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株鼠抗人CD28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孙中文 陶然 +4 位作者 陆艳红 石云杰 於葛华 邱玉华 张学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6-410,共5页
目的:制备鼠抗人CD28分子功能性单克隆抗体,研究其对T细胞活化、增殖及信号转导等方面的生物学效应。方法:以天然高表达CD28分子的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和小鼠淋巴瘤细胞转人CD28基因细胞株CD28-T分别作为免疫原和检测细胞株,采用B... 目的:制备鼠抗人CD28分子功能性单克隆抗体,研究其对T细胞活化、增殖及信号转导等方面的生物学效应。方法:以天然高表达CD28分子的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和小鼠淋巴瘤细胞转人CD28基因细胞株CD28-T分别作为免疫原和检测细胞株,采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进行单抗的研制;以快速定性试纸法鉴定单抗亚类;腹水诱生法和免疫亲和层析法进行单抗的制备和纯化;经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单抗对不同细胞膜表面CD28分子的识别;采用竞争抑制法分析单抗识别的抗原位点;利用3H-TdR掺入法分析单抗对PBTC的刺激效应和免疫荧光法分析PBTC活化前后的表型变化。结果:成功获得5株鼠抗人CD28功能性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2D5、2F5、3B6、3F8和8G8,其中2D5为IgG2a亚类,其余均为IgG1亚类;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5株单抗均能良好识别CD28-T、U266、XG1和Jurkat细胞表面的CD28分子;竞争抑制试验表明,2D5和8G8能完全阻断标准抗人CD28单抗与U266膜CD28分子的结合,其余3株为部分阻断;3H-TdR掺入法实验结果表明,单抗8G8联合激发型CD3单抗能明显促进PBTC的增殖,刺激指数为7.4,活化细胞CD4、CD25、ICOS、41BB及OX40分子的表达上调。结论:5株单抗均为抗人CD28单克隆抗体,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及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8 杂交瘤 单克隆抗体 增殖效应 协同刺激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80鼠-人嵌合抗体的CHO细胞表达及体外生物学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徐耀瑜 胡玲玲 +7 位作者 陈永井 程钢 罗先富 孙杰 刘玉华 王艳茹 陈明心 邱玉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CHO细胞表达抗人CD80鼠-人嵌合抗体ch4E5,并研究其在体外阻断CD80介导的共刺激信号转导的生物学功能。方法:构建含有嵌合重、轻链基因的表达载体pIRES/ch4E5;表达载体先转染293T细胞,FCM检测到ch4E5抗体的瞬时表达后,表达载体再转... 目的:CHO细胞表达抗人CD80鼠-人嵌合抗体ch4E5,并研究其在体外阻断CD80介导的共刺激信号转导的生物学功能。方法:构建含有嵌合重、轻链基因的表达载体pIRES/ch4E5;表达载体先转染293T细胞,FCM检测到ch4E5抗体的瞬时表达后,表达载体再转染CHO细胞,构建稳定表达细胞株CHO-ch4E5;ProteinG亲和层析法从CHO-ch4E5细胞无血清培养上清中纯化ch4E5抗体,FCM检测ch4E5抗体对膜型CD80的识别;以丝裂霉素处理的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为刺激细胞,以异体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s为反应细胞,用MTT法分析ch4E5抗体的阻断作用。结果:ch4E5抗体在293T细胞的瞬时表达于48小时达到高峰,上清与L929-B7-1细胞结合率为96.0%;CHO-ch4E5细胞持续表达ch4E5抗体,其培养上清与L929-B7-1细胞结合率为95.7%;3天培养上清中,ch4E5抗体的产率约为5.56mg/L;ch4E5抗体和L929-B7-1、Daudi、Sub-T细胞结合率分别为94.1%、25.7%、23.5%;ch4E5抗体可以阻断CD80介导的共刺激信号转导,抑制异体PBLs的体外增殖。结论:在CHO细胞中成功表达了抗人CD80鼠-人嵌合抗体ch4E5,在体外该嵌合抗体具有亲本抗体阻断CD80介导的共刺激信号的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0 嵌合抗体 瞬时表达 稳定表达 阻断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抗人CD40配体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樊一笋 张学光 +2 位作者 邱玉华 朱华亭 於葛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88-391,共4页
