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子分期”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外科治疗”的长期生存结果 被引量:15
1
作者 周清华 石应康 +14 位作者 陈军 刘斌 王允 朱大兴 张洪涛 徐鹏 宫友陵 陈钢 韦森 邱小明 牛中喜 陈晓峰 雷哲 段亮 伍伫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86-106,共21页
背景与目的局部晚期肺癌约占肺癌的35%-40%,其内科治疗平均生存6-8个月。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和总结检测肺癌病人外周血"微转移",对局部晚期肺癌病人进行"分子分期",指导选择局部晚期肺癌手术适应症、术前新辅助化... 背景与目的局部晚期肺癌约占肺癌的35%-40%,其内科治疗平均生存6-8个月。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和总结检测肺癌病人外周血"微转移",对局部晚期肺癌病人进行"分子分期",指导选择局部晚期肺癌手术适应症、术前新辅助化疗和术后辅助治疗的受益者,以及对局部晚期肺癌进行"个体化外科治疗"的可行性及其对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检测516例局部晚期肺癌病人手术前外周血CK19mRNA表达(其中115例行术前新辅助化疗者在新辅助化疗前后分别检测病人外周血"微转移"),对肺癌"微转移"进行"分子诊断",对肺癌病人进行"个体化分子分期",指导临床选择外科手术适应症、术前新辅助化疗和术后辅助治疗的获益者。回顾分析516例局部晚期肺癌基于"分子分期"的"个体化外科治疗"的长期生存结果。结果 516例病人中鳞癌322例,非鳞癌194例;P-TNM分期:IIIA期112例,IIIB期404例;"个体化分子P-TNM分期":M-IIIA期:97例,M-IIIB期:278例,M-IV期:141例。本组病例行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肺叶切除256例;肺叶切除联合部分左心房切除重建41例;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联合上腔静脉切除重建90例;肺切除联合部分膈肌切除重建3例;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肺叶切除联合部分左心房切除重建30例;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联合主动脉鞘膜切除10例;右全肺切除联合左心房、右侧全部膈肌、下腔静脉和肝右静脉切除重建1例;肺切除联合气管隆突切除重建10例;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联合气管隆突切除重建和上腔静脉切除重建,或联合上腔静脉和左心房、或联合气管隆突和左心房切除重建55例。手术死亡5例,死亡率为0.97%。516例肺癌病人中141例外周血检测到CK19mRNA表达,阳性率为27.3%。肺癌病人外周血微转移阳性率与肺癌组织学类型、P-TNM分期、N分期等均有密切关系(P<0.05),但与患者年龄、性别、是否吸烟、原发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等均无明显关系(P>0.05)。本组肺癌病人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43.74±7.21个月,1年生存率为89.1%,3年生存率为39.3%,5年生存率为19.8%,10年生存率为10.4%。术后生存率与外周血"微转移"、肺癌组织学类型、原发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个体化"分子P-TNM分期、外周血"微转移"、病理类型和N分期是预测局部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1)肺癌病人外周血中存在用常规方法不能检测得到的"微转移";(2)检测肺癌病人外周血中CK19mRNA表达应用于肺癌微转移的"分子诊断"和"分子分期,有助于指导选择外科手术适应症、术前新辅助化疗和术后辅助治疗的受益者;(3)基于"分子分期"的局部晚期肺癌的"个体化外科治疗"能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治愈率和长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微转移分子诊断 分子分期 个体化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TGFBR3基因缺陷表达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蒋谢芳 刘仍允 +3 位作者 雷哲 尤嘉琮 周清华 张洪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451-457,共7页
背景与目的国外有研究表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转化生长因子受体III(TGFBR3)存在缺陷表达,但是分子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以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HBEpiC)为对照,分析NSCL... 背景与目的国外有研究表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转化生长因子受体III(TGFBR3)存在缺陷表达,但是分子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以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HBEpiC)为对照,分析NSCLC细胞株中TGFBR3基因的表达情况,并探讨TGFBR3基因表达失活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BEpiC和NSCLC细胞株中TGFBR3的表达情况并做相对定量分析;采用DNA直接测序检测TGFBR3基因启动子基本转录元件区的突变情况;应用亚硫酸氢钠处理后测序法(bisulfite sequence-PCR,BSP)检测TGFBR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NSCLC细胞株中TGFBR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HBEpiC;高转移细胞株95D明显低于非转移细胞株LTEP-α-2、A549、NCI-H460;HBEpiC与NSCLC细胞株中TGFBR3基因近端启动子区-165到-75区域无遗传突变,且未见甲基化,远端启动子区-314到-199区域均为高甲基化。结论TGFBR3基因在NSCLC细胞株中表达下调,在高转移细胞株95D中尤其明显,提示该基因的表达缺陷对NSCLC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可能与NSCLC的侵袭和转移相关;然而,TGFBR3基因启动子区重要转录元件区域的甲基化状态并不是导致TGFBR3基因表达下调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 TGFBR3 基因突变 DNA甲基化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肺癌易感性的meta分析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曾园园 刘仍允 张洪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53-358,共6页
