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变化对其客运需求的影响分析——以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 被引量:12
1
作者 肖为周 王树盛 黄富民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0-85,共6页
在分析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借鉴香港"地铁+物业"轨道发展经验,通过优化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布局和开发强度,实践轨道交通TOD开发模式。基于苏州市城市土地... 在分析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借鉴香港"地铁+物业"轨道发展经验,通过优化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布局和开发强度,实践轨道交通TOD开发模式。基于苏州市城市土地利用优化前后的布局方案,建立城市轨道交通需求预测模型获得轨道交通1号线客运量与沿线人口、总建筑面积、居住建筑面积、商业建筑面积的相关性,探索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变化对其客运量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土地利用 客运需求 T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拥挤线路票价及服务供应优化模型(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秦菲菲 贾海成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9-80,共12页
为缓解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及其带来的环境问题,中国很多城市开始发展轨道交通系统.但是轨道交通能否达到预期的分担率还取决于其相对于路面交通方式是否具有明显的优势.有效的运行管理系统不仅有利于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发展,也有利于提升... 为缓解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及其带来的环境问题,中国很多城市开始发展轨道交通系统.但是轨道交通能否达到预期的分担率还取决于其相对于路面交通方式是否具有明显的优势.有效的运行管理系统不仅有利于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发展,也有利于提升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针对拥挤线路,在一定的管理目标约束下,本文建立了票价、发车频率和车厢数的优化模型.模型还考虑了负外部性的噪声污染因素、车内拥挤度的反作用以及正外部性的缓解道路拥挤因素.选取苏州市为例,详细说明了某运输通道下轨道交通线路定价的有效性和服务供应的合理性的评价方法.理论与实例综合分析表明,与经济效益最大化相比,社会效益最大化的需求为低票价、多车厢数和高载客率.从现行的运行管理模式向社会效益最优转化需要降低票价、增大发车频次并增加车厢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服务供应优化 分析优化建模 轨道交通服务 车内拥挤成本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再生制动能量穿越时钢轨电位分布规律仿真分析
3
作者 林彦凯 刘天晗 +1 位作者 高瑞 杜贵府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7-120,124,共5页
当前,城市轨道交通钢轨电位过高引起的钢轨电位限制装置频繁动作、轨旁设备打火、杂散电流泄漏量增大等现象严重,对乘客人身安全及线路杂散电流水平有较大影响,而针对多列车动态运行过程汇总再生制动能量穿越时钢轨电位分布规律尚待进... 当前,城市轨道交通钢轨电位过高引起的钢轨电位限制装置频繁动作、轨旁设备打火、杂散电流泄漏量增大等现象严重,对乘客人身安全及线路杂散电流水平有较大影响,而针对多列车动态运行过程汇总再生制动能量穿越时钢轨电位分布规律尚待进一步研究。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动态运行过程中钢轨电位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建立系统供电-回流-列车全模型下钢轨电位动态分布模型。分析了多区间多列车并列动态运行情况下再生制动列车回馈至牵引网功率被其他供电区间列车利用情况下钢轨电位的变化情况。研究分析表明,系统多列车动态运行时,再生制动能量穿越情况对钢轨电位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钢轨电位 再生制动能量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轨道交通换乘需求的公交发车时刻优化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倩 孙玉娥 +1 位作者 黄河 杜扬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30-437,共8页
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的接驳换乘优化,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建设方向.针对该问题,本文研究了在满足常规乘客乘车需求的前提下,如何通过优化公交发车时刻实现公交与轨道交通的高效换乘.首先,挖掘乘客出行轨迹信息获取轨道... 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的接驳换乘优化,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建设方向.针对该问题,本文研究了在满足常规乘客乘车需求的前提下,如何通过优化公交发车时刻实现公交与轨道交通的高效换乘.首先,挖掘乘客出行轨迹信息获取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历史换乘客流量,然后训练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对轨道交通站点出站后换乘公交的客流需求进行预测.本文选取一条接驳多个轨道交通站点的常规公交线路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考虑换乘客流需求的公交发车时刻优化模型,以常规乘客和换乘乘客等待时间成本以及公交公司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最后设计遗传算法求解模型得到优化后的发车时刻.本文以上海市770路公交为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发车时刻与原发车时刻相比,有效减少了沿线轨道交通站点换乘客流的换乘等待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交通 换乘需求预测 发车时刻优化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双向变流式牵引供电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徐金平 杜贵府 +1 位作者 朱纪法 李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9-182,共4页
