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认知学习领域两个阶段的教学策略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倪小鹏
-
机构
苏州大学电教中心
-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12,共3页
-
文摘
认知学习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以知识获取为核心的低级认知阶段 ;二是以能力提高为核心的高级认知阶段。前一阶段以客观主义方法论指导更为有效 ,可通过知识传递和促进知识保持等相关的教学策略来实现。后一阶段以建构主义方法论指导更为有效 ,通过协作、学习情境、意义建构等手段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和认知策略的发展。两个阶段 ,各有侧重 ,互为补充 。
-
关键词
认知领域
建构主义
教学策略
客观主义
-
分类号
G42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李利
-
机构
苏州大学电教中心
-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S1期134-137,共4页
-
文摘
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在于将信息素养的培养融于学科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能,习得认知方法.本文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一个课程整合的课例,探讨了基于资源型的开放式整合模式的基本构成.
-
关键词
学科整合
开放式
教学模式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高师电化教育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李利
-
机构
苏州大学电教中心
-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20,共3页
-
文摘
本文就教育技术新定义的提出联系到高等师范电化教育课程的教学存在着"重物不重人"等问题。对此,作者指出电化教育的教学改革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改革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另一方面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并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
-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
理论与实践
电化教育课程
教育教学
教学设计
高师
教学改革
基础理论
微格教学法
教学内容
-
分类号
G43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信息素养培养及一个学习模式举例
- 4
-
-
作者
倪小鹏
-
机构
苏州大学电教中心
-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0-12,共3页
-
文摘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 ,信息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素养更多地牵涉到高级认知水平和情感技能的发展 ,因此 ,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模式和课程开发等也应有别于以知识传递为核心的教学。本文提出以校园网为环境 ,吸收 Eisner课程目标思想 ,通过学生活动和问题解决来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最后 ,我们以生物课程的学习和信息素养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为实例 。
-
关键词
信息素养
网络教学
学习模式
中学
生物教学
教学目标
-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摄影教学的基本问题
- 5
-
-
作者
潘中淑
-
机构
苏州大学电教中心
-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58-64,共7页
-
文摘
摄影是制作电教教材最基本的手段,因而摄影作为电教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受到了大家的重视。同时,随着图像技术在科技、生产、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日益广泛的应用,大学中开设摄影课程的专业也越来越多。摄影还是电教和美育公共课中的重要内容。摄影教学活动的开展,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对摄影学科和摄影教学的研究。
-
关键词
生产
电教专业
专业基础课程
图像技术
科技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电视镜头与电视画面
被引量:1
- 6
-
-
作者
黄震
-
机构
苏州大学电教中心
-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1期94-95,共2页
-
-
关键词
电视画面
视镜
电视艺术
电视画面构图
摄像机
时间和空间
电影艺术
连续运动
屏幕形象
画格
-
分类号
J9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梦想成真——漫谈进入数字时代的摄录像设备
- 7
-
-
作者
宋卫平
-
机构
苏州大学电教中心
-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3-67,共5页
-
文摘
一、历史回顾——忆视频设备发展的历程伴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我们走过了从70年代的U型低带机到U型高带机,再到模拟分量这样一条发展之路。80年代末,日本松下公司在独创的M格式基础上研制出了MI系列视频设备。与此同时索尼公司则加速开发出了BETACA...
-
关键词
数字时代
摄录像
图像质量
数字化视频
模拟分量格式
视频设备
数字分量
节目制作
非线性编辑
一体机
-
分类号
TN946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