背景与目的上皮细胞钙粘蛋白E-cadherin在维持上皮的极性和结构完整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并与肿瘤的发生、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而该基因甲基化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 背景与目的上皮细胞钙粘蛋白E-cadherin在维持上皮的极性和结构完整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并与肿瘤的发生、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而该基因甲基化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尚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更好地探讨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肺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PubMed/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检索2013年3月以前的相关文献,由两位研究人员做独立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并交叉审核。使用优势比(odds ratio,OR)及95%置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衡量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肺癌易感性关系的强弱。结果根据检索条件,共有13项研究(共涉及1,288例实验样本)被纳入当前的meta分析。分析结果显示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明显增加了肺癌发生风险(OR=4.04,95%CI:2.00-8.13,P<0.001),且这种相关性同时存在于亚洲人群和高加索人群(OR=3.28,95%CI:1.20-8.92;OR=5.72,95%CI:2.40-13.62)。结论 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肺癌易感性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ADHERIN 甲基化 肺肿瘤 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5抑制c-Myc基因表达对鼻咽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陈红兵 黄海平 +2 位作者 刘霞 雷哲 刘济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8-583,共6页
目的:探究miR-145影响鼻咽癌细胞增殖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鼻咽癌细胞株CNE-1、CNE-2、CNE-2Z和鼻咽部永生化上皮细胞株NP69中miR-145和c-Myc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Myc的蛋白表达水平,双萤光素... 目的:探究miR-145影响鼻咽癌细胞增殖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鼻咽癌细胞株CNE-1、CNE-2、CNE-2Z和鼻咽部永生化上皮细胞株NP69中miR-145和c-Myc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Myc的蛋白表达水平,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145与基因c-Myc的关系。分别将miR-Negative control、miR-145 mimics和siNC、si-c-Myc转染进入CNE-1细胞,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染效果,CCK-8法检测转染后细胞的增殖情况,以及碘化丙啶(IP)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情况。结果:miR-145在鼻咽癌细胞系中明显低表达。转染miR-145后明显抑制CNE-1细胞的增殖[3 d:(1.03±0.02)vs(1.21±0.02),P<0.05];[4 d:(1.79±0.02)vs(2.09±0.07),P<0.01]和导致G1期阻滞[(79.57±1.47)%vs(69.98±1.16)%,P<0.05]。miR-145可以直接作用于c-Myc的3’UTR区域,抑制c-Myc的转录和表达。c-Myc下调可明显抑制CNE-1细胞的增殖[3 d:(0.80±0.02)vs(1.02±0.01),P<0.01];[4 d:(1.68±0.4)vs(1.92±0.07),P<0.01],并致G1期阻滞[(63.73±1.81)%vs(54.10±2.26)%,P<0.05]。结论:miR-145通过靶向作用于c-Myc的3’UTR区来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增殖,对更深入探索鼻咽癌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MIR-145 C-MYC 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F1γ基因启动子区域突变和甲基化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汪龙强 雷哲 +2 位作者 刘霞 刘仍允 张洪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27-232,共6页
