭出院准备度和父母育儿胜任感的影响。方法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便利抽样法选取苏州市某儿童医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74例高危儿的父母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照护图对高危儿过渡期家庭出院准备度和父母育儿胜任感的影响。方法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便利抽样法选取苏州市某儿童医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74例高危儿的父母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出院前指导父母绘制照护图。比较两组高危儿父母出院当天的出院准备度和育儿胜任感得分,并访谈观察组父母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父母出院准备度中的总分及疾病知识、身心状态、预期社会支持维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育儿胜任感总分和各维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危儿父母认为照护图在过渡期护理中起积极作用。结论照护图能提高高危儿家庭的出院准备度和其父母的育儿胜任感,是一种方便有效的护理干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儿 照护图 过渡期 出院准备度 育儿胜任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士对高危儿过渡期护理现状及认知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宏卿 倪志红 +2 位作者 盛晓郁 赵明娟 阐玉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5期27-29,共3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科护士对高危儿过渡期护理现状及认知的体验,为构建高危儿过渡期护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12名新生儿科护士进行访谈,应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分析资料。结果高危儿家长出院后将面临照护能力差、相... 目的了解新生儿科护士对高危儿过渡期护理现状及认知的体验,为构建高危儿过渡期护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12名新生儿科护士进行访谈,应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分析资料。结果高危儿家长出院后将面临照护能力差、相关知识缺乏等问题,当前过渡期护理存在形式单一,护士相关理论知识缺乏等问题,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高危儿过渡期护理的重点是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及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结论护理管理者需丰富过渡期护理的形式和内涵,加强护士培训,以提高其对高危儿过渡期护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儿 过渡期护理 护士 认知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脉带在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长度体外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汤文决 盛晓郁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13期1217-1218,共2页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置管最佳体外测量方法。方法2012年1月18日~2013年12月18日,对在我院进行PICC置管的低出生体重儿按置管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测量方法是经头静脉穿刺时,压...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置管最佳体外测量方法。方法2012年1月18日~2013年12月18日,对在我院进行PICC置管的低出生体重儿按置管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测量方法是经头静脉穿刺时,压脉带自穿刺点沿静脉走向,在右侧上肢外侧上行至锁骨中线,弯曲向下至右侧乳头与前正中线中点,经正中及贵要静脉穿刺时,压脉带自穿刺点沿静脉走向,在右侧上肢内侧上行至锁骨中线,弯曲向下至右侧乳头与前正中线的中点,再测量压脉带的长度,为导管预留置长度。对照组测量方法是自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长度,再加0.5 cm ,为导管预留置长度。比较两组患儿置管的准确率。结果观察组PICC置入上腔静脉中下段的准确率为77.8%,对照组PICC置入上腔静脉中下段的准确率为44.4%,两组比较 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使用压脉带进行体外测量,可提高PICC置入上腔静脉中下段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低出生体重儿 测量方法 置管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母亲照护感受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汤文决 张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4期1050-1052,共3页
目的了解早产儿母亲的照护感受,为探索早产儿出院后合适的护理支持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Claizzi现象学研究方法,对20名早产儿母亲进行深入访谈,进行笔录及分析。结果经反复地比较、归纳,提炼出关于早产儿母亲身心体验的4个主题... 目的了解早产儿母亲的照护感受,为探索早产儿出院后合适的护理支持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Claizzi现象学研究方法,对20名早产儿母亲进行深入访谈,进行笔录及分析。结果经反复地比较、归纳,提炼出关于早产儿母亲身心体验的4个主题(早产儿母亲普遍承受着压力,存在歉疚及负罪感;对预后的担忧;无助感;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变化,在照护中实现自我价值)和关于母亲照护感受历程的两个阶段(初临变化;适应变化,勇敢面对未来)。结论本研究结果揭示了早产儿母亲照护感受的心路历程,提示医护人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对其进行广泛而持久的护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照护感受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胡佳 吕理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1年第5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4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在机械通气治疗... 目的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4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在机械通气治疗中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试验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案。记录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及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此外对两组患儿干预后1周后呼吸指标,并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护理风险事件及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1周后试验组的PaO_(2)及SaO_(2)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aCO_(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ARDS患儿护理风险事件及护理缺陷发生,改善ARDS患儿的呼吸功能,提高护理质量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指标 护理风险事件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4
作者 唐秀红 盛晓郁 张花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7期146-149,共4页