目的 :研制功能性抗CD4 0L单克隆抗体 ,探讨其生物学特性及其运用价值。方法 :采用B淋巴细胞融合、免疫荧光、免疫印迹和竞争抑制等方法获得鼠抗人CD4 0LmAb ,通过Daudi细胞生长抑制试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观察抗CD4 0LmAb的生物学功能... 目的 :研制功能性抗CD4 0L单克隆抗体 ,探讨其生物学特性及其运用价值。方法 :采用B淋巴细胞融合、免疫荧光、免疫印迹和竞争抑制等方法获得鼠抗人CD4 0LmAb ,通过Daudi细胞生长抑制试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观察抗CD4 0LmAb的生物学功能。结果 :经表型分析、Westernblot和竞争抑制试验 ,证实mAbB1、mAb4F1是识别人CD4 0L分子的特异性单抗 ,且识别的位点不同 ;mAbB1、mAb4F1均能不同程度地拮抗CD4 0L TC介导的Daudi细胞生长抑制和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论 :成功地获得两株能稳定分泌特异性抗人CD4 0L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 (1B1、4F1) ,这两株单抗对CD4 0L的生物学功能具有明显的阻断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特性 CD40L 杂交瘤 单克隆抗体 DAUDI细胞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细胞冻融裂解物上清对凋亡细胞负载的树突状细胞生物学特性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古涛 朱一蓓 +6 位作者 李敏 黄勇 席泓 于葛华 戴俊 顾宗江 张学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1-304,T003,共5页
目的 :探讨Balb/c小鼠骨髓瘤SP2 / 0细胞冻融裂解物上清对SP2 / 0凋亡细胞负载的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C)的成熟、生物学特性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鼠重组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和白介素 4(IL - 4)诱导骨髓来源... 目的 :探讨Balb/c小鼠骨髓瘤SP2 / 0细胞冻融裂解物上清对SP2 / 0凋亡细胞负载的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C)的成熟、生物学特性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鼠重组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和白介素 4(IL - 4)诱导骨髓来源的DC ,10 0Gyγ射线辐照诱导SP2 / 0细胞凋亡 ,与未成熟DC共育 16- 2 0h ;SP2 / 0细胞冻融裂解物上清和脂多糖 (LPS)分别作用于DC 48h。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分析DC表型 ;[3H] TdR掺入试验和 [51Cr]释放试验测定DC刺激T细胞增殖和细胞杀伤效应。采用腹股沟皮下DC主动免疫治疗SP2 / 0荷瘤小鼠 ,每间隔 14d治疗 1次 ,共 3个疗程 ,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及小鼠生存期。结果 :(1)经SP2 / 0冻融裂解物上清和脂多糖 (LPS)诱导凋亡肿瘤细胞负载的DC高表达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和MHC -Ⅱ分子 ,但抗原摄取能力均下降 ;(2 )SP2 / 0冻融裂解物上清组和LPS组DC体外刺激T细胞增殖和激活CTL能力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3 )经SP2 / 0冻融裂解物上清组主动免疫治疗小鼠存活期长于其它各组 (P <0 0 5 )。结论 :小鼠SP2 / 0细胞冻融裂解物上清可诱导凋亡细胞负载的树突状细胞成熟 ,能够刺激T细胞增殖和激发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 冻融裂解物上清 凋亡细胞 树突状细胞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B7-H3-Fc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严茹红 张光波 +2 位作者 孙静 傅丰庆 张学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67-1069,1074,共4页
目的:制备B7-H3-Fc融合蛋白,研究其对T细胞的共刺激作用。方法:首先采用PCR技术分别从pMD19-T/小鼠B7-H3和pMD19-T/hIgG1(Fc)重组载体中扩增出小鼠B7-H3胞外段基因和人IgG1重链Fc恒定区基因。通过重叠PCR技术将2段基因连接成B7-H3-Fc,经... 目的:制备B7-H3-Fc融合蛋白,研究其对T细胞的共刺激作用。方法:首先采用PCR技术分别从pMD19-T/小鼠B7-H3和pMD19-T/hIgG1(Fc)重组载体中扩增出小鼠B7-H3胞外段基因和人IgG1重链Fc恒定区基因。通过重叠PCR技术将2段基因连接成B7-H3-Fc,经EcoR I和BglII双酶切后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构建成pIRES2-EG-FP/B7-H3-Fc重组载体。脂质体法转染CHO细胞,经G418加压筛选能稳定分泌表达小鼠B7-H3-Fc融合蛋白的基因转染细胞,并经Western blot鉴定。该转基因细胞无血清培养后,收集细胞上清、超滤浓缩后行经Protein G柱纯化,获得纯品B7-H3-Fc融合蛋白。通过CCK-8以及ELISA方法检测小鼠B7-H3-Fc融合蛋白对T细胞体外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成功地构建了能稳定表达B7-H3-Fc融合蛋白基因的CHO转基因细胞株,该融合蛋白能够剂量依赖性地促进T细胞体外增殖及IL-2和IFN-γ等细胞因子分泌。