背景与目的TIF1γ(transcription intermediary factor 1gamma)属于转录中介因子1家族的成员,可干扰TGF-β/Smad信号通路,抑制TGF-β介导的信号传导,且TIF1γ在多种肿瘤细胞的表达减弱或缺失表明TIF1γ在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抑癌... 背景与目的TIF1γ(transcription intermediary factor 1gamma)属于转录中介因子1家族的成员,可干扰TGF-β/Smad信号通路,抑制TGF-β介导的信号传导,且TIF1γ在多种肿瘤细胞的表达减弱或缺失表明TIF1γ在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抑癌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索TIF1γ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与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以确定TIF1γ与肺癌发生关系以及肺癌细胞中TIF1γ表达调控的潜在机制。方法选取13例NSCLC患者癌组织以及对应的癌旁组织样本,培养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HBE和NSCLC细胞株:A549和95C。运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与组织中TIF1γ基因的表达,并用ImageJ灰度扫描软件计算TIF1γ的相对表达量。通过DNA测序的方法检测TIF1γ基因启动子区域突变情况,并采用Bisulfite-sequencing PCR(BSP)克隆测序方法检测TIF1γ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情况。结果相对于HBE,TIF1γmRNA和蛋白在A549和95C中明显下调(P<0.05),13对组织样本中,9个(69.2%)癌旁组织样本里TIF1γ mRNA的表达量高于癌组织样本(P<0.05)。突变检测表明TIF1γ基因启动子区-287﹣-5在细胞株中没有突变发生。经BSP克隆测序方法分析发现在TIF1γ基因启动子-287﹣-5区域里存在5个可被甲基化的CpG位点(-214、-128、-124、-65和-55)。但这些CpG位点的甲基化频率在NSCLC细胞株中相比HBE没有明显差异。结论TIF1γ在NSCLC的发生中可能起抑癌的作用,TIF1γ基因启动子区域-287﹣-5在正常细胞和NSCLC细胞中都没有发生突变,但在-287﹣-5区域中存在5个可被甲基化的CpG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TIF1γ 甲基化 Bisulfite-sequencing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GG1基因Ser326Cys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meta分析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钱乾 刘仍允 +3 位作者 雷哲 尤嘉琮 周清华 张洪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05-210,共6页
背景与目的就全世界范围内而言,肺癌是一种常见疾病。人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human8-hydrox-yguanine glycosylase,hOGG1)是一种DNA修复酶,它能特异切除8-羟基鸟嘌呤(8-dihydro-8-oxoguanine,8-OH-G),对损伤的DNA进行修复。hOGG1Ser326Cy... 背景与目的就全世界范围内而言,肺癌是一种常见疾病。人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human8-hydrox-yguanine glycosylase,hOGG1)是一种DNA修复酶,它能特异切除8-羟基鸟嘌呤(8-dihydro-8-oxoguanine,8-OH-G),对损伤的DNA进行修复。hOGG1Ser326Cys基因多态性与癌症易感性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而该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尚存在争议。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旨在更好地探讨hOGG1Ser326Cys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MEDLINE数据库检索2010年11月以前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标准,全面搜索含有研究hOGG1Ser326Cys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相关的信息。由至少两位评论员做独立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并交叉审核。使用STATA10.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据检索条件,共有22篇文献(包括8,575例肺癌患者和9,484名正常对照个体)被纳入当前的meta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2项研究的结果存在明显异质性,当排除不符合Hard-Weinberg平衡定律的两篇文献后,其余的文献呈现出较好的同质性。与hOGG1Ser326相比,Cys326基因型明显增加了肺癌发病风险(OR=1.24,95%CI:1.10-1.39,P<0.001)。这种正相关在亚洲人群和医院来源的样本中尤为明显(OR=1.28,95%CI:1.11-1.49;OR=1.26,95%CI:1.09-1.46)。结论 hOGG1Ser326Cys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Cys326基因型能明显增加肺癌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GG1 肺肿瘤 易感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dogl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蒙蒙 陆沈栋 +3 位作者 刘欣欣 赵军 张洪涛 凌春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1-584,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转移潜能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系中以及癌与癌旁组织中endoglin(ENG)的表达情况,探讨ENG在NSCL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复发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5株NSCLC细胞及1株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HBE),随机选取22例NSCLC手术切除后癌... 