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颈椎经关节螺钉钉棒系统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徐荣明 刘观燚 +6 位作者 马维虎 毛路 孙韶华 黄雷 应江炜 蒋伟宇 王以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924-927,共4页
目的:比较下颈椎三柱损伤后单独经关节螺钉固定(TAS)、经关节钉棒系统固定(TRS)和侧块螺钉钉棒系统固定(LRS)的三维稳定性。方法:12具新鲜颈椎标本,制成C4/5、C5/6节段三柱损伤模型,分别进行单独经关节螺钉(TAS组)、经关节螺钉钉棒系统(... 目的:比较下颈椎三柱损伤后单独经关节螺钉固定(TAS)、经关节钉棒系统固定(TRS)和侧块螺钉钉棒系统固定(LRS)的三维稳定性。方法:12具新鲜颈椎标本,制成C4/5、C5/6节段三柱损伤模型,分别进行单独经关节螺钉(TAS组)、经关节螺钉钉棒系统(TRS组)和侧块螺钉钉棒系统(LRS组)三种方法固定,在非限制性和非破坏性的实验条件下测试其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轴向旋转运动状态的稳定性。结果:TAS组和TRS组在各方向的运动范围(ROM)和中性区(NZ)的均数均显著小于完整标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RS组在前屈、后伸、侧弯运动中的ROM和NZ与完整标本组比较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RS组在旋转运动中的ROM和NZ与完整标本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S、TRS在各个方向稳定性明显优于LRS组(P<0.05)。TRS在前屈运动中的ROM和NZ与TAS组比较有所减小,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后伸、侧弯和旋转运动中,TRS组稳定性明显优于TAS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颈椎三柱损伤选择经关节固定技术时以钉棒形式固定稳定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经关节螺钉 骨折 内固定术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入胸椎“椎弓根—肋骨”单元螺钉的应用解剖和力学测试 被引量:18
2
作者 殷渠东 郑祖根 蔡建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8-539,共2页
目的:探讨置入胸椎“椎弓根—肋骨”单元(简称PRU)螺钉的应用解剖和力学性能。方法:测量35具尸体标本PRU横径(W)、纵径(H)、置入螺钉长度(L)和中心轴水平面成角(E)。6具较新鲜标本,在T10、在T11和T12分别置入椎弓根螺钉(A组)、PRU螺钉(B... 目的:探讨置入胸椎“椎弓根—肋骨”单元(简称PRU)螺钉的应用解剖和力学性能。方法:测量35具尸体标本PRU横径(W)、纵径(H)、置入螺钉长度(L)和中心轴水平面成角(E)。6具较新鲜标本,在T10、在T11和T12分别置入椎弓根螺钉(A组)、PRU螺钉(B组)和穿破椎弓根外侧皮质螺钉(C组),测量3组螺钉的最大拔出力F-max和拔出4mm的能量吸收值E-4mm。结果:W为13.2~16.1mm,L为38.5~52.7mm,E为28.3°~15.4°,H为6.3~7.0mm。A组F-max为808N,E-4mm1709Nm,B组F-max812N,E-4mm1720Nm,C组F-max795N,E-4mm1687Nm,经t检验,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RU置入螺钉的安全范围明显大于椎弓根螺钉,同时具有良好的力学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 螺钉 “椎弓根-肋骨”单元 胸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激小脑顶核促脑缺血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关永林 石正洪 郑祖根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9-81,共3页
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 ( FNS)对局部脑缺血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EGF)表达和毛细血管新生的影响 .以线栓法制成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 ( MCAO)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MCAO组、电刺激小脑顶核 ( MCAO+FNS)干预组 .以免疫组织... 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 ( FNS)对局部脑缺血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EGF)表达和毛细血管新生的影响 .以线栓法制成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 ( MCAO)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MCAO组、电刺激小脑顶核 ( MCAO+FNS)干预组 .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VEGF、内皮细胞阳性表达及毛细血管记数 .大脑中动脉梗塞后 ,缺血区神经元变性、坏死 ,VEGF、内皮细胞在半暗带有少量表达 ,毛细血管数较对照组增加 ,经电刺激小脑顶核干预后 ,VEGF、内皮细胞大量表达 ,毛细血管数目明显增加 ,有统计学差异 .电刺激小脑顶核可通过促VEGF表达、内皮细胞增殖 ,从而促进毛细血管新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梗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内皮细胞 毛细血管密度 小脑顶核 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