结论:本研究提示B7-H3作为重要的共刺激分子,在调节T细胞免疫应答中发挥了正性共刺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H3 融合蛋白 小鼠 T细胞 协同刺激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黄建安 朱一蓓 +4 位作者 古涛 席泓 王天立 戴俊 张学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75-179,共5页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s,DC)生物学特性。方法 :从肺癌患者外周血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 ,用细胞因子GM CSF (10 0 μg/L) ,IL 4 (5 0 μg/L)体外培养诱导。凋亡肿瘤细胞负载 2 4h后加入TNF α(10μg/L)...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s,DC)生物学特性。方法 :从肺癌患者外周血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 ,用细胞因子GM CSF (10 0 μg/L) ,IL 4 (5 0 μg/L)体外培养诱导。凋亡肿瘤细胞负载 2 4h后加入TNF α(10μg/L)或CD4 0激发型单抗于培养DC中 ,继续诱导 3~ 4d。分别测定DC的表型、DC摄取抗原能力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对T细胞增殖能力的测定 ;细胞计数和3 H TdR掺入观察DC对T细胞的激发和扩增效应 ,并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来源的DC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均高表达CD1α ,CD83,CD80 ,CD86和HLA DR等DC的相关抗原和共刺激分子 ;患者的未成熟DC能有效摄取FITC Dextran ,经TNF α或CD4 0激发型单抗激发诱导后 ,成为成熟和有功能的DC ,几乎完全失去对抗原的摄取能力 ,与健康人外周血来源DC组相比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患者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在体外具有激发自体和同种异体外周血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 :肺癌患者的外周血来源单个核细胞可以诱导成为具有功能的成熟D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树突状细胞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CD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CD133基因转染细胞株的建立及其生物学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汪家敏 陈永井 +3 位作者 张光波 李芳 胡玉敏 张学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构建人干细胞标记分子CD133-2转基因细胞并探讨CD133-2分子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分段克隆和重叠PCR方法从人胎肝cDNA文库中克隆出人CD133-2全长基因,经双酶切后装入真核表达载体p IRES2-EGFP中,用脂质体法转染L929细胞,加入G41... 目的:构建人干细胞标记分子CD133-2转基因细胞并探讨CD133-2分子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分段克隆和重叠PCR方法从人胎肝cDNA文库中克隆出人CD133-2全长基因,经双酶切后装入真核表达载体p IRES2-EGFP中,用脂质体法转染L929细胞,加入G418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筛选。经RT-PCR、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FCM)等方法鉴定转基因细胞;MTT法分析转基因细胞对T细胞的体外增殖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T细胞表面活化分子标记CD4CD25、CD8CD25的表达。结果:成功克隆和构建了能稳定表达人CD133-2分子的转基因细胞CD133-2/L929,该转基因细胞与T细胞共培养可抑制其体外增殖,下调T细胞表面分子CD4CD25和CD8CD25的表达。结论:稳定表达CD133-2蛋白的转基因细胞株的建立为该基因功能的后续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33 基因转染 肿瘤干细胞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染人BTLA基因细胞株的建立及其生物学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雪峰 陈永井 +4 位作者 王勤 杨科芳 代群 王凤鸣 张学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构建B、T淋巴细胞衰减子(BTLA)基因转染的细胞作为免疫原,并探讨该基因转染细胞在体外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RT-PCR法从经PHA活化的人外周血T细胞中克隆出人BTLA编码区全长基因,经EcoR I和BamHI双酶切后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EGZ-T... 目的:构建B、T淋巴细胞衰减子(BTLA)基因转染的细胞作为免疫原,并探讨该基因转染细胞在体外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RT-PCR法从经PHA活化的人外周血T细胞中克隆出人BTLA编码区全长基因,经EcoR I和BamHI双酶切后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EGZ-Term中构建成重组载体pEGZ-Term/BTLA。