早期的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主要采用二极管整流机组供电,列车制动时产生的制动能量被制动电阻消耗,造成较大能源浪费。基于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PWM(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器具有四象限工作能力,能量可双向流动,不但能回馈列车... 早期的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主要采用二极管整流机组供电,列车制动时产生的制动能量被制动电阻消耗,造成较大能源浪费。基于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PWM(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器具有四象限工作能力,能量可双向流动,不但能回馈列车制动能量,还能稳定直流网压、优化供电环境,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重点研究了整流机组与双向变流器混合供电的控制策略,并分析了混合供电模式对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系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牵引供电系统 双向变流器 混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段场钢轨电位异常分布规律及治理措施 被引量:5
6
作者 吴四二 杜贵府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56,共7页
在合肥轨道交通线路运行过程中,车辆段、停车场内频繁出现钢轨电位异常升高导致钢轨电位限制装置频繁动作,对段场内人身和设备运行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为阐明车辆段、停车场钢轨电位异常分布规律并进行有效治理,本文对合肥轨道交通线路... 在合肥轨道交通线路运行过程中,车辆段、停车场内频繁出现钢轨电位异常升高导致钢轨电位限制装置频繁动作,对段场内人身和设备运行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为阐明车辆段、停车场钢轨电位异常分布规律并进行有效治理,本文对合肥轨道交通线路车辆段开展现场测试及参数变化规律分析,阐明了段场内钢轨电位异常升高机理,分析了段场内钢轨电位异常分布规律并提出其治理措施,解决了钢轨电位异常升高的问题,提升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运行的安全性为阐明车辆段、停车场钢轨电位异常分布规律并进行有效治理,本文对合肥轨道交通线路车辆段开展现场测试及参数变化规律分析,阐明段场内钢轨电位异常升高机理,并提出其治理措施.通过上述研究有效分析了段场内钢轨电位异常分布规律,并解决了钢轨电位异常升高的问题,提升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运行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辆段 钢轨电位 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交路开行方案优化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星宇 肖为周 秦菲菲 《森林工程》 2020年第1期96-102,共7页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布不均衡的特征,结合大小交路运营组织特点,以乘客出行成本和运输企业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考虑断面满载率、列车运用数量、列车追踪间隔及最小发车间隔等约束,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大小交路开行方案双目标非线性...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布不均衡的特征,结合大小交路运营组织特点,以乘客出行成本和运输企业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考虑断面满载率、列车运用数量、列车追踪间隔及最小发车间隔等约束,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大小交路开行方案双目标非线性整数优化模型,采用线性加权法将双目标模型转化为单目标模型后应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案例分析验证模型的效果,为运输企业行车组织提供理论参考,并对小交路区段折返点、区段客流比重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开行大小交路可以有效提高线路运输效率,减少列车运用数,显著提高轨道交通运营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城市轨道交通 大小交路 开行方案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并网下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动态运行仿真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胡剑强 单辉 +2 位作者 康崇皓 俞太亮 郑子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3-250,共8页
