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节性T细胞在肿瘤免疫中作用机制及治疗新策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
作者 肖文璐(综述) 蒋敬庭 卢斌峰(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87-1391,共5页
调节性T(regulatory T,Treg)细胞是一类控制体内免疫反应性的T细胞亚群,在维持机体的免疫系统稳态和调节免疫应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发现在多种肿瘤类型中以较高比例存在,被认为是产生抗肿瘤免疫应答的主要障碍。Treg细胞在其功能状... 调节性T(regulatory T,Treg)细胞是一类控制体内免疫反应性的T细胞亚群,在维持机体的免疫系统稳态和调节免疫应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发现在多种肿瘤类型中以较高比例存在,被认为是产生抗肿瘤免疫应答的主要障碍。Treg细胞在其功能状态和稳定性方面存在异质性,通过多种机制发挥免疫负调控作用,目前在自身免疫和肿瘤免疫的研究中发现,特异性调节不同Treg细胞群体可改善免疫疗效。但是,如何更加合理有效的以Treg细胞为靶点抑制肿瘤的进展仍需进一步探索。本文就Treg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机制及治疗应用新策略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调节性T细胞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TCR测序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2
作者 戴薇(综述) 蒋敬庭 周游(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1-826,共6页
T细胞受体(TCR)序列可作为分辨T细胞特异性的唯一标签,因其多样性的特征,在特定时间内个体循环系统中所有TCR构成的TCR组库可以反映个体的抗肿瘤免疫状态。单细胞TCR测序技术能够在单细胞水平上检测编码TCR双链的基因序列和表达量等信息... T细胞受体(TCR)序列可作为分辨T细胞特异性的唯一标签,因其多样性的特征,在特定时间内个体循环系统中所有TCR构成的TCR组库可以反映个体的抗肿瘤免疫状态。单细胞TCR测序技术能够在单细胞水平上检测编码TCR双链的基因序列和表达量等信息,包括获得TCR的α链和β链的配对信息,从而在细胞水平上更为准确地探索TCR组库的异质性,还可结合其他技术将TCR序列与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等多组学信息成套配对,精准展现细胞水平上的多角度信息。因该技术具有高通量、高分辨率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相关研究,为探索TME中T细胞功能、发展T细胞受体工程化T细胞(TCR-T)疗法、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疗效等提供重要依据,成为重要的筛选工具,期待该技术的发展使更多肿瘤患者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TCR测序 文库构建 肿瘤免疫治疗 肿瘤微环境 T细胞受体工程化T细胞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肿瘤微环境及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华联 蒋敬庭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71-680,共10页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是最常见的一类异质性恶性肿瘤。超过60%的HNSCC患者在确诊时已处在肿瘤晚期或转移阶段,针对复发性或转移性HNSCC(R/MHNSCC)患者可选择的治疗方式及其疗效有限。肿瘤免疫治疗是治疗HNSCC的重要手段之一,尽管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是最常见的一类异质性恶性肿瘤。超过60%的HNSCC患者在确诊时已处在肿瘤晚期或转移阶段,针对复发性或转移性HNSCC(R/MHNSCC)患者可选择的治疗方式及其疗效有限。肿瘤免疫治疗是治疗HNSCC的重要手段之一,尽管免疫治疗持久的反应率较高,但目前只有很低比例的HNSCC患者作出反应,临床上仍存在免疫治疗耐药等挑战。HNSCC肿瘤微环境(TME)的生物学特征、动态抑制性变化和异质性等特点,在HNSCC的发生与发展、免疫逃逸和治疗耐药中起重要的作用。在综述中,论述了抗肿瘤免疫细胞以及细胞外成分在HNSCC的TME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总结了HNSCC相关免疫治疗策略,并展望了免疫治疗与放射或化学治疗等传统肿瘤治疗方式组合提高HNSCC个体精准化免疫治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肿瘤微环境 免疫细胞 肿瘤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分子联合CAR-T细胞治疗实体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冯琛(综述) 蒋敬庭(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9-353,共5页
免疫检查点分子是一组表达于免疫细胞表面,主要调控免疫细胞稳态的分子。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细胞(CAR-T)免疫疗法是通过生物技术构建表达特异性抗原的人工合成T细胞,实现肿瘤靶向杀伤的免疫治疗技术。CAR-T治疗策略已在血液肿瘤临床治... 免疫检查点分子是一组表达于免疫细胞表面,主要调控免疫细胞稳态的分子。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细胞(CAR-T)免疫疗法是通过生物技术构建表达特异性抗原的人工合成T细胞,实现肿瘤靶向杀伤的免疫治疗技术。CAR-T治疗策略已在血液肿瘤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针对实体肿瘤的CAR-T免疫治疗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完善。本文就免疫检查点分子联用CAR-T免疫疗法在实体肿瘤治疗中面临的问题及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 嵌合抗原受体的T细胞(CAR-T) 免疫疗法 实体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3/ST2信号通路在胃肠道肿瘤中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焦静(综述) 蒋敬庭(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65-770,共6页