用脂质体法以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293T细胞,并用Zeocin抗生素进行长期筛选;流式细胞术分析BTLA在基因转染细胞膜上的表达;通过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探讨基因转染细胞在体外对T淋巴细胞增殖与活化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BTLA基因转染的293T细胞膜上能稳定地高表达人BTLA蛋白。BTLA基因转染的293T细胞和T细胞体外共培养显示,与未转染的293T细胞相比,该基因转染的细胞能部分地抑制抗人CD3单克隆抗体(mAb)刺激的T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和ELISA法分析揭示,该基因转染的细胞能够下调T细胞表面活化标志CD25的表达并降低IFN-γ和IL-10的分泌。结论:获得稳定高表达人BTLA基因转染的细胞株。该细胞株在体外对抗人CD3 mAb刺激的T细胞的增殖与活化具有部分地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淋巴细胞衰减子 基因转染 T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染人CXCR4细胞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时勇 杨明峰 +3 位作者 王雪峰 于葛华 成中芹 张学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7-429,432,共4页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人CXCR4基因的L929细胞株,分析CXCR4分子对转基因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TRIzol一步法抽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总RNA,RT-PCR扩增出CXCR4基因,双酶切装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EGZ-Term,与辅助病毒载体用脂质体法共...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人CXCR4基因的L929细胞株,分析CXCR4分子对转基因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TRIzol一步法抽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总RNA,RT-PCR扩增出CXCR4基因,双酶切装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EGZ-Term,与辅助病毒载体用脂质体法共转染包装细胞293T,用其培养上清感染L929细胞72h后,经Zeocin筛选出稳定表达CXCR4分子的L929细胞株;利用微孔隔离小室检测转人CXCR4基因的L929细胞在SDF-1α作用下的迁移能力。结果:构建含CXCR4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经转染包装细胞293T后,筛选获得能稳定高表达人CXCR4蛋白的L929转基因细胞,转入人CXCR4基因的L929细胞在SDF-1α作用下介导迁移。结论:成功构建转染人CXCR4细胞株,为肿瘤迁移模型的研究和鼠抗人CXCR4mAb的制备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R4 逆转录病毒 稳定表达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OX40L在BL-21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生物学功能研究
10
作者 施勤 陈永井 +4 位作者 孙建军 马泓冰 姜智 毛一香 张学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3-167,171,共6页
目的克隆和表达人可溶性OX40L重组蛋白(sOX40L),探讨OX40L信号在T细胞对乳腺癌细胞反应中的协同刺激效应。方法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重组融合蛋白GSTsOX40L,Westernblot分析表达蛋白的特异性;采用体外T细胞和乳腺癌细胞... 目的克隆和表达人可溶性OX40L重组蛋白(sOX40L),探讨OX40L信号在T细胞对乳腺癌细胞反应中的协同刺激效应。方法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重组融合蛋白GSTsOX40L,Westernblot分析表达蛋白的特异性;采用体外T细胞和乳腺癌细胞混合培养体系,观察对T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结果构建了GSTsOX40L原核表达体系,从而进行重组蛋白的有效表达;纯化的重组蛋白通过免疫印迹分析能被特异性单抗识别,并在体外培养体系中显示出协同刺激T细胞对乳腺肿瘤细胞的反应性促进T细胞生长、增殖以及IL2的分泌。结论成功地研制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sOX40L,为体外激发肿瘤特异性T细胞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40L BL-21大肠杆菌 表达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鼠抗人VSIG4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11
作者 张世杰 王蕾 +6 位作者 汪家敏 陈曦 蒋靓 王月颖 胡玉敏 张学光 顾宗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6-69,78,共5页