为分析光伏发电并网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运行的影响,提出一种考虑城市轨道交通交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及光伏发电并网的动态运行仿真方法。所提仿真方法针对牵引供电系统的直流侧建立数学仿真模型,考虑系统平行多导体传输特性,求解多列... 为分析光伏发电并网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运行的影响,提出一种考虑城市轨道交通交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及光伏发电并网的动态运行仿真方法。所提仿真方法针对牵引供电系统的直流侧建立数学仿真模型,考虑系统平行多导体传输特性,求解多列车动态运行情况下的牵引变电所功率波动。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交流侧的仿真模型,并使用三相动态负荷等效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直流侧牵引变电所的功率波动。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光伏发电并网模块,并建立光伏发电系统并入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仿真模型。以常州地铁1号线的线路参数为例,分析了光伏发电系统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潮流参数、网压有效值及网压波动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功率、不同并网电流的光伏发电系统接入不同负荷率的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时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光伏发电系统的接入能够有效降低供电系统直流侧对交流电网的功率需求,但也会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电能质量产生影响;随着供电系统负荷率、光伏并网电流及并网功率的增大,光伏发电系统的接入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电能质量的影响也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光伏发电 供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命周期的盾构渣土再生同步浆液减碳效果分析:以苏州地铁8号线南泽庄-唐庄区间为例
9
作者 杜宇君 周艳家 +1 位作者 刘映晶 李闻韬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9542-9549,共8页
随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飞速发展,巨量盾构渣土随之产生,其运输、堆填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依托苏州轨道交通8号线06标段,以该项目盾构渣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盾构渣土常规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碳排放进行了分... 随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飞速发展,巨量盾构渣土随之产生,其运输、堆填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依托苏州轨道交通8号线06标段,以该项目盾构渣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盾构渣土常规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碳排放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工程的盾构渣土总量为2.64×10^(5) m^(3),若进行传统的填埋处理,其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将会达到3.00×10^(6)碳排放当量;当填埋深度为5 m时,盾构渣土将占用5.28×10^(4) m^(2)的土地。若采用工业固废处理盾构渣土制备同步注浆材料,其28 d强度可达2.5 MPa,减少注浆原材料成本46.7万元/km,降低碳排放约4.6×10^(5)碳排放当量每千米。研究结果可为盾构渣土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渣土利用 生命周期评价 同步注浆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公共交通融合发展的城市地铁运营绩效评价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方瀚萱 金辉 +1 位作者 李再帏 王子鸣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65-1378,共14页
城市地铁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实现交通结构集约化的重要载体,但建设与运营成本大。特别在城市地铁大规模建设的背景下,公交客流颓势愈显。为此,面向城市地铁与公交的融合发展,在考虑地铁建设对公交客流负面作用的前提下,采用SBM(slacks... 城市地铁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实现交通结构集约化的重要载体,但建设与运营成本大。特别在城市地铁大规模建设的背景下,公交客流颓势愈显。为此,面向城市地铁与公交的融合发展,在考虑地铁建设对公交客流负面作用的前提下,采用SBM(slacks-based measure)模型系统评价城市地铁的运营绩效。进而在连续时间截面下,通过GML(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持续跟踪地铁运营绩效的变化趋势。然后考虑城市经济发展、规模发展和私家车竞争等外部因素,利用Tobit模型分析其对城市地铁运营绩效的影响。基于2018—2021年我国3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各城市各年份的地铁运营绩效,发现规模大、客流强度高的城市地铁运营绩效通常更高;除2020年受疫情影响外,其余年份城市地铁运营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逐年上升,但纯技术效率逐年下降,对现有投入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地铁运营无效的城市主要表现为公交客流下降严重,亟须强化地铁与公交的融合发展。采用GML指数测算相邻年份间各城市地铁运营绩效的动态变化特性,发现我国城市地铁运营全要素生产率年均下降2.8%,主要归因于疫情阶段放缓了技术进步。Tobit模型进一步发现城市建成区面积对城市地铁运营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研究结果可在地铁与公交融合的背景下全面定位城市地铁的发展瓶颈,为提升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引领及促进作用提供理论与方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铁 绩效评价 SBM模型 GML指数 T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M常截面盘形滚刀破岩过程受力研究
11
作者 李忠艳 刘杨 +2 位作者 张雯超 吴志强 李瑞红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179,204,共8页