IL-33是IL-1家族成员之一,兼具核定位和多效性细胞因子的双重特性,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等表达,并在细胞受到损伤或感染时释放。IL-33/肿瘤抑制因子2(ST2)在胃肠道肿瘤(胃癌和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IL-33是IL-1家族成员之一,兼具核定位和多效性细胞因子的双重特性,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等表达,并在细胞受到损伤或感染时释放。IL-33/肿瘤抑制因子2(ST2)在胃肠道肿瘤(胃癌和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双重作用,既可通过促进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形成增强肿瘤耐受,也可在特定条件下激活抗肿瘤免疫应答。IL-33/ST2在胃肠道肿瘤中异常表达,并与患者预后相关,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多种靶向IL-33/ST2的治疗策略正在研发中。然而,该信号通路在胃肠道肿瘤免疫调控及治疗中的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重点论述IL-33/ST2信号通路在胃肠道肿瘤中的异常变化、对肿瘤进展和转移的影响的研究进展,分析其在临床转化中的应用价值,为未来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3(IL-33) 肿瘤抑制因子2(ST2) 胃肠道肿瘤 胃癌 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肿瘤微环境的CAR-T细胞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雯婷(综述) 蒋敬庭(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34-839,共6页
结直肠癌(CRC)是最常见、致死率最高的肿瘤之一。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在CRC中未能重现其在血液肿瘤和部分实体瘤治疗中获得的成功,其原因除CAR-T细胞治疗本身的研发困境(肿瘤抗原的异质性、特异性抗原的缺少等)外,CRC肿瘤微环... 结直肠癌(CRC)是最常见、致死率最高的肿瘤之一。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在CRC中未能重现其在血液肿瘤和部分实体瘤治疗中获得的成功,其原因除CAR-T细胞治疗本身的研发困境(肿瘤抗原的异质性、特异性抗原的缺少等)外,CRC肿瘤微环境(TME)中存在着多重物理和生化障碍限制了T细胞抗肿瘤作用:TME复杂的脉管系统、纤维性物理屏障影响T细胞的迁移、抑制性细胞如Treg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富集的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影响T细胞的激活、肿瘤细胞通过代谢重编程影响T细胞的存活和功能等。优化CAR结构设计、构建靶向TME中免疫抑制因素的CAR-T细胞和其他治疗手段联合治疗等策略是克服CAR-T细胞治疗应用于CRC解决低响应率的关键性思路,将为靶向TME的精准免疫治疗深入发展提供线索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T细胞免疫治疗肿瘤的毒副反应及临床对策 被引量:14
7
作者 吴晨 蒋敬庭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45-750,共6页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是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手段,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但临床毒副反应明显。CAR-T细胞可通过识别共表达靶抗原及交叉抗原的组织等机制,引起肿瘤溶解综合征(tumor lysis syndrome,...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是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手段,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但临床毒副反应明显。CAR-T细胞可通过识别共表达靶抗原及交叉抗原的组织等机制,引起肿瘤溶解综合征(tumor lysis syndrome,TLS)和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等全身性损伤。有效监测和及时处理是防治毒副反应的关键,本文结合多个CAR-T细胞治疗肿瘤临床研究的结果与经验,对CAR-T细胞治疗肿瘤的相关毒副反应及临床对策作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毒副反应 临床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细胞单细胞测序对肿瘤免疫治疗疗效预测的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琦(综述) 