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蚕丝绵含油率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兵 盛家镛 +1 位作者 史常春 沈卫德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47,共2页
为了准确测定家蚕丝绵含油率,采用索氏萃取法,研究水浴温度、丝绵取样干重对丝绵含油率测定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浴温度在72~73℃、丝绵取样干重在(3.004±0.003)g时,测得的含油率较其他条件下的测定值高。
关键词 蚕丝被 丝绵含油率 索氏萃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艺植物害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2
作者 权俊娇 马行 +4 位作者 刘莹莹 过昱辰 陆小平 李兵 王波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期102-108,共7页
采用生物方法防治园艺植物害虫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本研究在综述园艺植物(果树、蔬菜、花卉等)害虫生物防治现状及特征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昆虫性信息素和植物源杀虫剂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园艺植物... 采用生物方法防治园艺植物害虫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本研究在综述园艺植物(果树、蔬菜、花卉等)害虫生物防治现状及特征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昆虫性信息素和植物源杀虫剂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园艺植物害虫生物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植物 害虫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桑蚕不同组织细胞色素P450 CYP305 B1 V1基因的诱导表达特征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路爱成 卫正国 +1 位作者 李兵 沈卫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400-5402,5411,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诱导物对野桑蚕各组织中细胞色素P450 CYP305 B1 V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参照GenBank中公布的野桑蚕CYP305 B1 V1基因的mRNA序列,设计1对引物,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经NaF、芸香苷、氯氰菊酯和蜕皮激素处理的野桑蚕... [目的]研究不同诱导物对野桑蚕各组织中细胞色素P450 CYP305 B1 V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参照GenBank中公布的野桑蚕CYP305 B1 V1基因的mRNA序列,设计1对引物,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经NaF、芸香苷、氯氰菊酯和蜕皮激素处理的野桑蚕各组织中CYP305 B1 V1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对该基因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和进化分析。[结果]氯氰菊酯、芸香苷和NaF影响野桑蚕CYP305 B1 V1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蜕皮激素无明显影响。氨基酸的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基因氨基酸序列与家蚕CYP305B1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100%);与赤拟谷盗推测的CYP305 A1、蜜蜂推测的CYP305 A1、果蝇CYP305 A1、冈比亚按蚊CYP305 A2及库蚊CYP2L1有较高的同源性。[结论]野桑蚕CYP305 B1 V1基因可能主要参与外源性化合物的代谢,对揭示细胞色素P450的功能和不同药物的代谢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桑蚕 CYP305B1V1 诱导 表达 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茧丝害虫赤拟谷盗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浦冠勤 毛建萍 +1 位作者 沈智蓉 殷如龙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4-25,共2页
从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的干茧仓库内发现有多种害虫为害仓储蚕茧,经鉴定,分别为赤拟谷盗、花斑皮蠹和仓潜。通过室内人工饲养和观察,对赤拟谷盗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发生特点等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控制生态环境、... 从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的干茧仓库内发现有多种害虫为害仓储蚕茧,经鉴定,分别为赤拟谷盗、花斑皮蠹和仓潜。通过室内人工饲养和观察,对赤拟谷盗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发生特点等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控制生态环境、合理运用化学药剂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拟谷盗 形态 生物学特性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枝枯菌核病的发病规律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浦冠勤 毛建萍 +2 位作者 栾炳群 吴明生 李东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5-47,共3页