针对目前工程上常用的常截面盘形滚刀受力分析问题,应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滚刀破岩的三维旋转切割模型,模拟滚刀破岩过程。通过计算得出常截面盘形滚刀破岩时的切削力,并与实验数据和文献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模拟的滚刀切削力与实际情... 针对目前工程上常用的常截面盘形滚刀受力分析问题,应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滚刀破岩的三维旋转切割模型,模拟滚刀破岩过程。通过计算得出常截面盘形滚刀破岩时的切削力,并与实验数据和文献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模拟的滚刀切削力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验证了仿真模拟的可靠性。同时,滚刀破岩掘进试验结果表明,所测滚刀垂直力随时间变化曲线与仿真结果一致,呈波动特征,且滚刀切削力试验值与仿真数据误差较小。进一步将模拟数据与科罗拉多矿业大学(CSM)模型对比,发现整体结果较CSM模型值偏大,但与实验值更接近。通过对仿真模型岩石强度、掘进加载速率、刀刃宽度3个因素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得出在相同贯入度下,垂直力随上述因素的增大而提高,但掘进加载速率对垂直力的影响较小。相关成果可为TBM隧道的掘进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刀破岩 切削力 有限元 掘进试验 CS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跳小球-薄板系统的动力学行为研究
12
作者 陈玲 李双 +2 位作者 李成 范学良 蔡建文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1-636,共6页
通过物体在振动结构表面上的运动可实现输送,随着机械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快速发展,这项技术面临着更多的要求和挑战。此类输送设备一般可简化为弹跳小球在振动薄板表面上的运动模型。本文在细/宏观尺度下,建立了理想情形下的小球-薄板碰... 通过物体在振动结构表面上的运动可实现输送,随着机械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快速发展,这项技术面临着更多的要求和挑战。此类输送设备一般可简化为弹跳小球在振动薄板表面上的运动模型。本文在细/宏观尺度下,建立了理想情形下的小球-薄板碰撞理论模型,设计并搭建了弹跳小球-薄板系统动力学行为实验平台,通过声压传感器和数据采集仪获取并处理小球撞击薄板的声信号,分析激振频率、振幅和小球质量对碰撞间隔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球-薄板碰撞间隔与碰撞强度不是一个固定值,呈现出带有单峰值的状态;随着频率和振幅的增大,小球-薄板碰撞间隔与碰撞强度均提高;增大小球的质量,小球-薄板碰撞间隔与碰撞强度均降低,并且该变化是一种相对趋势的变化即均值体现,而非严格的绝对变化。特别地,在实验中发现小球与薄板的碰撞时刻波形并不是瞬时的,而是有一段作用时间,这与小球与薄板相撞的耦合作用以及薄板受小球冲击的受迫振动的衰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 振动 弹跳小球 声压传感器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O-AVOA-BP神经网络模型的锂电池SOH预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军毅 汪兴兴 +2 位作者 陈祥 陈林飞 邓业林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79,共9页
为提供准确可靠的锂电池健康状态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洲秃鹫优化算法融合天鹰优化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通过对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电压、电流和温度数据的分析,基于灰色关联分析验证健康因子与电池SOH的相关性,确定4个健康因... 为提供准确可靠的锂电池健康状态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洲秃鹫优化算法融合天鹰优化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通过对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电压、电流和温度数据的分析,基于灰色关联分析验证健康因子与电池SOH的相关性,确定4个健康因子作为模型的输入,结合基于AO-AVOA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实现更精确的SOH预测。将提出的模型与其他优化模型对锂电池SOH进行预测,对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预测模型平均绝对误差小于0.0089,均方根误差小于0.0112,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小于1.4512%,具有精度高、泛化性强等特点,可有效用于锂电池的SOH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健康状态 BP神经网络 非洲秃鹫优化算法 天鹰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小直径管幕-横梁支护参数优化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旭辉 柏谦 贾鹏蛟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3,共10页