蒋敬庭(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72-477,共6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CAR-T细胞的基础及临床转化研究已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免疫治疗已在多种类型的肿瘤中应用,并可观察到持续的应答和显著的生存优势,但仍有部分患者并未受益,如何对免疫治疗疗效进行有效的预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CAR-T细胞的基础及临床转化研究已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免疫治疗已在多种类型的肿瘤中应用,并可观察到持续的应答和显著的生存优势,但仍有部分患者并未受益,如何对免疫治疗疗效进行有效的预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单细胞测序技术是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对基因组、转录组、表观组进行高通量测序,揭示单个细胞的基因结构和基因表达状态,反映细胞间的异质性,破解多种类型肿瘤的免疫微环境及外周血循环免疫细胞的亚型及图谱,分析肿瘤细胞及肿瘤微环境的异质性,在发掘新的疾病诊断标志物、分辨细胞亚型、治疗靶标及在个体化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测序 单细胞RNA转录组测序 免疫治疗 疗效预测 生物标志物 肿瘤微环境 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代谢在肿瘤微环境及免疫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陈辰(综述) 蒋敬庭(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3-69,共7页
氨基酸是人体主要营养物质,更是肿瘤微环境(TME)中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重要的代谢物质,不同氨基酸在TME中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免疫细胞可以利用氨基酸进行增殖、活化和发挥抗肿瘤作用,而肿瘤细胞同样可以将氨基酸用于其增殖、侵袭和免... 氨基酸是人体主要营养物质,更是肿瘤微环境(TME)中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重要的代谢物质,不同氨基酸在TME中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免疫细胞可以利用氨基酸进行增殖、活化和发挥抗肿瘤作用,而肿瘤细胞同样可以将氨基酸用于其增殖、侵袭和免疫逃逸,氨基酸在两者之间的代谢平衡直接影响TME中的免疫状态。在某些条件的作用下,肿瘤细胞改变TME中氨基酸代谢平衡,重新分配后的氨基酸向肿瘤细胞倾斜,重塑后的TME将更适合肿瘤细胞生长。免疫治疗在调节氨基酸代谢中同样发挥作用。免疫检查点负性调控分子抑制效应T细胞氨基酸摄入以抑制其新陈代谢,进而抑制抗肿瘤免疫应答,应用相应抗体治疗不仅能增强T细胞杀伤作用,更可以重新平衡TME中氨基酸代谢。氨基酸饥饿疗法也可增加部分免疫治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代谢 肿瘤微环境 免疫治疗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T细胞治疗的神经毒性副反应处理新策略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兆楠 韩为东 蒋敬庭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17-622,共6页
嵌合型抗原受体修饰T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modified T,CAR-T)细胞疗法是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CAR-T细胞的靶向性、杀伤活性、增殖性和持久性较常规T细胞明显提高,并且经过不断的改进演变,其在血液系统肿瘤治疗中取得了... 嵌合型抗原受体修饰T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modified T,CAR-T)细胞疗法是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CAR-T细胞的靶向性、杀伤活性、增殖性和持久性较常规T细胞明显提高,并且经过不断的改进演变,其在血液系统肿瘤治疗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其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神经毒性,也称CAR-T细胞相关脑病综合征(CAR-T cell relevant encephalopathy syndrome,CRES),影响了CAR-T疗法的临床应用。探索CRES的发病机制及其高风险因素、寻找相应的处理策略,对预防和治疗CRES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CD19-CAR-T 细胞治疗为例,就CRES的发病症状、发病机制、高风险因素及应对策略作一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型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 神经毒性 CAR-T细胞相关脑病综合征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R3及其配体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肖文璐 蒋敬庭 卢斌峰(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2029-2033,共5页
趋化因子受体CXCR3在效应T细胞上高表达,由3种干扰素诱导型配体CXCL9(MIG)、CXCL10(IP-10)和CXCL11(I-TAC)激活,在各种生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早期研究证明CXCR3可募集Th1和CD8^(+)T细胞到Th1型炎症的外周部位,其配... 趋化因子受体CXCR3在效应T细胞上高表达,由3种干扰素诱导型配体CXCL9(MIG)、CXCL10(IP-10)和CXCL11(I-TAC)激活,在各种生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早期研究证明CXCR3可募集Th1和CD8^(+)T细胞到Th1型炎症的外周部位,其配体可介导Th1细胞的极化。