目的:制备鼠抗人VSIG4分子单克隆抗体(mAb)及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以高表达膜型VSIG4分子的基因转染细胞L929/VSIG4L为免疫原,常规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经流式细胞术检测和多次克隆化培养,筛选出特异分泌鼠抗人VSIG... 目的:制备鼠抗人VSIG4分子单克隆抗体(mAb)及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以高表达膜型VSIG4分子的基因转染细胞L929/VSIG4L为免疫原,常规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经流式细胞术检测和多次克隆化培养,筛选出特异分泌鼠抗人VSIG4分子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Westernblot、竞争抑制试验及MTT增殖试验等对单抗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结果:获得2株持续、稳定分泌鼠抗人VSIG4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9A7和9D5。对mAb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2株mAb均能识别巨噬细胞以及Jurkat、THP-1、H446等肿瘤细胞株表面的VSIG4分子。对T细胞增殖抑制的阻断实验显示,这2株抗体对VSIG4分子抑制T细胞增殖均有阻断作用。结论:成功地获得了2株鼠抗人VSIG4功能性mAb,为进一步研究VSIG4及其未知受体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IG4 杂交瘤 单克隆抗体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识别肿瘤细胞上CD40突变体分子的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舒丹 马泓冰 +4 位作者 高超 汪家敏 孙静 罗先富 张学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10-913,共4页
目的:以本科室发现肿瘤细胞上表达的CD4078AA突变为基础,研制识别肿瘤细胞上CD40突变体分子的单克隆抗体(mAb),并对其生物学特性作初步分析。方法:以转人CD40突变体转基因细胞L929-CD40mu为免疫原,免疫6~8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采用B... 目的:以本科室发现肿瘤细胞上表达的CD4078AA突变为基础,研制识别肿瘤细胞上CD40突变体分子的单克隆抗体(mAb),并对其生物学特性作初步分析。方法:以转人CD40突变体转基因细胞L929-CD40mu为免疫原,免疫6~8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采用B淋巴细胞融合技术,将免疫小鼠脾脏细胞与Sp2/0融合,以L929-CD40mu转基因细胞为抗体筛选阳性细胞,免疫荧光标记法对杂交瘤进行反复筛选和多次的克隆化培养;采用快速定性试纸法及竞争抑制结合试验分析该mAb的亚类及抗原识别位点;免疫印迹法对该mAb进行鉴定;采用MTT法分析mAb在体外对肿瘤细胞的抑制增殖效应以及PI-annexinⅤ方法进行细胞凋亡测定。结果:获得1株稳定分泌鼠抗人CD40mu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10C5),该mAb能特异性地识别人肿瘤细胞株HO8910表达的CD40突变体分子,而不识别正常扁桃体B淋巴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CD40分子,并且能够在体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结论:成功地研制出1株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上CD40突变体分子的mAb,该mAb具有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并促进其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0 杂交瘤 单克隆抗体 突变体 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鼠抗人4-1BBL功能性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13
作者 王旭东 周斌 +3 位作者 李文香 於葛华 张光波 张学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9-442,451,共5页
目的:鼠抗人4-1BBL功能性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生物学特性的鉴定。方法:以高表达人4-1BBL分子的基因转染细胞L929/4-1BBL为免疫原,常规免疫BALB/c小鼠,采用B淋巴瘤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经流式细胞术分析和多次克隆化培养,筛选特异性... 目的:鼠抗人4-1BBL功能性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生物学特性的鉴定。方法:以高表达人4-1BBL分子的基因转染细胞L929/4-1BBL为免疫原,常规免疫BALB/c小鼠,采用B淋巴瘤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经流式细胞术分析和多次克隆化培养,筛选特异性杂交瘤细胞株;采用Ig亚型快速定性试纸法、染色体核型分析、竞争结合抑制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单抗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并采用体外细胞计数和ELISA检测分析单抗对单核细胞的作用。