目的分析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8年9月新生儿科NICU收治的191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统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结果191例PICC置管的早产儿中有34(17.8... 目的分析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8年9月新生儿科NICU收治的191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统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结果191例PICC置管的早产儿中有34(17.80%)例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导管平均留置时间为(26.88±14.99)d。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分别为穿刺处渗血渗液(35.29%),患儿病情变化、血培养阳性(17.65%),肢体肿胀(14.71%),堵管后溶栓失败(11.76%)。结论探讨早产儿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因素,有助于临床制定更细致的预防措施,以降低早产儿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导致早产儿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为穿刺处渗血渗液,应重视这类问题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非计划性拔管 预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患儿家庭功能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清 倪志红 +2 位作者 赵雪萍 吴金花 王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8期1276-1280,共5页
本文介绍了家庭功能的概念、评估工具、慢性病患儿家庭功能的状况及家庭功能对其疾病预后的影响,从患儿自身因素、父母因素和社会支持因素3个方面对慢性病患儿家庭功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医护人员有针对性地改善患儿家庭功... 本文介绍了家庭功能的概念、评估工具、慢性病患儿家庭功能的状况及家庭功能对其疾病预后的影响,从患儿自身因素、父母因素和社会支持因素3个方面对慢性病患儿家庭功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医护人员有针对性地改善患儿家庭功能状况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今后开展慢性病患儿家庭功能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儿童 家庭功能 影响因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支持干预改善早产儿家庭功能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吴金花 倪志红 +2 位作者 郭宏卿 张清 王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8期1163-1169,共7页
目的:分析以家庭功能理论为框架的家庭支持干预在出院后早产儿家庭支持中的应用效果,为早产儿家庭照护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新生儿科2021年5月—11月出院的早产儿及其家庭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以家庭功能理论为框架的家庭支持干预在出院后早产儿家庭支持中的应用效果,为早产儿家庭照护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新生儿科2021年5月—11月出院的早产儿及其家庭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和干预组(n=41),对照组给予早产儿常规家庭支持,干预组接受为期12周的基于McMaster家庭功能理论的家庭支持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家庭功能量表得分、早产儿体格发育(身长、体质量、头围)及神经心理发育(发育商)水平差异。结果:干预组在干预后家庭功能总分及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总的功能4个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得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早产儿体质量及身长较对照组增加(P<0.05),且发育商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McMaster家庭功能理论的家庭支持干预能有效地提高早产儿家庭功能整体水平,帮助家庭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促进早产儿身长、体质量及神经心理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家庭功能理论 家庭支持 神经心理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晚期母亲脂质代谢紊乱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琴 黄丽群 俞生林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究孕晚期脂质代谢紊乱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7-01/2018-12期间收治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母亲48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的早产非视网膜病变患儿母亲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 目的:探究孕晚期脂质代谢紊乱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7-01/2018-12期间收治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母亲48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的早产非视网膜病变患儿母亲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孕晚期的血脂水平和脂联素水平,同时采用Pearson分析脂联素与血脂之间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孕晚期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高于对照组产妇,而高密度脂蛋白、脂联素、载脂蛋白A1的水平低于对照组产妇。此外,Pearson分析脂联素与血脂水平存在相关性,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的水平降低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孕晚期脂质代谢紊乱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因素,可能与脂联素相关,在临床工作中应注重加强对产妇营养的指导工作,减少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血脂紊乱 孕晚期 脂联素 合理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肺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崔尚卿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3年第9期122-125,共4页
总结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肺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过程。护理重点包括新生儿肺出血的护理;医护人员抢救配合,合理安排人员站位,提高抢救操作效率;做好肺出血后机械通气的气道管理,严格掌握肺出血后的吸痰指征;早期识别新生儿肺出... 总结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肺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过程。护理重点包括新生儿肺出血的护理;医护人员抢救配合,合理安排人员站位,提高抢救操作效率;做好肺出血后机械通气的气道管理,严格掌握肺出血后的吸痰指征;早期识别新生儿肺出血,提高治疗和抢救成功率;早期识别失血性休克症状,加强失血性休克时的液体管理,预防失血性休克相关并发症。患儿共进行15 d无创机械通气和22 d高频振荡通气,未发生二次肺出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等并发症,经过63 d住院治疗和护理,患儿生长状况良好,予以出院,出院时体重达3300 g,随访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肺出血 失血性休克 抢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