本文将对CXCL9,10,11/CXCR3途径在肿瘤中的作用及以此为靶点的免疫治疗在临床研究中的发展进行总结,以期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R3 CXCL9 CXCL10 CXCL11 肿瘤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家族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源(综述) 蒋敬庭 卢斌峰(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70-1176,共7页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的免疫细胞组成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IL-1家族成员是TME中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主要介质,在多种微生物识别途径的交叉路口,具有激活和定位淋巴细胞的功能。IL-1家族成员是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的免疫细胞组成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IL-1家族成员是TME中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主要介质,在多种微生物识别途径的交叉路口,具有激活和定位淋巴细胞的功能。IL-1家族成员是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关键调节因子,这些细胞因子的作用根据所涉及的组织和器官,炎性背景和肿瘤的阶段而有很大不同,其促肿瘤或抗肿瘤作用根据这些细胞因子由浸润肿瘤的免疫群体还是由肿瘤细胞产生所决定。肿瘤有能力形成其免疫微环境,以抵消宿主免疫系统的消灭,肿瘤免疫治疗的一个关键挑战是克服肿瘤引起的免疫抑制。本文就近年来IL-1家族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IL-1) 肿瘤免疫治疗 固有免疫 适应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L1表达及其调控在胶质瘤免疫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韦俐(综述) 蒋敬庭(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6-570,共5页
以PD-1/PD-L1轴为靶点的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策略已经应用于临床上多种肿瘤的治疗。PD-L1作为表达于肿瘤细胞中的重要免疫调控靶点,可以应用单克隆抗体阻断其介导的免疫抑制作用,从而恢复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但是,PD-L1的表达... 以PD-1/PD-L1轴为靶点的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策略已经应用于临床上多种肿瘤的治疗。PD-L1作为表达于肿瘤细胞中的重要免疫调控靶点,可以应用单克隆抗体阻断其介导的免疫抑制作用,从而恢复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但是,PD-L1的表达受多种因素调控,包括基因组水平、翻译后修饰过程以及翻译后CMTM4/6介导的内含体循环调控等。本文就PD-L1蛋白表达的受调控过程及其在胶质瘤免疫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 PD-1 PD-L1 翻译后修饰 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肿瘤微环境的CAR-T细胞疗法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4
作者 武少贤 蒋敬庭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31-1036,共6页
通过机体免疫系统发挥抗肿瘤作用是目前新型的癌症治疗方法。嵌合型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作为一种新的免疫疗法在血液系统肿瘤中已经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由于实体瘤具有复杂的脉管系统和基质屏障,它们会显著影响T细胞迁移和... 通过机体免疫系统发挥抗肿瘤作用是目前新型的癌症治疗方法。嵌合型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作为一种新的免疫疗法在血液系统肿瘤中已经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由于实体瘤具有复杂的脉管系统和基质屏障,它们会显著影响T细胞迁移和功能。肿瘤微环境(TME)中表达的各种免疫抑制分子阻止T细胞活化,并且肿瘤的高代谢率竞争性地抑制了免疫细胞的代谢。目前,针对实体肿瘤,已经开展许多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包括优化CAR的结构,增强CAR-T细胞向实体瘤部位的运输,中和TME中的抑制性分子等。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将进一步揭示CAR-T细胞治疗在实体瘤中的作用机理,以充分发挥CAR-T细胞在实体瘤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型抗原受体 肿瘤微环境 实体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免疫检查点分子VISTA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吴昊宇(综述) 蒋敬庭(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288,共6页