目的研究不同转移潜能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系中以及癌与癌旁组织中endoglin(ENG)的表达情况,探讨ENG在NSCL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复发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5株NSCLC细胞及1株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HBE),随机选取22例NSCLC手术切除后癌与癌旁组织样本,分别采用real time 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其中ENG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采用χ2检验分析ENG的表达和临床资料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高转移性3株肺癌细胞系中ENG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正常细胞株及低转移性2株肺癌细胞中ENG表达缺失。22例肺癌样本中,其中19例癌组织中ENG mRNA和蛋白呈阳性表达(86.36%),且表达量明显高于相对应的癌旁组织(P<0.01)。ENG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组织类型等均无关,而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P<0.01)。结论 ENG在NSCLC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有可能作为预测NSCLC转移及预后的分子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ENDOGLIN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AF1基因对肺腺癌细胞A549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东来 张福全 +3 位作者 桑永华 朱蓉英 张洪涛 陈勇兵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29-833,共5页
背景与目的 XAF1是重要的肿瘤细胞生长抑制因子,其低表达与多种肿瘤细胞有关。研究肿瘤抑制基因XAF1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重组腺病毒Ad5/F35-XAF1和对照腺病毒Ad5/F35-NULL瞬时转染A549细胞,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 背景与目的 XAF1是重要的肿瘤细胞生长抑制因子,其低表达与多种肿瘤细胞有关。研究肿瘤抑制基因XAF1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重组腺病毒Ad5/F35-XAF1和对照腺病毒Ad5/F35-NULL瞬时转染A549细胞,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549细胞株中XAF1 m RNA和蛋白质的表达;MTT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腺病毒介导的XAF1瞬时转染肺腺癌A549细胞后,XAF1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提高,并能明显抑制该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记法显示凋亡相关蛋白PARP、Caspase-3、Caspase-8的裂解条带。结论恢复XAF1基因在人肺腺癌A549细胞中表达后,能明显抑制该肿瘤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XAF1激活肺癌细胞相关凋亡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AF1基因 肺肿瘤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hOGG1基因启动子区域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霞 赵军 +4 位作者 刘仍允 雷哲 尤嘉琮 周清华 张洪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99-204,共6页
背景与目的 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8-hydroxygumine DNA glycosylase1,OGG1)是一种DNA修复酶,可以从DNA切除修复8-羟基鸟嘌呤(8-dihydro-8-oxoguanine,8-OH-G)。人类OGG1基因(hOGG1)的多态性可能会改变酶的活性而影响个体修复损伤DNA... 背景与目的 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8-hydroxygumine DNA glycosylase1,OGG1)是一种DNA修复酶,可以从DNA切除修复8-羟基鸟嘌呤(8-dihydro-8-oxoguanine,8-OH-G)。人类OGG1基因(hOGG1)的多态性可能会改变酶的活性而影响个体修复损伤DNA的能力,促进癌变。然而,hOGG1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关系尚不明晰。我们拟探讨hOGG1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突变与NSCLC发生发展的潜在关系。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3年1月-2005年12月新鲜手术切除的40例NSCLC组织标本,采用PCR-SSCP和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NSCLC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中hOGG1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突变。结果在40例NSCLC患者中未发现hOGG1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异常突变,但发现单核苷酸多态位点rs159153与TNM分期明显相关(P=0.008);同时发现吸烟者中淋巴结转移率明显较低(P=0.034)。结论单核苷酸多态位点rs159153和吸烟史可能对NSCLC的侵袭和转移潜在性提供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PCR-SSCP hOGG1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