【目的】管幕工法可以显著减少开挖引起的地层扰动,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地下空间建设中。但当前管幕工法存在管间连接复杂、施工周期长等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管幕支护体系。【方法】通过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了小直径管幕-横梁暗... 【目的】管幕工法可以显著减少开挖引起的地层扰动,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地下空间建设中。但当前管幕工法存在管间连接复杂、施工周期长等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管幕支护体系。【方法】通过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了小直径管幕-横梁暗挖法施工车站的精细化模型,研究了管幕间距、管幕刚度、横梁数量、横梁刚度等支护参数对地表沉降和管幕变形的影响,并对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通过现场监测数据对数值模型进行了验证,并与采用其他工法的类似车站进行了对比。【结果】横梁数量对地表沉降和管幕变形的影响十分显著,随着横梁数量的增加,地表沉降和管幕变形最大值总体上呈现二次函数减小的趋势。管幕间距的增加不会对地表沉降及管幕变形最大值产生明显影响。管幕刚度对地表沉降和管幕变形最大值具有较大的影响,管幕刚度为2K时管幕的承载能力得到充分利用,抗弯刚度不再是控制变形的关键因素。横梁刚度在0.5D~3D范围时,地表沉降和管幕变形最大值均与横梁刚度呈二次函数关系。当横梁刚度由2D增加至3D时,地表沉降和管幕变形最大值的变化幅度并不明显,减小幅度在3%以内,这说明横梁刚度为2D时,横梁的抗弯性能已经得到充分利用,继续增大抗弯刚度不会对变形值产生明显影响,反而会造成工程材料的浪费。【结论】在既定的控制标准条件下,施工时可根据实际需求和现场条件来选择小直径管幕与横梁的参数组合,本文给出了地表沉降控制标准为30 mm时的小直径管幕和横梁参数的合理匹配关系。与相似的地铁车站对比,小直径管幕-横梁暗挖法在满足地表沉降控制标准的条件下极大地缩短了施工周期,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修建地铁车站的新型管幕支护体系,并对该支护体系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可以为当前地下空间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直径管幕 横梁 数值分析 地表沉降 管幕变形 现场监测 优化分析 施工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网络中优先级敏感的每流大小测量
15
作者 高国举 周少龙 +1 位作者 孙玉娥 黄河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85-1895,共11页
高速网络中的流量测量在许多实际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有限的内存资源下,Sketch能够保持良好的精度和较高的吞吐量,因此在流量测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大多数现有的Sketch忽略了流之间的优先级差异。优先级敏感Sketch是一... 高速网络中的流量测量在许多实际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有限的内存资源下,Sketch能够保持良好的精度和较高的吞吐量,因此在流量测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大多数现有的Sketch忽略了流之间的优先级差异。优先级敏感Sketch是一种新兴的Sketch,旨在为不同优先级的流量提供不同的测量精度。目前已有的优先级敏感Sketch很难在处理速度与高优先级测量精度之间取得良好平衡。为此,该文提出EssentialKeeper算法,该算法结合优先级敏感哈希与布谷鸟哈希的优势。优先级敏感哈希通过差异化处理不同优先级的流,确保大量低优先级流能够得到快速处理;布谷鸟哈希则最大限度地将高优先级流信息记录在高优先级部分,从而在保持高优先级流的高测量精度的同时,维持较高的吞吐量。在真实数据集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最先进的优先级敏感Sketch相比,EssentialKeeper在高优先级流上的准确率平均提高58.5%,F1分数平均提高13.3%,同时可保证较高的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测量 优先级敏感 每流大小测量 SKETCH 布谷鸟哈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采样的超级传播者检测算法
16
作者 孙靖宇 黄河 +1 位作者 孙玉娥 张博宇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93-402,共10页
在高速网络环境中,超级传播者被界定为那些具有大量连接的主机或设备。准确的超级传播者检测在网络监控、安全分析及流量管理等多种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Sketch的可逆算法因具有卓越的内存效率与从内部结构中恢复超级传播者I... 在高速网络环境中,超级传播者被界定为那些具有大量连接的主机或设备。准确的超级传播者检测在网络监控、安全分析及流量管理等多种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Sketch的可逆算法因具有卓越的内存效率与从内部结构中恢复超级传播者ID的能力,受到了广泛关注。根据应用需要,通常将同一台主机或设备发出或接收的所有数据包抽象为一条流。在高速网络中,流的分布通常高度偏斜,仅有少部分流为大流,绝大多数是小流。然而,现有研究的内存结构设计无法高效地适应高度偏斜的流分布,使得内存资源利用率较为低下。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采样的超级传播者检测算法AS-SSD(Adaptive Sampling Based Super Spreader Detection),该算法通过一种基于寄存器共享的自适应采样策略,弥补了上述不足。AS-SSD首先将到达的流元素映射到一个寄存器数组中,使得小流仅使用少量寄存器,而越大的流使用越多的寄存器,从而适应偏斜的流分布;接着,将所有流的元素映射到一个寄存器数组中,使得小流仅使用少量寄存器,大流使用更多的寄存器,从而适应偏斜的流分布;然后,利用自适应采样策略动态调整不同规模流的元素采样概率,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减少大流对寄存器的占用,进一步提升内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验评估显示,AS-SSD在维持高吞吐量的同时,在超级传播者检测任务中展现出了更高的检测准确度,相比目前最先进的算法,最高可以将F1值提高0.60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测量 超级传播者检测 高速网络 自适应采样 SKET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N网络中基于分布式Sketch的流基数估计方法
17
作者 王艺洁 高国举 +1 位作者 孙玉娥 黄河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8-278,共11页