结果:获得1株持续、稳定分泌鼠抗人4-1BBL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3E7。该单抗能识别人白血病细胞株和单核细胞表面的4-1BBL分子。对单抗生物学功能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单抗能有效地促进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生长,并促进IL-6和TNF-α的分泌。结论:成功地获得了一株鼠抗人4-1BBL功能性单克隆抗体3E7,该单抗能特异地识别人4-1BBL分子,并有效地通过激发4-1BBL逆向信号通路促进单核细胞的体外生长及细胞因子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1BBL 单克隆抗体 共刺激信号 杂交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中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闫廷赞 黄建安 +2 位作者 朱一蓓 黄勇 张学光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树突状细胞 生物学特性 肺癌 免疫活性细胞 恶性肿瘤 免疫治疗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DC体外分化成熟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束永前 朱一蓓 +5 位作者 戴俊 席弘 黄勇 吴明媛 夏瑜 张学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43-24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因素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体外分化成熟的影响。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表型分析、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抗原摄取能力检测、DC对T细胞的趋化能力及对IL-10的拮抗效应的测定,研究了TNF-α,FL,sCD40L,CD40mAb,g... 目的:探讨不同因素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体外分化成熟的影响。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表型分析、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抗原摄取能力检测、DC对T细胞的趋化能力及对IL-10的拮抗效应的测定,研究了TNF-α,FL,sCD40L,CD40mAb,gp130,IL-10等不同因素对DC的体外分化成熟及功能的影响。结果;CD40信号和TNF-α都可以有效地使DC上调表达共刺激分子CD80,CD86并进而促进DC激发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及对T淋巴细胞的趋化作用,但在体外培养体系中,sCD40L能有效地站抗IL-10的抑制效应,而TNF-α则明显不如sCD40L有效;激发型gp130单克隆抗体和人重组FL可以显著地促进DC的体外扩增,但是无明显地促进DC分化成熟和促进DC激发T细胞的功能。结论:CD40和TNF-α都具有促进DC分化、成熟的能力,但CD40的作用明显优于TNF-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体外诱导 共刺激分子 CD40 TNF-α 免疫应答 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周有氧耐力运动对小鼠脾脏CD4^+CD25^+调节性T细胞诱导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杰龙 陈军 +3 位作者 吴明方 张光波 陈礼文 赵建萍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7-71,共5页
目的:通过对4周负重游泳运动前、后小鼠脾脏CD4+CD25+Treg表达水平变化及相关细胞因子IL-2、IL-10和TGF-β1水平变化的分析,探讨和研究有氧耐力运动对小鼠脾脏CD4+CD25+Treg表达及细胞因子IL-2、IL-10和TGF-β的影响。方法:KM种雄性小鼠... 目的:通过对4周负重游泳运动前、后小鼠脾脏CD4+CD25+Treg表达水平变化及相关细胞因子IL-2、IL-10和TGF-β1水平变化的分析,探讨和研究有氧耐力运动对小鼠脾脏CD4+CD25+Treg表达及细胞因子IL-2、IL-10和TGF-β的影响。方法:KM种雄性小鼠1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0只)和运动组(50只)。运动各组分别按运动方案进行45min的负重(5%体重)游泳运动每天1次,每周6次。分别于实验前、每周末次运动后24h,处死小鼠,摘取脾脏和胸腺、采集血样。计算脾指数和胸腺指数,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脏CD4+CD25+Treg的表达,ELISA法测定血清IL-2、IL-10和TGF-β含量。结果:在4周负重游泳运动过程中,运动组小鼠脾指数在第1周末增加并在随后2、3、4周表现出下降的趋势,胸腺指数表现为逐周减少。运动组小鼠脾脏CD4+CD25+Treg的表达率表现为逐周增高,运动3周组、4周组高于运动0周组和对照组(P<0.05)。运动2周组和3周组血清IL-2水平升高,高于对照组(P<0.05);运动3周组和4周组血清IL-10和TGF-β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4周有氧耐力游泳运动可延缓小鼠脾脏生长,加快胸腺萎缩,进而影响免疫器官的发育和功能。4周有氧耐力游泳运动可诱导小鼠T细胞活化,脾脏CD4+CD25+Treg表达水平提高,血清IL-10和TGF-β1水平升高,诱导免疫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白介素-2 白介素-10 转化生长因子-β 有氧耐力运动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盘源与人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的比较及负性协同刺激分子PD-L1的表达 被引量:8
