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鼻前庭定植菌监测与防控策略研究
1
作者 李紫萱 黄莉莉 +4 位作者 柏振江 吴水燕 张琳娜 张志勤 苏春妹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24-1429,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医护人员鼻腔定植菌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某院PICU共104名医护人员的鼻拭子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菌种鉴定及耐药性检测结果,分析定植菌的分布特征,并通过问...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医护人员鼻腔定植菌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某院PICU共104名医护人员的鼻拭子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菌种鉴定及耐药性检测结果,分析定植菌的分布特征,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定植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04份标本中,66份检出定植菌,总体检出率为63.46%。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检出率为34.62%(36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2.88%(3株);革兰阴性菌以克雷伯菌属为主,检出率为21.15%(22株)。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初级职称(OR=11.400,95%CI:2.329~55.801,P=0.003)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OR=4.260,95%CI:1.160~15.653,P=0.029)是克雷伯菌属定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ICU医护人员鼻腔具有较高的定植菌检出率,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克雷伯菌属为主要定植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定植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克雷伯菌属 感染防控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膜法与涂抹法检测血液透析相关用水微生物的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占结 张翔 +5 位作者 张永祥 赵旭 刘波 陈文森 张卫红 李松琴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64-1069,共6页
目的探讨滤膜法和涂抹法检测血液透析相关用水微生物的效果,为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8年1—12月同时采用滤膜法和涂抹法检测血液透析相关用水微生物的结果,对比分析滤膜法和涂抹法检测细... 目的探讨滤膜法和涂抹法检测血液透析相关用水微生物的效果,为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8年1—12月同时采用滤膜法和涂抹法检测血液透析相关用水微生物的结果,对比分析滤膜法和涂抹法检测细菌检出率、单位菌落数、超干预值检出率和微生物合格率。结果共收集274份血液透析相关用水微生物检测结果,其中透析液131份,反渗水39份,B浓缩液(下简称B液)14份,置换液34份,其他透析用水56份。滤膜法细菌检出率均高于涂抹法,其中透析液、反渗水、置换液、其他透析用水标本使用两种方法的细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透析液、B液、其他透析用水标本单位菌落数滤膜法数值上低于涂抹法,但仅其他透析用水标本使用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单位菌落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1,P=0.004)。超干预值检出率其他透析用水滤膜法低于涂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96,P=0.010)。置换液、反渗水标本微生物合格率滤膜法数值上低于涂抹法,但仅置换液标本微生物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87,P<0.001)。结论滤膜法检出细菌的能力高于涂抹法,但其在血液透析相关用水微生物检测中存在一定局限性,除用于置换液比较适合外,应用在其余血液透析相关用水微生物的检测效果并不优于涂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膜法 涂抹法 血液透析相关用水 透析用水 透析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