桑枝枯菌核病是近年来在江苏发现的一种新的桑树病害,该病主要危害春季一年生枝条上已萌发的桑芽及新梢,常造成桑芽枯萎和病芽上方的枝条干枯死亡。经鉴定,病原菌为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真菌[Sclerotinasclerotiorum(Libert)de Bary]。... 桑枝枯菌核病是近年来在江苏发现的一种新的桑树病害,该病主要危害春季一年生枝条上已萌发的桑芽及新梢,常造成桑芽枯萎和病芽上方的枝条干枯死亡。经鉴定,病原菌为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真菌[Sclerotinasclerotiorum(Libert)de Bary]。病原菌在桑芽或新梢的寄生部位能形成黑色菌核。菌核随采叶、伐条等田间操作而掉入土中越冬越夏,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病害发生与桑树品种关系密切,育2号为易感病品种。桑园间作是造成病害交互感染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枝枯菌核病 发病规律 核盘菌属真菌 症状 侵染循环 发病时间 桑树品种 桑园间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基质金属蛋白酶基因Bm-MMP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表达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管京敏 李兵 +2 位作者 王东 刘衬丽 沈卫德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3-362,共10页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家族是一类蛋白水解酶,能够降解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中大部分蛋白质。为了研究MMPs对家蚕Bombyxmori基本生理功能的影响,本文利用RACE和RT-PCR方法,首次从家蚕蛹中克隆了一个MMP基因的全...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家族是一类蛋白水解酶,能够降解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中大部分蛋白质。为了研究MMPs对家蚕Bombyxmori基本生理功能的影响,本文利用RACE和RT-PCR方法,首次从家蚕蛹中克隆了一个MMP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Bm-MMP。序列分析表明,Bm-MMP的mRNA存在两个选择性剪切变体,分别命名为Bm-MMP-V1和Bm-MMP-V2。其中Bm-MMP-V1cDNA全长为2257bp,包含一个1686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61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量约为62.3kD;Bm-MMP-V2cDNA全长为2188bp。同源性分析表明,Bm-MMP-V1和Bm-MMP-V2的氨基酸序列与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的Gm1-MMP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均为88.8%;与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Dm1-MMP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61.2%和64.3%。将Bm-MMP-V1的编码区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8a(+)上,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原核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带有6×His标签的融合蛋白被成功表达。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Bm-MMP-V1和Bm-MMP-V2在4龄眠蚕、熟蚕、吐丝后36及48h、预蛹中的表达量比5龄中食期与化蛹后的表达量高,推测该基因与家蚕幼虫蜕皮变态有关;LPS诱导5龄3d的幼虫,其Bm-MMP-V1和Bm-MMP-V2在血液中的表达量升高,推测Bm-MMP可能与免疫相关。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Bm-MMP在家蚕体内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基质金属蛋白酶 RACE 序列分析 表达谱 半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雄茧丝性状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葛君 尹晓静 +2 位作者 席建 何春梅 虞晓华 《中国蚕业》 2007年第2期24-26,共3页