17
作者 古彦铮 薛群 +4 位作者 王泳 於葛华 沈宇 王明元 张学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87-391,401,共6页
目的:比较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PMSCs)与人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负性协同刺激分子PD-L1在胎盘源MSCs的表达和生物学意义。方法:采取酶消化法分离人胎盘组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别进行贴壁分... 目的:比较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PMSCs)与人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负性协同刺激分子PD-L1在胎盘源MSCs的表达和生物学意义。方法:采取酶消化法分离人胎盘组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别进行贴壁分离和传代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的表达做比较性分析。混合淋巴细胞反应,3H-TdR掺入和PD-L1单克隆抗体阻断实验进行免疫功能检测。结果:在贴壁生长、呈成纤维细胞样形态、表达CD29、CD105、CD166和不表达CD34、CD45、CD80、CD86及HLA-DR分子以及向成脂肪细胞方向诱导分化等方面,人PMSCs与BMSCs细胞生物学特性表现相同或相似。表型分析发现PMSCs高表达PD-L1,而BMSCs较低表达PD-L1。PMSCs表达的PD-L1具有对T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人胎盘源MSCs与人骨髓源MSCs有相似的细胞生长特性,却有不同的表达负性协同分子PD-L1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 PD-L1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学光 傅晋翔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517-520,共4页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致病机制 T细胞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CD40 mAb 5H6的^125I标记及其与卵巢癌细胞株HO8910体外结合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5
19
作者 罗先富 章斌 +5 位作者 马泓冰 汤琳 周璇 徐颖 吴翼伟 张学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90-593,共4页
目的:研究抗人CD40单克隆抗体(mAb)5H6的125I标记及与卵巢癌细胞株HO8910体外结合的生物学特性。方法:氯氨-T法125I标记mAb5H6(125I-5H6),纸层析法测定125I-5H6的标记率和放射化学纯度,三氯醋酸沉淀法分析125I-5H6体外稳定性,细胞结合... 目的:研究抗人CD40单克隆抗体(mAb)5H6的125I标记及与卵巢癌细胞株HO8910体外结合的生物学特性。方法:氯氨-T法125I标记mAb5H6(125I-5H6),纸层析法测定125I-5H6的标记率和放射化学纯度,三氯醋酸沉淀法分析125I-5H6体外稳定性,细胞结合饱和实验进行Scatchard分析,lindmo法及其改良方法计算125I-5H6的免疫活性分数,细胞结合实验分析125I-5H6同HO8910细胞的内化和滞留。结果:(1)mAb5H6的125I标记率为(85.4±5.2)%,放射化学纯度为(99.2±0.5)%。(2)125I-5H6存放于4℃磷酸缓冲液中7d后其放射化学纯度为(80.3±4.7)%,在37℃血浆中存放24h后其放射化学纯度为(95.3±0.8)%。(3)125I-5H6与HO8910细胞亲和力Kd=(0.711±0.06)nmol/L,最大结合位点数(Bmax)=(2.17±0.08)×105个/细胞。(4)125I-5H6免疫活性分数达(38.6±5.4)%。(5)4℃2h125I-5H6同HO8910细胞滞留率为(89.8±6.0)%,37℃2h125I-5H6同HO8910细胞内化率达(54.9±2.6)%。结论:氯氨-T法进行125I-5H6标记具有良好的标记率和放射化学纯度,以及良好的体外稳定性和较高的免疫活性分数,且125I-5H6与HO8910细胞具有很高的亲和力,可用于动物体内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标记 氯氨-T法 CD40 卵巢肿瘤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7家族新成员PD-L1、PD-L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徐宽枫 张学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22-524,F003,共4页
关键词 B7-1 B7-2 PD-L1 PD-L2 PD-1 Whn 协同刺激信号 T细胞活化双信号模型 抗原特异性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