T细胞活化V结构域免疫球蛋白抑制因子(VISTA)是一种新型免疫检查点蛋白,具有与B7家族相似但独特的结构。VISTA在多种细胞中表达,包括髓系细胞和肿瘤细胞。在肿瘤中,VISTA可能通过调节髓系细胞和T细胞起到免疫抑制的作用。临床研究发现,V... T细胞活化V结构域免疫球蛋白抑制因子(VISTA)是一种新型免疫检查点蛋白,具有与B7家族相似但独特的结构。VISTA在多种细胞中表达,包括髓系细胞和肿瘤细胞。在肿瘤中,VISTA可能通过调节髓系细胞和T细胞起到免疫抑制的作用。临床研究发现,VISTA在多种癌症中表达并与患者预后相关,可能是癌症治疗的潜在靶点,已有多种VISTA拮抗剂正在研发中。然而对VISTA分子机制和在免疫治疗中的确切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VISTA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其与配体的相互作用以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可能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实体肿瘤的新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型免疫球蛋白T细胞活化抑制因子 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33对免疫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海涛(综述) 卢斌峰 蒋敬庭(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6-530,共5页
白介素-33(IL-33)是一种双功能的细胞因子,也称为核因子,属于IL-1家族成员。在机体稳态下,IL-33主要在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中表达。当组织损伤、感染或坏死时,细胞分泌IL-33,发挥"危险信号"蛋白作用。IL-33特异性... 白介素-33(IL-33)是一种双功能的细胞因子,也称为核因子,属于IL-1家族成员。在机体稳态下,IL-33主要在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中表达。当组织损伤、感染或坏死时,细胞分泌IL-33,发挥"危险信号"蛋白作用。IL-33特异性受体ST2在多种免疫细胞中表达,可引起广泛的免疫反应。研究IL-33在变态反应、感染、炎症,尤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IL-33对免疫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33 肿瘤 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抗肿瘤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琦(综述) 蒋敬庭(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32-737,共6页
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 1,PD-1)是表达在T细胞表面的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穿膜蛋白,在限制慢性炎症、感染或肿瘤中T细胞的活性方面起重要作用。可溶性PD-1(soluble PD-1,s PD-1)是由PD-1缺失3号外显子的转录剪接体转... 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 1,PD-1)是表达在T细胞表面的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穿膜蛋白,在限制慢性炎症、感染或肿瘤中T细胞的活性方面起重要作用。可溶性PD-1(soluble PD-1,s PD-1)是由PD-1缺失3号外显子的转录剪接体转录翻译而来,无法形成穿膜区,但其具有胞外结构域,具有与配体PD-L1/PD-L2结合的能力,能激活T细胞并促进DC成熟,而发挥抗肿瘤作用。随着免疫疗法及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的出现并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新兴手段,关于PD-1及其抗体的基础及临床转化研究也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不同形式的PD-1被发现,意味着PD-1可能在机体中发挥着更加复杂及多面的功能,因此对于s PD-1的研究也逐渐展开及深入。本文就s PD-1作为肿瘤诊断、疗效预测及预后评估的潜在标志物及联合抗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了解sPD-1在抗肿瘤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 可溶性PD-1(sPD-1) PD-L1 肿瘤 免疫治疗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03^+CD8^+T细胞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浸润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8
作者 卢慧敏 王琰 +2 位作者 陈陆俊 蒋敬庭 卢斌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0-57,共8页
目的:研究组织驻留CD8^+T细胞(CD103^+CD8^+T细胞)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组织中浸润程度及分布特征,分析其浸润程度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用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88例结肠癌HColA180Su14和77例直肠... 目的:研究组织驻留CD8^+T细胞(CD103^+CD8^+T细胞)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组织中浸润程度及分布特征,分析其浸润程度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用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88例结肠癌HColA180Su14和77例直肠癌HRec-Ade180Sur-03组织芯片,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分别检测CRC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CD103^+CD8^+T细胞的浸润分布特征及程度,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CRC及癌旁组织中CD103^+CD8^+T细胞浸润程度,χ2检验分析CRC中CD103^+CD8^+T细胞浸润程度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分析CD103^+CD8^+T细胞浸润程度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拟合Cox模型评价不同指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CRC组织中CD103^+CD8^+T细胞浸润程度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远处转移患者中CD103^+CD8^+T细胞高度浸润的比率显著低于无远处转移患者(P<0.01),CD103^+CD8^+T细胞浸润程度与患者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D103^+CD8^+T细胞高度浸润患者的OS较低度浸润患者显著延长(54.42%vs 