以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为材料,研究了雌雄性别之间蚕茧及其茧丝若干经济性状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平均全茧量雌比雄重,约0.297g;平均茧层率雌比雄低,约4.07个百分点;平均茧层量雌雄间比较接近,雌雄性别间全茧量、茧层率的差异在显著水平a=... 以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为材料,研究了雌雄性别之间蚕茧及其茧丝若干经济性状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平均全茧量雌比雄重,约0.297g;平均茧层率雌比雄低,约4.07个百分点;平均茧层量雌雄间比较接近,雌雄性别间全茧量、茧层率的差异在显著水平a=0.01下达到极显著水平。平均茧丝纤度雄比雌细0.188dtex,干茧出丝率雄比雌高出3.2个百分点,强力雄比雌大0.191CN/dtex,伸长率雄比雌高出1.02个百分点,雌雄性别间这些性状的差异在显著水平a=0.05下均未达到显著水平。雄茧平均茧丝长比雌茧的增长4.69%,平均纤度粒内百回均方差比雌茧的减小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雌雄茧 茧丝性状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表达序列分析技术(SAGE)在家蚕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1
8
作者 甘丽萍 徐世清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35,共4页
家蚕是鳞翅目模式昆虫,家蚕组数据库和基因表达差异分析数据库的建设为鳞翅目害虫功能基因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便利的技术平台。基因表达序列分析技术(SAGE)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结合标签的基因序列延伸(GLGI)、长片段基因表达序列分析... 家蚕是鳞翅目模式昆虫,家蚕组数据库和基因表达差异分析数据库的建设为鳞翅目害虫功能基因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便利的技术平台。基因表达序列分析技术(SAGE)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结合标签的基因序列延伸(GLGI)、长片段基因表达序列分析(LongSAGE)等在家蚕获取基因表达谱、发现组织特异表达以及发现新基因中应用获得了很多重要的结果;众多通用SAGE数据库以及家蚕数据库为SAGE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提供条件;以SAGR为核心的一系列技术通过定性与定量研究将把家蚕基因研究引入基因网络研究中,进行靶向定位以及辐射研究,加快家蚕后基因组时代步伐,为快速有效地发掘和研究鳞翅目害虫的功能基因提供模式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基因表达序列分析 结合标签的基因序列延伸 长片段基因表达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蚕一代杂交种纯度检验标准改进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林芳 徐世清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8-150,共3页
桑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检验,现行方法以0.50 g(约800粒)蚕卵的样本杂交率作为判断标准,该标准准确性差。本文首次提出了以每批蚕卵(总体)纯度(杂交率)作为判别标准,并分别以可靠性90%和95%,设计了蚕卵序贯抽样检验的方案,这种检验方案适... 桑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检验,现行方法以0.50 g(约800粒)蚕卵的样本杂交率作为判断标准,该标准准确性差。本文首次提出了以每批蚕卵(总体)纯度(杂交率)作为判别标准,并分别以可靠性90%和95%,设计了蚕卵序贯抽样检验的方案,这种检验方案适合使用DAN检验方法进行品种纯度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家蚕) 蚕种 纯度(杂交率) 抽样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曲晓华 浦冠勤 《蚕桑茶叶通讯》 2003年第1期19-22,共4页
蛋白酶抑制剂可以抑制昆虫的生长和发育 ,近年来在抗虫基因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有研究表明 ,蛋白酶抑制剂与植物的抗病性也有一定的关系。在生物体内 ,酶与相应的抑制剂是处于一种相互制约的平衡状态 ,这种状态维持了生物的各种... 蛋白酶抑制剂可以抑制昆虫的生长和发育 ,近年来在抗虫基因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有研究表明 ,蛋白酶抑制剂与植物的抗病性也有一定的关系。在生物体内 ,酶与相应的抑制剂是处于一种相互制约的平衡状态 ,这种状态维持了生物的各种代谢平衡。本文综述了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情况 ,同时探讨了蛋白酶抑制剂抗虫效果的影响因素、蛋白酶抑制剂作为抗虫蛋白的优势、存在问题、解决措施及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抑制剂 抗虫蛋白 植物 类型 抗病性 抗虫作用 抗病作用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和野桑蚕的起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兵 沈卫德 《中国蚕业》 2008年第2期11-13,共3页
