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性多酚-精氨酸自组装纳米药物用于乳腺癌放射增敏
1
作者 宁佳雨 郝鹏飞 +2 位作者 王峰 叶家全 崇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6-214,共9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为了提高乳腺癌的放射治疗效果,本文基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右旋精氨酸(D-Arg)与甲醛在水介质中的化学反应驱动自组装,制备了复合纳米粒子(E-DANP...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为了提高乳腺癌的放射治疗效果,本文基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右旋精氨酸(D-Arg)与甲醛在水介质中的化学反应驱动自组装,制备了复合纳米粒子(E-DANPs),并探究了其放射增敏效应.该复合纳米粒子可有效提高EGCG药物递送的半衰期和生物利用度,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增强射线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同时,肿瘤微环境中高浓度H2O2与D-Arg反应释放NO,进而降低DNA损伤修复水平,影响细胞增殖,增强肿瘤细胞的放疗敏感性,提高肿瘤的控制率和治愈率.本研究通过构筑多酚-精氨酸自组装纳米药物,为开发肿瘤微环境响应性的新型放射增敏药物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多酚 精氨酸 一氧化氮 放射增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的俄歇电子和氚的β射线细胞S值及DNA损伤模拟研究
2
作者 沈江燕 朱坤 +3 位作者 李清 张德颂 李君利 闫聪冲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8-486,共9页
氚的辐射生物效应一直是研究热点,特别是在福岛核电站排放核废水后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氚极易进入人体并参与机体代谢活动,衰变放出的β射线对人体具有极大的危害,而靶向放射治疗则利用摄入的俄歇电子发射体能够进入癌细胞,并放出俄歇... 氚的辐射生物效应一直是研究热点,特别是在福岛核电站排放核废水后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氚极易进入人体并参与机体代谢活动,衰变放出的β射线对人体具有极大的危害,而靶向放射治疗则利用摄入的俄歇电子发射体能够进入癌细胞,并放出俄歇电子造成DNA严重损伤这一特性,达到有效杀死癌细胞的目的。为探究β射线在微纳米尺度的辐射生物效应,本研究利用清华大学研发的纳剂量学程序NASIC模拟计算了^(125)I和氚在不同尺度细胞内的细胞S值以及造成的DNA双链断裂(DSB)产额,深入探讨了其DNA损伤机制。结果表明,由于研究方法和粒子截面的不同,细胞S值的计算结果存在偏差,尤其对于S(N←Cy),相对偏差可达26.35%。此外,相较于^(125)I或氚均匀分布在细胞核内,与DNA结合时造成的DSB产额显著增加:^(125)I结合到DNA时的DSB产额是均匀分布时的2倍;而氚结合到DNA中使得DSB产额从1.31×10^(-11)Gy^(-1)·Da^(-1)增加至1.46×10^(-11)Gy^(-1)·Da^(-1)。本研究深入探究了微纳米尺度下放射性核素的损伤作用效应,为精确医疗和环境放射性污染风险评估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 ^(125)I 俄歇电子 氚β射线 细胞S值 DNA损伤 蒙特卡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材料的“化学剪刀”结构编辑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丁浩明 陈科 +3 位作者 李勉 李友兵 柴之芳 黄庆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128,共14页
受到生物基因工程中“基因剪刀”的启发,“化学剪刀”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工具在材料结构编辑及应用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化学剪刀”在材料结构编辑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首先,介绍了“化学剪刀”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受到生物基因工程中“基因剪刀”的启发,“化学剪刀”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工具在材料结构编辑及应用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化学剪刀”在材料结构编辑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首先,介绍了“化学剪刀”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即指在保持初始材料主结构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敲除、置换、修复或重构目标原子或结构单元,从而定制化编辑材料晶格中的组成元素、晶体结构以及微观形貌,最终实现特定的材料结构与功能。随后,详细回顾了“化学剪刀”在材料结构编辑中的具体应用,即如何利用化学剪切、化学修饰、化学合成和化学刻蚀与化学插层等结构编辑方法对材料结构进行精确调控和功能设计。最后,对“化学剪刀”未来在材料结构编辑及应用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评述详细介绍了“化学剪刀”在材料结构编辑及应用研究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巨大潜力,为探索和开发“化学剪刀”在材料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验支撑,并有望推动相关材料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剪刀 无机材料 结构编辑 专题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Y核药制备中^(90)Sr活度测量装置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韦舒泉 程伟 +1 位作者 屈卫卫 张高龙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98-1603,共6页
针对^(90)Y核药制备中^(90)Sr活度测量装置的模拟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带电粒子在磁场偏转的方式来确定^(90)Y核药中^(90)Sr含量的方法,并讨论探测器各参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采用基于蒙特卡罗的Geant4模拟工具分别构建点源和体积源... 针对^(90)Y核药制备中^(90)Sr活度测量装置的模拟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带电粒子在磁场偏转的方式来确定^(90)Y核药中^(90)Sr含量的方法,并讨论探测器各参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采用基于蒙特卡罗的Geant4模拟工具分别构建点源和体积源2种发射模型,利用2个探头统计受磁场偏转后的β粒子个数,根据^(90)Y和^(90)Sr核素β衰变谱的特征反推出2种核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理论上可以确定^(90)Y微球中^(90)Sr含量,但不同的探测器参数对模拟结果存在较大影响,通过优化探测器材料选择、探测器尺寸以及摆放位置等参数可提高测量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Y微球 ^(90)Sr活度 磁谱仪 核药 蒙特卡罗 GEANT4 Β衰变 核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响应型小分子探针在肿瘤诊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叶舒岳 冯雅丽 史海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3-57,共15页
自从美国耶鲁大学科学家古德曼和吉尔曼偶然发现化合物氮芥能够使患有淋巴癌的小鼠肿块变小,从此开启了癌症药物治疗的新篇章。目前虽然已有大量药物被研发出来并成功用于临床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但它们仍然存在如生物相容性不好、毒副作... 自从美国耶鲁大学科学家古德曼和吉尔曼偶然发现化合物氮芥能够使患有淋巴癌的小鼠肿块变小,从此开启了癌症药物治疗的新篇章。目前虽然已有大量药物被研发出来并成功用于临床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但它们仍然存在如生物相容性不好、毒副作用大和耐药性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的肿瘤诊疗药物迫在眉睫。近年来,研发智能化响应型肿瘤探针逐渐引起科学家们的兴趣。以肿瘤微环境特征因素(微酸、酶、氧化-还原物质、乏氧和信号分子等)和外源场(光、射线和超声等)等为刺激体,一大批刺激响应型肿瘤探针被设计和制备。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探针不仅提高了肿瘤的诊疗效果还显著降低了对机体的毒副作用,有望实现肿瘤的精准诊治。本文着重介绍了肿瘤诊疗分子探针的发展历程,总结了近两年来智能响应型小分子探针在肿瘤诊疗方面的应用进展,展望了智能化响应型探针在肿瘤诊疗领域的发展方向和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探针 刺激响应材料 肿瘤成像 肿瘤治疗 诊疗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