在软件定义网络(SDN)中,统计流基数信息对于流量工程、流量重路由和攻击检测等很多应用都具有重要作用。现有的研究工作主要分为在单交换机上部署测量结构和多交换机协同测量两类。然而,这两类方案都无法实现全网流量覆盖,并且多交换机... 在软件定义网络(SDN)中,统计流基数信息对于流量工程、流量重路由和攻击检测等很多应用都具有重要作用。现有的研究工作主要分为在单交换机上部署测量结构和多交换机协同测量两类。然而,这两类方案都无法实现全网流量覆盖,并且多交换机协同测量通常采用每个交换机独立测量再合并的方式,容易导致重复计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Sketch的流基数估计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SDN控制平面集中控制的优势,协同利用每条流的最长连续公共子路径上的交换机,以构建该流的逻辑层计数结构。同时,建立了每条流从逻辑层计数结构到物理交换机空间的映射,使参与计数的交换机可以根据自身状态和实际负载情况动态调整映射区间,以实现全网交换机之间的负载均衡。以vHLL算法为例,实现了一个分布式流基数估计方法的原型,并在四元Fat-Tree网络拓扑下使用真实网络流量数据集进行了实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全网每流基数估计,在准确性方面,其ARE和AAE值最多优于对比实验方法94.7%和93.8%;在负载均衡方面,该方法充分利用全网所有交换机,其归一化后的平均数据包负载为0.394,低于所有对比方法,表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N网络 流基数测量 分布式网络 SKETCH 负载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自适应补偿的并网逆变器双矢量鲁棒预测控制
18
作者 王皎懿 傅晓帆 +2 位作者 郑华俊 杨勇 李成丰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9-87,共9页
并网逆变器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的性能依赖于模型参数的准确性。为减弱参数失配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参数自适应补偿的双矢量鲁棒预测控制(DV-RPC)。首先,分析参数误差对传统双矢量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DV-FCS-MPC)的影响... 并网逆变器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的性能依赖于模型参数的准确性。为减弱参数失配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参数自适应补偿的双矢量鲁棒预测控制(DV-RPC)。首先,分析参数误差对传统双矢量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DV-FCS-MPC)的影响;其次,基于DV-FCS-MPC结构设计参数自适应补偿器,引入自适应调节因子优化预测电流项与扰动补偿项的权重分配,提升系统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在电感、电阻参数失配条件下仍可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矢量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 参数失配 参数自适应补偿器 双矢量鲁棒预测控制 调节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管幕群顶进管道偏差及闭合姿态分析
19
作者 张晨浩 陈思明 +3 位作者 罗嵩 关振长 黄金峰 贾鹏蛟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5-243,共9页
管幕结构因能有效控制地层扰动而常被用于下穿铁路、地铁等敏感工程,群管在顶进过程中,因受土层参数、掘进参数等影响而发生偏差,若偏差过大将影响管幕结构支护效果.依托某换乘通道工程,实时记录了钢管顶进过程中的姿态变化,研究了顶进... 管幕结构因能有效控制地层扰动而常被用于下穿铁路、地铁等敏感工程,群管在顶进过程中,因受土层参数、掘进参数等影响而发生偏差,若偏差过大将影响管幕结构支护效果.依托某换乘通道工程,实时记录了钢管顶进过程中的姿态变化,研究了顶进管道的偏差以及不同断面处管节的闭合姿态.研究表明:1)77.2%钢管偏差在40 mm(钢管直径的5%)及以内,且锁口在垂直于管幕群的方向约束效应更强.随着顶进距离的增大,锁口的约束效应会减弱;2)刚性连接钢管穿越洞口和中段MJS加固区时,表现出明显的刚度效应,积累较大偏差,约70%的顶管出现右偏趋势;3)在顶管的前段整体姿态有波动但仍保持平稳;中段偏差逐渐放大,但最大值控制在65 mm以内,靠近接收井处下排管幕群经过纠偏已经基本归位(竖向偏差均控制在40 mm以内,76.9%钢管水平偏差控制在40 mm以内),上排管幕群偏差平均值在40 m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幕 偏差 闭合姿态 约束效应 刚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基冻胀对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受力和变形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新玉 崔建荣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6-39,85,共5页
为研究严寒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冻胀对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影响,建立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路基空间耦合有限元模型,分析路基冻胀位置、冻胀波长和幅值对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受力和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路基冻胀作用位置对轨道结构的... 为研究严寒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冻胀对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影响,建立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路基空间耦合有限元模型,分析路基冻胀位置、冻胀波长和幅值对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受力和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路基冻胀作用位置对轨道结构的受力和变形影响较大,路基冻胀发生在底座板板中时层间离缝和轨道受力最大;轨道结构各层的位移、层间离缝和受力均随路基冻胀幅值的增大而增大,随路基冻胀波长的增大而减小;路基冻胀幅值限值随路基冻胀波长的增大而增大;综合考虑底座板与路基基床表层的层间离缝和底座板混凝土允许拉应力限值,当路基冻胀波长为20 m时,建议冻胀幅值应小于1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路基冻胀 有限元模型 受力 变形 高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