综述了家蚕和野桑蚕的起源研究进展,从殷墟的蚕茧、钱山漾的丝线和丝绸残片、南杨庄的陶蚕蛹、河姆渡的"蚕纹"骨盅等出土的文物研究证明:家蚕起源于中国的古野蚕;从近年来对家蚕染色体数(家蚕及中国野桑蚕的染色体数2n=56,日... 综述了家蚕和野桑蚕的起源研究进展,从殷墟的蚕茧、钱山漾的丝线和丝绸残片、南杨庄的陶蚕蛹、河姆渡的"蚕纹"骨盅等出土的文物研究证明:家蚕起源于中国的古野蚕;从近年来对家蚕染色体数(家蚕及中国野桑蚕的染色体数2n=56,日本野桑蚕的染色体数2n=54)、DNA多态性和线粒体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中国和日本的家蚕都起源于中国的野桑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野桑蚕 起源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杆状病毒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俞燕芳 李兵 +3 位作者 查宏贤 王文兵 许雅香 沈卫德 《中国蚕业》 2009年第2期11-15,共5页
综述了以提高杀虫速度为目的的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方法,对重组病毒杀虫剂的应用效果、安全性以及病毒杀虫剂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重组杆状病毒杀虫剂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杆状病毒 重组杆状病毒 杀虫剂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蚕桑产业转型的新途径——饲料桑 被引量:12
13
作者 赵梅梅 张照新 +4 位作者 庄英 邹川洪 赵照荣 吴智军 陆小平 《中国蚕业》 2014年第4期79-81,共3页
叙述了丹阳市对饲料桑产业的探索,进行桑树草本化栽培、饲料化开发、多元化利用的尝试;构建了蚕桑产业转型的基本思路"桑树—饲料—禽畜—粪便—桑树"生产模式,探讨了桑叶作为禽畜饲料的可行性。丹阳市云阳镇田园圣树专业合... 叙述了丹阳市对饲料桑产业的探索,进行桑树草本化栽培、饲料化开发、多元化利用的尝试;构建了蚕桑产业转型的基本思路"桑树—饲料—禽畜—粪便—桑树"生产模式,探讨了桑叶作为禽畜饲料的可行性。丹阳市云阳镇田园圣树专业合作社按高产栽培标准栽植饲料桑20 hm2,饲养蛋鸡1.5万只,其中桑园散养蛋鸡5 000只,全年收获鲜桑饲料900 t,产蛋180万枚,产值近300万元。同时,介绍了饲料桑的品种、饲料桑栽培和特点、饲料桑栽培与收获等技术,这一模式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桑 草本化栽培 禽畜饲料 蚕桑产业 转型 养殖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品种‘W-1’己_3期雌雄卵可溶性蛋白质表达谱研究
14
作者 谢再东 李兵 +2 位作者 王举梅 许雅香 沈卫德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2-307,共6页
为探讨家蚕胚胎发育后期雌雄卵可溶性蛋白质组分的差异,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对家蚕卵色限性品种‘W-1’己3期蚕卵可溶性蛋白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雄卵(淡黄色)和雌卵(褐色)分别检测到317和335个斑点,能互相匹配的蛋白点273对... 为探讨家蚕胚胎发育后期雌雄卵可溶性蛋白质组分的差异,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对家蚕卵色限性品种‘W-1’己3期蚕卵可溶性蛋白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雄卵(淡黄色)和雌卵(褐色)分别检测到317和335个斑点,能互相匹配的蛋白点273对,其中雄卵特异斑点44个,雌卵特异斑点62个。结果表明:雌雄蚕卵可溶性蛋白质组分存在差异。对特征蛋白进行了基质辅助质量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分析,已鉴定的蛋白包括未知的角蛋白、原肌球蛋白同源体5、Sqd基因编码的RNA结合蛋白、转胶蛋白、热激蛋白20.4和原肌球蛋白1。进一步说明性别对胚胎器官和组织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己3 W-1 可溶性蛋白质 双向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新品种苏秀×春丰原种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研究
15
作者 王晓军 卞丹丹 +2 位作者 李凡池 刘欣怡 李兵 《中国蚕业》 2022年第1期22-25,共4页
为了进一步开展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选育,以人工饲料育(1~3龄采用人工饲料育、4~5龄采用新鲜桑叶育,AD+ML)为试验组、桑叶育(1~5龄均采用桑叶育,ML)为对照组对苏秀×春丰的2个原种苏秀和春丰的家蚕进行了人工饲料适应性调查,试... 为了进一步开展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选育,以人工饲料育(1~3龄采用人工饲料育、4~5龄采用新鲜桑叶育,AD+ML)为试验组、桑叶育(1~5龄均采用桑叶育,ML)为对照组对苏秀×春丰的2个原种苏秀和春丰的家蚕进行了人工饲料适应性调查,试验结果表明:AD+ML苏秀的疏毛率为77.68%,较春丰的55.97%高21.71个百分点;熟蚕体质量指数和全茧量指数表明,AD+ML春丰代谢补偿的作用较苏秀强。苏秀AD+ML的茧层率高于ML,表明苏秀采用人工饲料育有利于丝蛋白的合成;苏秀和春丰AD+ML的产卵量均少于ML,苏秀的减少程度显著低于春丰。因此,苏秀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较春丰好,其适应性的遗传效应还需要进一步筛选来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新品种 人工饲料 适应性 茧丝纤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彩色茧丝资源及其开发利用(1) 被引量:62