25.00%,P<0.05),多因素Cox显示,病理分级(P<0.01)和CD103^+CD8^+T细胞高度浸润(P<0.05)均可作为CR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CRC组织中CD103^+CD8^+T细胞浸润与预后相关,提示其在CRC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CD103^+CD8^+T细胞 组织芯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HLA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源 冯珺 +6 位作者 黄浩 朱玉兰 郑盼盼 肖文璐 陈陆俊 蒋敬庭 卢斌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长末端重复关联蛋白2(human endogenous retrovirus subfamily H long terminal repeat associating protein 2,HHLA2)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探讨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长末端重复关联蛋白2(human endogenous retrovirus subfamily H long terminal repeat associating protein 2,HHLA2)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人HCC组织中HHLA2 mRNA表达与B7家族基因的相关性,用组织芯片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90例HC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HHLA2的表达。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H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HLA2表达水平的差异,用χ2检验分析HCC组织中HHLA2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用Kaplan-Meier法分析HHLA2表达水平与患者总生存期(OS)的关系,拟合Cox模型评价不同指标的预后价值。结果:HCC组织中HHLA2 mRNA表达水平与B7家族CD274、C10orf54、PDCD1LG2、ICOSLG和CD276相关;HCC组织中HHLA2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显著相关(χ2=4.531,P<0.05);HHLA2低表达的HCC患者OS较HHLA2高表达患者显著延长(HR=1.878,95%CI:1.066~3.309,P<0.05);多因素风险比例模型显示,肿瘤大小(HR=2.493,95%CI:1.310~4.742,P<0.01)可作为HCC患者预后评估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HLA2表达与HCC患者预后显著相关,是HCC免疫治疗的潜在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长末端重复关联蛋白2 肝细胞癌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PD-L1抑制剂治疗乳腺癌:现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2
20
作者 邰亦成 蒋敬庭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9-107,共9页
PD-1/PD-L1抑制剂在乳腺癌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然而对乳腺癌,尤其是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免疫治疗仍存在某些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包括PD-1/PD-L1抑制剂单药治疗的有效率欠佳,目前尚无明确的生物标志物来有效... PD-1/PD-L1抑制剂在乳腺癌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然而对乳腺癌,尤其是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免疫治疗仍存在某些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包括PD-1/PD-L1抑制剂单药治疗的有效率欠佳,目前尚无明确的生物标志物来有效筛查治疗敏感人群,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的发生率高。为了提高疗效和减少irAE的发生,采取以下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探讨PD-1/PD-L1抑制剂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方案;采用纳米技术开发选择性靶向肿瘤细胞的纳米载体,降低抗肿瘤药物毒性并提高疗效;探寻开发可预测免疫治疗反应潜力的生物标志物;早期识别和诊疗irAE并建设多学科诊疗协作组(MDT)模式。随着这些措施的积极推进和问题的不断解决,PD-1/PD-L1抑制剂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必将呈现出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免疫治疗 PD-1/PD-L1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