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举国体制下国家实验室建设路径研究
1
作者 吴鹏 吴刚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29,共10页
新型举国体制下国家实验室实质性建设刚刚起步,统筹机制、治理体系、评估机制、创新生态还不完善。文章通过回顾我国国家实验室发展历程与建设成效,结合欧美国家实验室成功建设经验,从政府、主体、评估、环境等四个维度提出建设建议:强... 新型举国体制下国家实验室实质性建设刚刚起步,统筹机制、治理体系、评估机制、创新生态还不完善。文章通过回顾我国国家实验室发展历程与建设成效,结合欧美国家实验室成功建设经验,从政府、主体、评估、环境等四个维度提出建设建议:强化顶层设计,坚持分类建设和多元投入,建立权威高效的决策指挥和协调执行系统;优化治理模式,通过立法明确举办者、管理者的权利义务,赋予实验室充分自主权;完善评估机制,建立基于战略管理和大数据的评估监测系统;深化辐射带动,打造跨界科技创新联合体和高效科技创新生态,构筑国家实验室发展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举国体制 国家实验室 战略科技力量 基础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压印PET基底的高效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被引量:4
2
作者 朱红 田宇 唐建新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33-739,共7页
为了克服现有的以玻璃为基底、ITO为电极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韧性差、对裂纹缺陷敏感等固有缺点,对现有的OLED器件结构进行优化。本文提出了以PET为基底,旋涂高导PEDOT∶PSS作为阳极的高效柔性OLED器件结构。并在此基础上,通过... 为了克服现有的以玻璃为基底、ITO为电极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韧性差、对裂纹缺陷敏感等固有缺点,对现有的OLED器件结构进行优化。本文提出了以PET为基底,旋涂高导PEDOT∶PSS作为阳极的高效柔性OLED器件结构。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纳米压印蛾眼模板将光耦合结构引入器件,提高器件的光取出效率。此绿光FOLED器件在亮度为1 000cd·m^(-2)时,功率效率为36.10lm·W^(-1)。在此基础上,通过纳米压印引入光耦合结构的柔性OLED器件表现出良好的光电性质,在亮度为1 000cd·m^(-2)时,功率效率可达到80.46lm·W^(-1)。并且这种绿光柔性OLED器件在以器件半边长为曲率半径180°弯折200次后亮度衰减很少。此种高导PEDOT∶PSS电极和柔性PET基底可以成为较好的ITO透明电极和刚性玻璃基底的替代物,为生产可穿戴式设备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 高效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纳米压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Fe-Pd纳米粒子的可控制备及其氧还原催化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婵娜 刘令 +4 位作者 王慧华 屈天鹏 田俊 王德永 康振辉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19-326,共8页
以Co(COOH)_2、FeCl_3和PdCl_2为原料,柠檬酸为稳定剂,乙醇为加速剂,采用超声辅助制备Co-Fe-Pd金属纳米粒子,并评估其氧还原反应(ORR)电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o-Fe-Pd金属纳米粒子平均粒径约3~5 nm,由于Co、Fe固溶于Pd晶格,使Co-Pd... 以Co(COOH)_2、FeCl_3和PdCl_2为原料,柠檬酸为稳定剂,乙醇为加速剂,采用超声辅助制备Co-Fe-Pd金属纳米粒子,并评估其氧还原反应(ORR)电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o-Fe-Pd金属纳米粒子平均粒径约3~5 nm,由于Co、Fe固溶于Pd晶格,使Co-Pd、Fe-Pd和Co-Fe-Pd纳米粒子仅显示Pd衍射峰,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宽化;相比于Co-Fe、Fe-Pd或Co-Pd纳米粒子,三元Co-Fe-Pd晶格压缩更为明显,晶格缺陷诱使的活性位点增加,氧还原催化能力增强;其氧还原起峰电位为1.03 V (vs RHE),Tafel斜率为-87 mV/dec,可与商用Pt/C催化剂相媲美;氧还原过程中电子转移数为3.80±0.04,说明其主导四电子转移路径;此外,RRDE结果显示氧还原过程中的中间产物H_2O_2含量约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催化剂 辐射 电化学 转移电子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条件优化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小蝶 张朵 廖凡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20,共4页
利用布鲁克D8 Discover型X射线衍射仪进行了测试条件优化研究。研究以常见的商业二氧化钛粉末(P25)为例,通过对比不同样品架选择、样品制备方法、附件选择、仪器测试参数设定等方面对获取样品衍射数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合适材... 利用布鲁克D8 Discover型X射线衍射仪进行了测试条件优化研究。研究以常见的商业二氧化钛粉末(P25)为例,通过对比不同样品架选择、样品制备方法、附件选择、仪器测试参数设定等方面对获取样品衍射数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合适材质与合适开槽大小的样品架,可避免出现样品架的背景峰;制样时,保证样品高度处于衍射中心,可避免衍射峰的偏移;添加防散射装置,并正确安装防散射装置可降低待测样品在低角度时的衍射背景峰;设置测试方法时,合适的步径和计数时间选择利于获取高质量的衍射数据。待测试样品中有微量相存在时,适当增加计数时间,利于微量相的分辨。以上实验研究结果为其他仪器操作者测试样品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衍射 测试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注塑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薛庆红 苗盈 +1 位作者 薛兹键 吴凡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2-146,共5页
以玩具车车门面塑件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法的注塑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法。首先,结合顶出时的体积收缩率、总翘曲变形量和缩痕估算等试验指标要求,建立5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其次,利用熵权法确定各试验指标的权... 以玩具车车门面塑件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法的注塑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法。首先,结合顶出时的体积收缩率、总翘曲变形量和缩痕估算等试验指标要求,建立5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其次,利用熵权法确定各试验指标的权重;然后,采用TOPSIS综合评价法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以综合评价值为单一指标的单目标优化问题。最后,通过极差分析得到影响试验指标的显著因素和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与默认推荐工艺参数相比,采用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后,顶出时的体积收缩率、总翘曲变形量和缩痕估算分别降低了56.16%、41.24%和52.27%,证明了基于熵权的TOPSIS综合评价法在注塑成型工艺参数优化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工艺参数 多目标优化 熵权TOPSIS 综合评价法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生实验中学生心理现象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青 潘明虎 林海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32-233,243,共3页
结合多年实验教学实践,总结了本科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若干常见心理现象,并从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实验安全教育、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全面了解实验仪器设备等方面提出了引导学生保持健康实验心理的做法。
关键词 本科实验教学 心理建设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