16
作者 徐世清 王建南 +2 位作者 陈息林 戴璇颖 司马杨虎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2-43,共2页
系统介绍了彩色茧丝资源的世界分布情况和色彩遗传控制规律,彩色蚕丝与彩色棉的特性差异,以及彩色蚕丝保湿、抗菌、抗氧化和遮蔽紫外线等特殊功能。综合比较了日本、中国、泰国、印度和柬埔寨等国彩色茧丝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和技术方法。
关键词 天然彩色茧丝资源 开发 利用 蚕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彩色茧丝资源及其开发利用(2) 被引量:44
17
作者 徐世清 王建南 +2 位作者 陈息林 戴璇颖 司马杨虎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3-46,共4页
关键词 天然彩色茧丝资源 开发利用 桑蚕有色茧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细纤度家蚕新品种“苏秀×春丰”的育成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李兵 许雅香 +2 位作者 卫正国 陈玉华 沈卫德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43-1046,共4页
利用杂交育种及系统选择的方法,育成了具有中细纤度特色的4眠性家蚕新品种苏秀×春丰。经江苏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和农村生产试验表明,新品种孵化、眠起、上蔟齐一。实验室鉴定成绩为万蚕茧层量、万蚕产丝量分别比对照品种菁松&#... 利用杂交育种及系统选择的方法,育成了具有中细纤度特色的4眠性家蚕新品种苏秀×春丰。经江苏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和农村生产试验表明,新品种孵化、眠起、上蔟齐一。实验室鉴定成绩为万蚕茧层量、万蚕产丝量分别比对照品种菁松×皓月提高1.02%和1.28%,茧丝品质性状也优于对照品种,其中茧丝长1525m,解舒丝长1186m,解舒率77.78%,茧丝纤度2.646dtex,洁净93.94分。新品种具有茧丝纤度细、茧丝长、茧丝纤度综合均方差小的特色,适合缫制细纤度高品位生丝。2010年4月该品种通过江苏省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作为华东地区优质原料茧生产的实用家蚕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品种 苏秀 春丰 4眠 中细纤度茧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烘煮茧工艺及雌雄性别对茧丝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虞晓华 王崇龙 +1 位作者 蒋继超 贾仲伟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15,共4页
蚕品种茧丝纤度、伸长率性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改变烘煮茧工艺条件对其性能影响不显著,雄蚕茧纤度明显比雌蚕茧细;降低等速干燥温度有利于提高茧丝强力;延长减速干燥时间可显著提高出丝率,雄蚕茧的出丝率显著高于雌蚕茧。
关键词 茧丝质 出丝率 雄蚕茧 种茧 蚕品种 性状 雄性 煮茧工艺 强力 茧丝纤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幼虫不同龄期体内主要解毒酶及其基因表达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海涛 李兵 +4 位作者 赵国栋 张婷 高瑞娜 卫正国 沈卫德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9-486,共8页
为了研究家蚕Bombyx mori性别与抗性的关系,本研究采用Thermo酶活性测定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比较不同龄期雌雄家蚕起蚕体内解毒酶活性及其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解毒酶及其基因在雌雄个体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 为了研究家蚕Bombyx mori性别与抗性的关系,本研究采用Thermo酶活性测定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比较不同龄期雌雄家蚕起蚕体内解毒酶活性及其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解毒酶及其基因在雌雄个体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及其基因BmGSTe5的表达量在1~3龄表现为雌蚕高于雄蚕,4龄和5龄则表现相反,其中4龄雄蚕酶活性和基因表达量分别是雌蚕的3.65倍和5.11倍,推测与雄蚕精巢在4龄初迅速发育有关。雄蚕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在2~4龄分别是雌蚕的1.48,1.34和1.40倍;乙酰胆碱酯酶基因Bm-ace1在2龄和3龄性别差异不明显,Bm-ace2在2~4龄为雄性高于雌性,雄性分别是雌性的1.75,2.17和2.40倍,提示Bm-ace2对性别间该酶活性的差异影响较大。羧酸酯酶活性在2龄和3龄雄蚕较高,分别是雌蚕的1.23和1.87倍,4~5龄雌蚕较高,分别是雄蚕的1.23和1.22倍;羧酸酯酶基因BmCarE-5和BmCarE-10在性别间的差异规律均与酶活性相反,即羧酸酯酶表现为较高的基因表达量对应较低的酶活性,推测在家蚕体内可能存在"羧酸酯酶突变"现象。结果为研究基因表达产物的修饰方式及其功能开辟了新的研究路径,为家蚕性别与抗药性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性别 抗性 解毒酶 基因表达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